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颛愚观衡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颛愚观衡禅师(1579-1646),临济宗高僧。号颛愚,五台空印大师法嗣。霸州(今河北省霸县)赵氏子,世寿六十八,法腊四十九。崇祯年间应请住持云居山真如禅寺,重振宗风,恢复纲纪,法庭大开,中兴古道场。因每坐禅于大伞下,自署“伞居和尚”,世人咸赞曰“古佛”。圆寂后,其灵骸由弟子迎云居山,以彰道化,名为“颛愚观衡和尚全身法塔”。

史传[编辑]

  1. 正印撰,《紫竹林颛愚衡和尚语录.附卷行状》。[1]
  2. 熊文举撰,《紫竹林颛愚衡和尚语录.附卷塔铭》。[2]
  3. 〈观衡禅师〉,页104-105,第四编人物志,第二章历代住持,《云居山新志》。
  4. 〈重迁颛愚大师塔铭〉,熊文举撰,见页333-334,第六编艺文志,第六章墓志,《云居山新志》。
  5. 〈颛愚和尚塔铭〉,熊德阳撰,见页333,第六编艺文志,第六章墓志,《云居山新志》。原载于清康熙版《云居山志》。
  6. 〈颛愚和尚塔铭〉,栖霞道盛撰,见页347,第六编艺文志,第六章墓志,《云居山新志》。原载于清康熙版《云居山志》。
  7. 《云居新志》,〈观衡禅师〉,页104-105,第四编人物志,第二章历代住持,《云居山新志》。

著作语录[编辑]

  • 《紫竹林颛愚衡和尚语录》,20卷。[3]
  • 〈大方广佛华严经纲要序〉[4]
  • 《楞严经悬谈》,1卷。[5]

参见[编辑]

  1. 颛愚和尚全身法塔
  2. 云居山塔院

引用资料[编辑]

  1. ^ 参见CBETA, J28, no. B219, pp. 770b1-p773 b29。
  2. ^ 参见CBETA, J28, no. B219, pp. 773b30 - 774b18。
  3. ^ 参见《卍续藏》。CBETA, J28, no. B219。
  4. ^ 参见《华严纲要》卷1,《卍续藏》X08)
  5. ^ 参见《卍续藏》。CBETA, X14, no. 293。

外部链接[编辑]

  1. 佛光大辞典第三版名相释文:https://web.archive.org/web/20110319201445/http://etext.fgs.org.tw/etext6/search-1.htm 〈观衡〉
  2. DDBC Integrated Search:https://web.archive.org/web/20110301065021/http://isearch.ddbc.edu.tw/ 〈颛愚〉
  3. 人名规范数据库:http://authority.dila.edu.tw/person/?fromInner=A001993
  1. 楞严经四依解: http://ftp.budaedu.org/publish/C3/CH38/CH382-18-01-001.PDF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颛愚观衡)
  2. 紫竹林颛愚衡和尚语录 http://ftp.budaedu.org/publish/C8/CH85/CH854-17-01-001.PDF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颛愚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