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养兔产业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养兔产业Cuniculture)是指将家兔当作家畜圈养起来,透过人工选择及培殖,以取得其农业。此外,亦有部分养殖场的兔子并非作为经济作物而饲养,而是作为宠物售卖,又或作为模式生物售与作科学研究。人工养殖兔子估计在公元5世纪就已普及至全世界。

历史[编辑]

人类养殖兔子的历史可追溯自公元前一世纪,在西方,罗马作家老普林尼曾提到一些人用笼子和一种称为“leporaria​(法语”的围墙来养兔子,[1]当时人们将兔子集中饲养在延伸至地下的高墙中;[2]此外老普林尼还提到说,在古罗马,刚出生的兔子的肉被认为是一种美食。[3]

古代中国也有食用兔子的纪录,根据《本草纲目‧兽之二》的记载,兔肉“辛,平,无毒”,也就是说兔肉是一种可以吃的食物,《本草纲目》里面还提到说兔肉“甘,寒”,同时本草纲目还引用陶弘景的话说“用兔子肉煮成的汤,对人是有好处的;不过孕妇吃兔子肉的话,小孩会得唇颚裂;另外,兔子肉不可和鸡肉、鸡肝和鸡心一起吃,一起吃的话人的脸色会发黄;此外,将兔肉和水獭的肉一起吃,会得到‘遁尸’的病;将兔肉和姜或橘子一起吃的话,会得到心痛、霍乱等疾病;此外,兔肉也不能和芥一起吃。”[4]

中华民国政府曾多次尝试在台湾建立养兔产业,甚至在公元1970年代畜产试验所还曾进行一连串实验,以期能协助民间实现企业化养兔;然而时过境迁,1980年代经济起飞后台湾民间逐渐将兔子给视为宠物,因此兔肉受到部分团体的反对[5][6],再加上其他的一些事件,台湾养兔产业逐渐走向衰退,自民国79年(1990年)后,台湾民间饲养的兔子数量便逐渐下降,而民间养兔业者为求生存,也逐渐转型饲养宠物兔。[7]

参考资料[编辑]

  1. ^ Irving-Pease, Evan K.; Frantz, Laurent A.F.; Sykes, Naomi; Callou, Cécile; Larson, Greger. Rabbits and the Specious Origins of Domestication. Trends in Ecology & Evolution. 2018, 33 (3): 149–152 [2020-09-02]. ISSN 0169-5347. PMID 29454669. doi:10.1016/j.tree.2017.12.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22).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 ^ Moore, Lucile C. A House Rabbit Primer: Understanding and Caring for your Companion Rabbit. Santa Monica, CA: Santa Monica Press, LLC. 2005: 19–20. ISBN 1595808736. 
  3. ^ Pliny, the Elder, Natural history, 8.81 (55) The different species of hares, online: http://www.perseus.tufts.edu/hopper/text?doc=Perseus%3Atext%3A1999.02.0137%3Abook%3D8%3Achapter%3D81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4. ^ 獸之二卷 兔條. 《本草綱目(中文). 兔肉为羹,益人。妊娠不可食,令子缺唇。不可合白鸡肉及肝、心食,令人面黄。合獭肉食,令人病遁尸。与姜、橘同食,令人心痛、霍乱。又不可同芥食。 
  5. ^ 別讓嫦娥笑我們貪吃! - 【雄認真、雄打拼】羅世雄部落格 - udn部落格. blog.udn.com. [2021-0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9-18) (中文(台湾)).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6. ^ 海绫月 (blue_sky23). [兔兔新聞] 農委會推廣吃兔肉引反彈 ,立委要求停止!. 随意窝 Xuite日志. 2007-05-26 [2021-0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08).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7. ^ 兔隻過去與未來之展望. 行政院农业委员会. [2015-01-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14).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外部链接[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