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处涉嫌造假事件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统计处涉嫌造假事件是对香港政府统计处统计员涉嫌大规模地虚报调查资料的指控,由《明报》自2013年1月7日起连续3日以头条率先报道[1][2][3]。事件可能令到香港政府的重大数据低估了失业㓥房问题,引起香港社会的广泛关注。

造假指控[编辑]

2013年1月7日《明报》报导3名统计处前线统计员表示,在每月“综合住户统计调查”中,约有一半前线统计员涉嫌造假,例如在调查失业人士时,私自讹称失业人士无意重返劳动市场,以跳过约12条的跟进问题,减省访问时间来提高“工作效率”[1]。亦有前线人员表示,大批统计员上门调查时,一旦遇上㓥房户,就会讹称“无人应门”而不作调查。因为按照统计员的工作指标,调查“一㓥四”的住户,只算是一宗个案,却要进行4份问卷,因而有诱因去造假。事件可能令到政府的统计数字低估失业率及㓥房数目,长年无反映失业人士及㓥房户的实际情况[2]

对于统计处处长欧阳方丽丽称即使失业率在造假指控下,仍然吻合另外3项数据的走势;2013年1月9日《明报》反驳称,处长引用的3项数据中的“名义工资指数”,其原始材料来自同样涉嫌造假的“劳工收入统计调查”[3]

自称前合约访问员的陈先生,连续于2013年1月8日及9日致电香港电台节目《千禧年代》,指自己在2010年至2011年任职期间,亦曾发现造假,他表示统计处很着重统计员做问卷的成功率,员工亦视之为能否升职的重要指标,所以有同事为了维持成功率在百分之95,会拣住户访问。陈表示,曾经在复检时发现受访者不愿意被列为家庭主妇,但问卷却填上家庭主妇,之后向上司反映,但反而被要求不要理会,称“呢啲嘢冇得搞”。陈先生认为,造假并非个别事件,造假事件是统计处内部监管制度问题,亦是员工间“公开的秘密”,但因“家丑不出外传”,负责复检数据的职员亦“只眼开,只眼闭”。陈继称,不可能每个月都有过九成成功率,但处方也没有怀疑,并任由这批人升职[4][5][6]

各界意见[编辑]

2013年1月7日,香港大学社会工作及社会行政学系讲座教授周永新称,若果控指属实,对事件感到震惊,指出因为政府制订政策学者研究社会问题,均是依赖统计处的数据,国际机构亦引用上述的数据去分析香港情况,是国际层面上的问题,政府有必要彻查[1]

1月8日,社区组织协会主任何喜华认为,事件严重影响制定扶贫及基层住屋政策,而他一直质疑统计处的㓥房数据偏低,他接触的基层市民亦反映,从来未接受过统计处的家庭访问[7][2]

1月10日,署名“一群来自统计处不同组别的前线员工”的数十名前线统计员致信行政长官及审计署署长,促请独立调查,及要求统计处进行改革,因为处方要求的“工作记录表”只着重访问速度,逼使员工提高工作效率而诱使造假。有统计员指出,事发后统计处弥漫白色恐怖,担心处方会“揪出告密者”,而非复检涉失实的数据,又称有同事不满意有人向传媒告密,声言要揪出“内鬼”及报警处理。他们同时会向廉政公署举报,要求调查有否上级收受利益,任由造假员工晋升[8]

1月11日,民主党主席刘慧卿批评统计处“自己查自己”,去信要求廉政公署调查有否公职人员行为失当,及是否有人收受利益,令造假人员升识。公民党郭家麒则要求成立独立委员会调查[9]

政府回应[编辑]

2013年1月8日,行政长官梁振英表示关注事件,将会进行内部调查[10]。统计处处长欧阳方丽丽宣布成立小组调查,由她亲自领导,成员有一名独立人士,调查将会于6周内完成[11],及会向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陈家强汇报,并且推行三招防假,包括与工会召开会议强调求真求准的专业坚持、加强复核抽查及现场突击检查等[12]

1月10日,政府宣布成立“统计数据质素检定调查小组”,调查小组的独立人士由1名增加至3名[13],包括现任统计咨询委员会委员陈毅恒及谢锦强、以及前委员关永盛。陈毅恒教授为中文大学统计学讲座教授,而谢锦强是乐施会前任主席;关永盛则是恒生指数有限公司董事兼总经理。此外, 调查小组成员亦包括政府经济顾问代表。

“统计数据质素检定调查小组”调查结果[编辑]

2013年3月25日,“统计数据质素检定调查小组”完成审视相关统计数据的真确性及现时统计数据质素检定系统的调查,并向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提交有关报告[14]。调查小组采取以证据为依归的原则进行调查,审视得到的实证和调查结果,确保调查不偏不倚,并采取独立及客观的态度作出结论及建议。调查小组根据复核结果,认为没有足够证据质疑有关统计数据的整体真确性,并认为统计调查的数据质素足够稳妥,能提供基本的资料以编制相关的统计数字。调查小组就统计处现行的数据质素检定系统以及统计调查的外勤工作管理系统提出了6项建议[15]

2014年初,政府统计处在回应财务委员会在审核2014-15年度财政年度预算时所作出的提问时表示,“统计数据质素检定调查小组”所提出的6项建议中,已落实其中5项[16]

参考资料[编辑]

  1. ^ 1.0 1.1 1.2 統計處調查涉造假 前線員工爆料 學者質疑失業率可信度. 明报. 2013-01-07 [2013-01-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1-11). 
  2. ^ 2.0 2.1 2.2 統計員見劏房掉頭走 一屋多戶 工夫倍增. 明报. 2013-01-08 [2013-01-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1-18). 
  3. ^ 3.0 3.1 統計處自辯數據也涉造假 處長提佐證撐失業率無問題. 明报. 2013-01-09 [2013-01-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1-12). 
  4. ^ 制作: 林家萍、主持人:叶冠霖. 統計處前職員致電節目. 千禧年代: 香港电台《千禧年代》. 事件发生在 上午8时08分25秒. 2013-01-09 [2022-03-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03). 
  5. ^ 前統計處訪問員透露處方重視問卷成功率. 香港电台. 2013-01-08. [永久失效链接]
  6. ^ 前員工爆造假非個別事. 东方日报. 2013-01-09 [2013-01-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5). 
  7. ^ 何喜華:統計員涉造假影響制定扶貧住屋政策. 香港电台. 2013-01-08 [2013-01-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16). 
  8. ^ 統計員今致函特首申冤 促獨立調查 擬廉署舉報. 明报. 2013-01-10 [2013-01-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1-17). 
  9. ^ 民主黨促廉署查統計處造假. 苹果日报. 2013-01-11 [2013-01-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03). 
  10. ^ 梁振英:關注統計處員工涉造假報道. now宽频电视. 2013-01-08 [2013-01-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03). 
  11. ^ 政府成立小組調查統計處涉造假. 有线电视. 2013-01-10. [失效链接]
  12. ^ 造假醜聞擴大 統計處查自己. 东方日报. 2013-01-09 [2013-01-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2-12). 
  13. ^ 統計處查造假 獨立人士增至三名. 东方日报. 2013-01-11 [2013-01-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1-12). 
  14. ^ GovHK 特別小組報告書和獨立調查報告. [2014-08-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20). 
  15. ^ 新聞公報 統計數據質素檢定調查小組報告發表. [2014-1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01). 
  16. ^ 审核2014-15年度开支预算 FSTB(FS)074 管制人员的答复 互联网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2014-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