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阿尔卑斯造山运动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南欧和中东的地质构造图,显示了西阿尔卑斯带的地质构造。

阿尔卑斯造山运动是一个发生在晚中生代[1](阿尔卑斯造山运动早期)和新生代的造山期,形成了阿尔卑斯带的山脉。这些山脉包括(自西向东)阿特拉斯山脉里夫山脉贝蒂科山脉坎塔布连山脉比利牛斯山脉阿尔卑斯山脉亚平宁山脉狄那里克阿尔卑斯山脉品都斯山脉喀尔巴阡山脉巴尔干山脉托鲁斯山脉高加索山脉厄尔布尔士山脉扎格罗斯山脉兴都库什山脉帕米尔高原喀喇昆仑山喜马拉雅山。对于某个山脉的形成,有时会有其他名字,如喀尔巴阡造山运动、喜马拉雅造山运动等。

阿尔卑斯造山运动也在更远的地方形成了规模较小的地质特征,如在英格兰南部和法国北部的威尔德-阿图瓦背斜,在英格兰南部的白垩山脊的北部丘陵南部丘陵中还能看到遗迹。它的效果在怀特岛尤为明显,白垩层和上覆的始新世地层被挤压得近乎垂直,在阿伦海湾白崖湾拉尔沃思湾附近的多塞特郡海岸暴露于地表。

阿尔卑斯造山运动发生于南方的非洲印度辛梅利亚板块与北方的欧亚大陆相撞。构造板块之间的板块聚合运动(南方的印度板块非洲板块,北方的欧亚大陆板块,以及很多更小的板块)在早白垩纪便已开始 ,但山脉崛起的主要阶段在古新世始新世。如今,这一过程仍在阿尔卑斯造山带的某些地方进行。

阿尔卑斯造山运动被认为是从地理上定义了欧洲的三个造山运动之一,另两个造山运动分别为:形成了老红砂岩大陆加里东造山运动(由波罗地大陆劳伦大陆在早古生代碰撞产生)及形成盘古大陆海西造山运动(也称华力西造山运动,由冈瓦纳古陆和老红砂岩大陆在古生代中期至晚期碰撞产生)。

参见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1. ^ Moores, E.M., Fairbridge, R.W. (Editors), 1998: Encyclopedia of European and Asian Regional Geology. Encyclopedia of Earth Sciences Series, London, 825 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