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阿基里斯号轻巡洋舰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阿基里斯号
HMS / HMNZS Achilles
HMNZS Achilles
阿基里斯号轻巡洋舰
概观
拥有国 英国
 新西兰(1936年10月1日租借取得)
 印度(1948年7月5日购得)
舰级利安德级轻巡洋舰英语Leander-class cruiser (1931)
制造厂嘉慕·莱尔德公司英语Cammell Laird
动工1931年6月11日
下水1932年9月1日
服役1933年10月10日
退役1936年10月1日移转予新西兰皇家海军
结局1946年9月17日归还英国皇家海军
1948年7月5日售予印度海军
荣誉及奖项英国皇家海军时期
1939年拉普拉塔河口[1]
新西兰皇家海军时期
1942年-1943年瓜达康纳尔岛
1945年冲绳[1]
技术数据
排水量标准:7,270公吨
满载:9,470公吨(1945年10月时)
全长555.5英尺(169.3米)
全宽56英尺(17米)
吃水19.1英尺(5.8米)
动力73,280匹轴马力(54,640千瓦特)
四座帕尔森涡轮发动机
六座亚罗锅炉
四轴推进
最高速度32.5(60.2千米每小时;37.4英里每小时)
续航距离以13节(24千米每小时;15英里每小时)速度航行时为5,730海里(10,610千米;6,590英里)
乘员平时:550人
战时:680人
武器装备
装甲
其它舷号:70

阿基里斯号轻巡洋舰英语:HMNZS Achilles)是英国皇家海军利安德级轻巡洋舰英语Leander-class cruiser (1931)的二号舰,并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效力于新西兰皇家海军。该舰于1931年在英国伯肯希德起造,随后于1933年正式进入英国皇家海军服役;1936年出租予新西兰,后于1941年正式加入甫成立的新西兰皇家海军。1939年,阿基里斯号与姊妹舰阿贾克斯号英语HMS Ajax (22)以及埃克塞特号重巡洋舰一同参与了拉普拉塔河口海战,并因此打响名号。新西兰皇家海军于1940年6月为该建安装了SS1射击控制雷达,使得阿基里斯号成为第一艘配备射控雷达的皇家海军舰艇[2]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新西兰将阿基里斯号归还英国;后者于1948年将本舰售予印度海军,并被重新命名为德里号(INS Delhi)。阿基里斯号最终于1978年被拆解。

设计

[编辑]

阿基里斯号是利安德级轻巡洋舰英语Leander-class cruiser (1931)的二号舰。当升级为“改良型利安德级轻巡洋舰”时,阿基里斯号将能搭载一架水上侦察机。本舰曾一度搭载多半作为无人机使用的德哈维兰虎蛾机

服役纪录

[编辑]

阿基里斯号轻巡洋舰于1931年6月11日在位于英格兰伯肯希德嘉慕·莱尔德公司英语Cammell Laird动工,后于1933年10月10日正式列装英国皇家海军。1936年10月1日,本舰出租予新西兰使用,随后亦于1941年9月加入新西兰皇家海军的战斗序列中。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阿基里斯号奉命前往南美洲西部海岸巡逻,以寻找德国商船的踪迹。1939年10月22日,本舰抵达福克兰群岛,并与埃克塞特号以及康柏兰号重巡洋舰英语HMS Cumberland (57)一同被编入由英国海军准将亨利·哈伍德英语Henry Harwood所指挥的南美分舰队G群。

拉普拉塔河口海战

[编辑]
拉普拉塔河口海战中,由阿贾克斯号的角度所拍摄的阿基里斯号。

1939年12月13日早晨,由阿基里斯号、阿贾克斯号与埃克塞特号所组成的分遣舰队观察到远方的海平面上有阵阵浓烟窜出,舰上人员随后于上午6:06确认对方是一艘纳粹德国海军口袋战舰;原先以为是舍尔海军上将号,但最终确认是其姊妹舰施佩伯爵海军上将号。英德双方随即在相距约20千米(11海里)的距离上展开激烈的战斗,阿基里斯号轻微受损。在交火过程中,阿基里斯号上有四位官兵阵亡,其舰长爱德华·派瑞英语Edward Parry (Royal Navy officer)上将受伤;德军方面则有36位官兵死亡。

战斗距离稍后于上午7:15时缩减至约4海里(7.4千米),而施佩伯爵号则于半个小时后脱离战斗,试图逃往中立港口蒙特维多,并成功于当日晚间10:00左右进港;期间阿基里斯号与阿贾克斯号均紧追在后。碍于当时国际法的限制,施佩伯爵号被迫在72小时内离开港口;面对胜算渺茫的情况,德舰舰长汉斯·朗斯多夫上校决定自行将该舰凿沉以保全舰上官兵的性命。

太平洋战场

[编辑]

大西洋海战后,阿基里斯号于1940年2月23日返回新西兰奥克兰,并在该地接受持续四个月的改装工程。在经历1940年轴心国在澳洲水域的军事活动后,阿基里斯号随后于1940年12月30日负责护送第一次泛塔斯曼商业船团自澳洲雪梨前往新西兰奥克兰[3]。日本加入战争后,本舰持续执行护卫任务,并参与了澳纽分舰队英语ANZAC Squadron太平洋西南部的诸多行动。

1941年12月,阿基里斯号与其改良型的姊妹舰伯斯号英语HMAS Perth (D29)以及堪培拉号重巡洋舰英语HMAS Canberra (D33)共同护送彭萨科拉船团英语Pensacola Convoy[4]

1943年1月5日,阿基里斯号在新乔治亚岛外海与美国海军一同执行任务时遭到炸弹攻击,其X炮塔因此毁损。1943年4月至1944年5月间,本舰均在英国朴茨茅斯接受修复。修复完成后,阿基里斯号重返新西兰,稍后亦于1945年5月加入英国太平洋舰队,并参与了太平洋战争中的最后战事。

印度海军

[编辑]

战后,新西兰海军于1946年9月17日在英格兰肯特郡施尔尼斯将阿基里斯号交还英国皇家海军;后者于1948年7月5日将本舰售予印度海军,并以“德里号”的名称正式列装。在其于1978年6月30日在孟买被拆解前,阿基里斯号均在印度海军中服役。1968年本舰代表印度政府与由卡麦隆·罗斯比英语Cameron Rusby中将指挥的英国皇家海军鞑靼号巡防舰英语HMS Tartar (F133)共同参与了毛里求斯的独立仪式[5]。拆解后,阿基里斯号的Y炮塔赠送予新西兰政府作为礼物。该炮塔目前在新西兰奥克兰北岸市德文港海军基地英语Devonport Naval Base展出。

注脚

[编辑]
  1. ^ 1.0 1.1 Mason, Geoffrey B. Gordon Smith , 编. HMS Achilles - Leander-class Light Cruiser. naval-history.net. [2 February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9-15). 
  2. ^ Mason, Geoffrey B. New Zealand Radar Development. naval-history.net. [2 February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25). 
  3. ^ Gill 1957,第284页.
  4. ^ Gill 1957,第510页.
  5. ^ Glynn Burhouse, sparker on HMS Tartar

参考资料

[编辑]
  • Campbell, John. Naval Weapons of World War Two.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85. ISBN 0-87021-459-4. 
  • Woollard, Mike. The Beekepers' Honey. Aeroplane Magazine. 2002. 
  • Lenton, H.T.; Colledge, J.J. British and Dominion Warships of World War Two. Doubleday and Company. 1968. 
  • Jack S. Harker. HMNZS Achilles. William Collins Publishers. 
  • Gill, G. Hermon. Ch. 14. Royal Australian Navy 1939-1942. Australia in the War of 1939–1945. Series 2 – Navy 1. Canberra: Australian War Memorial. 195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5-25). 
  • HMNZS Achilles at Uboat.net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