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彬 (明朝)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黄彬(14世纪?—1390年),江夏(今湖北武汉)人,初军事将领,宜春侯。

其早年跟随欧普祥攻陷袁州徐寿辉命欧普祥守卫袁州。后陈友谅杀徐寿辉,黄彬进言欧普祥投靠朱元璋。后陈友谅派遣其弟陈友仁进攻,黄彬等人抵挡并活捉陈友仁。此后陈友谅大惊,并以互不侵犯以换取陈友仁。此后朱元璋大军到来,令欧普祥仍然镇守袁州,而黄彬则为江西行省参政。后来欧普祥去世,黄彬继续统领其兵。后与常遇春攻陷赣州,并逼降熊天瑞,平定江西,晋升江淮行省中书左丞。洪武三年,论功行赏,被封宜春侯。后征讨各地叛乱,并跟随徐达镇守北平。洪武二十三年,因胡惟庸案受牵连而死,爵位被除[1]

参考文献[编辑]

  1. ^ 明史》(卷131):“黄彬,江夏人。从欧普祥攻陷袁、吉属县,徐寿辉以普祥守袁州。及陈友谅杀寿辉,僭伪号,彬言于普祥曰:“公与友谅比肩,奈何下之?友谅骄恣,非江东敌也。保境候东师,当不失富贵。”普祥遂遣使纳款。友谅遣弟友仁攻之。彬与普祥败其众,获友仁。友谅惧,约分界不相犯,乃释友仁。时江、楚诸郡皆为陈氏有,袁扼其要害,潭、岳、赣兵不得出。友谅势大蹙。太祖兵临之,遂弃江州,彬力也。太祖至龙兴,令普祥仍守袁州,而以彬为江西行省参政。未几,普祥死,彬领其众。普祥故残暴,彬尽反所为,民甚安之。从常遇春征赣州。饶鼎臣据吉安,为熊天瑞声援。遇春兵至,鼎臣走安福,彬以兵蹑之。鼎臣走茶陵,天瑞乃降。永新守将周安叛,彬从汤和执安,鼎臣亦殪。移镇袁州,招集诸山寨。江西悉定。进江淮行省中书左丞。洪武三年封宜春侯,岁禄九百石,予世券。四年,赣州上犹山寇叛,讨平之。五年,古州等洞蛮叛,以邓愈为征南将军,三道出师,彬与营阳侯璟出澧州。师还,赐第中都。明年从徐达镇北平,出练兵沂州、临清。二十三年坐胡惟庸党死,爵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