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袋狸目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袋狸目
化石时期:晚渐新世至今
短鼻袋狸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哺乳纲 Mammalia
演化支 有袋类 Marsupialia
总目: 澳洲有袋总目 Australidelphia
演化支 始有袋类 Eomarsupialia
演化支 Agreodontia
目: 袋狸目 Peramelemorphia
Ameghino, 1889

袋狸目(Peramelemorphia)是包括了袋狸兔袋狸的一目,接近“杂食性有袋类”的主支。其下所有成员都是澳洲新几内亚原住民,大部分都有袋狸的体态:肥胖、弓背、尖长的吻、很大的耳朵、幼长的脚及幼的尾巴。它们的体型介乎140克至2公斤,大部分都有约1公斤重。

演化关系

[编辑]

袋狸目在有袋类中的位置一直被受讨论。现时有两个形态特征显示与其他有袋类是有演化关连的,包括脚掌的类型及牙齿

所有袋狸目的成员都是多门齿类动物,共有三对下门齿。这显示它们是从肉食性袋鼬目演化而来。另一方面,它们的脚上有不寻常的地方,第二及第三趾是融合在一起的,即并指症,是双门齿目的特征。

一些学者认为袋狸目下的袋狸类是从肉食性的有袋类演化而来,故保留了多门齿的齿列,并独自的演化出并指的后脚。另一些则认为并指是很难从演化两次而来,估计它们是从像负鼠的双门齿目演化而来,再行演化出额外的牙齿。第三种意见指它们是演化自原始的肉食动物,并发展出适合攀树的拼指后脚,而双门齿目从此分裂出来,并演化出两颗牙齿的颚部。分子分析研究却没有为不明的情况提供解答,但无论它们与其他有袋类的关系如何,它们都必然是最远的亲属。

科学分类

[编辑]

以下是袋狸目的有关分类:

在GBIF上,袋狸目包含以下科:
科的地位未定的属:
  • Bulungu Gurovich et al., 2013
  • Galadi Travouillon, Gurovich, Beck & Muirhead, 2010
  • Kutjamarcoot Chamberlain et al., 2015
    • Kutjamarcoot brevirostrum Chamberlain, Travouillon, Archer & Hand, 2016[1]
  • Silvicultor Travouillon, Louys, Price, Archer, Hand & Muirhead, 2017

参考

[编辑]
  1. ^ P.M. Chamberlain, K.J. Travouillon, M. Archer & S.J. Hand (2016) Kutjamarcoot brevirostrum gen. et sp. nov., a new short-snouted, early Miocene bandicoot (Marsupialia: Peramelemorphia) from the Kutjamarpu Local Fauna (Wipajiri Formation) in South Australia, Alcheringa: An Australasian Journal of Palaeontology, 40:2, 197-206, DOI: 10.1080/03115518.2016.1103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