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宰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钱宰(1302年—1397年)[1]子予,一字伯均江浙会稽(今浙江)人,初政治人物,进士出身。

生平[编辑]

吴越武肃王十四世孙。弱冠有文名,至正十一年(1351年)登辛卯科左榜进士洪武二年(1369年)征为国子监助教,后进为博士[2]。曾编辑《孟子节文》,异常劳苦,公余之暇感慨吟诗:“四鼓咚咚起着衣,午门朝见尚嫌迟,何时得遂田园乐,睡到人间饭熟时。”次日钱宰上朝,洪武帝一见他便说:“昨日好诗,然曷尝嫌汝?何不用忧字?”钱宰吓得磕头谢罪[3]洪武十年(1377年)归休。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洪武帝观蔡沈的《书传》,象纬运行,与朱熹的《诗传》相悖,于是召天下宿儒订正。兵部尚书唐铎推荐钱宰及致仕编修张美和、致仕国子监助教靳观等人。书成,赐名《书传会选》,颁行天下,厚赐驰驿归[4]

著作[编辑]

著有《临安集》六卷等[5]

注释[编辑]

  1. ^ ·焦竑,《国朝献征录》(卷73):“二十七年四月,上观蔡氏书傅,象纬运行,与朱子诗传相悖,其他注说与鄱阳邹季友所论间有未安者。遂诏征天下儒臣定正之。于是太子太保兵部尚书唐铎等举宰及致仕编修张羙和、致仕助教靳观等,并遣行人驰□征之。是年四月,至京师入见上语,以正定书传之意,命翰林学士□三吾总其事。礼遇甚厚,时建酒楼初成,赐宰等钞,宴其上。人各霑醉献诗以谢。上览之大悦。复遣礼部尚书任亨泰谕旨诸儒有年老愿归者,先遣之。宰齿最高,与众皆请留。亨泰以闻,上喜曰:“朕知诸耆宿终能成朕志,其善视之。”九月己酉,书成,赐名《书传会选》,命亨泰梓行之。赐宰等宴及钞令驰传归其乡。又三年,宰乃卒,寿九十六。”
  2. ^ ·张廷玉等,《明史》(卷137):“钱宰,字子予,会稽人。吴越武肃王十四世孙。至正间中甲科,亲老不仕。洪武二年,征为国子助教。作《金陵形胜论》、《历代帝王乐章》,皆称旨。”
  3. ^ ·叶盛,《水东日记》(卷4):“临安钱宰子予,武肃王之裔,元末老儒也。高庙礼征,同诸儒修纂尚书,会选孟子节文,公退微吟曰:“四鼓冬冬起着衣,午门朝见尚嫌迟。何时得遂田园乐,睡到人间饭熟时。”察者以闻。明日,文华燕毕,进诸儒,谕之曰:“昨日好诗,然曷尝嫌汝?何不用忧字?”宰等悚愧谢罪。”
  4. ^ ·张廷玉等,《明史》(卷137):“十年乞休。进博士,赐敕遣归。至二十七年,帝观蔡氏《书传》,象纬运行,与朱子《诗传》相悖,其他注与鄱阳邹季友所论有未安者。征天下宿儒订正之。兵部尚书唐铎举宰及致仕编修张美和、助教靳权等。行人驰传征至,命刘三吾总其事。江东诸门酒楼成,赐百官钞,宴其上。宰等赋诗谢。帝大悦。谕诸儒年老愿归者,先遣之。宰年最高,请留。帝喜。书成,赐名《书传会选》,颁行天下。厚赐,令驰驿归。卒年九十六。”
  5. ^ ·永瑢纪昀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169):“临安集六卷永乐大典本
    明钱宰撰。宰字子予,一字伯均,会稽人。”

参考文献[编辑]

  • 焦竑,《国朝献征录》
  • 张廷玉等,《明史》,中华书局点校本
  • 叶盛,《水东日记》
  • 永瑢、纪昀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