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淡水厅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淡水厅
台湾语言写法及拼音
汉字淡水厅
台语白话字Tām-chuí-thiaⁿ
台语罗马字Tām-tsuí-thiann

淡水厅,初设于1723年(雍正元年),为台湾清治时期的行政区划,北台湾政经中心,将原诸罗县辖区虎尾溪以北设彰化县,同时设置台湾府淡水捕盗同知负责稽查北路,兼督捕务。1731年(雍正9年),始正式分割大甲溪以北至鸡笼划为辖区,专归淡水同知管理,改官职为台湾府淡水抚民同知[1]

1734年台湾府行政区划,蓝色为淡水厅范围
淡水厅城东门(今竹堑城迎曦门

淡水厅隶属于台湾府,厅治初期暂设于彰化县彰化县城,1731年迁至同县的沙辘(今沙鹿区),1733年(另说1756年[1])始迁入厅治竹堑城(今 新竹市)[2],自此之后,竹堑城成为北台湾政经文化教育的中心。厅城初期并无城墙,仅在四周遍植莿竹。1806年,因民乱之故筑起土围。1829年建成砖石城垣,名为淡水厅城,又名竹堑城

淡水厅首长为台湾府淡水抚民同知,不得携眷,任满昇转。职责明定为上承钦部宪件,下理钱粮,清丈土地,治刑补盗。1876年1月16日(清光绪元年12月20日)以台北艋舺地方增设台北府[3],管辖大甲溪以北直达后山,而原淡水厅以头重溪为界,以北至远望坑新设淡水县为台北府首县,以南至大甲溪为界。竹堑城地方,改设新竹县,淡水厅终止,历时144年。

行政区划

[编辑]
淡水厅志稿》淡厅境图
淡水厅志》淡水厅全图

1740年(乾隆五年),淡水海防厅下辖二保,管三十五庄[4]

  • 淡水堡:八里坌庄、沪尾庄、大屯庄、竿蓁林庄、关渡庄、北投庄、八芝莲林庄、奇里岸庄、瓦笠庄、兴仔武𦛨湾庄、大佳腊庄、圭母子庄、大湾庄、水兴庄、兴直庄、加里珍庄、摆接庄、山脚庄、八里坌仔庄、海山庄、坑仔庄、虎茅庄、奶芴庄、涧仔历庄、甘棠庄。
  • 竹堑堡:南庄、北庄、芝巴里庄、大溪墘庄、翠丰庄、猫儿锭庄、中港庄、永安庄、猫盂印斗庄、吞霄庄。

至1762年(乾隆二十七年),淡水厅行政区划新分及加增后,共计一百三十二庄[5]

  • 厅城南:香山庄、南势庄、西势庄、隆恩庄、番婆庄、嵌头庄、田寮庄、南庄、北庄、中港庄、加志阁庄、猫星庄、后垄庄、新港仔庄、猫盂庄、宛里庄、后垄街、船头庄、西庄、打那叭庄、白沙墩、头湖庄、二湖庄、三湖庄、吞霄庄、房里庄、山柑庄、日北庄、大甲庄。
  • 厅城北:水田庄、湳仔庄、竹堑庄、树林头庄、金门厝、造船港、二十张犁庄、鹿场庄、麻园庄、猫儿碇庄、枋藔庄、婆老粉庄、红毛港庄、蚝壳港庄、大溪墘庄、白沙墩庄、芝芭里庄、安平镇南势庄、北势庄、涧仔沥庄、外𧒄仔沥、加冬庄、南兴庄、龟仑庄、八座厝、桃仔园庄、霄里庄、南靖庄、尖山庄、奶笏庄、甘棠庄、南嵌庄、虎茅庄、大湖庄、锺厝庄、潭底庄、坑仔口庄、田寮庄、大南湾、小南湾、长道坑庄、三角埔、石头溪庄、海山庄、隆恩庄、彭厝庄、中庄仔、中港厝庄、塭仔庄、新庄街、山脚庄、永兴庄、摆接庄、新埔庄、火烧庄、加里珍庄、头重埔庄、大牛椆庄、八里坌庄、埤头庄、石灰窑庄、广福庄、柑林庄、员林仔庄、清水坑庄、牛埔庄、南势庄、二十八张犁庄、秀朗庄、芎蕉脚庄,武𦛨湾庄、大坪林庄、彰和庄、永和庄、朱厝仑庄、万盛庄、古亭村庄、艋舺渡街、奇武卒庄、大浪泵庄、中仑庄、下埤头庄、大加蚋庄、上碑头庄、兴福庄、内埔仔庄、新庄仔、塔塔悠庄、猫里锡口庄、里族庄、内湖庄、南港仔庄、和尚洲庄、峰仔崎庄、石角庄、八芝兰林庄、瓦笠庄、北投庄、唭哩岸庄、干豆庄、八里坌仔庄、沪尾庄、芋蓁林庄。

至1871年(同治十年),淡水厅所属街里如下[6]

  • 厅城内:
    • 东:东门街、暗街仔、武营头、井仔头
    • 西:西门街、义学口、后番车路
    • 南:南门街(文兴街)、巡司衙口
    • 北:北门街、太爷街
  • 城外东厢二十五庄:东势庄、下车店庄、大陂坪庄、埔仔顶庄、牛路头庄、柴梳山庄、麻园堵庄、二十张犁庄、白沙墩庄、斗仑庄、八张犁庄、六张犁庄、鹿场庄、番仔寮庄、隘口庄、五块厝庄、九芎林庄、顶下嵌庄、鹿寮坑庄、十股林庄、五股林庄、石壁潭庄、山猪湖庄、猴洞庄、横山庄
  • 城外西厢一十庄:隙仔庄、南势庄、牛埔庄、茇仔林庄、虎仔山庄、浸水庄、三块厝庄、羊寮庄、香山庄、汧水港庄。
  • 城外南厢二庄:巡司埔庄、溪仔底庄。
  • 城外北厢一十七庄:水田庄、湳仔庄、金门厝庄、旧社庄、麻园庄、顶溪洲庄、新庄仔庄、白地粉庄、溪心灞庄、嵌顶庄、凤鼻尾庄、红毛港庄、蚝壳港庄、笨仔港庄、大溪墘庄、芝葩里庄、凤山崎庄。
  • 城外东北厢一十六庄:新社庄、豆仔埔庄、枋寮庄、新埔庄、大茅埔庄、五份埔庄、六股庄、石岗仔庄、乌树林庄、盐菜瓮庄、三峡水庄、婆老粉庄、大湖口庄、崩陂庄、杨梅坜庄、头重溪庄。
  • 城外西北厢一十庄:仑仔庄、沙仑仔庄、树林头庄、苦苓脚庄、槺榔庄、油车港庄、船头庄、南北汕庄、下溪洲庄、鱼寮庄。
  • 桃涧堡二十九庄:中坜街、内坜溪庄、嵌脚庄、下茄冬庄、新庄仔庄、赤嵌庄、大埔庄、坑仔口庄、过溪仔庄、南嵌街桃仔园街、龟仑口庄、大湳庄、埔顶庄、霄里新兴庄、八块厝庄、铜锣圈庄、龙潭陂庄、三坑仔庄、旧社仔庄、东势庄、南势庄、安平镇庄、山仔顶庄、宋厝庄、八张犁庄、猫𦛨合庄、黄泥塘庄、员树林仔庄。
  • 海山堡一十七庄:风柜店庄、潭底庄、山仔脚庄、樟树窟庄、南靖厝庄、尖山庄、鹰哥石庄、大湖庄、二甲九、庄中庄、大姑嵌庄、三角涌庄、横溪庄、刘厝庄、柑园庄、石头溪庄、彭厝庄。
  • 大加腊堡一十六庄:艋舺下嵌庄、三板桥庄、古亭庄、大湾庄、林口庄、上陂头庄、锡口街、新南庄、南港仔街、搭搭攸庄、东势庄、新庄仔庄、奎府聚庄、大隆同庄、社仔庄、溪洲底庄。
  • 石碇堡一十四庄:樟树湾庄、叭𪡏港庄、水返脚街、康诰坑庄、保长坑庄、五堵庄、六堵庄、七堵庄、八堵庄、暖暖庄、石锭内庄、四脚亭庄、枋仔濑庄、鲫鱼坑庄。
  • 拳山堡一十四庄:公馆街、溪仔口庄、大坪林庄、秀朗社、暗坑仔庄、青潭庄、十五分庄、内湖庄、木栅庄、头重溪庄、万顺寮庄、深坑仔庄、土库庄、枫林庄。
  • 摆接堡一十七庄:加蜡仔庄、港仔嘴庄、芎蕉脚庄、龟仑兰庄、枋寮街、新埔墘庄、南势角庄、后埔庄、员山仔庄、藤寮坑庄、冷水坑庄、社后庄、柑林陂庄、大安寮庄、员林仔庄、火烧庄、柏仔林溪洲庄。
  • 中港堡二十六庄:山寮庄、后厝庄、中港庄、中港社、湖底庄、澎湖厝庄、海口庄、塭仔头庄、番婆庄、香山厝庄、三角店庄、大牛栏庄、上下山脚庄、后庄、嵌顶庄、涂牛口庄、二十分庄、东庄、隆恩庄、田寮庄、芦竹湳庄、水流潭庄、上下茄冬庄、斗换坪庄、三湾庄、南港庄。
  • 后垄堡三十三庄:山仔顶庄、百三庄、圆宝庄、后垄街、大庄、海丰庄、沟仔背庄、新港埔庄、车路头庄、田寮庄、西山庄、芒花埔庄、社寮岗庄、嘉志阁庄、猫里街、蛤仔市庄、大墙围庄、芎蕉湾庄、七十分、樟树湾庄、铜锣湾庄、高埔庄、头湖庄、二湖庄、三湖庄、四湖庄、溪洲庄、松仔脚庄、后垄底庄、南势庄、打哪叭庄、牛栏埔庄、白沙墩庄。
  • 苑里堡十五庄:吞霄街吞霄社、北势窝社、竹仔林庄、五里牌庄、涂城庄(土城)、苑里街、古亭笨庄、山柑庄、榭苓庄、日北庄、昆社、猫里社、房里社、房里庄。
  • 大甲堡六十三庄:大甲土城、东庄、六分庄、磁磘庄、马鸣埔庄、铁砧山脚庄、新厝仔庄、内水尾庄、头分田庄、大甲东番社、墩仔脚庄、中和庄、旧社庄、四块厝庄、圳寮庄、牛椆坑庄、泉洲厝庄、犁头镖庄、彰界圳寮庄、中厝庄、后里庄月眉庄、顶店庄、社尾庄、横圳庄、松仔脚庄、营盘口庄、树仔脚庄、九张犁庄、日南庄、日南番社、三张犁庄、芦滥庄、打铁庄、删柑庄、五块寮庄、双寮庄、西势社、大安街、海墘厝庄、北汕庄、顶大安庄、下大安庄、十三甲庄、五甲庄、田心仔庄、三十甲庄、田中央仔庄、顶庄仔庄、脚踏庄、蕴寮庄、龟壳庄、中庄、南庄、南埔庄、东势尾庄、六块厝庄、水卡头庄、福兴庄、埔姜林庄、三块厝庄、牛埔仔庄、番仔寮庄。

相关条目

[编辑]

参考资料

[编辑]
  1. ^ 1.0 1.1 《淡水厅志》介绍资料
  2. ^ 程光裕、徐圣谟,《中国历史地图 上册》,中国文化大学出版部,1980年,第78页
  3. ^ 台湾文献丛刊》〈台湾舆地汇钞〉,台湾省文献委员会(今国史馆台湾文献馆),台北: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96年重印,第113-116页,《清朝续文献通考》卷315,刘锦藻,〈台湾省舆地考〉乙文
  4. ^ 刘良璧,《重修福建台湾府志》,卷之五城池:坊里,1740年
  5. ^ 余文仪,《续修台湾府志》,卷二规制:坊里,1762年
  6. ^ 陈培桂,《淡水厅志》,卷三街里,187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