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茶粄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香港大澳“隐姑婆婆”茶粿
香港吉澳鸡屎藤茶果,后面橙色的是南瓜茶果

茶粄或称茶粿、茶果,是广东、香港及台湾等华南地区的传统小食,有粤式茶粿和客家茶粄[1][2][3]

记载

[编辑]

萧梁时代的《荆楚岁时记》(成书于501-565年间)如此记载:“三月三日,取麹汁、蜜和粉,谓之龙舌,以厌时气。麹耳草,俗呼茸母。《宋宗诗》茸母初生认禁烟。” 农历三月三日,人们会把麹汁、蜜,混和米粉,制作一种叫“龙舌”的食品。因为那时候的粿是像舌头的形状,故人们叫它做“龙舌”。而“蜜”就是糖浆,“麹”就是“鼠麹草”。“鼠麹草”的叶子形状好像“鼠耳”,所以又叫做“鼠耳草”。《荆楚岁时记》说当时的人食用它以“厌时气”,大概服用粿是有去除暑湿的保健作用。事实上,根据《全国中草药汇编》说,鼠麹草的确能治疗风湿腰腿痛,具有药用价值。至今,在制作茶粿时,也会用上它。[4]

制作

[编辑]

材料主要是糯米粉团,当中加入茶叶粉末、艾草苎麻鸡屎藤捣碎之叶,使其带有清香,另可在粉团混入南瓜红菜头等食材,或其他食材制作出不同颜色及味道的茶果[5]。馅料可选择甜味或咸味,甜馅料主要是豆沙花生芝麻眉豆,而咸馅料通常是眉豆绿豆、炒猪肉、炒香菇虾米咸鸭蛋

售卖

[编辑]

昔日茶果曾是常见的小吃,但时至今日这种小吃已经式微,仅在部分地区,例如元朗西贡南丫岛大澳仍有店铺或摊档制作及售卖茶果[3]

参见

[编辑]

参考资料

[编辑]
  1. ^ 清明客家寒食 鸡屎藤茶果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苹果日报,2016年04月04日
  2. ^ 闲话吃茶果[失效链接],AM730,2014年02月28日
  3. ^ 3.0 3.1 大澳茶果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长讯月刊
  4. ^ 叶德平、邱逸:《古树发奇香──消失中的香港客家文化》,香港:中华书局(香港)有限公司,2016年,页146-161。
  5. ^ 秋游大澳 10大怀旧小食逐档试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now新闻,2015年10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