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里耶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位于伊斯坦布尔苏莱曼尼耶清真寺与其附属的库里耶建筑群

库里耶土耳其语Külliye)一词衍生自阿拉伯语字汇“kûl”(意思是“整个”),指一种以清真寺为架构中心的建筑复合体,其行政运作通常交由瓦合甫(伊斯兰的公益信托基金)负责管理,内部主要设有伊斯兰学校健康之家英语Dar al-Shifa(看病的诊所)、厨房、面包坊、土耳其浴场与其他为社区提供慈善服务的机构和附属建物所组成。

库里耶是传统奧斯曼建筑中极其引人注目的代表性作品,同时也是塞尔柱帝国奥斯曼帝国帖木儿帝国时期所留存至今杰出的建筑文化遗产[1]

历史[编辑]

科查·米马尔·希南是奧斯曼帝国最负盛名的一位建筑工程师

库里耶的设计与用途可追朔至最早的清真寺形式,清真寺不仅止于被当作祷告的场所,同时也是供应饮食、教学以及开放给贫民歇宿的地方,库里耶的结构最初即源自此种复合式功能建物的概念,但与过去的型态相反,库里耶不再局限于单一的清真寺内提供多种服务,而是围绕清真寺为中心并建造其他建物用于各式各样的用途。经过长时间的演进,库里耶所提供的服务近一步扩张,“库里耶封闭式的环境里划设有多处设施,而设立的众多设施将会整并交给同一个基金会来管理与营运[2]。”其内部盖有医院、法学院、预科学院和医学院等诸多不同功能的场所。

奥斯曼帝国大多数的库里耶均由建筑师科查·米马尔·希南负责建造和设计[3]。他是十六世纪时期近五十年间帝国的首席建筑工程师。作为一名出色的设计者,他肩负起帝国所有的规划和建设工作。希南在伊斯坦布尔建造了大部分奧斯曼帝国古典时期的库里耶。由希南所建造的库里耶模式为其他库里耶建筑师们立下了典范,日后绝大多数库里耶的建设皆遵循希南的配置与规划方式:库里耶“位于城市中的重要位置”其结构设计强调且突出清真寺为宗教中心。此外,它们偏爱被“建立在山丘与微倾的陵地上,海岸边或都市的外围[3]。”选址的决定因素在于库里耶能帮助城市创造出绝佳的轮廓和景观,并为市容的天际线增色。库里耶的特点致使其很容易被认出,人们往往能够从远处眺望并惊叹于它们壮丽的身姿。

根据奧斯曼帝国的法律规定,土地和国家皆是属于苏丹的财产[3]。也因此库里耶通常是由苏丹本人、苏丹的家族成员或是像维齐尔以及大维齐尔等国家高级行政官员所委托建造的。这些王公贵族因为握有丰厚的财力资源而成为如建筑师希南与许多其他建筑师们的雇主,作为背后的出资者,他们则可以自由地选择库里耶的修筑地点,并亲身参与库里耶的设计与规划过程,勋贵们的投入也从而对库里耶的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3]

奧斯曼历史中的重要意义[编辑]

库里耶对奧斯曼社会的影响极为重大。库里耶规划于住宅区内与邻近的居民联系在一起,并向当地民众敞开复合式功能建筑的大门,为他们提供多种不同类型的服务。在奧斯曼的首都伊斯坦布尔设有为数众多的库里耶,它们实质成为都会地区的代表性建物。库里耶不仅身为奧斯曼统治时期(尤其在伊斯坦布尔)许多城市的核心枢纽,更成为文化、宗教、商业和教育等活动的主要中心,亦是奧斯曼王朝的国力展现与宏伟成就的象征之一[3]

管理运作[编辑]

库里耶的行政管理人员同时也在托普卡匹皇宫(奧斯曼帝国苏丹最主要居住的宫殿)后宫的首席太监手下担任行政官员。除此之外,库里耶内部的人员尚包括:“宗教官员和教师、搬运工、诵经者、掘墓工人、负责维修的仆役、庭院和窗花的抛光师、厨师、清洁人员、水管工,另外油灯的防盗则交由点灯人来管理,并雇有木匠和泥瓦匠负责养护500多座圆顶的铅皮[2]。”工作人员的数量之多佐证了库里耶内部业务的繁杂,虽然它最早根源于一个简单的概念,但随着时代的演进库里耶已经发展成高度细致且多样化的公共设施,以至于需要大量的员工与官员来维持管理。库里耶附设的厨房同时为众多员工、官员、学生、旅行者和穷人们提供食物,故此需要大量的水来供应其运作,这也是为何库里耶通常建在海岸附近或城市周围的另一个主要原因。

兴建库里耶的建筑成本和维持大规模的基金会运作需要高昂的花费,而这笔资金或捐款一般是“通过向公众募集来筹措相关费用,其中亦有各种地产的捐献,包括整座庄园到磨坊或屋舍的无偿赠予[2]。”捐赠者的范围广泛,从统治者(苏丹)到举朝大小官员远至平民百姓皆得出资赞助,但由于苏丹本人通常有能力提供一部分来自领土的收入,因此往往会成为库里耶背后最重要的金主。

库里耶的示例[编辑]

库里耶内部大多设有伊斯兰学校,供学生们研读古兰经或学习其他类型的知识

位于伊斯坦布尔的苏莱曼尼耶清真寺附设库里耶是有史以来规模最为庞大的库里耶建筑群[2],该复合式建物是由苏莱曼一世下令兴建[2]。其内部包括“七所伊斯兰学校,分别为:四间逊尼派法学院、一所预科学院、一间学习圣训的进修学校与一所医学院[2]。”这些宗教学校同时还为授课的教师们设立他们专用的厅堂、厕所与两处宿舍。此外“还盖有一间男校、一所礼拜堂、一间附设马厩的宿舍、澡堂、医院、公共厨房、商店和喷泉[2]。”苏莱曼尼耶清真寺的库里耶凭借它提供的教育和宗教服务从为数众多的库里耶中脱颖而出,其内部环境近似于大学校园,是当时伊斯坦布尔的文化与科学中心。

虽然帝国的其他地区亦建有为数不少的库里耶,但它们的大小皆未达到苏莱曼尼耶清真寺附属库里耶如此巨大的规模。其他有名库里耶的例子尚有:建有清真寺、伊斯兰教学校和托钵僧院等设施的索科卢穆罕默德帕夏清真寺库里耶和内部设有清真寺、经学校、陵墓与喷泉的萨伊马哈茂德帕夏清真寺库里耶以及由一座清真寺、宗教学校、陵墓与供孩童研读古兰经的学校所组成之米赫里马赫清真寺库里耶等建筑群[3]

其他著名的库里耶[编辑]

相关条目[编辑]

参考文献[编辑]

  1. ^ Kuiper, Kathleen. Islamic Art, Literature, and Culture. The Rosen Publishing Group. 2009. ISBN 978-1-61530-019-8. , pages 200–205
  2. ^ 2.0 2.1 2.2 2.3 2.4 2.5 2.6 Goodwin, 2008
  3. ^ 3.0 3.1 3.2 3.3 3.4 3.5 H. G. Agkun, 2008

参考书目[编辑]

  • Goodwin, Godfrey. 2008. "Külliyye." Encyclopaedia of Islam, vol. 5. Eds. P. Bearman and others. Amsterdam: Brill, p. 366, Column 2.
  • Thys-Şenocak, Lucienne. 1998. The Yeni Valide Mosque Complex at Eminönü. Muqarnas 15: 58-70.
  • H. G. Agkun, A. Turk. (2008, March 25). Determination and analysis of site selection factors for kulliyes of architect Sinan with respect to the locations in the Ottoman city of Istanbul. Building and Environment (Vol: 43, Issue: 5), pp. 720–735
  • G. Goodwin, A history of Ottoman architecture, London 1971

外部链接[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