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斑海鲇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斑海鲶

未予评估IUCN 3.1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辐鳍鱼纲 Actinopteri
目: 鲇形目 Siluriformes
科: 海鲇科 Ariidae
属: 海鲇属 Arius
种:
斑海鲇 A. maculatus
二名法
Arius maculatus
Thunberg, 1792

斑海鲇辐鳍鱼纲鲇形目海鲇科的其中一

分布[编辑]

本鱼分布于印度、西太平洋区,由印度沿海到中国东海、印尼澳洲附近岛弧,但并未在菲律宾澳洲发现。

深度[编辑]

水深1至30米。

特征[编辑]

体略侧扁,头上覆骨板,板上有颗粒突出。口边有须三对,口在吻端下方,下颌较上颌为短,两颌均有绒毛齿。腭骨各侧仅具一颗粒状的齿丛。背鳍、胸鳍均有硬棘,硬棘前后均有逆钩及6-7软条,硬棘具有毒腺,易伤人。尾鳍大,身内叉,腹鳍软条19-23,脂鳍上具一大黑点。体背呈铅灰色,侧面灰色,腹部白色,各鳍略带黄色。体长可达80公分。

生态[编辑]

本鱼属热带及亚热带之底栖肉食性鱼类,喜栖息于砂泥底质的地形环境,常会至河口区觅食,甚至河川下游,主要以无脊椎动物及小鱼为食。夜行性,具筑洞而居之习性,偶会集结成群。背、胸鳍硬棘有毒腺,是其防止其它鱼类攻击的利器。

经济利用[编辑]

食用鱼,但肉腥味较重,可以用枸杞当归等中药炖煮去腥食用。嘉义沿海传统则以咸菜加上姜丝煮汤或以三杯方式料理。鱼卵则以电锅蒸熟后,沾蒜泥酱油食用。

参考文献[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