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广州降雪记录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广州市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资源十分丰富。由于地处低纬,南面是浩瀚的南中国海,因此海洋和大陆对广州气候都有非常明显的影响。广州市各地年平均气温在21.5~22.2℃之间,降雪对此地是非常罕见的天气现象。

降雪纪录[编辑]

1900年以前[编辑]

日期 说明
1245年12月 宋朝淳祐五年十二月腊初,大雪三日,积盈尺余,炎方所未有也。[1]
1415年 明永乐十三年,广州番禺南海“有雪,梅花枯死”
1488年 冬,大雪
1537年 嘉靖十六年,广州府“冬,大雪”。番禺、南海均是“大雪”。
1619年1月21日至1月23日 万历四十六年十二月初六至初八,广东“冬十二月,亘阴,寒甚,雪昼下如珠,次日复下如鹅毛,六日至八日,乃已”。从化下雪三日,“山谷之中,峰尽壁立,林皆琼挺。父老俱言从来未有也。
1634年2月1日至2月7日 崇祯七年从化“春正月大雪,自四日至十日不止,山谷中有积至二三尺者”
1654年3月6日 顺治十一年,春正月十八日,大雪。龙门大雪。
1667年 康熙五年,广州冬,有雪。番禺、南海有雪,顺德大雪。
1809年 嘉庆十四年广州冬,广州府各属得雪二三寸不等。
1832年
1835年1月20日 道光十五年,广州,冬十二月二十二日,大雪,漫天如飞絮,积地四寸余。番禺、南海、顺德均漫天飞絮,树屋皆白,地积雪四寸。
1861年
1864年
1877年
1893年 1893年1月东亚寒潮

1900年以后[编辑]

日期 类别 说明
1929年1月30日、31日 纯雪 民国十八年,入冬以来,天气奇暖,久不下雨。1月27日开始微雨不止,29日凌晨大吹北风,黎明转降微雪,天明之后,颇为寒冰。30日上午,仍降雪点,午后更寒,中央公园之梅花、红菊,铺满雪菲,均为艳白。31日晨,雪仍不已,寒度尤烈。
1967年12月29日 雨夹雪 从化、花都都出现了雨夹雪。[2]
1971年1月30日 霰、疑似纯雪 花都落冰粒。[2] 当年有市民向气象部门反映在天河区元岗附近有过降雪。[3]
1983年1月22日 从化落冰粒。[2]
2003年1月6日 疑似雨夹雪或纯雪 中午12时左右,有很多市民致电南方都市报称在白云区梓元岗一带和天河区东圃地段出现了广州罕见的雨夹雪天气,该报记者赶到现场时读者所称的雪花已经没有了,但天空中果然飘浮着一些白色的亮点,广州市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黄忠称,气象局亦接获市民反映在东山区出现雨夹雪的天气,从气温条件来分析,广州当天下雪的可能性很大。[3]
2016年1月24日 纯雪、、雨夹雪、霰 2016年东亚寒流 。当日广州罕有地在一日之内经历风、雨、霰、雪四种天气。[4]在1月23日晚上及24日上午出现在广州市区的大部分小冰粒(霰),中午前后,广州的雨夹霰转为雨夹雪。[2]
2021年1月11日 广东全省受强冷空气影响,广州从化区良口镇部分地区早上降小冰粒的霰[5],天河区华师亦有霰报告[6]。落下的冰粒较米粒小,落地后慢慢融化。广州中心城区至中午普遍录得 7℃至 8℃低温。[7] 在下午2时,广州从化大岭山林场气温1℃左右。[8] 而从广州相控阵雷达的探测数据来看,在广州市天河区上空1500-3000米是存在小冰粒,且高空温度已经达到了0℃或以下,大气湿度高,在这个高度上具备了形成固态粒子的温度和湿度条件。同时地面的温度在7℃左右,所以不排除固态粒子下落过程中来不及融化,这种现像在气象上定义为“霰”。[6]

参考条目[编辑]

参考资料[编辑]

  1. ^ 《广东通志稿》
  2. ^ 2.0 2.1 2.2 2.3 穗市區首現飄雪 | 澳門日報. 今日时事 | CyberCTM澳门No.1人气社区. [2021-01-11]. 
  3. ^ 3.0 3.1 南方网:广州下雪啦?广州出现50年罕见雨夹雪天气. news.southcn.com. [2021-01-12]. 
  4. ^ 超強寒潮過境羊城落雪百年難遇.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1-25). 
  5. ^ 【冷空氣襲粵】廣州從化落霰 茂名山頭結冰 | 熱話. 经济一周. 2021-01-11 [2021-01-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02) (美国英语). 
  6. ^ 6.0 6.1 广州天气WEIBO. 2016再現!五年了,廣州竟再次出現這種天氣.... 
  7. ^ 電台新聞>廣州從化據報落霰 明日市區料5℃(2021.01.11 16:30). www.tdm.com.mo. [2021-01-11]. 
  8. ^ sina_mobile. 广州居然下雪了?不!是下霰(xiān). finance.sina.cn. 2021-01-11 [202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