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臺灣教育專案/政大世界民族誌學習作業/捕夢網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捕夢網

捕夢網英語:Dreamcatcher;奧傑布瓦語:Asabikeshiinh)是北美印地安文化中的一種手工藝品,使用柳樹來做框,中間編織著鬆散的網或蜘蛛網。歐及布威人相信掛上捕夢網能夠捕捉好夢、阻擋惡夢。

起源[编辑]

源於歐及布威族文化,被稱為「蜘蛛網魅力」,用編織的繩或腱製成的圈意味著複製蜘蛛網,用作保護嬰兒。[1] 捕夢網在20世紀60年代和70年代的泛印度運動中被採用,且透過美洲原住民聯姻和貿易傳播至不同國家,作為美洲原住民文化團結的象徵[2] ,並在20世紀80年代開始流行,成為被廣泛銷售的本土手工藝品。而「捕夢網」(dream catcher)這個名字在20世紀70年代才被主流化,並在非原住民媒體上發表[3],80年代時,它被廣泛稱為「原住民手工藝品」。到了20世紀90年代早期廣受歡迎,可供出售。

傳說[编辑]

拉科塔族

一位拉科塔族的長老登山時,遇見一位聖者,這個聖者化身為蜘蛛,拿起長老身邊細長柳枝編成的小圈,圈上附著羽毛、馬鬃、串珠等,開始織網,一面講述生命的真諦。他談到生命的循環、老幼傳承以及生命的綿延不絕。最後,他對長老說:「看!這個網是個完美的圓,可是中間卻有一個洞。如果你相信聖靈,這個網將會捕捉住你的美夢及靈感,而不好的念頭將會從洞中穿出去。使用這個網來幫助你和你的人民達成你們的目標,並善用你人民的想法、夢想以及願景吧!」

歐及布威族

一位名叫Asibikaashi的蜘蛛女人,自古以來就一直看顧著她在龜島這片土地上的子民及所有孩子們。隨著奧及布威人慢慢擴散到北美的各個角落,Asibikaashi越來越難觸及到所有的孩子,所以媽媽和奶奶們開始為孩子們編織一個神奇的網,使用柳枝條做成的圈以及植物纖維或是植物做成的繩子為材料。這捕夢網掛在床邊或嬰兒搖籃上方,可以過濾所有惡夢,將之困在網上,而只有好夢可以透過捕夢網中心的小洞,進入做夢者的心中。到了早上,太陽升起,所有的惡夢將會消失,就像清晨的露珠一樣。

組成[编辑]

最初,歐及布威人用柳枝或其他植物串製成的箍做捕夢網。捕夢網的圓形表示太陽和月球在天球上運動的軌跡[4]中央常綴著一塊小石頭,代表著蜘蛛,也有說代表萬物創造的中心,捕夢網上還會裝飾一些珠子、木頭,圓框邊上掛一些羽毛,據說珠子象徵著夢幻,也有說象徵著夢裡捕獲的力量和智慧,木頭象徵著成長,羽毛象徵著通往夢境看不見的道路。而各色的捕夢網也有著不同的含義,原色:樸實真誠;紫色:優雅浪漫;白色:純凈輕盈;綠色:精靈活力;粉色:浪漫少女;黑色:神秘復古等。

現代用途[编辑]

在傳播過程中,捕夢網逐漸被視為居家飾品之一,開始出現在許多飾品店裡,材質方面也從纖細的竹框或其他較能輕易取得的材質代替了粗糙的柳條,網子也更加細密,甚至添加了子母框 ,裝飾品上則有麻繩流蘇蕾絲等各種不同形式,也有許多設計師發揮創意,改良原本形式。而擺放位置也從最初的房間,拓展到了客廳、車上,任何想擺放的位置。

創作者與捕夢網的合影

世界之最[编辑]

Bibigul Mamaeva製作了世界上最大的捕夢網,直徑7.42米、周长23.3米,重達271公斤,紀錄於吉尼斯世界紀錄[5]俄羅斯紀錄大全[6]中。

參考資料[编辑]

  1. ^ Densmore, Frances (1929, 1979) Chippewa Customs. Minn. Hist. Soc. Press; pg. 113.
  2. ^ "During the pan-Indian movement in the 60's and 70's, Ojibway dreamcatchers started to get popular in other Native American tribes, even those in disparate places like the Cherokee, Lakota, and Navajo." "Native American Dream catchers", Native-Languages
  3. ^ "a hoop laced to resemble a cobweb is one of Andrea Petersen's prize possessions. It is a 'dream catcher'—hung over a Chippewa Indian infant's cradle to keep bad dreams from passing through. 'I hope I can help my students become dream catchers,' she says of the 16 children in her class. In a two-room log cabin elementary school on a Chippewa reservation in Grand Portage" The Ladies' Home Journal 94 (1977), p. 14.
  4. ^ [Prindle, Tara. «NativeTech: Dream Catchers». Native American Technology and Art (en inglés). Consultado el 10 de julio de 2016.]
  5. ^ [1],Guinness World Records. Проверено 26 января 2018.。
  6. ^ [2],КНИГА РЕКОРДОВ РОССИИ. Проверено 26 января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