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基百科:臺灣教育專案/政大世界民族誌學習作業/班巴拉人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班巴拉人 Bambara
班巴拉人
總人口
6,082,200
分佈地區
馬利(非洲)
布吉納法索(非洲)
象牙海岸(非洲)
茅利塔尼亞(非洲)
語言
班巴拉語
宗教信仰
伊斯蘭教 祖靈崇拜

班巴拉人BambaraBamanaBanmanaBamanan),班巴拉為歐洲人阿拉伯人及一些非洲人指稱居住在西非尼日河兩側曼德語族及族群一致的非穆斯林人群。而班巴拉人則自稱Bamanan,意思是「拒絕統治者」,用以講述祖先13世紀逃離曼丁卡人的奴役的傳統故事並強化族群認同。班巴拉人主要居住在尼日河中段的馬利共和國,是馬利共和國佔最多數及擁有主導地位的族群。[1]

民族分佈、人口與語言[编辑]

民族分布[编辑]

根據基督教組織約書亞計畫統計 : 班巴拉人分布數量及位置為馬利5,756,000人、法國130,000人、塞內加爾86,000人、尼日48,000人、茅利塔尼亞22,000人、象牙海岸11,000人、甘比亞10,000人、布吉納法索6,500人、美國5,400人、幾內亞4,600人、幾內亞比索2,000人、加拿大700人,而茅利塔尼亞的邊界有大概1000個班巴拉人住在一個名為廷貝德拉的小鎮。[2]

語言[编辑]

班巴拉人使用班巴拉語,又稱BamanaBamanakan,屬於尼日-剛果語系曼德語族西曼德語支下的語言之一。現在是馬利的國語,有高達80%[3]的使用人口。 班巴拉語與其他西非語言一樣使用獨特的西非書面字母(N​​'ko字母),由右到左解讀。[4]

地理環境[编辑]

班巴拉人的分布地被尼日河區分成兩部份,成為今日馬利共和國的西部與南部地區。自然環境為乾燥的草原地帶。[5]

歷史沿革[编辑]

班巴拉是曼德族的一部分,其最早的已知歷史可以追溯到提契特附近(現在被毛里塔尼亞南部的撒哈拉沙漠所涵蓋)的遺址。根據當地說法,班巴拉人並不是他們現居地的原住民,他們的祖先原本居住在象牙海岸一區叫做Toron。幾個世紀以來,班巴拉人慢慢地沿著尼日河走。有一些人散佈在布戈尼,巴馬科和本杜古地區,而其他人則繼續向東北行進,到達傑內和塞古周圍的土地。[6] 班巴拉人從Toron往東北方移動到尼日的一處低谷。公元前250年,曼陀小集團博佐建立了傑內市。在公元300年至1100年之間,索寧克曼德統治了西馬利,領導了加納帝國。公元1600年後,曼德松帝國解散後,尼日爾上游流域的許多講曼德語的族群往內部遷徙。他們在塞古發展成了一個強大的帝國,這個帝國在卡拉甸‧庫路巴里的領導下開始擴展,並在卡拉甸‧庫路巴里的孫子比頓‧庫路巴里領導下茁壯,他建立了一支自己的軍隊,軍隊的成員則大多是從tón招募的。而他在領導了一次成功的對鄰近的富拉尼人, 索寧克人 和莫西人的攻擊後,於1755年駕崩。[3]但是比頓的兒子們沒有一個達到他的期望;登科羅統治不到三年,以暴政被處決。他的兄弟阿里是虔誠的穆斯林,他試圖將他的臣民轉變為伊斯蘭教,禁止萬物有靈論者崇拜,傳統崇拜和喝小米酒,最後死在刺客的刀下,象徵著比通西王朝的終結,並使帝國陷入混亂。 恩古洛·迪亞拉,一個被釋放的奴隸,通過說服戰爭首領們對宣稱是比頓繼任者的魔法物品宣誓就職,他恢復了秩序,鞏固了君主制並加強了帝國對廷巴克圖和馬西納的控制,但後來因1854年的卡爾塔和1862年的後塞古的入侵而衰敗。兩個國家都被塞內加爾土庫爾教士征服了聖戰,將其轉變為伊斯蘭教。1890年,班巴拉與法國人結盟,奪回塞古。這代表著穆斯林帝國的終結,以及法國佔領生活的開始。

社會、家庭與婚姻[编辑]

班巴拉的村莊由世襲成員所組成,依據社會等級分為三個種姓社會群體,分別是貴族(激素)、奴隸(喬恩)、職業種姓,貴族負責戰鬥及耕種,奴隸則為主人工作,鐵匠木匠等職業種姓須歌頌貴族的讚美,此制度直到1960獨立後政府頒布法律規定村民不論社會背景為何都可以分配到均等的土地和水資源,每個村莊皆有一位酋長,通常是建國後裔的高級貴族,擁有各方面廣泛的權威及道義,酋長可以藉由在文化和憲法上公認的權威來裁決涉及個人和家庭的糾紛。在同一個時間實行割禮的男人會組成同一個年齡段,此年齡段中無論財富背景為何,每位成員都具有平等互助的關係。而婦女則組成互助協會,互相幫忙棉花紡製和搗碎小米。全村青年協會的特點是由不同年齡段的年輕人所組成,主要是幫助富裕的雇主工作,所賺取的收入主要是為了用來籌備為期三天年度音樂節。[3]


家庭[编辑]

班巴拉家庭是生產消費的基本單位,是在一塊公共土地上耕種並從一個糧倉中進食,跟非洲其他地區相比班巴拉的家庭規模相對比較大,平均每個家庭都至少有十八位成員,戶主會允許有野心的成員通過兼職從事工資勞動或市場工作來賺取個人收入,家庭成員通常保留自己的個人收入供自己使用,家庭權威通常會交給最年長的男性,由男性負責集體的家庭財產,包括土地,工具和穀物倉庫,若母親的田地已經有足夠的耕地,則由兒子或同居妻子的兒子繼承,班巴拉的孩子每天與父母接觸,但是從七歲開始男性跟女性需要經過不同的儀式,做好社會化的準備,男性與同齡人將在實行割禮時正式被認可,女性則學習以後作為婦女和妻子生活所需的技能。[3]

婚姻[编辑]

班巴拉人主要是採取一夫多妻制寡婦繼承制,婚姻被認為是一項重要的投資,戶主必須付負責為所有男性找到合適的女性安排成婚並獲得合法的後代,班巴拉社會分為幾個父系血統和子血統,但在這些等級之間沒有明確的區別,每個宗族都有其自己的歷史和相對於社會的公認地位其他血統,結婚時女性保留原本的血統名稱,藉由地位相似的血統維持長期的交換關係。[3]

產業與生活[编辑]

產業[编辑]

班巴拉人以「農業」為主要生產活動,種植的大宗為小米高粱花生木薯菸草以及特有的落花生,班巴拉人的重要生產策略為季節遷徙並銷售農作物,他們透過移地種植蔬菜和水果來維持生計。此外,他們也飼養牛、馬、山羊、綿羊和雞作為家禽。班巴拉的農夫們特別會和鄰近的富拉尼牧民建立長久的友誼關係,由於這種特殊的關係,班巴拉人非常信任由富拉尼牧民來幫忙放牧,而其獲得的報酬則以錢或是小米作為交換。另外,許多班巴拉農夫為了增加收入,他們會參與許多和農業無關的產業,像是貿易、工資勞動、手工藝製作、木炭製造以及獵捕或採集自然資源等等。[3]

商業活動[编辑]

大多數的班巴拉人從事農業耕作、放牧牲畜和季節性雇傭勞動謀生,但仍有一小部分的職業種性從事專門的產業。舉例來說,鐵匠種性的男人(mumu),透過製造「金屬」來生產各式各樣的農具和文物,而該種性的婦女則專攻「陶瓷」為主。同樣的,鞋匠種性(garanke)則致力於「皮革」的製作。[3]

貿易[编辑]

除了滿足消費需求外,班巴拉農民來設法透過大量的土地和勞動力來種植經濟作物,例如:水果、蔬菜和食品,以賺取現金。村民們在當地販售大量的糧食(通常賣給來訪的糧食貿易商和缺糧戶等等),水果和蔬菜則運往附近的市場和城鎮,而村民們則從當地店主和旅遊商人手中得到他們生活大部分所需的製成品。不過其中仍有一些農民會在當家裡需要婚禮或其他儀式相關的特別製品時,前往市集購買。[3]

生活[编辑]

在日常生活中,男人和女人都參與農業,其社會也存在顯著的性別分工現象。男人們集體勞動生產穀子、高粱和豇豆等糧食作物;已婚婦女單獨在田裡工作,生產醬料作物(主要是秋葵花生),以滿足她們每天的做飯的所需食材;未婚女孩把大部分時間花在打理家務上,如打水、照顧孩子和打掃房子;年輕男孩則負責照看牲畜。[3]

信仰、節日與儀式[编辑]

信仰[编辑]

主要信仰:伊斯蘭教祖靈信仰

現今,許多班巴拉人仍聲稱他們是穆斯林,但大多數人仍然遵循他們的傳統祖先崇拜信仰[1],向逝去的祖先祈求領導與指引。和其他非洲民族一樣,班巴拉人經常被視為異教徒,但其實他們可能既不是異教徒也非多神教徒。這種與伊斯蘭教融合的信仰十分少見,宗教信仰的改變甚至在19世紀中後期被允許。這段歷史對班巴拉人儀式的藝術和名望做出了貢獻。

除了直接的祈禱供品和獻祭儀式之外,班巴拉人也接受「受到靈魂力量所吸引的宗教執業人員」所引導。每位村落首領皆因為具有高尚的美德,且作為村莊先民所有後裔之領導者,而被居民視為所有生者與死者之間的媒介。頭目負責向祖先祈禱以及獻祭儀式的主持。

不論性別,人們也透過參加稱為‘dyo’的宗教社會組織以強化他們對靈力的崇敬。他們有階級化的社會組織,而各個階層皆與不同層級的靈力相連結。若人們由低層階級及移至高層階級,階級成員將得以「保存」更多靈力。他們也相信其他宗教的執業人員包括古蘭經學者和職業的卡斯特擁有魔法巫術、與敵人戰鬥等神祕知識。[3]


班巴拉人─主要信仰百分比 [2]
宗教  百分比(%)
伊斯蘭教 91.00% 
民間宗教 5.00% 
基督教 4.00%(福音派 1.10 %) 
佛教 0.00% 
印度教 0.00% 
無信仰/其他/未知 0.00% 


班巴拉人─基督教信仰派系百分比 [2]
宗教  百分比(%)
羅馬天主教 75.00% 
基督新教 25.00% 
英國國教/獨立教派/正統教派/其他基督教 0.00% 

節日與儀式[编辑]

班巴拉人祈雨祭

班巴拉人從事廣泛且多樣的宗教與文化儀式,在伊斯蘭信仰的傳入下,他們仍堅守自己的傳統儀式。他們透過祈禱與獻祭以記起並榮耀祖先。村民們每年在全社區的慶祝節日中獻祭,並由帶著面具的舞者有節奏地反覆吟唱、唸誦,代表著死去祖先的甦醒。他們相信祖先靈魂附以動物甚至蔬菜之上。在特殊的儀式中,人們以麵粉等作為供品,以崇拜這些靈魂系譜中最年長的成員則扮演生者和死者「中間人」的角色。村民也舉行祈儀式,並由主持者協助。此外,他們也遵行較不經策劃的例行活動,每相隔一段時間,由每一家戶中的男子親自收集廢棄物並將之燃燒,依照慣例地發怒低語,最後將燃燒灰燼撒入中,以此「積聚力量」來使他們更加強壯。當地人也進行割禮儀式。[3]

藝術[编辑]

班巴拉頭飾 (左邊女性 右邊男性)

班巴拉人使用各式各樣的藝術品,例如面具雕塑陶瓷編織和繪畫,以及音樂和文學。每一項藝術作品都被清楚地限定與儀式、典禮及其他生命狀態有文化、象徵及社會功能的關聯,在宗教、社會或技術方面皆有其意義。其中一些藝術品是由專門的種姓團體所製造,例如面具和雕塑是由男性的鐵匠製作,而種姓中的女性通常製作陶器

帶有羚羊造型的班巴拉面具

藝術在班巴拉人的文化中佔有特殊地位。早期鄰里中的傳統作品以青銅紅陶為主,他們現今的創作藝術主要為木製品。雖然觀光與藝術市場多為班巴拉現代藝術創作的主要目的,但是傳統藝術仍佔有其神聖的地位,通常用以展現宗教信仰,並在儀式中使用。男性的成年禮儀式中,舞者會配戴面具(N’tomo mask)。而頭飾(被稱為Tyi Warra或Ciwara)則為被農夫選中的年輕男子在豐收時所配戴。雕塑則包括「生育雕塑」,意為常與妻子待在一起以確保生育。也有為了獵人農夫職業團體所創作的雕塑,通常在農作興盛的季節後或狩獵後,由其他團體所捐贈。每個人特別的創作特點都被視為取悅較高層次靈魂的不同方式。班巴拉藝術的創作力量影響世界對祖靈的取悅方式並展現他們所相信的美。

現況[编辑]

20世紀中葉產生的變化包括將花生、水稻和棉花等經濟作物引入自給農業模式,並且有許多人移民到城鎮居住。

參考文獻[编辑]

  1. ^ 1.0 1.1 African guide. Bambara People-Religion. [2020-04]. 
  2. ^ 2.0 2.1 2.2 Joshua project. Bambara. [2020-04]. 
  3. ^ 3.00 3.01 3.02 3.03 3.04 3.05 3.06 3.07 3.08 3.09 3.10 Teferi Abate Adem. eHRAF-Bambara. 2009 [2020-04]. 
  4. ^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Bambara. [2020-06]. 
  5. ^ TRIBAL AFRICAN ART. BAMBARA. [2020-06]. 
  6. ^ History of the Bambara: Ségou and Kaar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