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古罗马/精选条目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古罗马主题的优特条目展示

精选条目

Portal:古罗马/精选条目/1

拜占庭帝国,又名东罗马帝国,位于欧洲东部,领土曾包括亚洲西部和非洲北部,是古代和中世纪欧洲历史最悠久的君主制国家。拜占庭帝国共历经12个朝代;93位皇帝。330年,君士坦丁大帝建立新罗马、罗马帝国政治中心东移,是拜占庭帝国成立的标志。1204年,拜占廷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曾被第四次十字军东征攻克,直到1261年收复。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攻陷了首都君士坦丁堡,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战死,历时一千余年的拜占庭帝国就此灭亡。拜占庭帝国本为罗马帝国的东半部,以拉丁语和拉丁文化为基础,但与西罗马帝国分裂后,逐渐发展为以希腊文化、希腊语东正教为立国基础,不同于古罗马帝国和西罗马帝国的新国家。


Portal:古罗马/精选条目/2

大西庇阿古罗马统帅和政治家,全名为(征服非洲的)普布利乌斯·科尔内利乌斯·西庇阿。他是第二次布匿战争中罗马方面的主要将领之一,以在扎马战役中打败迦太基统帅汉尼拔而著称于世。由于西庇阿的胜利,罗马人以绝对有利的条件结束了第二次布匿战争。西庇阿因此得到他那著名的绰号:“征服非洲的”(AFRICANVS)。

西庇阿是公认的军事天才之一,他的军事才能获得各个时期研究者的承认。他也非常有文化修养。西庇阿对希腊文化的热爱众所周知,在他周围也聚集了不少学者。 在政治上,西庇阿是温和而保守的:他赞同在被罗马武力征服的地区建立附庸国而不是进行直接统治。这表明他代表的主要是依靠自然经济的奴隶主的利益。这使他遭到那些一心想建立新的行省以对海外进行搜刮的商业奴隶主阶层的反对。

然而,西庇阿通过第二次布匿战争获取的过大权力和个人威望也使他广受批评。这是西庇阿的政敌们攻击他的主要原因之一,他们担心他会建立独裁。西庇阿对罗马外交政策的过度影响,以及将军队“个人化”(使士兵忠于他们的指挥官)从长远看是危险的。现代研究者,如戴维·肖特在其著作《罗马共和的衰亡》中甚至认为,西庇阿为共和国后期那些权力完全不受约束的军阀(马略苏拉等人)开了先河。


Portal:古罗马/精选条目/3

克丽奥佩脱拉七世,又译克娄巴特拉七世克利欧佩特拉七世克丽奥佩特拉七世;,是古埃及托勒密王朝的最后一任女法老。在她死后,埃及成为罗马行省。她也就是后世所熟知的“埃及艳后”。

虽然克丽奥佩脱拉拥有埃及法老的称号,然而身上流着马其顿希腊人的血统。她是埃及托勒密王朝的王室成员之一,在亚历山大大帝逝世后,他的将领托勒密一世获取埃及并建立这个王朝,因此托勒密一世是克丽奥佩脱拉七世的先祖。克丽奥佩脱拉是王室成员中第一个学会埃及语的,还接受古埃及信仰和神灵。她的守护女神是艾西斯,在她统治期间,克丽奥佩脱拉被认为是这位聪慧女神的在世化身。


Portal:古罗马/精选条目/4

罗马帝国正式名称元老院与罗马人民,是古罗马文明的一个阶段,尽管始终称为共和制,实际上是一个元首制政体中国史书称为大秦扶菻骊轩

罗马帝国历史划分从前27年至395年,可以用来表示所有在罗马统治之下的土地。罗马的扩张使罗马超出了一个城邦的概念,成为一个帝国。罗马疆域的全盛时期是图拉真在位末年(117年),罗马帝国此时总共控制了大约59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是世界古代史上最大的国家之一。

屋大维建立帝国后,创立元首制,称奥古斯都。罗马帝国一般被分为前期帝国(前27年—192年)和后期帝国(193年—476年)两个阶段。前期帝国经朱里亚·克劳狄王朝弗拉维王朝,至安敦尼王朝五贤帝时代)达到全盛。国家稳定、社会繁荣,被称之为罗马的黄金时期。后期帝国从三世纪危机起,经伊利里亚诸帝戴克里先四帝共治君士坦丁大帝的帝国,至狄奥多西一世死后将帝国正式分为两部分(395年)。

西罗马帝国在内忧外患中衰落,在476年奥多亚克废黜最后一个西部帝国皇帝罗慕路·奥古斯都路斯西罗马帝国灭亡。而东罗马帝国直到1453年为奥斯曼帝国所灭,史学家多称其为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



Portal:古罗马/精选条目/5

410年罗马的陷落

罗马帝国的衰落(英语:Decline of the Roman Empire)是指罗马帝国社会,包括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机构等的逐步瓦解和崩溃,最终使西欧遭受蛮族入侵和占据的厄运。这是《罗马帝国衰亡史》(1776年)的作者,英国历史学家爱德华·吉本所做的定义,但吉本不是第一个对罗马帝国衰落的原因和具体时间提出质疑的人。罗马帝国的衰落已经成为最大的历史未解之谜之一,吸引了众多学者的兴趣。1984年,德国历史教授亚历山大·德曼特出版的专著中列举了前人给罗马衰亡的210种解释,而新的理论也从那时起纷纷被提出。

罗马帝国的衰落,标志着古典时代的终结和欧洲中世纪的开始。大衰退约持续了320年,告终于西元476年9月4日,即西罗马帝国皇帝罗慕路斯·奥古斯都日耳曼将军奥多亚塞罢黜之日,但被东罗马帝国承认的皇帝尼波斯政权在达尔马提亚苟延残喘到480年。根据吉本的评述,东罗马帝国从此却越来越强大,一直存在到君士坦丁堡的沦陷(1453年5月29日)。关于罗马帝国终结的标志性时间还有:378年阿德里安堡战役狄奥多西一世去世的395年,也是罗马帝国政治统一的最后一年;日耳曼部落大规模穿越莱茵河的406年罗马军团因意大利告急而撤出了边境);410年,近八百年牢牢掌控在罗马人手里的罗马城沦于蛮族;最后一位努力恢复西方失地的东罗马皇帝查士丁尼一世565年的去世;632年伊斯兰势力的崛起。


Portal:古罗马/精选条目/6

11世纪拜占庭手稿所描述的希腊火。
11世纪拜占庭手稿所描述的希腊火。
希腊火希腊语Υγρό Πυρ)是拜占庭帝国所利用的一种可以在燃烧液态燃烧剂,主要应用于海战中,“希腊”或“罗马火”只是阿拉伯人对这种恐怖武器的称呼,拜占庭人自己则称之为“野火”、“海洋之火”、“流动之火”、“液体火焰”、“人造之火”和“防备之火”等等。根据文献记载,希腊火多次为拜占庭帝国的军事胜利作出颇大的贡献,一些学者历史学家认为它是拜占庭帝国能持续千年之久的原因之一,希腊火的配方现已失传,成分至今仍是一个谜团,而据当时受希腊火所伤的十字军所记述:“每当敌人用希腊火攻击我们,所做的事只有屈膝下跪,祈求上天的拯救。”那段引文足以说明希腊火的威力。


Portal:古罗马/精选条目/7

恺撒之死

愷撒全名是盖乌斯·尤利乌斯·愷撒罗马共和国末期杰出的军事统帅、政治家儒略家族成员。公元前100年7月13日出生于罗马,历任财务官大祭司大法官执政官监察官独裁官等职。前60年庞培克拉苏秘密结成前三头同盟,随后出任高卢总督,用了8年时间征服高卢全境(现在的法国),亦袭击了日耳曼不列颠。西元前49年,他率军占领罗马,打败庞培,集大权于一身,实行独裁统治,制定了《儒略历》。

前44年,愷撒遭以布鲁图所领导的元老院成员暗杀身亡。愷撒身后,其甥孙及养子屋大维击败安东尼开创罗马帝国并且成为第一位帝国皇帝。


Portal:古罗马/精选条目/8

斯巴达克斯起义罗马共和国末期(前73年-前71年)由斯巴达克斯领导的大规模角斗士奴隶起义。这次起义是古罗马三次奴隶战争中规模最大的一次。公元前73年,70多名角斗士和奴隶在斯巴达克斯的率领下逃离卡普亚的角斗士训练所并发动起义,随着各地奴隶和贫民的加入,起义军迅速扩大到约12万人。起义军四处袭击罗马各地庄园城镇,多次击败罗马军民兵和执政官率领的罗马军团。后世的历史学家普鲁塔克认为当时逃亡奴隶的主要目的是从山南高卢(现在的北意大利)翻越阿尔卑斯山,回到自己的家园。但阿庇安弗罗鲁斯等学者则认为叛乱者的目标是进军罗马城。面对一系列的失败,罗马元老院在惊恐之余授权克拉苏组织8个罗马军团,全力镇压起义。公元前71年,斯巴达克斯的军队被克拉苏率军围困在意大利半岛最南端的卡拉布里亚。被困的斯巴达克斯得知罗马元老院已派遣庞培卢库鲁斯率军支援克拉苏,于是集合全体力量背水一战,向克拉苏发起决战,最终战败,全军覆灭。图为赫尔曼·沃格尔英语Hermann Vogel (German illustrator)于1882年创作的绘画作品《斯巴达克斯的最后时刻》。

提名

请自行将与古罗马主题相关的,且未展示于上面的Wikipedia:特色条目Wikipedia:优良条目或乙级以上佳作添加至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