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康宝文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康宝文
出生1960年
 英属香港
逝世2012年10月(51—52岁)
国籍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
职业语言学家
活跃时期1997-2007年
配偶康陈翠华
(1960-06-29) 1960年6月29日63岁)[注 1]
经历
  • 考评局中文科试卷主任

康宝文(英语:Hong Po Man,1960年—2012年10月15日[1]),已故香港语言学家、香港中文大学前中国语言及文学系高级导师。

生平[编辑]

康宝文曾就读葵涌佛教善德英文中学(1978年中五;1980年中七)[2][注 2][3],在校时是一名运动健将。同时喜欢阅读奕棋。他于1983年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联合书院中文系。毕业后在东华三院黄笏南中学任职中文科教师[4]。后来于1986年至1987年期间在石篱天主教中学任职中文科主任[5]。其后于1988年在香港中文大学研究院研究中文。1997年,他再在研究院研究中文兼修读博士学位。[6]而且协助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建立网上数据库“现代标准汉语与粤语对照数据库”以搜集大量粤语词汇对照的通用汉语词汇。另一方面,他与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的樊善标教授为好友。

及后于2007年,康宝文辞去高级导师一职(于1989年开始在香港中文大学任教中文)[1],转到考评局担任中文科试卷主任和在香港浸会大学兼任讲师[2]。同时,他亦为教育局考评局主持中文科的活动,并在多间中学举办课程。此外分别为香港考试及评核局香港中学会考香港中学文凭的聆听考试材料录音。又担任圣公会圣匠中学的学校顾问[7]。2012年,康宝文因鼻咽癌治愈不久后,癌细胞转移入骨而辞世。在他逝世后,其学生和曾与他共事的同事一同印制一本二万多字的书册《润物无声》以作悼念。而其骨灰则安放到位于九龙清水湾湛山寺。

其他资料[编辑]

康宝文生前负责饲养香港中文大学崇基学院未圆湖内的鸭子,但后因禽流感而不再饲养。他也将崇基学院中的养鸭池起名为“养德(duck)池”,寄意培养德行[8]。另外,康宝文的妻子为教育局副秘书长康陈翠华。

书籍[编辑]

  • 2000年:《一九九九年国际语文教育研讨会论文集──语文教育新动向》(周汉光主编、何伟杰、康宝文和樊善标共同编辑,香港中文大学出版)
  • 2003年:《小学中文科常用字研究报告》(潘慧如、康宝文主编,香港浸会大学语文中心出版)
  • 2008年:《语文求真》(康宝文、万波、张咏梅主编,香港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出版)

参与节目[编辑]

注释[编辑]

  1. ^ 资料出自1993年由香港政府总部J. R. Lee编辑的《Staff List, Hong Kong Government》第11页。内容提及在1960年6月29日出生的康陈翠华于1982年9月1日加入政府成为督学。
  2. ^ 康宝文为该校第一届中五(1978年)及中七级(1980年)校友。在2012年11月14日,佛教善德英文中学校长何满添与于该校任教的罗晓琳老师以及中文科主任林晓蕾老师出席康宝文的丧礼。

参考来源[编辑]

  1. ^ 1.0 1.1 崇基校友 (PDF). 崇基书院. 2012-12 [2021-05-17].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9-09-17). 
  2. ^ 2.0 2.1 佛教善德英文中学. 三十五周年特刊 (PDF). 佛教善德英文中学. 2008: 119 [2022-03-24].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2-01-13). 
  3. ^ 佛教善德英文中學家長教師會簡訊 (PDF). 佛教善德英文中学. 2013 [2021-05-17].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9-12-09). 
  4. ^ 《南針》第2版〈你認識我們的新老師嗎?〉 (PDF). 东华三院黄笏南中学. 1984-04 [2021-05-17].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8-07-07). 
  5. ^ 《校訊三月號》第12頁〈石天情緣之二 - 悼念康寶文〉 (PDF). 石篱天主教中学. 2013-03 [2021-05-17].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8-07-07). 
  6. ^ 中大校友. 香港中文大学. 2012-12 [2021-05-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25). 
  7. ^ 2009年11月 - iCampus 家校通 (PDF). 圣公会圣匠中学. [2021-05-17].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8-07-07). 
  8. ^ 黃秀蓮 《悼康寶文博士》. 大公报. 2013-01-10 [2021-05-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3-14) (中文(繁体)). 

外部链接[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