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弥鋠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承休昭毅王朱弥鋠(1489年—1542年),明朝承休荣和王朱芝埌的庶次子(一作庶三子),明朝第二代承休王。[1]

生平[编辑]

弘治十一年(1498年)正月赐名。[2]初封镇国将军。嘉靖二年(1523年)九月,明世宗遣英国公张仑等为正使,翰林院编修黄佐等为副使,持节册封朱弥鋠为承休王,[1]夫人王氏为承休王妃。[3]

朱弥鋠性格警敏绝人,折节喜儒雅,善决断。曾收集古法书《复斋集》《古法帖》若干卷,[4]又著《存斋乐府》《复斋录》十余卷。[5][6][7]李梦阳赠诗:“至人开后学,君子笃前闻。”[8]

朱弥鋠认为父亲朱芝埌和大伯唐庄王朱芝址互相攻击损害了名声,于是努力弥补。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其堂侄唐敬王朱宇温上奏其事,朱弥鋠得到玺书褒奖,[9]但未及下达,朱弥鋠已经去世。[8]因为朱弥鋠有贤声,下葬之日牵绋(古代出殡时拉棺材用的大绳)号哭者达到数千人。[10]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十二月,其嫡长子朱宇渊受册袭封承休王。[1][11]

评价[编辑]

注释及参考文献[编辑]

前任:
父荣和王朱芝埌
明承休国国王
1523年—1542年
继任:
子安僖王朱宇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