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聂耳国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图出自《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边裔典·第一百三十九卷》

聂耳国,又称作儋耳国[1][2]耽耳国[3],位于无肠国东方,其人长著垂至胸前的长耳朵,走路时以双手托著[4][5]任姓东海之神禺䝞[6]之子,以谷物为食[1],居住于位于海中的小岛,在其国东方有两只花斑虎供他们使唤[4]唐朝李冗所著《独异志》有大耳国,其人睡觉时以其中一耳作为席子,另一耳作为被子[7]

文化[编辑]

在《镜花缘》第十四回中,写到聂耳国人身形体貌与常人无异,耳朵垂至腰部,走路时需双手捧著耳朵,虽为长耳之人,但国内无人活超过七十岁[8]

注释[编辑]

  1. ^ 1.0 1.1 山海经·大荒北经》:“有儋耳之国,任姓,禺号子,食谷。”
  2. ^ 郭璞云:“其人耳大下儋,垂在肩上,朱崖儋耳,镂画其耳,亦以放之也。”
  3. ^ 淮南子·墬形训》:“和丘在其东北陬,三桑、无枝在其西,夸父、耽耳在其北方。”
  4. ^ 4.0 4.1 《山海经·海外北经》:“聂耳之国在无肠国东,使两文虎,为人两手聂其耳。县(悬)居海水中,及水所出入奇物。两虎在其东。
  5. ^ 郭璞云:“言耳长,行则以手摄持之也;音诺颊反。”
  6. ^ 《山海经·大荒东经》:“黄帝生禺䝞,禺䝞生禺京,禺京处北海,禺䝞处东海,是为海神。”郭璞云:“一本作号。”
  7. ^ 《独异志》:“山海经有大耳国,其人寝,常以一耳为席,一耳为衾。”
  8. ^ 镜花缘·第十四回》:
    其人形体面貌与人无异,惟耳垂至腰,行路时两手捧耳而行。
    唐敖道:“小弟闻得相书言:‘两耳垂肩,必主大寿。’他这聂耳国一定都是长寿了?”
    多九公道:“老夫当日见他这个长耳,也曾打听。谁知此国自古以来,从无寿享古稀之人。”

参考书目[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