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尾山古坟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高尾山古坟

左前方是前方部分,右方尽头是后方部分
类型形状:前方后方坟日语前方後方墳
规模:坟丘长62.18米,高约4.72m
墓室形态:木棺日语木棺直葬
位置日本静冈县沼津市东熊堂
建成时间古坟时代初期的230年左右
当前用途出土文物:青铜镜、铁枪、铁镞日语鉄鏃、枪铇、勾玉土器等等
入葬者卑弥弓呼

高尾山古坟(日语:高尾山古墳たかおさんこふん Takaosankofun)是位于日本静冈县沼津市东熊堂的一座前方后方坟日语前方後方墳,估计建于古坟时代初期的230年左右,即邪马台国时期,为当时东日本最大规模的古坟,旧称辻畑古坟

概要[编辑]

古坟位处于静冈县东部爱鹰山山麓的丘陵末端部分,其东面建有熊野神社和高尾山穗见神社,近年的考古调查发现两座神社位处的地方为古坟的坟顶部分,而地名东熊堂也是出自于原本称为熊野堂的熊野神社[1],自古以来神社下的小山部分被视为古坟[2]。由于沼津市计划建设道路的关系,神社境内被纳入建筑工地范围内,将熊野神社和高尾山穗见神社移至小山东部的时候,在小山发现了古坟的遗迹,经过2008年的考古调查后正确认该处为古坟。其后,多次进行了调查。由于高尾山自古以来是坟丘的通称,尽管最初沼津市以“辻畑古坟”的名义在1979年登录为遗迹,但是在2011年将正式名称改为“高尾山古坟”[3]

古坟属于前方后方坟日语前方後方墳,前方部分朝南,坟丘则长62.18米,推算建于古坟时代初期的230年左右,为当时东日本最大规模的古坟,以日本全国来说也是数一数二的。由于建设市道的关系,古坟西面部分被削去,全貌不明,但是随着考古调查进展,逐渐变得清楚[3]。前方部分相对地建于较低的位置,这与古坟时代初期的古坟特徴吻合[3],而坟丘四周也有周濠,最阔的部分达9米[3]

主体部分就位于后方部分的中央位置,木棺日语木棺朝东西方向直葬在内[2]。调查期间,木棺仅残留木片数块,但是经估计可能是舟形木棺日语舟形木棺,长约5米,最大阔度为1.3米[2],同时也发现了大量的朱砂和一面破碎的铜镜,并且出土了展现被葬者武威的铁枪和铁镞日语鉄鏃陪葬品[3][2]

根据沼津市教育委员会的说法,基于出土土品推断应为古坟时代前期(3世纪前半)的230年左右,下葬则是250年[4][2]。爱鹰山麓本身就存在弥生时代后期至古坟时代初期的大规模集落遗迹足高尾遗迹群,而古坟则可能是其首长,换句话说为骏河地域的王[2]。另外,根据《魏志倭人传》记载,卑弥呼死于248年左右,因此高尾山古坟的埋葬者与卑弥呼为同时期的人物[2]。推测为卑弥呼墓的箸墓古坟日语箸墓古墳为首的大和王权古坟均采用前方后圆坟,采用不一样的前方后方坟可见当时骏河地域的独特[2],因此有些说法认为埋葬者可能是《魏志倭人传》中记载曾经与卑弥呼战斗的狗奴国卑弥弓呼[5]

国道246号裾野绕道日语裾野バイパス延伸至国道1号沼津绕道日语沼津バイパス的计划中,古坟域一度纳入建筑工地范围之内,古坟亦一度面临拆毁的危机,后来改为绕过古坟兴建才逃过一劫[6]

规模[编辑]

古坟的规模如下[3]

  • 坟丘长:62.18米
  • 后方部分
    • 长:31.41米
    • 阔:北边29.18米,南边34.18米
    • 高:4.72米
  • 前方部分
    • 长:30.77米

陪葬品[编辑]

从主体部分出土的陪葬品如下[3]

  • 青铜镜1面
    中国东汉制的“上方作系浮雕式兽带镜”。直径13.5厘米[2]
  • 铁枪两件
  • 铁镞32件
  • 枪铇1件
  • 勾玉1件
  • 土器数件

参考资料[编辑]

  1. ^ “东熊堂村”‘日本历史地名大系 22 静冈県の地名’ 平凡社、2000年。
  2. ^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古代スルガの王”が出现か 最初期屈指の前方后方坟 -历史新発见 沼津市の高尾山古坟-”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日本経済新闻、2015年5月27日记事)。
  3. ^ 3.0 3.1 3.2 3.3 3.4 3.5 3.6 高尾山古坟ガイドブック & 2012年.
  4. ^ 沼津市记者会见発表资料 & 2014年.
  5. ^ “沼津の高尾山古坟 壊さないで” 互联网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2015-07-13.(中日新闻、2015年6月16日记事)。
  6. ^ "静冈・高尾山古坟 道路迂回させ保存へ 沼津"[失效链接](毎日新闻、2016年2月3日记事)。

参考文献[编辑]

  • 高尾山古坟ガイドブック“スルガの王 大いに冢を造る”(高尾山古坟シンポジウム参考资料) 沼津市教育委员会、2012年
  • “高尾山古坟の追加试掘调查の结果”PDF(沼津市定例记者会见発表资料)沼津市、2014年8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