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花莲县数位机会中心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花莲县数位机会中心,是花莲县政府规划设立的数位机会中心(Digital Opportunity Center,缩写DOC),是由中华民国教育部行政院“缩短数位落差计划”下办理的项目,在全县十二个社区推动设置,提供网络、电脑设备、图书、驻点人员服务,由国立台湾师范大学数位文化中心担任辅导团队。

概述[编辑]

行政院“智慧台湾计划”执行策略之一是“创造公平数位机会”,而缩短数位落差正是该策略的具体实现。

花莲县数位机会中心计划在各个推动社区设置电脑教室,提供免费课程供民众学习电脑,并于开放时间供民众免费使用网络资源,目的在借由数位知识与使用的普遍化来缩短数位落差。花莲县数位机会中心致力于应用数位能力整合教育面、经济面、社会面、文化面等服务,故不仅提供电脑课程,更举办各种活动活化社区产业,行销社区人文风华及推动民众作地方文史保存等,期望经由数位课程的带动而提升偏乡社区整体社会力。

该计划为期四年,在花莲县自民国九十六年起执行的第一期包括西宝、三栈、花莲市、凤林、瑞穗等五个社区。三栈社区撤点之后,于九十八年转移至寿丰乡的丰田社区。九十七年第二期包括加湾、新城、吉安、玉里、达兰埠、卓溪、和富里等七个社区。

秀林乡西宝国小的西宝DOC[编辑]

秀林乡景美村的加湾DOC[编辑]

加湾DOC设置于“花莲县原住民多元文化协会”,位于花莲县秀林乡景美村加湾社区,座落在花东公路及东部北回铁路右侧的一块平原上,面向太平洋背向无名山,属太鲁阁国家公园范围内,土地为原住民族保留地。秀林乡辖区有文兰、铜门、水源、佳民、景美、富世、崇德、和平以及乡公所所在地的秀林等九个村。景美部落是个可以利用或开发的天然资源极为贫乏的原住民部落。

花莲县原住民多元文化协会是由蒋敏真和田掬芬二位退休老师成立,多年来在秀林乡景美村中以照顾单亲、隔代教养的村内弱势儿童为主,提供课辅服务,让放学回家后的儿童能得到照顾,甚至温饱。

2008年秋在行政院缩短城乡数位落差计划下,原住民多元文化协会接受教育部辅导成立加湾数位机会中心,开始以计划资助的电脑教室固定提供资讯课程,让景美村民众免费学习,并经常配合东华大学辅导团队办理活动,让民众能以数字技术发掘和保存当地太鲁阁族固有文化,及开发产业机会。

加湾数位机会中心曾与社区民众合作编制太鲁阁族语辞典电子书,并汇集当地景点与人文风华出版社区文化地图,成为外来访客的最佳指南。

新城乡北埔国小的新城DOC[编辑]

新城数位机会中心设置于花莲县北埔国民小学,位于花莲县新城乡北埔村。本乡有台九线省公路贯穿本乡南北,为苏花公路与中西横贯公路进入花莲市区乃至花东纵谷的必经之地。区内有慈济精舍和不少石材加工厂,但一般民众仍以务农为主,数位落差有待弥补。

新城数位机会中心于九十七年秋开始营运时原属于基础型数位机会中心,每周开放时数仅二十三小时。但因兼职驻点人员及北埔国小校方积极支持,对于社区民众缩短数位落差的贡献显著且发展潜力显著,故于九十九年度起改为教育学习型数位机会中心,设有常任驻点人员,延长开放时数至五十小时及增加免费课程资源。

此外在东华大学辅导团队协助下,新城数位机会中心发动社区民众多次参加团购活动,成功行销新城地区民众自制月饼、粽子等产品。

花莲市碧云庄活动中心的花莲市DOC[编辑]

花莲市数位机会中心于民国九十六年奉花莲县政府核准,设置于花莲市介礼街46号,由碧云庄社区发展协会负责管理。该数位机会中心的设置起源于教育部电算中心的缩短城乡数位落差计划,目前共有驻点人员一名,慈济技术学院资讯志工团队及社区发展协会干部,共同投入经营管理。

数位机会中心的设置希望借由数字化的力量,增加传统产业及社区产业的竞争力,让日益依赖电脑数字化方式进行行销的年代,数字化的落后意谓未来竞争力的落后。本中心秉持教育部电算中心为了提供偏乡社区与都会社区有平等的资讯近用机会与资讯应用素养且缩短数位的落差,进而提升民众资讯应用能力的美意,积极的开设社区民众、银发族电脑基础与进阶资讯学习课程。

并不断的整合社区资源,将社区营造的工作与成果,诸如文史调查、生态环境调查、文化影片典藏、产业及观光景点介绍等,皆能透过数字化方式来呈现。

花莲市数位机会中心的营运是多面相的,期待利用数位科技、透过互联网,将社区的地方风华,很多元的呈现让民众更了解,也让民众与社区之间从此零距离。

吉安乡干城社区发展协会的吉安DOC[编辑]

中华民国101年度开始,吉安乡的DOC由原来的宜昌国小转移置稻香国小,2014年起,转由 花莲县吉安乡干城社区发展协会 营运迄今。

寿丰乡丰山村图书馆的寿丰DOC[编辑]

凤林镇图书馆的凤林DOC[编辑]

光复乡乡立图书馆的光复DOC[编辑]

光复数位机会中心设立于光复乡立图书馆,地址为花莲县光复乡忠孝路23巷11号。馆内共有10台公用电脑,20台视听教室电脑,15台借用平板,并有馆内员工共计3人协助运作,除每周一与国定假日休馆外,其他开放时段为上午8:00至下午6点整。

光复乡是台湾运动员的摇篮!台湾首位原住民教授、原民体坛领航者曾俊杰即出生于此,培训了吴阿民、李阿土、朱瑞芳、田阿妹、古金水等驰名的国际选手。光复DOC数位典藏了我们在地选手的纪录片可在以下网址观看。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G02nXhQJS2xV56FGTlptMw?view_as=subscriber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j27eewQelb1ZWhQv1NSq-A?view_as=subscriber

除此之外,不定期举办阅读推广活动,更于109年5月将与爱的书库合作,带给当地民众更多的书籍与电子书的资源。

瑞穗乡富源村活动中心的瑞穗DOC[编辑]

玉里天主堂的玉里DOC[编辑]

玉里数位机会中心设于财团法人天主教花莲教区玉里天主堂一楼图书室隔壁,位于花莲县玉里镇,邻近玉里镇公所。在教育部计划资助下,设于天主堂内的电脑教室共有15台电脑及5台笔电,并有天主堂志工3人协助运作,开放时数每周40小时。

主持天主堂的法籍刘一峰神父在台二十余年,默默服务社区从事公益,得到极多人敬重,并发展出强大志工团体,对于数位机会中心活动帮助匪浅。玉里数位机会中心位于玉里市区要冲,除了提供免费资讯课程给玉里地区民众之外,日常开放时间亦常有附近医院精神病友前来,藉网络重建与外界联系,是所有数位机会中心最大特色。

卓溪乡古风村的卓溪DOC[编辑]

卓溪数位机会中心所在地的古风村(古诺风社区)临近玉山国家公园八通关古道东部出口,由卓溪乡生活美学学会承办。自九十七年秋以基础型开始营运之后,由于乡民对各项课程及活动踊跃参与,且获得乡内各界支持,加上卓溪乡原本数位落差相当大,故于九十九年度起改成教育学习型,并扩展服务聚点至仑山村,募集二手电筒脑成立第二个电脑教室。

卓溪乡以农业为主要产业,并有玉山国家公园的丰富自然景观资源。居民以布农族为主。数位机会中心在提供免费资讯课程之外,对于发展地方观光资源和保存布农族文化活动积极参与,经常以数位机会中心资源与其他协会或计划合作办理各项活动。

富里乡达兰埠长老教会的达兰埠DOC[编辑]

达兰埠部落位于富里乡约台九线312公里处,依路标向东转入五百米后可达此仅有七十余户人口的阿美族部落。此部落居民几乎全部以种植金针为主业,种植地点在六十石山,近年成为观光热门景点。沿六十石山南侧的九岸溪溯溪上行三小时可达阿美族人早期居住的区域,该区因为没有电线架设,被称为“黑暗部落”。

达兰埠数位机会中心设于社区内的长老教会一楼,该址原为原住民社区大学达兰埠部落教室,现由达兰埠文化产业推广协会承办。由于社区因阿美族占绝大多数,故阿美族母语在日常生活中仍相当普遍。社区电脑网络极不普遍,数位机会中心设立之后,成为社区居民、学生使用电脑网络及学习的中心,而为求与中高龄民众充分沟通,开设的数位课程经常须有母语翻译协助。

自民国九十七年秋开始营运以来,承办的达兰埠文化产业推广协会一直期望利用网络世界对外行销社区的有机金针产品,及推展九岸溪生态观光和阿美族特色文化活动。

富里乡富里图书馆的富里DOC[编辑]

富里DOC九十七年秋成立于富里国小内,与国小电脑教室合一,日常提供社区学习电脑课程及网络应用。自九十九年春起移至富里图书馆二楼,连同图书馆原有设备,共有二十余台电脑供民众使用。DOC除提供免费电脑课程之外,亦带领社区民众至邻近玉里、瑞穗等DOC交流,观摩产业行销与志工营运方式。

外部链接[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