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大学学生权利调查评鉴小组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大学学生权利调查评鉴小组,简称学权小组,成立于2010年6月高师戒严事件后,由国立成功大学国立台湾大学国立高雄师范大学长庚大学国立高雄大学国立中山大学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国立台北教育大学国立清华大学等多所大学的学生组成的组织。成立目的是透过学生自主的评鉴方式,扭转过去官方大学评鉴偏向于僵固指标以及校方观点的问题,突显出学权不彰的学校,使其不敢在镁光灯的检视下恣意妄为地对学生进行压迫,并倡议“学生权利”成为公共议题。[1]

背景

[编辑]

全国学生权利状况

[编辑]

戒严时期的台湾,国家扮演着威权性的角色,以父权的姿态全面介入教育领域。 但自1980年代以降,随着台湾政治逐步迈向民主、学运风起云涌,学生们纷纷要求国家的手撤出校园。

当时,“大学自治”成为推动大学校园民主耳熟能详的口号。1988 年五月,台大代联会改组为学生会,并进行学生会长全校普选,成立了有代表性的学生自治组织[2]。随着组织发展,渐臻完善的学生自治组织逐渐以“学生政府”的型态运作。往后的学生自治组织多受台大学生会民主化发展的影响,透过各种努力将学生权利、奖惩、组织任免选举和申诉管道等等机制进行法制化,使得越来越多的学生有机会进入学生自治组织内部参与校园议题[3]

尽管历经多年改革,教育的专业自主力量仍未抬头,主导大学方向的是行政官僚、教授、或是在私校中的董事会,“校园民主”难以落实。即使各校皆有学生自治组织,但投票率普遍低迷。随着高教扩张,许多新兴升格的大学延续中学时期保守而严格的全控管理,学生群体中缺乏学运的传统,其学生自治组织的能动性和倡议能量和历史较久的学校相去甚远。而处于华人文化脉络中的家父长性格助长了校园内部的阶层文化,在许多场合均可以看见家长意见对于校方的影响,学校认为必须对家长,而非学生负责,校方也普遍认为学生仅有“有限的自主性和判断力”。在校务政策的参与上,限缩学生及自治组织的参与空间,甚至行政官僚自认为类教师身份,自认合理实则谬误的行事,造成这二十年来学权受到侵害的例子来多不胜数。教育的最高主管机关教育部,主要因为 “大学自治”原则不介入各大学校园,使学生尽管有法规上的部分保障,学生权利的防线仍形同虚设。于是,台湾学生坐落于各个城邦之中并且面临着不平等的校园结构关系,使学生应得的权利在现实上受到侵害且无力捍卫。

学权相关跨校性组织的成立

[编辑]

学生权利的问题并不仅限于一所或某几所学校,而是普遍可见的情况。因此,形成跨校性的学生组织成为解决校园学生人权议题的解方。以往跨校性的学生组织在学生自治组织与学生参与社运议题的串联中都经常发生,然而明确将学权标志为“权利”问题,并将之视为须共同努力的具体目标,是近年才出现的现象。

学生自治发展的脉络

[编辑]

在由学生自主的学生自治发展的脉络中,经常出现跨校的学生联盟:包括1990年野百合学运时期的“民主学生联盟”(民学联)、之后的“全国学生运动联盟”(全学联)等等。2010年代以后的组织则包括2010年中部成立的“中部地区大专院校互惠联盟”(中惠盟)、南部成立的“南区大专校院学生组织联合会”(南大联),以及2012年北部成立的“台湾北部大专院校学生会联盟”(北学联)。然而,由于台湾学生自治组织的发展与过往政治对校园的威权治理互相纠缠,许多学校的学生自治组织尚未完全脱离校方定义之“学生自组(康乐)组织”框架;加上学生会在校的日常运作耗费心力,投入学生自治者受到任期限制,一年任期结束后少有人持续投入学权议题。诸多限制下,这些由在任学生会串连组成的学生联盟很少在争取学权上发挥团结一致的力量。

学运社团/异议性社团

[编辑]

相对于学生自治组织,期望长期投入改善社会结构性问题及学生组织经营之学运社团/异议性社团,亦经常由于各种不同的议题组成联盟。在学权议题的经营与参与上,向来有“体制内/外”的讨论,选择在异议性社团的位置组织抗议行动,或者进入校园体制内的学生会。在异议性社团的位置上,学权议题与诸多社会问题相同,均为必须参与的议题之一,每个团体与个人对于众多议题的参与动力不一,各校不同社团对于学权议题的实际涉入程度不大相同。尽管在意识上异议性社团的参与者较敢于直接面对问题,与体制冲撞,在面对重大学权问题时亦勇于挺身而出,然而对于议题相关论述的长期耕耘并不足够,也是眼前可见的缺点。

单一“学权议题”跨校学生组织

[编辑]

深入经营的单一“学权”议题的跨校性学生组织,实有存在的必要性。

一、 中学生学生权利促进会(简称学权会)

中学生学生权利促进会(简称学权会)是台湾第一个由学生自主发起、组织和实际以学生身份参与台湾教育改革的教育专业团体。学权会成立于 1999 年,并于 2003 年正式立案成为全国性法人团体。主要聚焦于中学学权议题的学权会,力图改变台湾不民主、反人权的教育环境,同时鼓励中学生自己站出来,决定自己的教育。过往着力的议题包含反发禁、反体罚、反对强迫课后辅导、反对基测加考作文、要求教官全面退出校园等。学权会积极组织各校同学,并且透过招开记者会、撰写论述、学权营与讨论会等方式,进行自我培力。然而学权会的成员们随着时间过去进入大学、出社会,由于传承与运作不易,学权会的实际运作于 2008 年后大致停止。但在这些过程中培力出来的人并未因个人位置的改变放弃对学权理念的认同与追求,学权会当年提出的论述与成员为学权小组奠定了稳固的基石。

二、 乌鸦邦中学校园民主促进会

乌鸦邦中学校园民主促进会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简称乌鸦邦)肇始于当时中学生流行的“深蓝论坛”,一群中学生在学习、讨论的过程中,酝酿出“实体活动、学生的社会关怀与公共参与”的想法。从 2006 年的讨论开始,到了2009 年,乌鸦邦重新确立了自身的核心宗旨,并且在这段过程组织了一群学生。乌鸦邦进行的活动包括要求中学校园民主化、自行组织营队、讨论重大教育议题等。在他们讨论的过程中,看到学权的“暗角”──在许多非市中心、缺乏学运或社运传统的学校,学生受到压迫的感受直接来自于亲身经验,但是没有人可以告诉他们该怎么做──于是自行撰写了“校园民主行动手册”,希望在网络上看到讯息的学生可以找到行动的方向,学习自我培力。这些跨校学生组织的理念与人际网络,对学权小组的成立与运作产生了帮助。

学权小组并不是凭空而生的组织,而是建立在众多学生的反抗意识与自我培力上,在共同的具体受压迫情境中,为学生权利努力。

成立缘起与过程

[编辑]

导火线:高师戒严事件

[编辑]

学权小组的成立最直接的导火线是高师戒严事件。

高师大向来校风保守,时任校长为戴嘉南先生,时常流为校内匿名版及抱怨版揶揄调侃的对象。其中多年的宿舍门禁,晚间12点后无法进出宿舍,为当时高师学生主要的不满来源。学生对于解门禁的主张,亦周期性地在师生座谈会被提出,未曾获得校方善意回应。

2010年3月4日,生辅组由于“一位家长打手机找不到自己的孩子”而责怪校方,故而无预警地张贴公告,要求门禁之外,另实施晚点名制度:“社务员及宿舍干部每日夜间23:00至24:00时执行宿舍抽点工作,凡经查获有三次未依规定登记者,通知家长及取消尔后住宿权益。”引起学生不满。

为了抵制点名制度,第八届“高师大学生代表大会”(今学生议会)发起“2010高师戒严”记者会及抗争行动,当时就读教育系的学代会主席董泓志,中学时期曾参与“中学生学生权利促进会”反发禁运动,而能将连署、抗争、开记者会等等从社运圈所摄取的知识技术,带入高师大的学生自治场域。在众人努力下,致使一场由学代会作为抗争阵地的运动坚持一整学年。在“2010”高师戒严的抗争过程中,时任学代会副主席的施佩吟及具体的声援并协助高师戒严的高雄大学学生议长江昱欣,后来都加入学权小组的运作。

“2010”高师戒严于3月8日展开,当日上午学代会与各系同学一起于宿舍门开召开记者会,上演行动剧,各系学生亦并举牌抗争,为高师大创校以来第一场涉及校园民主的冲突性活动。在学生力量及舆论挞伐下,点名制度于抗争后立刻废除,然门禁依旧实施。苹果日报指出:“这是创校四十四年来首次校园抗争。”[4]

“学生代表大会”为持续推动解门禁行动,持续发动连署并召开多次常会商议后续抗争事宜,一方面推派不同科系的学生代表去应对来自校方的密集约谈,避免学生代表被收编或分化,并将所有约谈纪录公开于人民公社BBS让学生监督。学代会除要求解除门禁之,更深入汇整高失学生的不满,将多项校园议题够框成“三大精神九大诉求”,进一步敲定于2010年3月25日在高师大燕巢校区发动“高师崛起大游行”,动员200多位师生,要求校方回应各项诉求。然校方以“游行申请未获学务会议通过”为由,拒绝出面[5]。并于6月18日学期末的“校务会议”在学生奖惩办法中新订“集会游行法”,要求凡是高师大的师生,日后参与校外连署集会游行等活动,都必须校长签准。

校务会议后,学生代表在学代会版上的报告资料意外被报导。2010年6月22日,自由时报以头版报导“高师大搞戒严?集会游行未报准记大过”[6]。隔日,舆论 一片倒的谴责高师大校长的言行,师大公领系教授以〈戒严幽灵在校园〉一文投书,批评高师大:“逆向而行”、“不知今夕是何夕!”[7]

然高师校方依旧没有任何回应。这段期间学代会获得来自北中南各地学运社团和社会团体的声援,包括高雄大学蚵仔寮集思社、中山大学打狗柴山联盟学生权益促进会、成功大学零贰社、台北教育大学学生会、台湾师范大学学生会、台湾大学学生会、台湾师大人文学社、台湾人权促进会、全国教师会、人本教育基金会台湾劳工阵线等。来自各大专院校的学生在这段期间成立了交流平台,分享各大学不同的学生权利问题,最后相约在7月5日于高师大校门口举办“教育解严”联合记者会 ,诉求摘要如下

一、…(集游法)此条文因违法无效…。

二、教育部应发函明文规定,大学自治不得侵犯学生人权。各大专院校…如限制或变更学生权益,需经与学生集体协商,否则无效。

三、…要求修订大学法第三十二条条文……设立学生人权保障委员会,依据法律对基本人权保障之规范,对该内容进行适当性与合法性监督。”及第三项“学生得针对不当之学则及奖惩规定,向该委员会提出申诉,请求审查该规范之适当性与合法性。”

四、教育部应自行建构或采纳学生相关诉求为“学生权利评鉴指标” ,作为对于各大专院校的经费补助条件。

来自各地的学生团体及社会团体所共同召开的“教育解严”联合记者会,在联系及筹备过程中,使各校的学生行动者有了更紧密的联系与对话,彼此交换校园压迫的经验,为日后深化学权的讨论及行动提供了情感及认知上的基础,并且在诉求中初次提及“学生权利评鉴指标”,是为日后开展学权评鉴行动的思想来源。

团体组成与定位

[编辑]

最初主要成立组织的成员包含有学权会成员,台大海岛新闻成员、長庚地下社團庚云成員、台大学生会干部、师大人文学社干部等等15余人。随着组织的行动持续进行,陆续加入许多成员,最多达20余人。

理念诉求

[编辑]

对于学权压迫的解释

[编辑]

一、戒严传统及家父长思维的历史脉络—校园内未竟的转型正义

台湾教育改革以前,学生在校园是个“客体化”的对象,不被视为行为的主体。校园中的管理规范,往往凌驾于“比例原则”和“法律保留原则”的限制,在缺乏任何学理论证和实征数据的的条件下,直接对学生的身体进行规训和管制。“为学生好”、“安全起见”、“家长请托”为管理方的惯用说词。学权小组视此为行政管理本位的思考模式,欲降低学校行政责任,避免可能因社会偏见所产生的责难。

学权小组认为,即使在教改过后,《教育基本法》第二条明订教育之目的乃培养“民主素养”、“法治观念”,并促进“对基本人权之尊重”,或者法理上的“特别权力关系”屡受各界挑战[8][9],然而这仅是“法规上的变迁”;各种家父长式的心态和作风依然可见。学权小组的历年评鉴中,门禁、断网等等数据均可以作为佐证。而这些规定,均被学权小组认为“墨守成规”、“侵害人权”,延续了戒严时期的作风及家父长式的思维模式,又在“大学自治”的保护伞下,成功的回避社会舆论的反省和检视、阻绝新思想的薰染,长年被一代代的师生再制下去。

六八四号解释文公布后,其开启大学所为非属退学或类此之处分,主张权利受侵害之学生得以提起行政争讼,被视为是大学中“特别权利关系”的破除。然而法律上的保障在没有社会条件的支持下,对目前校园内的现况难有大幅度的转变。学权小组认为,大法官释字 684号解释文的宣告,无法直接促成学生权利自威权传统中挣脱,而必须依赖学生力量的集结,以具体的行动和诉求才能促使教育部以及社会大众检验盘据校园超过半世纪之久的威权压迫。


二、新自由主义兴起的社会脉络—大学精神的沦丧与教育剥削

除了家父长制度的戒严余绪,学权小组成员也进一步反思,90年代后,随着高等教育扩张和普及化,大学间的恶性竞争、产学合作、学术生产线、自筹财源等“新自由主义”趋势也在台湾蔓延[10][11]。这股趋势不仅改变了高等教育的体质,使大学背离了“大学之理念”以及古典人文主义对于学院教育的理想情怀,另一方面也开始对学生构成一系列新的压迫形式[12]

比如,当国家减少对大学的补助,大学乃设法寻求各种“生财之道”,包含学杂费、停车费、校车费的调涨以平衡大学收支。为节省人事成本,派遣劳动在许多大学中蔚为流行;大学以“服务学习”之名,强迫学生在校内进行清扫、打杂的职务也为普遍现象。这种无偿劳动不但扭曲服务学习的本意,对学生而言更是一种劳动力的剥削。新自由主义与戒严传统两种压迫根源交错并进的影响,合理化了校园各种违法、侵权与教育剥削的现象,使学权的问题以各种不同的形式不断重演。


三、校园民主的核心与边陲-技职院校的学权状况

学权小组在2011年开始,连续两年皆对技职院校进行学权评鉴,揭露出“科大学生受规训程度远比一般大学来得高”的现象[13][14],也更容易剥夺参与校园民主的机会,以及在技职体系里,学校及企业习于藉用“实习”之名,让学生沦为被剥削的廉价劳工[15][16]

调查发现,对比于全国大学的平均情况,科大学生的基本人权及学习环境显然是更受箝制、更保守而封闭的,更容易被视为应该被控管、被规训的潜在犯错者,自主学习的机会更少,更严格、管训更细致的生活公约遍布在日常生活中,比如说,九成以上的学校有宿舍门禁制度,七成的学校有宿舍点名制度,某些学校住宿生活公约还包括垃圾桶以及棉被应该摆放的位置,若是违规、便会记点惩罚。这些实际的学生生活,和大学法所保障的培育人才、学术自由相去甚远。鼓励批判性思考和多元意见的情况只存在于非常少数的知名大学,技职院校的校长却会以“培养业界所需人才”来合理化违宪、侵害学生基本人权的校规,同时也以此正当化对实习生的劳动剥削,完全剥夺这些学生自主学习、享有校园民主的机会[17][18]

前身为专科或五专的技职院校,在升格为大学后,并没有松动他们对于学术自由及学生自治的想像,他们仍认为学生“需要严加控管,否则就会作乱”,并宣称“保护学生安全”、“严格校规可以训练出企业需要的人才”,合理化违宪校规对学生基本人权的限制,再次剥夺了学生在校园的民主生活中,接受自主学习、自我管理的机会。

此外,技职体系的校园文化中,学校常以“教育”、“学习”之名,榨取实习生们的劳动力,协助企业规避相关劳动保障(如基本工资、法定劳健保、加班费、资遣费、雇佣应适用不定期契约的保障)的成本,并为企业争取一批新鲜又便宜(甚至免费)的劳力,好可以弹性调整人力和工作内容,积累更多利润,而大学生为求取机会和文凭,不得不向恶劣的环境妥协,在无薪实习和学业、生活压力和学贷下,被压得喘不过气来。

学权小组分析了调查成果后,主张“实习生是在接受教育”不应该作为剥削学生的借口,学生投入的劳动成果,应该被肯认,给予相应的报酬及相关的劳动保障(如基本工资、法定劳健保、加班费、资遣费、雇佣应适用不定期契约的保障),校方不应在学生和劳工之间留下模糊的空间,致使实习过程中遇纠纷时申诉无门时,企业和学校才开始互推责任。

三种学生权利的概念及意涵

[编辑]

如果以学生在校园中实践学生权利的方式来论,学权小组的林柏仪将之分成三个概念来讨论:学生诉讼权利、学生实体权利和学生力量[19]。学生诉讼权利最为消极,主要是谈被侵害之后的救济;学生实体权利是透过积极的法令来保障学生可以享有哪些权利,一个具体的保障可能展现在“学生权利保障条款”上面。学生力量则是最具充权意涵的,也是最基础的,具有学生力量才有可能充分使用另外两个权利实践的途径。

表一、三种学生权利的概念及内涵

概念 意涵 范例
学生诉讼权利 学生得对违法或不当的学校处分提起诉愿和诉讼 大法官684号解释允许大学生得对使其权利受侵犯的学校处分提起诉愿、行政诉讼;382号解释允许各级学生得争讼其退学处分。
学生实体权利 学生的各种权利受到行政或立法机关保障 现行大学法保障校务会议学生代表不得少于十分之一。倡议教育部应于各级教育法规订定“学生权利保障条款”。
学生力量 学生有现实上的意愿和能力对抗教育与社会的压迫 透过一次次动员与教育过程,提升学生意识觉醒的程度,以及采取集体行动的能量。且意识上和对抗资本主义与父权文化等社会运动相连结。

倡议行动

[编辑]

评鉴

[编辑]

为了达成以上诉求,学权小组以跨校性学生组织,运用媒体力量,作为倡议学权的高位平台。学权评鉴为学权小组成立时主要的尝试。2010年7月10日,林柏仪、董泓志、陈长风、陈禹勋、张复舜在“台北人性空间”进行首次关于调查评鉴的计划讨论。接着于7月12日起发出参与调查评鉴的email邀请信,联系了多位北部学生加入。7月26日南北学生于台北 “HOURS”进行第一次的面对面讨论,会中确认了调查评鉴指标项目的修正其确认、指标论述撰写之分配,正式开始了学权评鉴的执行工作。

评鉴方法

[编辑]

历年学权评鉴的调查方式大同小异,2010年年初第一次的学权评鉴的方式较不完备,以下用2012年改良后的评鉴方式作为举例:

资料取得方式分为四大类。

第一种方式为“电访调查”,以电话访问各校学生自治会干部及学生,取得该校相关资讯。

第二种方式为“发送校方问卷”,将本次调查问卷计送至各校,委请各校行政单位填答,以弥补部分学生自治干部对于该校制度不熟悉的部分。

第三种方式为“网络填答”,在网络上设置问卷,由各校学生自行上网填答,作为各校现况的参考。

第四种方式为“网络搜寻”,由工作人员自行上网,自教育部与各校官方网站搜寻各校的法令规章,确认各校的“校规”和“资讯公开”状况。

此四种方式之资料搜集完毕后,再由工作人员比对各项资料,判读出最符合各校现况之数据,作为本次调查的依据。

48项学权指标

[编辑]

在学生权利的指标部分,将2012年学权评鉴所使用的48项指标罗列如下[20]

一、学生自治

1. 有無經由學生直接選舉產生的學生會?
2. 學生會可否要求校方「代收會費」?
3. 學生或社團如要出版刊物,是否須經校方審查許可?
4. 學生成立新社團,是否須經校方審查許可?
5. 學生宿舍幹部是否由全體住宿生選舉產生?
6. 學務會議是否有學生代表?
7. 教務會議是否有學生代表?
8. 行政會議是否有學生代表?
9. 學生社團是否一定要有指導老師? 申請活動和借場地是否需要指導老師蓋章同意?
10. 學生會是否一定要有指導老師? 申請活動和借場地是否需要指導老師蓋章同意?
11. 參選學生會長,有無學籍以外的資格限制 如學業成績、操行成績、處份?

二、宿舍规范

12. 校內宿舍是否有「門禁」規定?
13. 校內宿舍是否有「點名」規定?
14. 校內宿舍是否有「斷網」規定?
15. 學生宿舍是否有明文規定「宿舍管理人員經住宿者同意,才能進入寢室」?
16. 學生宿舍是否提供足夠床位?(學生數比宿舍床位數)
17. 學校宿舍是否有強制住宿?

三、学生权益

18. 校規中是否有限制「集會遊行活動」相關的處罰條款?
19. 校規中是否有「鼓動學潮」的處罰條款?
20. 校規中是否有「服裝儀容不整」的處罰條款?
21. 有無「二一退學」的相關規定?
22. 有無「必修」之軍訓課?
23. 獎懲辦法中有概括條款者?
24. 學生是否有停修或退選機會?
25. 是否提供學生遭遇租屋、打工等糾紛的法律諮詢服務?

四、劳动权益

26. 學校是否會為校內工讀生保「勞健保」?
27. 是否有規定獎助學金要透過校內勞動才能領取?

五、教育私有化

28. 學校目前有無被BOT 而價格較昂貴的學生宿舍?
29. 學生停放汽機車、腳踏車是否要收費 管理費或停車費 ?
30. 該校15 年來之學雜費漲幅?

六、性别平等与多元族群

31. 男女生宿舍是否有差別規範 例如男宿沒有門禁、但女宿有、訪客限制、背心要求、會客時間 ?
32. 有無開設性別相關之課程?
33. 性平會網頁是否列出申訴管道資訊?
34. 性平會網頁是否列出性別研究相關師資?
35. 十年內教師性別比增幅
36. 學校是否有促進多元族群文化的單位?如原住民學生服務組、原住民資源中心。

七、资讯公开

37. 學校是否有將學務會議之「開會通知」 包含議程 以及「會議記錄」上網公開?
37-1. 「開會通知」公開對象為何?
37-2. 「會議記錄」公開對象為何?
38. 學校是否有將教務會議之「開會通知」 包含議程 以及「會議記錄」上網公開?
38-1. 「開會通知」公開對象為何?
38-2. 「會議記錄」公開對象為何?
39. 學校是否有將行政會議之「開會通知」 包含議程 以及「會議記錄」上網公開?
39-1. 「開會通知」公開對象為何?
39-2. 「會議記錄」公開對象為何?
40. 學校是否有將校務會議之「開會通知」 包含議程 以及「會議記錄」上網公開?
40-1.「開會通知」公開對象為何?
40-2.「會議記錄」公開對象為何?
41. 學校是否有將「學則」上網公開?
41-1.「學則」公開對象為何?
42. 學校是否有將「學生獎懲辦法」上網公開?
42-1.「學生獎懲辦法」公開對象為何?
43. 學校是否有將「學生申訴辦法」上網公開?
43-1. 「學生申訴辦法」公開對象為何?
44. 學校或學生會是否有將「學生自治組織章程」上網公開?
44-1. 「學生自治組織章程」公開對象為何?

八、实习权益

45. 學校層級的「校外實習委員會」章程中,有無納入學生代表?
46. 該校的「校外實習實施辦法」中,有無規範各科系辦理實習時,應要求合作廠商給予實習勞工「基本工資」以上之報酬?
47. 該校的「校外實習實施辦法」中,有無規範各科系辦理實習時,應要求合作廠商為實習勞工投保「勞健保」?
48. 實習期間達一個學期以上的科系,學生實習期間該學期是否仍要繳交如同上課期間的學雜費?

媒体

[编辑]

学权小组在2010年的 8 月 25 日举行“学权调查公布记者会”,发表《2010 大学学生权利调查评鉴指标报告书》,结果显示全台湾 65 所普通大学中有 7 成学校不及格[21][22]。下午并于台北NGO会馆举办“学权论坛”,邀请学者、运动者及学生干部分享及讨论“各校学生权利行动经验”及“面对社会压迫”的学生权利想像。翌日,小组针对评鉴结果赴教育部陈情,教育部却以“没有正式申请”、“没有公文往返”为由,拒绝接学生们的要求,仅派出训育委员会科长傅木龙接见学生。

因为量化数据对媒体话题的亲近性,使得学权记者会以及学权小组赴教育部陈情的过程受到了众多媒体的关注,包括四大报和电子媒体都有大篇幅的报导。而 2010 年学权评鉴排名第一的国立中正大学和第二名的南华大学在评鉴结果发表后,也在该校网页转贴剪报或是发表贺文[23][24][25]。这显示了各校竞争排名的背景下,对于各类评鉴不健康的重视。总之,评鉴结果的发表让学权议题在媒体上受到重视,学权小组的倡议策略收到初步成效。事实上, 进行调查之始并未预见学权评鉴的成功,更未料想这样的行动开启了一条不同于以往的道路。

因此,学权小组于2010年、2011年和2012年各办过一次学权评鉴,配合组织发展与社会情势的调整,在调查学校的设定和指标上不尽相同。三次的调查中,以 2011 年评鉴的学校范围最广,包含全台科技大学和一般大学共 149 所大学。2012 年则因为人力问题和学权小组在关心议题(实习)上的深入,将范围限缩在 77 所科技大学。比较表格整理如下:

表二、历年学权评鉴比较表

各届学权评鉴 筹备时间 记者会日期 评鉴对象 指标数目
2010年学权评鉴 2010.7~2010.8 2010.8.25~26 全国65所普通大学 21
2011年学权评鉴 2011.5~2011.8 2011.8.2~3 全国149所大学(普大+科大) 27
2012年学权评鉴 2012.5~2012.12 2012.12.15 全国77所技职院校 48

除了评鉴以外,学权小组也受邀上节目倡议学权议题,受邀请的媒体包括新头壳、“世界电视台:2100从心看世界”等等。

学权评鉴各校名次

[编辑]

2010年

[编辑]

前五名 1 国立中正大学 2 南华大学 3 国立暨南国际大学 4 国立东华大学 5 高雄医学大学

末五名 61 国立台南大学 62 亚洲大学 63 华梵大学 64 义守大学 65 大同大学

2011年

[编辑]

前五名 1 国立交通大学 2 高雄医学大学 3 国立台湾科技大学 4 国立东华大学 5 国立政治大学

末五名 145 亚太创意技术学院 146 南开科技大学 147 万能科技大学 148 兴国管理学院 149 国立高雄餐旅大学

2012年

[编辑]

前五名 1 国立云林科技大学 2 育达商业科技大学 3 侨光科技大学 4 醒吾技术学院 5 国立台北商业技术学院

末五名 73 国立高雄餐旅大学 74 万能科技大学 75 文藻外语学院 76 修平科技大学 77 国立台中科技大学

个案协助:万能科大的邱智彦

[编辑]

万能科技大学学生邱智彦想成立关心公共议题的社团,被校方以“社团成员需要有八个系”、“必须要改个 ‘好听’ 的名字等行政手段延迟半年。于是他从2010年11月29日开始在万能科技大学校门口独自静坐,而万能科技大学校方以诸多名目,将之记两支大过和两支小过以致退学[26]

在媒体报导之后,学权小组与邱智彦联络,至静坐现场了解整起事件的过程,并提供想法和可能的帮助。2011年的1月17日恰好公布大法官解释释字684号[27],让权利受到侵害的学生得以提起行政诉讼,争取自身权利。这个解释象征着“校园特别权力关系的破除”,为邱智彦带来向教育部诉愿的契机以及向媒体披露的契机。学权小组与邱智彦联络时正逢第一届学权营筹备期间,这个具体的实例也带进营队讨论,并在营队结束后一同发起行动与校方抗争。

2月16日,邱智彦,万能大学学生,在台湾教育部前发表他的诉求

在经过许多讨论之后,智彦坚持要持续数十日的静坐,但也愿意交由学权小组来帮忙组织抗争行动,并向教育部诉愿。学权小组搜集资源、拍摄《无声‧火》纪录片[28][29]、制作“我们都是邱智彦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网页,并在2月15日于万能科技大学门口举行“戒严还你,社团还我!我挺邱智彦”声援行动,当天来了六、七十位各校学生和友好的教授,形成庞大的阵势。翌日,智彦、学权小组与人本教育基金会共同举办“邱智彦诉愿记者会”,于教育部门口递交诉愿书[30][31][32],并举办“684号解释不是解严令!校园仍是法外租界”学权论坛。

这一连串的行动过程受到了媒体的关注,而后在历经三个多月的诉愿程序之后,教育部作出诉愿决定,撤销校方原退学处分及申诉评议决定,要求另作适法处理,判决邱智彦胜诉[33]

学权培力

[编辑]

学权讲座/沙龙

[编辑]

基于学权的保障是建立于深厚的学生力量,而不只能只靠评鉴曝光和由上而下的改变,讲座是学权小组培力学生的主要方式之一。曾经受邀前往台湾大学、淡江大学、长庚大学、铭传大学等学校演讲。另外举办数次学权沙龙。

寒暑假营队及工作坊

[编辑]

解散:困境

[编辑]

学权小组发展至今,面临着许多困境,包括了:

1. 困境一:人力不足,组织高龄化 经过三年的发展,学权小组中许多伙伴早已大学毕业,进入研究所或就业,然而并未组织到如前几年般充足的人,较大型的活动或评鉴工作可能因此无力进行。远离大学生活的伙伴尽管仍然对学权议题抱持热诚,但是无法有充足的时间进行讨论,也缺乏足够的刺激和人脉网络进行组织经营。此外,组织内部诸多的路线及情感论争也使许多成员退出、另谋发展。

2. 困境二:量性评鉴的局限与质性评鉴的可能 三年的评鉴做下来,成员们明显的感受到运用量化技术进行的评鉴拥有很大的局限。除了已被公布的资讯外,几乎无法获知该校的真实情况,也无法与该校同学进行有机的连结。为了改善这个问题,学权小成员们从 2011 年开始尝试进行主题式的质化访谈,希望借由呈现一个个真实的生命故事,逐渐将台湾的学生权利真实样貌描绘出来。这部分的努力仍在尝试中。

3. 困境三:关于学生权利专章的制定 学权小组发起时曾经讨论过“学生权利保障专章”,因为缺乏源头的保障或法律的具体规范,学生的弱势立场十分难以约束校方。然而这样的诉求,有可能造成“国家再度把手伸进大学”的风险。而权利专章的制定更需要诸多讨论,并且需要透过培力过程,提升学生意识觉醒的程度,以及采取集体行动的能量。否则专章就算具相对进步性,学校若不遵守,学生权利的现实仍然不会扭转。

4. 困境四:不是学权小组的困境,而是全国学生的困境──学生权利意识因为学生族群的“暂居性”和“流动性”不易被保存和传承。未来的台湾学生仍然会需要一套具体可行的“培力”和“传承”的策略。

因为诸多困境,学权小组在2012年年尾即渐渐失去动能,2013年和2014年都未做学权评鉴,并即将在2015年3月正式宣告解散。

大事记

[编辑]

成立前期

[编辑]

2010年 6月18日 高师大于校务会议增定订“集游法”,校长指出,教授、学生、学生会,如未报准,皆不得以高师大学生或教师身份参与集会游行和连署活动。

2010年 6月18日 高师大校务会议学生代早于人民公舍 BBS站张贴《学校订集游法箝制师生自由》一文,向同学报告会议经过。经热心学生转知记者,获得媒体关注。

2010年 6月22日 自由时报以头版报导《高师大搞戒严?集会游行未报准记大过”,获得中山、成大、台大、政大、台师大等学校之学生会、异议性社团及社会团体的关注。并表示愿意针对集游法事件进行串连行动。而校内亦有老师挺身反对学校决议。 https://web.archive.org/web/20100624223409/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0/new/jun/22/today-t1.htm

2010年 6月23日 成立“高师戒严”GOOGLE群组,进行跨校串联讨论。

2010年 6月27日 南部学生第一次串联。包含高雄大学、成功大学、中山大学、高师学代、高师性别所、高师地理所、高师台文所等学生共同参与。地点于高雄福胜亭站前店。

2010年 6月30日 林柏仪透过“高师戒严”群组建议:可以展开“台湾全国普通大学学生权利调查”,针对“学费涨幅”、“选课”、“宿舍”、“学生会”、“工读时薪”、“校务会议学生代表比例”等面向进行调查。并于七月底高中毕业生选填志愿之前公布。是为调查评鉴构想之滥觞。

2010年 7月5日 高师学生针对校园集游法事件举办举行“高师解严”记者会,地点于高师大校门口。唯受限于人力和资源,调查未能顺利推行,但学生们向媒体表示将于暑假联合各校学生共同展开“学权运动”。

2010年 7月10日 林柏仪、董泓志、陈长风、陈禹勋、张复舜五人在“台北人性空间”进行首次关于调查评鉴的计划讨论。

2010年 7月12日 第一封参与调查评鉴的email邀请信发出。联系了多位北部学生加入。

正式成立

[编辑]

2010年 7月16日 各校愿意参与的学生开始认领65所大学进行调查,是时成员间的的关系仍是网友,未曾见面。

2010年 7月24日 发布“向不顾学生权利和社会责任的大学说不!”新闻稿,并提供28项学权指标,呼吁考生在选填选校院时,向学校询问学权问题。 http://studentrights-team.blogspot.com/2010/07/blog-post_23.html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010年 7月26日 南北学生于台北 “HOURS”进行第一次的面对面讨论。会中确认了调查评鉴指标项目的修正其确认、指标论述撰写之分配。

2010年 7月28日 “大学学生权利调查评鉴小组”网站上线 http://studentrights-team.blogspot.com/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010年 8月23日 发布“大学住宿还要被点名?”新闻稿[34],初步调查评鉴结果显示,四成大学住宿要点名、六成有门禁,以及有超过半数的大学,是“只针对女性有门禁措施”。此稿经各大平面媒体刊登后,铭传、辅仁、中原、静宜等大学向媒体推托为“家长”与“安全”考量。教育部性平委员会委员吴志光则表示:“根据性平教育法的规定,教学设备不能有性别差别待遇…但若学校仍只对女生宿舍晚点名,也没相关罚则可罚。”

2010年 8月25日 举行“学权调查公布记者会”,发表《2010大学学生权利调查评鉴指标报告书》此调查评鉴共分27项指标,针对“学生自治、宿舍规范、学生权益、劳动权益、教育私有化、性别平等、校规”等七大面向展开调查。结果显示,全台湾65所大7成学校不及格。

2010年 8月25日 于当日下午于台北 NGO会馆举办“学权论坛”,邀请学者、运动者及学生干部分享及讨论“各校学生权利行动经验”及“面对社会压迫”的学生权利想像”。

2010年 8月26日 针对评鉴结果赴教育部陈情。教育部以“没有正式申请”、“没有公文往返”为由,拒绝接受学生们的要求,仅派出训育委员会科长傅木龙接见学生。并迟至9月17日,才以“台训(一)字第0990153909A号”函回应学权小组之书面陈情诉求。

2010年 8月26日小组成员于苹果日报发表《高等教育 危机重重》一文,指出台湾教育在“戒严传统家父长思维”与“新自由主义”两种脉络交错影响和增强的情况下,使学权问题更加严重复杂。

2010年 8月30日 小组成员于自由时报发表《“尊重大学自治”不是违宪遮羞布--大学生死当教育部!》一文,批评原应倾听学生意见,积极厘清责任并予以追究的教育部,竟就此成了学生人权的终结者。

2010年 8月30日 成员于自由时报发表《别再逃了》,呼吁教育部勿将学权问题个人化及将一切问题交由市场的逃避心态。

2010年 8月30日 成员发表《全国学生勇敢自我解放,争取自主权利当仁不让!》一文,引批巴西批判教育学家教育家保罗.弗雷勒(Paulo Freire)于《受压迫者教育学》一书之内涵,呼吁学生并不能期许行政管理者片面的施舍,更不能误认校园的压迫为必然!学生应卷动全校学生进行公民审议式的民主讨论迈向“自我解放”,唯有透过对话,新的观念才有望形成[35]

2010年9月3日 小组成员张复舜受邀参“世界电视台:2100 从心看世界”谈论大学学权议题。

2010年9月18日 与中山大学社会所一同组队参与“2010高雄同志游行”

2010年 9月26日 举办“学权行动沙龙系列(一):追寻我们心中的大学”活动。地点于国立台北教育大学。

2010年 9月29日 小组成员蔡雅如针对高雄女中袜禁事件,发表《头发与袜子—最真实的学生议题》一文。

2010年10月31日 与台大社会系系学会合办“学权行动沙龙系列(二):学生校内劳动权益论坛”

2010年11月20日 学权小组成员于台中“默契咖啡(match)”进行北中南大聚会。会中决议定期发行电子报、并于寒假举办学权营队。

2010年10月6日 小组成员陈宗延参与台湾大学大陆社社课,分享“学权评鉴的经验与对于大学学权的想像与期望”。

2010年12月19日 成员张道琪、施彦廷参与台大学生会举办之“高教论坛”,与谈学权经验

2011年1月25日 成员陈廷豪应邀参与“世界电视台:2100从心看世界节目”与谈“大学生可以告学校 校园伦理不见了?”主题。

2011年1月27日~29日 于阳明山童子军活动中心举办第一届“学权行动培力营”,并编辑197页之《学权行动培力营手册》。

2011年2月10日 建立“我们都是邱智彦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声援网站

2011年2月10日 推出第一支《无声‧火》影片声援邱智彦 http://www.youtube.com/watch?v=6VOD7D-uXJI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剪辑《快闪声援邱智彦》影片 http://www.youtube.com/watch?v=QGCLQSOLTbI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011年 2月15日 投入“戒严还你,社团还我!我挺邱智彦”声援行动。地点于万能科大校门口。

2011年 2月16日 与人本教育基金会举办“邱智彦诉愿记者会”。举办“684号解释不是解严令!校园仍是法外租界”学权论坛

成员林柏仪于苦劳网发表《学生权利究竟如何保障?三种学权概念的对话》一文,将学生权利概念分为“学生诉讼权利”、“学生实体权利”、“学生力量”三种理念型。并说明“学生力量”作为“透过一次次动员与教育过程,提升学生意识觉醒的程度,以及采取集体行动的能量。且意识上和对抗资本主义与父权文化等社会运动相连结”,是压迫被根本解决与否的关键。

2011年2月18日 小组成员张道琪、陈廷豪、张复舜受邀至青平台主办“Cafe Philo哲学星期五”网络电台节目,谈论邱智彦事件与学权相关议题。 http://deepsound-twfuture.podomatic.com/entry/2011-02-20T20_15_10-08_00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http://deepsound-twfuture.podomatic.com/entry/2011-02-20T20_25_28-08_00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http://deepsound-twfuture.podomatic.com/entry/2011-02-20T20_32_51-08_00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011年 2月23日 小组成员江昱欣于自由时报发表《台大李文忠,万能邱智彦》一文。

2011年 3月25日 针对东华大学外宿大火烧出宿舍不足问题,发布“不到三成的大学生能住宿舍”新闻稿,指出各大专院校提供的学校宿舍床位,从91学年至99学年,8年来多了10万名大学生,却增加不到2万床位。等同有8万名学生在根本没有宿舍床位的情况下入学。要求教育部、各大专院校兴建平价宿舍[36][37][38][39]

此稿经媒体刊载后,“教育部高教司副司长杨玉惠回应…因为台北市不少大学缺地,没有办法盖宿舍,外县市大学可能缺的是钱,而政府没有钱给大学盖宿舍…目前只能补助私校贷款盖宿舍的利息,国立大学则要自己出钱盖宿舍,因不少国立大学反应希望比照私校,让贷款盖宿舍的利息也能获补助,教育部研拟中。”[40]

2011年 5月 1日 与学生团体共组青年大队参加五一游行

2011年5月3日 应中央大学公民小组之邀,学权小组成员范轩昂、万能科大邱智彦、中央酷儿社小兔座谈【公民系列论坛。有话踹共#1—大擂台】

2011年 5月28日 邀请成大零贰社、中山大学等南部学生加入访员行列,在高雄豆皮咖啡举行“访员说明会”,并编辑《“学权在哪里”2011学权评鉴工作手册》。

2011年 6月26日 在国立台北教育大学举办北区访员说明会。

2011年 7月15日 在“台中月亮与猫”举办针对2011评鉴的南北大会。会中程洋提出“学权灯号”的构想。

2011年 7月28日 学权小组脸书粉丝团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成立

2011年 7月30日 发布《七成大学出版刊物要送审!大学的字典里没有言论自由!》新闻稿。指出“戒严时代的幽灵仍然盘旋在今日的大学院校上空!”,7成的大学存在“审稿制度”、4成5的大学明文禁止学生自由举办活动,并点名高雄大学、义守大学、大同大学的不合理校规,呼吁大学生不啻成为台湾社会的“次等公民”!

2011年 8月2日 上午台北中华电信工会召开记者会,公布首次纳入技职体系2011学权调查评鉴结果,交通大学夺冠,高雄餐旅学院敬陪末座。辅大社会系戴伯芬老师、人本教育基金会冯乔兰到场支持。

下午举办“校园行动经验分享-反抗家父长制的威权压迫”及“教育私有化-新自由主义下的高等教育”两场论坛。林柏仪在论坛中开启了“自由派∕革命左派”的辩论。

2011年 8月3日 林飞帆等一行成员至教育部陈情。要求教育部立即处理各校违法违宪校规、将学权指标列入大学评鉴、立即全面检讨当前高等教育逐渐走向私有化之政策。全国教师会教学研究部主任詹政道亦到场发表谈话,声援支持。

2011年 8月5日 应苦劳网邀约,学权小组派代表陈廷豪参与“苦劳TALK SHOW大学生权利有了没?”的录影。主持人为孙穷理,与谈人还有九五联盟的曾翔。 http://www.youtube.com/watch?v=4rihqftk4TA&feature=player_embedded

2011年 8月8日 应新头壳邀约,学权小组派代表黄怡安和陈廷豪参与“开放编辑室 学权小组谈学生权利”的录影。 http://ja.justin.tv/amsmis/b/292088198?utm_campaign=archive_embed_click&utm_so\urce=www-cdn.justin.tv[永久失效链接]

2011年 9月21日 应台少盟的邀约,与台少盟、崔妈妈基金会开联合记者会。诉求一、要求跨部会处理学生住宿权益;诉求二、全面落实住安全评核机制;诉求三、优先规划弱势生社会住宅政策[41][42]

2011年10月29日 组队参与2011“彩虹征战,歧视滚蛋!”同志大游行。诉求“落实性平教育法 违法学校要开罚”、“反对校园去性化 学生不是无性人”

2011年11月17日 成员董泓志发表“大学生宿舍 戒严从未消失”[43]一文

2011年11月18日 张道琪应中华大学行政管理系曾建元老师之邀,到校分享学权小组之理念及成果。

2011年11月24日 庄程洋应高雄医学大学学生会之邀,到校与谈“大学学生权利调查评鉴小组座谈会”,并发表〈今天让我们来谈“学生权利”〉一文。 http://issuu.com/exic/docs/____________for______/2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012年5月24日 江昱欣、张复舜应淡江大学学生会之邀,到校与谈“学生处境与学生权利”。

2012年10月17日 成员林柏仪、范轩昂应亚洲大学不学无术丈量室,讲题【这些年,我们读的亚洲大学】,谈高学费问题与学生权利。

2012年12月1日 11月29日大批学生自组反媒体垄断抗议行动,30日传出教育部发文通知各校“清查参与学生名单”的消息,稍后教育部出面澄清,表明仅仅发文各校“关心”抗议学生。学权小组认为,教育部发的关切函,基本上只是行政官僚的自我保护和卸责,认为教育部应做出有效的决策,真正积极关心在校园内部受到违宪校规欺压的学生。于是和乌鸦邦校园民主促进会合办“部长要关心的是学生们被关的心──“学生团体关心部长,请部长关心违宪校规”记者会[44][45]

2012年12月3日 成员范轩昂应中原大学灼言社人权周活动之邀,于小时代二手书店与谈“学生权利与校园民主”[46]

2012年12月7日 成员前往教育部陈情抗议,高喊“部长发文关心,学生步步惊心、解严20年,校园没人权”。蒋伟宁出面表示,教育部已发文各校,要求应就违宪校规尽速修订。学生随后转往监察院举报教育部失职[47][48][49]。 2012年12月10日 成员范轩昂与黄佳玉于苦劳网撰文《彭伟恺的双轨之旅》,内容是采访进入劳委会“双轨训练旗舰计划”的学生彭伟恺,描写他身为技术生的复杂心境,以及和朋友讨论有关技术生权益却被资方关切的过程。他清楚描绘出双轨计划实际上是一个“如何让学生提供厂商廉价劳动力来换取文凭的制度”。 全文见:http://www.coolloud.org.tw/node/71890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012年2月11-12日 举办“那些年,我们一起在校园反抗──2012学权访调工作坊”[50],地点于台师大。https://studentrightsteam-58b76d.kktix.cc/events/2012-stu-workshop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营队后学权小组核心成员发起多个访调小组,其中成员范轩昂成立“教育生命史小组”,即为教育培力团体青声志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的前身。

2013年2月1~3日 办理半公开营队“2013欢乐学权冬令营”

2013年12月6日 成员受邀至铭传大学台北校区谈论学权议题

2013年8月29~31日 举办“学权齐打交”暑假营队[51]

参考资料

[编辑]
  1. ^ 大學學生權利調查評鑑小組官網. [2015-01-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9-23). 
  2. ^ 维基条目:国立台湾大学学生会
  3. ^ [1]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危机便是转机—学生自治的凋零与重新开始,周宇修
  4. ^ 不假外住退宿 高师大挨轰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010/03/09, 苹果日报
  5. ^ 高师大搞戒严?集会游行未报准记大过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010/06/22, 自由时报
  6. ^ 高师大搞戒严?集会游行未报准记大过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010/06/22 苹果日报
  7. ^ 戒严幽灵在校园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010/6//23, 林佳范, 中国时报
  8. ^ [2] 乌鸦邦手册文章:浅谈特别权力关系
  9. ^ [3][永久失效链接] 论述特别权力关系兼论学校与学生间的法律关系, 陈启荣, 国民教育研究学报,第20期:73-86, 2008
  10. ^ 《2010年大学学生权利调查评鉴指标报告书》, 学权小组blog
  11. ^ [4]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新自由主义全球化之下的学术生产, 陈光兴、钱永祥, 台湾社会研究季刊 第56期, 2004年
  12. ^ [5]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新自由主义世界中的大学 Universities In A Neo-Liberal World 阿列克斯·克里尼克斯
  13. ^ 大学生权利调查 技职院校最没学生权利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011/8/2,新头壳
  14. ^ 学权调查出炉 科大自由度输大学[永久失效链接] ,青年日报
  15. ^ [6]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校园民主的边陲地带:技职院校学生权利调查
  16. ^ 科大实习生9成8未投保教育部:若没照规定将纠正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012/12/16, ETtoday政治新闻
  17. ^ [7]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011年大学学生权利调查评鉴报告, 学权小组blog
  18. ^ [8]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012技职院校学生权利调查评鉴报告书, 学权小组blog
  19. ^ [9]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学生权利究​竟如何保障?三种学权​概念的对话, 林柏仪
  20. ^ 2012技职院校学生权利调查评鉴报告书v1.0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学权小组blog
  21. ^ 大学生权利评鉴:7成学校不及格 学生:学生权利不受重视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010/08/25, 苦劳网
  22. ^ 顶大眼中只有论文 学生靠边站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010/08/25, 立报
  23. ^ [10]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中正大学校长室网页,“曾荣获国内学权评鉴第一名”
  24. ^ 中正大学维基百科 “学生权利重视度高:根据2010年由大学生学生权益调查评鉴小组公布的调查报告,在65所一般大学院校当中,国立中正大学表现最好,满分100分当中拿到82.71分。”
  25. ^ 南华大学官网:办学特色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根据99学年度全国学生学权调查报告,本校重视学生权利程度高居全国大学第二名。”
  26. ^ 抗议被退学 男大生校门静坐 2011/1/13, 苹果日报
  27. ^ 司法院解釋大法官釋字684號. [2015-0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3-03). 
  28. ^ 邱姓学生静坐被退学!《无声‧火》烧向万能科大 2011/2/15, NOW NEWS
  29. ^ 萬能科技大學校園戒嚴 學生邱智彥欲組社團遭退學處分. [2015-0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04). 
  30. ^ 邱智彦递诉愿书 教部:愿进行了解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011/2/16, 立报
  31. ^ 向教育部递交诉愿书,万能科大邱智彦要求保障学生权利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011/2/16, 维基新闻
  32. ^ 万能科大阻社团成立 引学生串联抗议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011/2/16, 苦劳网
  33. ^ 退学诉愿成功 邱智彦:学生权益里程碑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011/5/19 立报
  34. ^ “大学住宿还要被点名?”新闻稿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学权小组blog
  35. ^ 全国学生勇敢自我解放,争取自主权利当仁不让!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学权小组blog
  36. ^ 不到三成的大学生能住宿舍!?—东华外宿大火烧出宿舍不足问题,学权小组要求教育部、各大专院校兴建平价宿舍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011/3/25,苦劳网
  37. ^ 大学宿舍严重不足 学权小组质疑教育部纵容 2011/3/25, 自由时报
  38. ^ 大火烧死大学生 有学生无宿舍的政府责任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011/04/15 法治时报 第66期
  39. ^ 宿舍设备旧床位少 学生无奈[永久失效链接] 大学报第1524期04/20~04/26
  40. ^ 大学生争权利:我要平价宿舍 2011/3/26, 联合报
  41. ^ 4成校外租屋不安全 评检徒具形式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011/9/21, 立报
  42. ^ 解决校园住宿荒 学生也要社会住宅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011/9/21, 中央广播电台
  43. ^ 大学生宿舍 戒严从未消失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011/11/17, 苹果日报
  44. ^ 学权小组批“教育部指示各校关心抗议学生”假惺惺,教育机关应废止箝制学生言论与集会自由的禁令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学权小组blog
  45. ^ 部长要关心的是学生们被关的心“学生团体关心部长,请部长关心违宪校规”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012/12/07, 苦劳网
  46. ^ 中原大学人权周12/3〈一〉~12/7〈五〉系列讲座脸书活动页面
  47. ^ 不满“校规违宪” 学权组织包围教育部[永久失效链接]2012/12/7, 东森新闻
  48. ^ 教长会晤学权小组 双方无交集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012/12/7, 中央广播电台
  49. ^ 为态度 陈为廷鞠躬道歉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012/12/8, 苹果日报
  50. ^ 2012访调工作坊手册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学权小组blog
  51. ^ 学权齐打交──学权小组2013年暑假营队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学权小组blog

外部链接

[编辑]

学权小组官方部落格 http://studentrights-team.blogspot.tw/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学权小组脸书粉丝页 https://www.facebook.com/sturights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研讨会文章〕那一年,我们一起搞学校-高师大学生代表大会之行动纪实与反思 ◎施佩吟、董泓志
https://docs.google.com/file/d/0B0SK5xoHZjTCWlQ3b1BSSzZMcE0
〔研讨会文章〕危机中的“学生权利”:学权小组的成立、发展与反思 ◎张复舜、张道琪
https://docs.google.com/file/d/0B0SK5xoHZjTCRE9uS3F3S0NEeXc
教育部万维网 https://web.archive.org/web/20050620233740/http://www.edu.tw/
教育局统计室 http://www.edu.tw/Default.aspx?WID=31d75a44-efff-4c44-a075-15a9eb7aecdf(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社会服务】(人本培力 / 法律论述)
台湾少年权益与福利促进联盟 - http://www.youthrights.org.tw/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台湾青少年教育协进会 - https://www.facebook.com/teenagercenter
人本教育基进会 -http://hef.yam.org.tw/

【权益团体】(政策倡议 / 个案救济 / 教师工会)
建教生权益促进联盟 - http://tarwce.pixnet.net/blog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全教总 - http://www.nftu.org.tw/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全教产 - http://www.nshstu.org.tw/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高教工会 - http://www.theunion.org.tw/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学生团体】(校园民主 / 学生自治 / 学生权利)
校园民主行动本部 - https://www.facebook.com/empowerschoolaction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乌鸦邦中学校园民主促进会 - http://crowtopia.blogspot.tw/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反畸形12年国教学生联盟 - https://www.facebook.com/anti.twelve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教育论述】(政策批判 / 结构分析 / 教学观察)
没大没小教育学 - https://sm1215blog.wordpress.com/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王立第二战研所 - http://blog.yam.com/user/eoiss.html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私人笔记簿 - http://blog.yam.com/marchy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新闻媒体】(教育报导 / 时事舆论)
台湾立报 - 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LihpaoDaily
技职教育3.0 - http://www.tvet3.info/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教育工作室】
光合人文教育工作室 - https://web.archive.org/web/20150316100316/http://blog.roodo.com/edu_genelu
千树成林 - http://thousand-trees.blogspot.tw/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青声志 - http://youthactivist2012.blogspot.tw/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体制外学校】
全人中学 - https://web.archive.org/web/20110303174646/http://holistic.so-buy.com/front/bin/home.phtml
森林小学 - https://web.archive.org/web/20150801191717/http://forestchild.tw/
清水小校 - http://www.qsteens-edu.com/index.php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种子实小 - https://web.archive.org/web/20150215032836/http://www.seedling.tw/
人文国小 - http://blog.ilc.edu.tw/blog/blog/27589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华德福 - http://www.waldorf.tw/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蒙特梭利 - http://www.montessori.org.tw/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自学空间】
台湾自学法律网 - http://law.chen-wernik.net/community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已统整各地自学团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