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竹节虫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竹节虫目
化石时期:侏罗纪中期至今[1]165–0 Ma
Bacillus rossius,分布于地中海邻近地区
Extatosoma tiaratum澳洲特有种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节肢动物门 Arthropoda
纲: 昆虫纲 Insecta
(未分级) 双髁类 Dicondylia
亚纲: 有翅亚纲 Pterygota
演化支 伴翅类 Metapterygota
下纲: 新翅下纲 Neoptera
并系群 外翅总目 Exopterygota
目: 竹节虫目 Phasmatodea
Jacobson & Bianchi, 1902

竹节虫,又称xiū,是节肢动物门昆虫纲竹节虫目学名Phasmatodea,或称)的总称。草食性的昆虫,以善于拟态树枝树叶著称,可以躲过天敌。全世界约有2,500种。

体型修长,呈圆筒形,棒状或枝状;少数种类扁平如叶。复眼发达,单眼通常退化。翅膀通常退化;如有翅膀,前翅通常小于后翅。不完全变态,陆栖,植食性昆虫。多数分布于热带

竹节虫目包括了全世界最长的昆虫——尖刺足刺竹节虫 (Pharnacia serratipes,分布于马来半岛),体长(含脚)可达55.5公分。

竹节虫目与纺足目亲缘关系最接近。

分类

[编辑]

在较旧的分类中,认为竹节虫目是直翅目亚目

竹节虫分类上包含两大重要概念,即中后足胫节端部的三角形凹陷"areola apicalis"和中节"segmentum medium",根据是否有此三角形凹陷,可分为Areolatae以及Anareolatae。[2]

䗛目现行分类如下[3]

  • Agathemerodea 亚目
    • Agathemeridae 科

形态特征[2]

[编辑]

头部

[编辑]

头部为前口式,口器为咀嚼式,上颚发达,常有复眼,而单眼则仅在一些有翅种类中发现。

胸部

[编辑]

胸部由三节组成,前胸短,中胸与后胸较长。

足部

[编辑]

竹节虫的三对足型态相似,后足不特化,一般可分为基节、转节、股节、胫节、附节。

[编辑]

有不少竹节虫前后翅均消失,或有不同程度的退化,当有翅时,前翅又称复翅,甚短且多为革质,后翅常发达,有一些种类前后翅可摩擦发音。

这种竹节虫有着发达的后翅,前翅则相当小。

腹部

[编辑]

䗛目昆虫的腹部一般由11节组成,腹部功能不同,其构造也发生变化,如第1节常与后胸紧密相连,第一腹板消失,生殖器则因两性而异,第10节常发达,第11节则为小型肛上板及1对由腹板划分出的肛侧板为代表。

[编辑]

竹节虫的型态因物种而异,特征较明显且稳定,在分类上有着具体的应用,卵通常由卵囊和卵盖所组成,产卵方式随物种而异,常见有抛弃式产卵、黏附于植物孔隙或产卵于植物内部、产卵于疏松的沙土中等等。

竹节虫卵的型态各异,图为叶䗛科不同物种的卵。
竹节虫卵的结构

生理[2]

[编辑]

卵的滞育现象

[编辑]

一些生活在温带地区的竹节虫,其卵可能发生滞育或延迟发育的现象,因此有一些卵可能会经过2年到3年才孵化,是否产下滞育型的卵可能由成虫的光周期控制,接受到短光照更可能产下滞育期的卵。

食性

[编辑]

竹节虫的食性因物种不同而异,有些竹节虫为广食性的物种,对各类植物接受度高,有些竹节虫食性专一,仅接受特定的食草,此外,雌雄虫、不同龄期的竹节虫食性可能存在差异,治理虫害[失效链接]时应注意。

脱皮

[编辑]

若虫脱皮时,表皮沿着背中线裂开,若虫先露出头部,接着露出胸部和足,最后是腹部。

自割与再生

[编辑]

竹节虫的附肢在脱皮或受到攻击时可能会自割,其后的脱皮能够将断肢重新长出来,竹节虫的断肢再生为一渐变过程,再生足通常会比正常足少一节,此外,断肢的时机也影响足的再生能力,如成虫因为不会脱皮所以断肢后多无再生能力。

繁殖

[编辑]

雄虫通常比雌虫更早进入成虫期,且雄虫的寿命通常较短,并非所有竹节虫皆有雌雄虫,许多竹节虫物种中,雄虫非常稀少,甚至仅有雌虫,因此竹节虫的生殖方式可分为孤雌生殖以及两性生殖,有些物种可兼行之。

一只被鸟类捕食的巨大竹节虫

生态[2]

[编辑]

防御机制

[编辑]

竹节虫体型细长,体色通常为棕色或绿色,有助于其隐蔽于枝叶之中,另外也有些竹节虫形似树叶,或具备突起,形似地衣苔癣,亦有助于其隐蔽。 有些竹节虫会拟态为其他生物,如幽灵竹节虫可将腹部从体背上弯向前方,拟态为蝎子。 许多竹节虫会左右摇晃自己的身体,影响天敌的视觉,让自己看起来更像中的枝叶。 竹节虫遇到天敌的刺激时也有可能会假死,这种现象随着龄期的增加越来越明显,在成虫期尤其明显。 竹节虫也可能具备特别的防御机制,例如展开鲜艳的后翅以惊吓敌人、以后足股节上的尖刺反击、或是释放刺激性的气体等。

天敌

[编辑]

竹节虫的天敌相当多,如鸟类鼠类爬虫类蜘蛛和其他捕食性的昆虫皆可能为竹节虫的天敌,此外,竹节虫从卵到成虫期皆有寄生性的类及类天敌,但目前相关的研究尚缺乏。

习性

[编辑]

竹节虫通常飞行能力差劲,既使是有翅的种类也多依靠滑翔移动,幼龄的竹节虫喜好取食嫩叶,随着龄期增长可能有转往树木上部取食的习性。

化石

[编辑]

2014年时,在内蒙古热河生物群中发现有1.26亿年历史,最古老的竹节虫化石[4]

目前已知地球上至少有9科䗛目昆虫已经灭绝,翅的特征构造为其重要分类依据。[2]

与人类的关系

[编辑]

虫害

[编辑]

竹节虫属于森林型害虫,一但爆发时会大面积啃食林木叶片,从而导致幼树死亡及大树枯萎[2]

台湾日治时期时曾试着栽培棉花,但因为棉杆竹节虫的大规模危害而作罢[5]

经济价值

[编辑]

有些竹节虫由于外型特殊,可能被作为宠物饲养,收藏家也有可能收集其标本,在标本市场上有一定地位。

一箱昆虫标本

保育

[编辑]

有一些竹节虫因栖息地的破坏,或商业采集等因素,其生存受到威胁,如台湾津田氏大头竹节虫,由于其栖息地限缩在绿岛垦丁的海岸,极容易因环境的开发而灭绝,因此被定为二级保育类动物[6]

图集

[编辑]

参见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1. ^ Yang, H.; Shi, C.; Engel, M. S.; Zhao, Z.; Ren, D.; Gao, T. Early specializations for mimicry and defense in a Jurassic stick insect. National Science Review. 2021, 8 (1): nwaa056 [2021-01-23]. ISSN 2095-5138. doi:10.1093/nsr/nwaa05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03). 
  2. ^ 2.0 2.1 2.2 2.3 2.4 2.5 陈树春. 中國䗛目昆蟲. 中国北京. 2008.04. 
  3. ^ GBIF. Phasmida Species File. [2022-1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2-28). 
  4. ^ 内蒙古热河生物群发现最古老的竹节虫化石. [2014-03-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29). 
  5. ^ 黄世富. 台灣的竹節蟲-採集與飼養圖鑑. 2002. ISBN 957-8792-64-6. 
  6. ^ 杨家旺. 珍貴稀有的津田氏大頭竹節蟲. 环境资讯中心. [2022-1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8-29).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