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折上原之战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日语写法
日语原文摺上原の戦い
假名すりあげはらのたたかい
平文式罗马字suriagehara no tatakai
折上原之战
日期天正17年6月5日 (1589年7月17日)
地点
折上原(今福岛县磐梯町猪苗代町
结果 伊达军胜利
参战方
伊达氏 芦名氏
佐竹氏
指挥官与领导者
伊达政宗 芦名义广
佐竹义重
兵力
21,000人 18,000人
伤亡与损失
约500人 约1,800人

折上原之战(日语:すりあげはらのたたかい),在日本战国时代的1589年7月17日发生,是伊达政宗芦名义广佐竹义重的一场战役。

背景[编辑]

人取桥之战后,伊达政宗芦名氏佐竹氏对立表面化,而伊达在仙道筋(即现在的福岛县中)的势力越来越大,芦名氏及佐竹氏都对此感到重大危机。后来伊达政宗违反丰臣秀吉所定的惣无事令(即停战命令),开始夺取芦名氏的据点。

伊达政宗为确保从自家到敌军要塞的道路和猪苗代城的据点,拉拢了猪苗代盛国(盛国的长子猪苗代盛胤是芦名军的先锋,盛国与再婚的妻子所生的次子猪苗代宗国是伊达军)。另一方面,芦名义广率领部队从须贺川城出发,往猪苗代湖南岸出发,集结在黑川城。在高森山布阵的芦名氏向伊达势力挑衅,在平民家放火。那时伊达军兵力为21000人,芦名军兵力为18000人,两者不相伯仲。

但自1580年芦名盛氏去世后,继任当主芦名盛隆就因卷入家中纠纷而被暗杀身亡,次任当主芦名义广虽受家臣金上盛备的拥护,但也无法有效统率家中势力,加上有伊达军的内应,芦名军可谓欠缺团结力。

经过[编辑]

战事在猪苗代湖北岸展开,开战初期来自西的烈风变成顺风,加上芦名军的先锋富田隆实十分活跃,对芦名军十分有利。但当风向转为东风后,伊达军的形势开始渐入佳境,芦名四天王之一的富田氏实先行撤退、引发其他友军傍观及部分家臣相继离反、金上盛备与四天王的佐濑种常常雄战死后,芦名军全面崩溃。战败的芦名军本来由日桥川逃走,但中途被黑川城妨碍前进,令兵力损害更大。芦名义广带仅存家臣逃离战场,大绳义辰二本松义纲一行也在6月10日的夜晚逃往佐竹氏的常陆国

影响[编辑]

芦名氏的战力因有力家臣金上盛备佐濑种常等人的战死而受到重大打击。而家督芦名义广因家臣无心应战及奥州的惣无事令而没有再次出战,逃往佐竹家常陆国

伊达政宗则成为南奥州的霸者,把居城迁到黑川城,并把白川结城的石川氏臣服于伊达氏。但翌年因丰臣秀吉推行奥州仕置政策及以违反惣无事令为由,没收了会津。可是丰臣秀吉并没有把会津归还给芦名氏,反而给了蒲生氏乡

相关条目[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