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毛民国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图出自《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边裔典·第一百三十九卷》

毛民国是《淮南子》所记海外三十六国之一,其民称作毛民,位于玄股国北方、劳民国南方的大海洲岛上,离临海郡东南两千里,其人身材矮小,不穿衣服[1],全身长满像箭镞般的硬毛[2],住在山洞里,依姓,大禹的后裔[3]。在《太平御览》引《临海异物志》[4]中及引《土物志》[5]中亦有记载有毛人洲。

记载[编辑]

传说在西晋永嘉四年时,吴郡司盐都尉戴逢在海边发现一艘船,上有男女四人,模样皆为全身长毛发,言语不通,送至丞相府,在路途中死亡,仅剩一人活着。生下一子,逐渐通晓人语,并自称为毛民[1]

在《山海经·海外东经[6]、《大荒东经》[7]、《大荒北经》[8]中有所记载。在《镜花缘》里曾出现过。

画作[编辑]

注释[编辑]

  1. ^ 1.0 1.1 郭璞云:“今去临海郡东南二千里,有毛人在大海洲岛上,为人短小,而体尽有毛,如猪能,穴居,无衣服。晋永嘉四年,吴郡司盐都尉戴逢在海边得一船,上有男女四人,状皆如此。言语不通,送诣丞相府,未至,道死,唯有一人在。上赐之妇,生子,出入市井,渐晓人语,自说其所在是毛民也。大荒(北)经云‘毛民食黍’者是矣。”
  2. ^ 高诱注云:“其人体半生毛,若矢镞也。”
  3. ^ 郝懿行云:“毛民国依姓,禹之裔也。见大荒北经。”
  4. ^ 《太平御览·卷三百七十三》:“毛人洲,在张屿,毛长短如熊。周绰得毛人,送诣秣陵。”
  5. ^ 《太平御览·卷七百九十》:“毛人之洲,乃在涨屿;身无衣服,凿地穴处;虽云象人,不知言语;齐长五尺,毛如熊豕;众辈相随,是捕鸟鼠。”
  6. ^ 《山海经·海外东经》:“毛民之国在其北,为人身生毛。一曰在玄股北。”
  7. ^ 《山海经·大荒东经》:“有招摇山,融水出焉。有国曰玄股,黍食,使四鸟。”
  8. ^ 《山海经·大荒北经》:“有毛民之国,依姓,食黍,使四鸟。禹生均国,均国生役采,役采生修鞈,修鞈杀绰人。帝念之,潜为之国,是此毛民。”

参考书目[编辑]

延伸阅读[编辑]

[在维基数据]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边裔典·第四十二卷》,出自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边裔典·第一百三十九卷》,出自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