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陈耿彬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陈耿彬
出生1921年4月20日
日治台湾台中州丰原郡神冈庄三角子(今台中市神冈区三角里)
逝世1967年2月27日
 中华民国台湾省台中县
国籍 大日本帝国(1921年-1946年)
 中华民国(1945年-1967年)
配偶陈朱织

陈耿彬 (1921年4月20日—1967年2月27日),台湾台中州丰原郡神冈庄三角子(今台中市神冈区三角里)人,摄影师、新闻工作者,“中部美术协会”成员。

生平[编辑]

陈耿彬1921年出生于神冈庄三角子,就读岸里公学校(今岸里国小),1930年举家搬迁至台中市区大城街,转学至台中市村上公学校(今忠孝国小)。毕业后透过大哥耿崇的介绍,于新盛街(今中山路)日本人所经营的“斯波乐器行”当学徒,学习修理乐器、留声机及唱片贩售,并受到音乐教师斯波夫人的谈吐、礼仪教导,为日后职涯铺下有利的人际关系条件。四年后,透过二哥耿祯介绍入台湾新闻社(位于台中银行现址),学习报社速记、撰文及编辑,一年后转至光学化学的写真部。在写真部除了内部照相、化学制版、腐蚀凸版、印刷用版等工作,也必须到新闻现场拍摄,奠定之后往印刷制版、新闻摄影及摄影创作之职志。

1937年中国抗日战争爆发,写真部的主管与前辈被派往中国各战线(华北、华中、华南)建立报社写真部,陈耿彬升任台湾新闻社写真部主管并兼任报导新闻工作。由于摄影构思、风格及镁粉闪光技术与快门时间的精准掌控,深受政府长官、机关及团体的信赖。1942年第十八任台湾总督长谷川清在台中巡视室内报导中,使用仰角拍摄其行进间之景象,获长谷川颁授奖状。

1943年以战时托儿相片参加台湾总督府第一回登录写真家征选活动入选(证书第八十号),并取得写真家徽章,为当时能有此殊荣的少数台籍写真家。同年于铜锣拍摄“樟脑油采集樟木、炼油”连作相片。1945年8月离开报社,同年11月创立兴台照相制版处,替全台湾的印刷厂制版,并主打当日接稿、完成配送,次日到府完整制版服务。后于1958年迁至忠孝路600坪新厂,展开彩色化平版印刷印艺。此外于1952年获中华民国联合国同表会第一次摄影比赛第三名,作品《湖心竞渡》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展出。1954年与洪孔达、林权助、陈水吉等人共组台中市摄影研究会(台中市摄影协会前身)[1]。1956年加入中部美术协会,以《日月潭风光》获三菱月光相纸杯摄影比赛特奖,翌年担任台湾制版同业公会常务理事,1967年2月27日因肝疾过世。

陈耿彬战后多使用6×6相机、120相机拍摄,工作之余拍摄台湾人文、风景、建筑[2],自家放大冲洗得到黑白沙龙照片,为当时中部三大摄影家(陈耿彬、林权助、洪孔达)之一。三位同时也是好友,时常一同取材及研究彩色照片冲洗技术。

家庭[编辑]

1940年与朱织结婚,战前育有吉雄、政雄二男,战后育有沛锋、炎锋、镒锋三男及艳秋一女。

展览[编辑]

  • 2003“回首台湾百年摄影幽光”专题展[3]
  • 2015年“兴旺台湾影像八十载”陈耿彬·陈政雄父子摄影展(2015年9月12日—9月30日)[4]
  • 2020年“跨技艺 - 陈耿彬百岁摄影展”(2020年7月18日—2020年8月5日)[5]
  • 2020年“世界华人百岁艺术家”[6]

外部链接[编辑]

参考来源[编辑]

  1. ^ 台中攝影學會. www.taichungphoto.org.tw. [2020-09-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18). 
  2. ^ 陳耿彬攝新盛橋街景. 台中学数据库. 2018-11-07 [2020-09-03] (中文(繁体)). 
  3. ^ 「回首台灣百年攝影幽光」專題展. event.culture.tw. [2020-09-02]. 
  4. ^ 文化部全國藝文活動資訊系統網 ─ 藝文活動查詢. event.moc.gov.tw. [2020-09-02]. 
  5. ^ 臺中市大墩文化中心. www.dadun.culture.taichung.gov.tw. [2020-09-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9). 
  6. ^ 陳耿彬 :::2020 世界華人藝術家百年身影:::. 100yroa2020.nmh.gov.tw. [2020-09-02] (中文(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