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讨论:百度百科/存档1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条目问题

  • 条目目录感觉非常混乱,比如将审核放到条目的第二项给人的感觉很差强。另外虽然以网络服务来阐述条目,但还是以“百科全书”来分段为好。而且该条目内容采用指责的语气(当然,我是可以理解,百度这个~!@#¥%…省略N个骂人字),鉴于此该条目还是应该大换血的。--Hellohaoyu 03:52 2006年4月24日 (UTC)
  • 据个人使用结果,该所谓的“百科”无法起到:“求知”和“工具”这两大作用。抛弃那些政治条目不说,就和中国大百科比之也不能比较。内容许多都是讹化和误导,而且编写机制不健全……如果从这方在编撰条目怕是更好一些。当然这只是个人的建议--Hellohaoyu 03:52 2006年4月24日 (UTC)


百度百科

百度百科真的很烂……不过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它有可能超过维基百科的影响力…… -WaitinZ 05:04 2006年4月21日 (UTC)

  • 去看了一下,所谓“精彩词条”里几乎篇篇都是copyvio,当然,也许他们也不会介意这个。NinjaBear 06:07 2006年4月21日 (UTC)
  • 中国大陆一些网民已经对百度百科提出质疑,并声称百度百科是一个垃圾场。:关于这句描述有出处吗?这个“一些”的定义非常模糊,如果没有具体的实证或出处,其实有将百度百科污名之意。--KJ(悄悄话) 07:47 2006年4月21日 (UTC)
  • 的确,虽然不满意,但是在维基百科上还是不要带个人观点。一些词条在几乎完全未经审核的情况下便被转载上去,这句话好像没有多少证据吧。 -WaitinZ 09:22 2006年4月21日 (UTC)
  • 一天功夫百度百科就有7千多条目了,我随机查看了一些,大多数都有版权问题,几乎很少原创,不过其条目数估计不到半个月就能超过维基百科了。 --Williamlong 14:07 2006年4月21日 (UTC)
  • 再加上百度百科容易访问和copy维基百科的内容,很有可能没有人会关心维基百科了,除了现在的中国大陆维基人之外 ,形势对中文维基不妙啊?--夏目(咒语) 01:07 2006年4月22日 (UTC)
  • 百度百科再此印证了百度是一家漠视版权的美国公司,可以看作百度跟政府的再次媾和。-farm (talk) 01:30 2006年4月22日 (UTC)
  • 百度即使侵犯版权,我们也拿它没办法,那么多唱片公司和百度打官司,判决中百度真正赔款却非常少,根本无法阻止百度的侵权行为。 --User:Williamlong 01:55 2006年4月22日 (UTC)
  • 真的很可怕……已经一万多条了……看看那些图片,全是侵权的!天哪! -WaitinZ 03:51 2006年4月22日 (UTC)
  • 我估计几个月的时间,百度百科的条目数就会超过百万,比英文的维基百科还多。 --User:Williamlong 04:01 2006年4月22日 (UTC)
  • 哎……内容、格式混杂,比维基百科还要乱。 -WaitinZ 13:36 2006年4月22日 (UTC)
  • 做了个少许不道德的测试……登记了一个马甲,把内文匪伪的文放上去或修改,果真登了出来。果然有够垃圾的……(不过我还是申请更改,除回它们,毕竟是匪伪的,不要误导人)。--小狼 19:04 2006年4月22日 (UTC)

这个呢?什么来的…

这个[1],在百度百科的link中找到的。--小狼 19:07 2006年4月22日 (UTC)

网络天书吗~曾经和wikilib一同引发过互助客栈一次大讨论呢,原因也是粘贴了维基百科的数据库而没有依照GFDL的要求。--学习第一|有事找我 07:30 2006年4月23日 (UTC)
  • 维基(wikimedia)是开源的,所以谁只要有服务器都可以拿维基的源代码建一个“维基网”
  • 而维基的开源会被某些别有用心的人拿来“学习”然后再修改源代码推出所谓“自己原创”的WIKI系统,比如百度新浪的就是把wikimedia的源代码改成自己风格的了

--[[User:p2p|p2p]] 03:54 2006年4月24日 (UTC)

开放源代码的是MediaWiki不是WikiMedia,前者是软件,后者是基金会...新浪同百度有使用MediaWiki软件么?--蓝色理想@郁郁竹林 04:07 2006年4月24日 (UTC)

不好意思记反了,是MediaWiki

学编程的改一改就是了(你不信我哪天把MediaWiki改一改,改成自己的风格就行了,沙盒,管理员系统不变(位置和界面都可以修改!),把“帮助”用自己的话写下,附带几个截图,登陆入口也可以改,还可以加插件支持手机呢!),百度和新浪的编写源代码的软件工程师我敢说肯定都是“学习”MediaWiki才“做”(也可能是改的)出“自己的”WIKI系统的! --[[User:p2p|p2p]] 04:39 2006年4月24日 (UTC)

期待您的大作--蓝色理想@郁郁竹林 00:55 2006年4月25日 (UTC)

另外我想说下开源就是惨,我有个朋友告诉我他原来还玩新颖学国外玩开源,把自己编写的软件源代码发到源代码交流的论坛里,没过多久就在下载软件的网站发现自己编写的源代码摇身一变—成了“共享软件”(说白了就是收费软件,要注册费的),而软件作者名被改了,还被盗版者优化了下软件界面(MAC苹果机风格的),加了几个软件启动特效。。。 哎,你能说人家什么呢?说人家是流氓???人家脸皮厚根本就不理你!还会反过来咬一口! 开源被盗版即使你有理也讲不清了

维基就是让百度抓住了两个把柄,一个是含有香港网友编写的“颠覆中共政权”和有台湾独立倾向的台湾网友编写的台独相关的内容,另一个就是开源(也就是让人家流氓百度把源代码改了白改!) --[[User:p2p|p2p]] 05:06 2006年4月24日 (UTC)

道听途说不可为凭,你的朋友参与贡献的是什么项目?--蓝色理想@郁郁竹林 00:58 2006年4月25日 (UTC)
稍微看了一下百度百科的系统,结构和MediaWiki的落差有点大,似乎不是从MediaWiki修改来的。--笨笨的小B | 茶饮 03:41 2006年4月29日 (UTC)


呵呵,没必要多去争论了,原因很简单,即使完全证明人家百度100%抄袭又能怎样?汉芯被交大查出来了,可是又能怎样处罚人家陈进?怎么没有向被侵权的MOTO公司任何赔偿? 现在的“麒麟操作系统”又涉嫌抄开源的FreeBSD,再过一段时间被查出来确实是非什么“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也没什么用,也不会向被侵权者FreeBSD道歉的,顶多让人家停止侵权。

百度本身就是个流氓,音乐公司联名起诉这个流氓公司侵权又能怎么样?人家现在还不是好好的吗?音乐公司们告胜了? 有大量版权的东西告流氓都无法打赢官司,还更别说向mediawiki这样开源的东西了!我前面说了更是抄了白抄!--[[User:p2p|p2p]] 06:27 2006年5月13日 (UTC)

不到一个月60000了……

这么快就两万了……当时维基没有被封的时候为什么就没有这个速度?值得思考……等解封之后让大家看看什么才是真正的百科全书,然后全部投靠维基。 -WaitinZ 03:45 2006年4月23日 (UTC)

现在都3万了,估计网民是把百度百科当作发泄的工具吧,呵呵 WIKI不是垃圾场,条目要求必须是原创的,不像百度百科条目近100%都是COPY盗版的 --[[User:p2p|p2p]] 03:13 2006年4月24日 (UTC)

看来百度百科真的会变成一个“网络城寨” --Wrightbus ~威巴士~ 17:25 2006年4月24日 (UTC)

  • ,中文维基创立于2002年10月,至今41月,目前有64,884篇条目;百度百科始于2006年4月,一个月不到,已收录词条35232,约中文维基的50%>;到明年此时,百度百科或许有 400,000条,到2008年或许能赶上英文WIKI.百度百科有些条目质量很好.唐戈 23:54 2006年4月24日 (UTC)
  • 已经超过六万了。再两三天就会超过中文维基?--笨笨的小B | 茶饮 14:56 2006年4月29日 (UTC)
  • 已经超65705了。超过中文维基了 --签名?请补上
  • 那是一个战略性需要,他们找十几个专门换不同注册身份把各领域的东西补完,找不到的找代理上来这里抄到他们网页上去。做大了条目后才好宣传和鼓动更多内地网民去补完等等或者吸引内地媒体注意。“天下文章一大抄”当然就要疯狂的去抄了。诸君看他们主页一的词条是每小时更新的知道这是百度官方的行径。

反正负面抨击也不会在内地公开流传,有错的话网管索性把词条删掉即可。倒是觉得我们也该做一些实际行动,以防止百度百枓对维基的抄袭行径,他们抄袭我们是迟早的事,而内地法制不健全,说得不好听,我们是坐以待毙的,倒不如先来自我保护,以保障为维基而付出辛劳的网民们的知识结晶,这亦有助于编写维基的网民的流失。--羊男 10:31 2006年5月15日 (UTC)

另外报告一下:今天凌晨已达15万条目。--羊男 21:48 2006年5月23日 (UTC)

已于今天上午11:30达20万条目,并截图放在首页--羊男 03:41 2006年6月9日 (UTC)

转个几个网友关于百度百科的发言

1 拜托百度百科的编辑者,抄袭也要用点心


[2]

五四运动 这个条目里竟然有这么一段:

2006中文维基年会正在筹办中。

中国大陆用户可能无法访问维基百科。若您能浏览无碍,请至状况回报。

五四运动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跳转到: 导航, 搜寻

本文需要您的关注!请在进一步修改后,从需要关注的页面的列表中删去相关提示,并删除这个模板。


作者: 222.94.4.*  2006-4-22 23:57   回復此發言    


2 回复:拜托百度百科的编辑者,抄袭也要用点心

非常無語  

 
作者: 220.160.116.*  2006-4-23 09:21   回復此發言    

1 我对百 度 百 科的看法!

我是維 基 百 科的老用戶,以下是我對百 度 百 科的看法 

1.限 制 发 言!我对百 度 百 科发表的看法评论全部都被屏 蔽了

2.不尊重知识产权,随意COPY文章,除了广告外没有一个是原创的,所以懒得维护这样的"百科"!

3.没有多语言模式,大家都知道维 基 百 科是可以和外国人和港台同胞交流的,在百 度 百 科里只能自己人和自己人玩与侵犯版权,没有一点意思!

4.百 度 百 科的工具栏里没有制作表格功能,没有独立的图片位置修改,限制文章字数。 而维 基 百 科的制表功能是非常强大的,有各种特殊页面,图片可以任意放到哪个位置,字数、图片还有评论都没有任何限制! 而且百 科 条 目的内容是多彩的!绝非BAIDU抄袭GOOGLE的单调蓝白色!!!

维 基 百 科被封了,百 度 百 科过了这段时间也给粉墨登场了 在如此情况下,我想问百度,是不是为了什么商业目的在恶性竞争中封的维 基 百 科? 维 基 百 科作为.org非赢利组织并且完全开放源代码,而百度作为.com商业站点,怎么能够相提并论?! 百度的“知道”的“答题广告”已经让我们看到了百度作为商业站点的影子,正在编辑百 度 百 科的“baiduwikier”们:我们正在编辑著这所谓的“百科”,百度还在点着它的钞票,请问我们到底为谁而编辑? 这是WIKI精神吗?这是开源精神吗?这是知识共享精神吗?

既然不让我在"百度百科"词条下发言,那么我也没有必要来这么个"百科"了!大家都看到了是这所谓的"百科"不让我说话,而不是我不想说话!


作者: 維基LINK  2006-4-20 20:43   回復此發言    

1 ★辛苦编撰了半天的词条被人一瞬间就更改了,垃圾!

雖然能查看歷史版本,可這有什麼用啊! 

辛苦上传的图片和文字都被人删除了,难道每次都要重新编辑!

这就是百度倡导的“自由编辑”??


作者: 蓓蕾帽  2006-4-22 14:23   回復此發言    


2 回复:★辛苦编撰了半天的词条被人一瞬间就更改了,垃圾!

同感!!!! 

好不容易发个词条,被别人改得面目全非,还不如以前的,哎!!!


作者: tallest  2006-4-22 16:53   回復此發言    


3 回复:★辛苦编撰了半天的词条被人一瞬间就更改了,垃圾!

百度百科太不完善了  

 
作者: 水番寶辰  2006-4-22 17:28   回復此發言    


4 回复:★辛苦编撰了半天的词条被人一瞬间就更改了,垃圾!

嗯 樓主說得沒錯 我的詞條也被人改的面目全非 一點都不尊重別人的勞動 強烈bs  

 
作者: 56789687687  2006-4-22 18:07   回復此發言    

--[[User:p2p|p2p]] 07:26 2006年4月23日 (UTC)

有关政治敏感条目

今天到百度百科网站,尝试键入“六四”,结果是搜索引擎会把我的IP禁封一段时间,但其他大多数关键词均没这个问题。大陆政府真的这么“抵死”,玩愚民玩到上“包罗万有”的百科上。 --Wrightbus ~威巴士~ 08:19 2006年4月23日 (UTC)

不单是政治事件,连宗教“法轮功”也被禁了。 --Wrightbus ~威巴士~ 18:17 2006年4月23日 (UTC)

有无搞错! 连“民主”也block... --Wrightbus ~威巴士~ 18:19 2006年4月23日 (UTC)

对,看了新闻组[3]上的回应,我亲身试过“民主”,也被封了。天啊!就算毛泽东主席也说民主啊。为什么这个都要blokc……@@ --小狼 19:20 2006年4月23日 (UTC)

最抵死是把“江泽民”禁封了,他是中共第三代领导,不是弃暗投明的“赵紫阳”,更不是民运、反共人士,在毛邓胡三人不被禁的情况下,禁封“江泽民”可谓最抵死。中共禁的是禁它的眼中钉,禁掉老江真的令我匪夷所思(法轮功+大纪元的的舆论威力真的令大陆搜寻器要禁封他们眼中的“头号恶人”吗?)。--Wrightbus ~威巴士~ 17:22 2006年5月13日 (UTC)

版权

  • 我曾经在一个抄自维基的条目下试图加上GNU版权信息,当然也是按照他们自己帮助文件中的要求(百度百科的用户在百度百科上发布的内容引用自适用……GFDL协议必须注明该文章是在GNU自由文档协议证书下发布的……)。

但审核没有通过。 --NinjaBear 09:35 2006年4月23日 (UTC)

他的版权声明已经改了--百無一用是書生 () 02:38 2006年4月25日 (UTC)

全给的是负面消息

中立何在?还是因为百度百科的速度让某些人妒忌! 对于一个只成立了48+小时的百科全书,拜托你们中立理智些不好吗? Angel-64 11:04 2006年4月23日 (UTC)

正如上面所说,有些条目不能搜索,也不尊重版权。一件东西是好的,我们就写它是好的;一件东西是不好的,我们就写它是不好的。这才叫中立。--Hello World! 11:12 2006年4月23日 (UTC)
用什么对比,才48小时的百科全书,你想搜索到多少东西,你想要他的管理到什么程度,要求一个婴儿做成年人做的事情吗?这也叫中立?Angel-64 11:22 2006年4月23日 (UTC)
我“不能搜索”的意思是“禁止搜索”。如引起误会请谅。--Hello World! 12:47 2006年4月23日 (UTC)
问题还包括内容上(尤其是评价)有原创研究之嫌。--学习第一|有事找我 11:25 2006年4月23日 (UTC)
百度是一个成熟的商业公司。应该以商业公司的标准去看待。如果以一个刚出生的婴儿与百度相比较是非常不明智的,无论从经济实力、商业模式、政府关系等方面来看。百度百科在发布前参考现有的运作模式,并加以规范化、理智化,那么我想没有人会反对他的诞生。--请不要遮住阳光 这儿有活人! 11:40 2006年4月23日 (UTC)
这似乎还不足以成为判断当前这种评价是否中立客观的理由吧。Wikipedia:非原创研究的问题依然无法解决。现在内容上就然有人提出不同意见了,挂一个NPOV应该可以了吧。--学习第一|有事找我 12:06 2006年4月23日 (UTC)
老实说,我在网上找了些,看到都是批评。我没有可能无中生有,强行弄一堆数量跟批评相等的好评。而且这些批评是别人说的,好像我加的“六四”政治审查,不但在此版里说,在香港的新闻组都有说[4],他们还尝试过找“民主”。而像条目格式问题等,这些都是任何人皆可以验证的基本事实。因此这两方面都并不存在原创研究问题。
我也看到了,但是网络上的内容毕竟不是“有公信力的发布材料”。吉米·威尔士也说“如果某种观点是多数意见,它应当很容易在广泛被接受的引文中找到”,那么我们依然需要充足的可靠资料来引证观点。正因为当前的观点没有可靠的、大量的资料来证实,所以才是NPOV的——即便这个观点才是被广泛接受的。--学习第一|有事找我 14:35 2006年4月23日 (UTC)

遇见一个垃圾堆谈何“嫉妒”???只不过大家说的都是关于垃圾堆的事实而已,总不能说些什么垃圾堆方便了人民群众这样的话吧。。。--[[User:p2p|p2p]] 03:18 2006年4月24日 (UTC)

只要确实有人愿意这样认为,那“方便了人民群众”自然要体现,百度百科已经是中文地区具有影响力的百科网站是毋庸置疑的。个人认为编写者不应存在BPOV。--学习第一|有事找我 04:34 2006年4月24日 (UTC)

中文维基是否在争取解封之中?

我们需要维基啊,维基也需要广大大陆用户的参与,不希望大家只能面对一个不令人满意的百度百科。。。 对于政治敏感的条目,我看能否让步一下,以求整体的发展?或者此事已经在进行当中?我见到很多这里条目被设成了保护状态。 Rocman 16:20 2006年4月23日 (UTC)

这个讨论最好移到互助客栈。理论上可行,事实上不可行,中文维基不是某个国家或地区的维基,它是跨国界的,所有使用汉语的人的维基。相信,不久,中国政府的态度会转变,因为它在政治上会取得进步啊! --夏目(papa咒语) 16:30 2006年4月23日 (UTC)
相信大陆政府会转变态度的,只要百度百科无限度的这样糟糕下去,维基就不可能长久地被封禁……另外,维基是应该做出一些让步了,面对严峻的现实,顽固地、完全地坚持自己的“原则”有时也是不明智的。 -WaitinZ 04:31 2006年4月24日 (UTC)
中文维基百科自己独有的原则很少很少,绝大部分都是所有维基百科子项目的共同原则。要求放弃既有原则的话,第一应当付诸公开讨论,第二获得维基媒体基金会的批准。我个人这样认为的:中文维基百科作为维基媒体基金会的一个既有项目,其原则不应被这么否定。但是我不排斥像西班牙语维基百科那样,分离出一个“洁本”来满足其他人的需要——这个洁本既可以是基金会的,也可以是其他个人或团体的。但是维基百科本身,不应就这么抛弃包括NPOV在内的各项原则。--学习第一|有事找我 04:40 2006年4月24日 (UTC)

我个人认为很难直接解封,不光是维基的“最近更改”和“随机条目”中共方面很难接受,而维基中文里有大量的港澳台的网友,共产党的GFW很难封得住,维基不光要有“条目”,“对话页”总该也得开的吧?“对话页”一开,GFW就成废物了。。。所以我想中共也不会冒这么大风险

当然Refrain网友说的“洁本”我想中共差不多能同意(wikipedia不是还有个独立于中文维基的粤语版吗?),但是这种“洁本”我估计中共要求是必须仅限大陆用户与关键词封锁,讨论页必须挨个审核才行,当然这与维基的理念是冲突的,所以我认为现阶段很难解封中文维基--[[User:p2p|p2p]] 06:41 2006年5月13日 (UTC)

干脆先把自然科学、古代史、外国地理、外国文化、语言文字等与敏感条目无关的先分离出来,作成自然科学维基百科、古代历史维基百科……,先方便大陆人查找这方面的内容,其他的等中国民主化再说吧。Dreamer in Utopia 05:01 2006年6月16日 (UTC)



维基不能向GCD妥协,NPOV是维基最大的特色,这一点绝对要坚持。维基是百科全书,是什么东西都包括的,而不是宣传各个政党政见的地方,像六四大跃进等条目,里面很多内容都是GCD所不能容忍的,我想这个是维基被封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是无论怎么样,也要坚持自己的特色,即NPOV,否则维基就不是维基了。至于百度百科,就由它去吧,它的问题迟早会出现,无论是从架构和思想,都有严重的抄袭痕迹,所谓“学我者生,像我者死”,百度百科在我看来,也就是一个匆匆的过客而已。--叉烧仔|有事找我05:08 2006年7月11日 (UTC)

百度就是一个垃圾网站

连起码的商业道德都没有,我还没忘它曾经搜集编造证据给中共,来证明google危害国家安全,建议对其封锁的无耻行为呢。 这种无赖公司,也就在无赖国度横行吧。--Airospp 19:28 2006年4月23日 (UTC)

同意一下,不过我个人认为YAHOO,GOOGLE也不是什么好鸟,资本家也是要为流氓服务的

另外我想补充一点,中国不是无赖国度。。。只是有个无赖政权罢了,国家≠某个小政党--p2p 9:13 2006年4月24日 (UTC)

我不赞同删去列表

  • 列表的资讯对了解百度百科有用,对维基也有参考价值呢。如果觉得在条目中出现不美观,可以开新页,但不应删去呢!--144.214.132.140 09:18 2006年4月24日 (UTC)
  • 长长的列表显示的确不很美观,建议将列表单独放在另外一个页面。 --User:Williamlong 12:02 2006年4月24日 (UTC)
    • 我同意列表可以搬移,但不应删除。而且我在历史中click了多个纪录后,竟发现删去列表的修改,标示了“小”字(那是“02:18 2006年4月24日 Shizhao 小”)。若不是找了许多个纪录也找不到,我不会连标示“小”字的纪录也看呢。我相信这样的改动,绝对不是“小修改”。另外,我没有开列表页的经验呢。为稳妥起见,想问清楚大家列表的命名。原先开了“百度百科内不合百科全书格式的文章不完整列表”、“百度百科内可信度存疑或被指古怪的文章不完整列表”、“百度百科内抄袭维基百科文章不完整列表”。开启列表页的话,名称应该怎命名?--小狼 16:39 2006年4月24日 (UTC)
      • 怎么?没有人能给些意见吗?嗯……………T_T --小狼 08:53 2006年4月26日 (UTC)

百度百科包含WIKI百科

WIKE百科的条目可能会抄录到百度百科.例如百度百科郑和条,后一半来自ZH:WIKI郑和,连参考文献也全盘抄录.这也好,好比百度开了后门,内通WIKI.唐戈 16:37 2006年4月24日 (UTC).

百度上郑和的条目没有说明出自WIKI百科,抄录WIKI百科必须注明出处,否则就是侵权。 --snow8261 18:52 2006年7月20日 (UTC)

所有的条目改成词条

百度百科自称所编辑的是词条,中文维基认为的是条目。所以在这个维基条目里,应该把所有的“条目”改成“词条”比较好,尊重百度百科。 --夏目(PaPa魔咒) 04:23 2006年4月25日 (UTC)

  • 但是是维基百科先创始的,没有维基,哪来的百度(百科)
  • 所以不需理会百度的用语
    • 就算是流氓,我们也得表现出我们的风度,才能分出我们与流氓的不同

ピチュー 03:03 2006年8月4日 (UTC)

埃贝斯菲尔德共和国

百度百科上的此条目不见了 (可能被删掉了。是否应该改动一下我们条目的内容?) 。相信未来维基的“百度百科”条目一定要不断地改……那儿的管理很混乱。纯粹个人意见。--Xieza 06:38 2006年4月26日 (UTC)

  • 刚刚翻查百度,又出现了………--小狼 08:54 2006年4月26日 (UTC)

==百度百科== 移动自Wikipedia:互助客栈/其他 正式开张了。条目快速增加中,目前还没有找到没有侵权的条目。百度说使用者侵权请自行负责,与他们无关。--orion

http://baike.baidu.com/

政治人物基本上全都copy新华社的资料,举个胡锦涛的例子,一个字没有动,copy新华社的。

新华社的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新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新华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新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夏目(咒语) 15:54 2006年4月20日 (UTC)

看看青海湖底下的留言:有人指出未注明出处,下一个回应是:“上面的几位仁兄也太那个了吧~~~~人家哥们就算抄也是够累的,还在这样说人家....俺就佩服实干家...楼主,兄弟我大力支持你。”
那还真是有义气呢。
即使注明出处,都未必能免于侵权之责,何况连这点都做不到。看来前途堪虑啊!--mingwangx (talk) 16:00 2006年4月20日 (UTC)

胡锦涛今天不是在美国说要加大保护着作权的力度吗?杀鸡儆猴的机会到了。--orion

能从新华网找到的信息还到你这儿来干嘛,这种抄出来的百科的命运和之前的维客之流一样——兔子尾巴长不了。--3dball 17:37 2006年4月20日 (UTC)

还是维基好啊,维基万岁! --鸟甲 18:10:47 2006年4月20日 (UTC)

baidu百科中的大部分内容,都是剽窃自网络,很多都一字不差,所谓的CC、GFDL,只不过是其掩人耳目的遮羞布,他们搞这么多的版权许可,看似自由、宽容,实际上是不重视版权,而只重视量多。
我个人将抵制该百科。建议维基人,如果想将自己在wikipedia上贡献的内容,复制到baidu百科,请先看看baidu百科的版权历史记录。-farm (talk) 01:34 2006年4月21日 (UTC)

如果说百度百科真的是GFDL,那按规定转录这里的条目是完全合法,但即使他们的遮羞布也是破破烂烂,版权宣告矛盾百出,实际上的说明看来完全不是GDFL,所以转录维基百科的文章是不合规定的。用户发表的内容“百度在全世界范围内具有免费的、永久性的、不可撤销的、非独家的和完全再许可的权利和许可”把内容送进去可说是羊入虎口,必须先三思啊。--ffaarr (talk) 03:22 2006年4月21日 (UTC)

维基的东西当然不要转过去,不过如果是伪基百科的...嗯嗯...--orion

百度百科系统目前最大的缺点在于内部链接。少了这个,百科全书就变得比较不好用。不过搜索功能比维基百科强很多,没砸了自己的招牌。但是没关系,维基百科以后也会有来自GoogleYahoo!Microsoft的友情奥援,呵呵。--百乐兔05:10 2006年4月21日 (UTC)

百度百科的版权声明在页面底部,链向整个百度的版权声明[5]。--06:07 2006年4月21日 (UTC)
不对。百度百科的版权声明在这页的最下面: [6]--百乐兔07:06 2006年4月21日 (UTC)
万一很不幸地开始有人从事不同规模的“搬家”活动(From Wikipedia to Baidu)该怎么办啊XD--学习第一|有事找我 09:00 2006年4月21日 (UTC)
表怕,我们维基不怕别人搬家,我们还欢迎别人这么搞。别人是不能靠搬家超过我们的。--鸟甲 09:15:26 2006年4月21日 (UTC)

百度百科在每页底部给出的版权声明与“百度百科帮助”页给出的版权声明是不同的。--Wikijoiner 08:54 2006年4月21日 (UTC)

百度没有内部链接,使用上颇不便; 而且没有一完善的版权声明,在引用其资料时会可能误入侵权陷阱...加上贡献内容到baidu更会受到政府的审查, 以致内容残缺不全...所以质素上不可和wikipedia相提并论, 所以baidu 虽然条目数目上会占优, 可是实用性及认受性还可能远不及wikipedia --香港本拉登 10:21 2006年4月21日 (UTC)

百度百科的版权声明也是CC,那么有人搬家我们的词条的话,我们没法说他是侵权了,对不对?当然我们可以删掉。Luomingxue 19:19 2006年4月21日 (UTC)

WP的版权是GFDL,wikinews的版权才是CC。把GFDL的内容复制到另一个网站,作为CC发布,是100%的侵权。目前的最大问题是,百度声称他们的百科是CC,但对于从其他地方原文复制过来的内容,他们不审核来源是否是CC,或者是有商业版权的内容,而很滑稽的要求用户对其内容版权负责。他们的审核,主要针对是否有不同于中央的政治态度,而不是版权是否合格。所以我认为,百度的行为,再次印证了百度是一个漠视版权的公司,指望其推广CC,或者什么自由开放的精神,显然是缘木求鱼。-farm (talk) 00:24 2006年4月22日 (UTC)
一个人抵制也没用的,谁叫这是百度发布的,现在看看百度会不会改变二政策和增加管理人手。--Flame 03:32 2006年4月22日 (UTC)
“百度百科帮助”页给出的版权声明第3条删去括号后的内容是:百度百科的用户在百度百科上发布的内容引用自适用CC协议和/或GFDL协议保护的作品的,应按照上述协议的规定,合理使用他人作品。可见,CC协议和/或GFDL协议只适用于引用了这些协议来源的贡献,而并不适用于整个百度百科。--Wikijoiner 04:59 2006年4月22日 (UTC)

请各位收集资料的同时也更新一下维基上的百度百科条目。AirBa (talk) 10:04 2006年4月22日 (UTC)

没有陆肆事件记载的所谓百科,不要也罢。--(名字呢?请补回)

百度百科版权声明变了

百度百科版权声明变更了。不知是什么时候变的,有哪些变动。希望大家多关注。

另外我同意Xieza。就算不是百度百科,维基百科本来也就要不断更新。AirBa (talk) 02:50 2006年4月30日 (UTC)

很希望对百科声明以截图方式关注与存档--羊男 08:49 2006年5月15日 (UTC)

百度百抄

百度百科全盘抄录自网上的条目非常之多,应当称为百度百抄。---唐戈 14:26 2006年5月1日 (UTC)

百度业务包括建立搜寻盗版音乐的网站,但又能名正言顺在美国上市。弄多一个网站供人乱贴内容又算得上什么呢。--Hello World! 15:15 2006年5月4日 (UTC)

所以才被伪基百科说成是“脑残”——没有大脑,只会抄别人的东西。--卡库拉迪 04:55 2006年6月30日 (UTC)

搞笑的条目-五四青年节

今天百度百科首页有一个推荐精彩词条-五四青年节内容如下: “1918年11月11日,延续4年之久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以英、美、法等国的胜利和德、奥等国的失败而告结束。1919年1月,获胜的协约国在巴黎凡尔赛宫召开和平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作为战胜国参加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在会上提出废除外国在华特权,取消二十一条等正当要求,均遭拒绝。会议竟决定日本接管德国在华的各种特权。对这丧权辱国的条约,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居然准备签字承认。消息传来,举国震怒,群情激愤。以学生为先导的五四爱国运动就如火山爆发一般地开始了。” 无语…… --^-^夏目の雪^-^(魔咒aP@P@) 15:10 2006年5月4日 (UTC)

最新版本已把上述的改回“中华民国”。不过却新出现了“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谈判代表、外交总长陆征祥将此事电告北京政府……”、“5月2日,北京政府以密电通知在巴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可以签约。……”、“6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全权代表陆征祥拒绝在凡尔赛对德和约上签字。实际上,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由?被中华人国留法学生和工人包围,已无法外出赴会。”的荒谬字句。这些句子在旧版里,是正确的“中国”而非“中华人民共和国”。--小狼 07:26 2006年5月5日 (UTC)
另一个条目米哈伊尔·伊万诺维奇·加里宁(1875-1946),也出现了“加里宁……主张向中华人民共和国共产党学习,又引进了毛泽东思想,因此深受人民爱戴”等令人啼笑皆非的歪曲历史内容。--小狼 07:26 2006年5月5日 (UTC)
这些都是某个中文wikipedia用户故意测试的结果,别太介意了。--学习第一|有事找我 07:45 2006年5月5日 (UTC)
百度百科在条目后面增加了一些文字:“参考资料: 1.本文内容在GNU自由文档许可证下发布。所使用的材料部分来自于维基百科的文章“五四运动”。 ” User:Williamlong 14:01 2006年5月7日 (UTC)
难道……好东西抄了后不写明,百度自己改错的东西则把视线转移至维基?不是啊,我上去[7],现在的版本不见有来自维基的说明啊。--小狼 15:56 2006年5月7日 (UTC)
五四运动的条目写着自于维基百科,但五四青年节的条目没有。 User:Williamlong 13:34 2006年5月8日 (UTC)

词条总数历程

  1. 4月25日(UTC时间),百度百科共收录36371个词条。
  2. 4月26日(UTC时间),百度百科共收录45287个词条。
  3. 4月27日(UTC时间),百度百科共收录51113个词条。
  4. (4月27日)截止--,百度百科共收录52048个词条。
  5. 4月27日(UTC时间),百度百科共收录52062个词条。
  6. 4月29日(UTC时间),百度百科共收录60927个词条。
  7. 4月30日(UTC时间),百度百科共收录64210个词条。
  8. 5月1日(UTC时间),百度百科共收录65671个词条。
  9. 5月1日(UTC时间),百度百科共收录67553个词条。
  10. 5月1日(UTC时间),百度百科共收录67553个词条
  11. 5月6日(UTC时间),百度百科共收录89471个词条
  12. 5月7日(UTC时间),百度百科共收录93399个词条
  13. 5月16日(UTC时间),百度百科共收录124463个词条
  14. 5月17日(0400UTC时间),百度百科共收录127065个词条
  15. 5月18日(1500UTC时间),百度百科共收录133349个词条

哇!超壮观!偶觉ㄉ粉有癌细胞のFEEL的说!(←故意装腔) --小狼 10:53 2006年5月10日 (UTC)
加入了今天的纪录。有没有人想过把历程转移到条目上?--Xieza 15:59 2006年5月16日 (UTC)
绿脓杆菌的繁殖速度超过苍蝇,苍蝇的繁殖速度超过老鼠,老鼠的繁殖速度超过狮子。这是自然界的常识。 -- Magnae Virtutis ex Vicipaedia 13:01 2006年5月17日 (UTC)
重复太多了,看看我的补充 Dreamer in Utopia 14:38 2006年5月19日 (UTC)

关于百度百科侵权的问题

转移自Wikipedia:互助客栈/其他。-无名无形留言) 02:36 2006年5月11日 (UTC)

百度百科有很多条目直接copy,并没有按照GFDL声明,并且百度是对条目加copyright的。我觉得现在应由管理员或行政管理员与百度进行交涉杜绝侵权行为。

附:

--阿pp 14:28 2006年4月22日 (UTC)

例外我建议zhwiki做一个声明重申wikipedia的版权政策,以告知那些对版权政策不太了解的人从而尽可能杜绝此类现象再次发生。--阿pp 14:36 2006年4月22日 (UTC)
老实讲,我觉得这是维基百科的一个软肋。首先,以中国大陆目前的情况和环境,政府对知识产权保护不力,侵权行为大行其道,民间也没有很好的尊重知识产权的气氛,在这样糟糕的环境下,对于这种侵权行为不会有什么实质的惩处和制止,而且维基百科不容于中国大陆政府,想解除封锁都做不到,维权就更难了。其次,就算法律环境好了,这种笔墨官司打起来也是费时、费力、费钱,一审审上个两三年,没什么实际的效果,而且百度也不是善类,法律上的漏洞和陷阱他们也是一定要利用的。都说版权是维基百科的生死大关,管理员们天天抓这里的侵权,可是说句不中听的实话,实际效果对内是有的,对外没有。--Pierre 14:50 2006年4月22日 (UTC)
就这么几天,人家已经有将近一万七千个条目了。用CtrlC,CtrlV 大法“写”百科全书,速度绝对够快。--Tevatron 15:42 2006年4月22日 (UTC)
根据我的观察,百度在动用很多内部人员干这种侵权的勾当(许多条目的创建者,他们的注册时间是2005年,而百度百科2006年才正式开放,可以看出百度的行为是预谋已久的)。建议广而告之,将百度又一侵权劣迹,告诉世人,最好能造成其股价下跌,这样才能使其有尊重版权的压力,否则通过法律途径,在大陆是办不到的。不过百度是美国公司,是否可以在美国起诉它?--farm (talk) 09:57 2006年4月23日 (UTC)
我认为美国起诉是一个值考虑的方式。现在来说,不论可行与否,可以先收集证据。— fdcn  talk  2006年04月23日10:48 (UTC+8 18:48)
Farm兄,虽然我对百度的侵权行为也并没有好感,但是必须指出你的阴谋论是错误的。注册时间为2005年属于正常,因为百度贴吧、百度知道和百度百科的用户名是通用的,而前两者均在去年上线运行。因此你的“蓄谋已久”理论是没有根据的。--地球发动机〠✆ - ✉✍) 12:44 2006年4月23日 (UTC)
嗯,看来我对百度了解还不够。--farm (talk) 13:18 2006年4月23日 (UTC)

百度百科突破7万词条

转移自Wikipedia:互助客栈/其他-无名无形留言) 04:49 2006年5月11日 (UTC)

才几天时间,这个四不像的规模已经大大超过我们了,真是无语啊。。。 金翅大鹏鸟(talk) 03:03 2006年5月4日 (UTC)

唉,Baidu的百科人多是正常的XD百度百科到了60000的时候速度放缓了,本以为会在昨天甚至前天突破的……那种质量的条目我想很难有学术刊物来引用。--学习第一|有事找我 03:09 2006年5月4日 (UTC)
百度百科连侵权的文章都能登上“精彩词条”了,冲词条数量不成问题。但是大家要知道,真正的胜者往往都是具有“差异性(Difference)”的一方,所以维基百科只要坚持住“差异化”的策略即可,这才是维基百科的蓝海。百度百科不管管抄袭和侵权的问题的话,最终只会沦为page cache而已(唯一胜于page cache之处在于资料比较不容易消失吧)。不过近来百度百科也是有改进的,例如它的投诉机制变得较合理了,见:[8]--百乐兔 04:37 2006年5月4日 (UTC)
我突然想到大英百科全书以前也用类似的逻辑批评Wikipedia。当然这里一开始就有注重著作权跟查证的传统,参加的人诚意与知识也并不低,不过今天维基批评百度的逻辑确实跟以前大英批评维基的逻辑有些类似。 -- Toytoy 07:01 2006年5月4日 (UTC)
长江后浪推前浪呀。不过我还是不太喜欢百度的界面,特别是要等审查,很不舒服。还有分类,只有一级,这样不合理。-无名无形留言) 07:34 2006年5月4日 (UTC)

百度的“开放分类”应该是Web 2.0tags概念。像Flickr用tags就很有名。特色是tags是开放的,并没有进一步规范。

Tags do not necessarily define their semantics, but are often interpreted as being related to the concepts which are popularly associated with their contents. For example, the tag "apple" might refer to the fruit, Apple Computers, the Beatles' music label, or Gwyneth Paltrow's baby. It is the user, not the computer, who parses out which items are relevant to their needs.
Due to the fact that different people will use different tags to describe the same item, the associational nature of tagging makes it an inherently ambiguous system. For example, some users may tag a webpage about Apple's operating system "apple", whilst others may tag it "OSX" or "Mac" or "Tiger". This aspect of tagging has received criticism in relation to traditional taxonomies because no rules exist to standardize the tags people use, which creates a "messy" and scattershot system of categorization. For some, however, this freeform messiness is precisely what makes tagging dynamic and democratic.

这是一个有名的新概念,我们应该快点翻译出来。AirBa (talk) 01:34 2006年5月5日 (UTC)

百度小发现

移动自Wikipedia:互助客栈/其他-无名无形留言) 01:31 2006年5月12日 (UTC)

请看:此人编辑的条目Wikipedia:删除投票和请求。我是在复兴站(百度百科)中发现“[[ ]]”的符号而发现的。--小狼 10:14 2006年5月3日 (UTC)

  • 又不见它收录陆肆事件。其余什么goufenlaji 都照单全收--Hello World! 14:47 2006年5月3日 (UTC)
  • 这个人写的东西很奇怪。“杨妙玉”不像精神正常的人写出来的东西,“獭祭”又写得有条有理。 -- Magnae Virtutis ex Vicipaedia 17:31 2006年5月3日 (UTC)
  • 似乎是用自动翻译软件翻译出来的。--卡库拉迪 11:46 2006年5月4日 (UTC)
  • 对。似乎是有人要恶搞百度?--小狼 18:54 2006年5月4日 (UTC)
  • 如果是熟悉维基的人故意恶搞百度,这会是很严重的行为。我不知道有谁是刚到这里就知道怎么找删除条目的。总之中文维基对这样的蓄意破坏行为不可等闲视之。 -- Toytoy 20:19 2006年5月4日 (UTC)
  • 不管是喜欢或不喜欢百度,但如果将这里的垃圾倾倒去恶搞百度,是一种不够绅士的行为,和在这里破坏没有什么区别,也会损害维基的名声。--方洪渐 03:37 2006年5月6日 (UTC)

“政治审查”一节

原文: 百度百科没有“六四”、“人权”、“民主”等对中国共产党来说属政治敏感的条目。使用者如尝试搜寻此等条目,部分网域会因为GFW遭封禁,部分网域不会封禁,但没有搜寻结果。最令人匪夷所思的,是把前中共领导人“江泽民”的名字禁封了。

我认为这个描述不中立:

  1. “对中国共产党来说属政治敏感”,可以查证吗?除非有出处,否则属于个人推测。我隐藏了。
  2. “部分网域会因为GFW遭封禁,”同样的问题,有证据证明是因为GFW吗?还是个人推测?暂时保留,希望能够补充证据。
  3. “最令人匪夷所思的,”这个是原始观点,除非有出处。我隐藏了。百度公司声明过禁封“江泽民”词条吗?否则则是个人推测。事实仅仅是没有这个词条。

欢迎跟我讨论有关修改的内容。-无名无形留言) 05:00 2006年5月15日 (UTC)

政治审查

百度百科搜寻不到“六四”、“人权”、“民主”、“江泽民”等词条。使用者如尝试搜寻此等条目,部分网域会因为GFW遭封禁,不得浏览百度网站十多分钟。部分网域不会封禁,但没有搜寻结果。

以上内容有误,这不是单单baidu的问题,这是中国网络审查的问题。中国的GFW是双向过滤的。这段话放在文中不妥,会让人以为是baidu造成的--百無一用是書生 () 06:28 2006年5月15日 (UTC)

Shizhao,我认为您的说法有误,且误删了可能为真的内容。您可以提出更多的证据说这是中国网络审查造成的结果,而不是百度百科所造成?若用上述关键字在百度网页搜寻,顶多就找不到,不会被限制搜索超过10分钟;但在百度百科就会。基于此理由,没有理由同样在GFW下,百度搜索不限制往后十数分钟的搜索(另开新视窗也一样)而百度百科锁...除非您能提供更充分的证据,否则,限制同一电脑其他查询超过10分钟不是网络审查所造成,而是百度百科自己的功能。您不应该删去该内容,顶多是该内容要写得更详细,让读者可分辨在百度百科与网络审查封锁的对象。 lujc 2006.5.15 1:35 GMT-6
您的这种现象很像是GFW的原因。而且我也找不到说这不是baidu的原因,但是我试验的结果和无名无形是一样的,最多是还没有这个条目。当然,所谓双向过滤我也是听说而已(从一些从事网络技术研究的大陆人那里)。其实,从实质上来说,我们无法知道这到底是不是baidu造成的,还是GFW造成的,毕竟GFW的技术是保密的,因此无法提供证据证明原因,也无法证明GFW到底是如何运作的。另外,你的疑问,我有一些体会(不能称为证据):GFW似乎是使用html中的meta标签来识别网页内容的,因此你所说的问题应该是这个网页的meta标签中含有过滤关键词,而你可以打开的网页,虽然内容可能有敏感或过滤关键词的内容,但是meta标签中没有这些敏感内容,因此可以访问。(这是我最近使用wikipedia的经验)--百無一用是書生 () 06:54 2006年5月15日 (UTC)

回到讨论的主题,上述内容就是由于无法证明是baidu的原因,也无法证明是GFW的原因,因此不适合放在文章里(无论哪种原因都只是猜测)--百無一用是書生 () 06:54 2006年5月15日 (UTC)

另外,就我的GFW经验,关键词过滤有时候并不是100%有效,有时候会有很多漏网之鱼,而有时候却累及无辜--百無一用是書生 () 06:56 2006年5月15日 (UTC)

本人是住香港的,但我试过搜寻“六四”,想不到它也封锁我的IP! - Oggy Cheung 12:58 2006年7月22日

连线测试

我是从台湾上线。有几个问题想要请教从中国大陆上线的网民:

  1. 从中国大陆上线是否也会碰到搜寻某些敏感字眼后十多分钟被阻绝于百度站台之外的情形?(先不谈阻绝是谁的影响)
  2. 听说在百度百科上查询“江泽民”这个词条,最多是得到没有这个词条的回应。但是我查询却会被阻绝。
  3. 听说百度百科上事实上有“民主”这个词条并且还有内容。但是我查询却会被阻绝。

谢谢各位。 AirBa (talk) 13:01 2006年5月15日 (UTC)

回复:我从中国大陆上线

  1. 不会
  2. 可以看到“江泽民”这个词条的内容
  3. 可以看到“民主”这个词条的内容

另外,也请帮助测试一下:

其中,1是baidu搜索;2是google搜索;3是中国大陆另外一个搜索引擎的搜索--百無一用是書生 () 14:07 2006年5月15日 (UTC)

回应user:shizhao的测试:

  • “民主”的搜索:只知道Google有效。
  • “江泽民”的搜索:只知道Google有效。
  • 法轮功的搜索:只知道Google有效。

百度百科的就不知道。试一次“民主”就被阻绝了。

AirBa (talk) 14:20 2006年5月15日 (UTC)

另外请参看n:Talk:百度百科主动切断搜寻敏感字的用户连线,请帮助这篇新闻--百無一用是書生 () 14:25 2006年5月15日 (UTC)

另外补充一下:我受到的阻绝不只是百度百科,也包括搜索引擎。另外英文维基百科的英语使用者也有同样的经验。其中有一位en:User:Yao Ziyuan向其他人解释这是GFW的影响。也是因为他我才知道并不是每个人都会受到阻绝。AirBa (talk) 14:27 2006年5月15日 (UTC)

百度百科词条测试

以下连结是Shizhao在Skype上提供。请从中国大陆之外连线的网民测试连线结果。

受试者AirBa,从台湾连线,使用IE。结果:人权、民主、天主教、文化大革命都可以。noitem也可以连上一个标题为操作失败提示的网页。 AirBa 15:01 2006年5月15日 (UTC)

Wrightbus在香港测试,使用Firefox,“天主教”、“文革”可直接搜寻而不被block,而“人权”、“民主”则需使用以上连结。noitem同上。--Wrightbus ~威巴士~ 16:10 2006年5月15日 (UTC)

IE,日本,除‘中共’显示没有创建外其他的使用以上连接都可以访问,除此以外没有其他办法访问。--☜Edison☞♩..*.★..*.♡๑ 03:19 2006年6月14日 (UTC)

URL关键字测试

新语丝上2005年的一篇帖子提到了URL关键字测试。

新语丝上的一篇帖子

送交者: Yush 于 2005-8-13, 04:37:19:
您〔方舟子〕的双向的说法很可能是正确的。我的实验和结论如下:
实验:用以下方式访问国内的任意网页(默认网页如index.html除外),例如现在的人民网头版头条:
1. 正常方式
http://politics.people.com.cn/GB/1024/3613123.html
2. 后加任意参数,如“方舟 子”(?x=%B7%BD%D6%DB+%D7%D3)
http://politics.people.com.cn/GB/1024/3613123.html?x=%B7%BD%D6%DB+%D7%D3
3. 后加包含敏感词的参数,如“方舟子”(?x=%B7%BD%D6%DB%D7%D3)
http://politics.people.com.cn/GB/1024/3613123.html?x=%B7%BD%D6%DB%D7%D3
其中1、2均能顺利访问,但3则“找不到服务器”,并且该网页及该网站除默认网页外的其它网页在一定时间内不可再用方式1、2访问。
结论:封锁是在国内与国外网络连接的进出口上进行的,手段是对HTTP参数而非网页内容进行过滤,凡是在参数中出现敏感词的HTTP请求均予以屏蔽。
关于封锁是双向的这一点,请国内朋友用类似方式访问一下国外任意网页证实一下。

请参看:URLPunycode

受试者AirBa,从台湾连线,使用IE。结果与帖中所述吻合。AirBa (talk) 16:45 2006年5月15日 (UTC)

Wrightbus在香港使用Firefox测试,先点1,2号连结,结果正常,点3出现“找不到服务器”(IP被锁),再点1,2或会出现“找不到服务器”的结果,因刚才以断线再连线再测试,点3后第一次能再往1,2,而第二次则点1,2皆被锁--Wrightbus ~威巴士~ 19:08 2006年5月15日 (UTC)


== 真服了百度百科 == from Wikipedia:互助客栈/其他

在百度百科刚刚开张的时候,我去过那里转悠了一圈,没什么感觉,大概自己反映迟钝。今天又去那里看了看,百度百科现在已经突破是8万2千条了,增长速度确实惊人。一些在百度百科里注册的人太没有版权意识了,简直把“复制”+“粘贴”使用到了极致,而且根本就不注明转载的出处。既然其他众多网站上的内容都被他们搬到了百度百科,维基百科自然也没能幸免——除了维基百科里部分相关条目的参见、外部链接和模板。尤其是中文维基百科里面的很多质量较高的、与“政治”无关的条目和图片,几乎全都不注明出处的成了百度百科的一部分(其中的繁体字被转换成简体字)。很明显的事实是,百度百科里有不少人对维基百科的关注度很高,那些能够登上中文维基百科首页的条目,只要与“政治”无关,被部分复制甚至完全复制到百度百科的几率相当的高,而且被复制过去的速度快的惊人。百度公司对这些行为如此纵容,估计在不远的将来,百度公司会宣称“百度百科是全球最大的中文百科全书”。--汉龙对话贡献电邮 08:07 2006年5月5日 (UTC)

我一直在等它宣布。--百乐兔 08:32 2006年5月5日 (UTC)

百度业务包括建立搜寻盗版音乐的网站,但又能名正言顺在美国上市。弄多一个网站供人乱贴内容又算得上什么呢。--Hello World! 15:15 2006年5月4日 (UTC)

我想起了大陆的一个号称要拍3000集的动画片,“蓝猫淘气3000问”。画面极低劣,情节极粗糙,说教味十足。投资方湖南三辰还吹下海口要申请吉尼斯“世界上最长的动画片”纪录,并号称“要用铺天盖地的产品占领国内动画市场”。当即被人讽刺为“要用铺天盖地的垃圾占领国内市场”。 比较起来,维基百科和百度百科的关系,从质量上说,就是迪斯尼和湖南三辰的关系。它要铺,让它用垃圾铺好了。 -- Magnae Virtutis ex Vicipaedia 11:28 2006年5月5日 (UTC)
是啊,由得它们去好了,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既然他们觉得copy/paste的写作方式是种乐趣,既然它们觉得这样建立起来的百科很有成就感,就让他们按自己的喜爱弄好了。同样是百科,外国人是写出来的,中国人是抄出来的,也算是是体现了各自的文化特色嘛。--的的喀喀湖上的幽灵(talk to Louer) 14:00 2006年5月5日 (UTC)

百度百科的条目没有历史纪录,我担心白度百科壮大后,会喧宾夺主,反咬维基百科侵权。--farm (talk) 00:37 2006年5月8日 (UTC)

不用怕的。对于大多数条目来说,只要证明那些内容早在百度百科草创以前就存在就可以了。其他的新条目,只要揪出那条条目的原作者来质问就行了。--石添小草 03:54 2006年5月9日 (UTC)
Farm兄已经不止一次发表未经调查实证的针对百度百科言论了。再纠正一次:百度百科的条目是有历史版本可查的,但没有diff功能,部分被删除内容也看不见历史版本。--地球发动机〠✆ - ✉✍) 04:11 2006年5月9日 (UTC)
他的历史版本有什么用,以今天他的精彩词条马寅初为例,其历史纪录中,首创的内容,完全复制自马寅初条目,再经过后面两个人的修改,就完全成了baidu的作品,没有任何GFDL的说明,乃至文章最初的来源也没有说明。 --farm (talk) 00:06 2006年5月10日 (UTC)
这叫做......过冷河吗?!--小狼 11:03 2006年5月10日 (UTC)

这个条目泛著一股醋坛子味儿

而且是打翻了的醋坛子……FlyingGirl

  • 酸也有分有和没有道理的。--羊男 05:33 2006年5月22日 (UTC)
    • 这里的人似乎都丧失了理智,只会攻击,却不想想自己的问题。维基百科被封之前怎么发展也很慢呢?这里的人都把自己当作精英,自视清高,吸引不来大众还谈什么自由?最多是孤芳自赏罢了,脱离了人民群众必然没有前途,也许再过半年这里就没人来了。222.76.2.120 15:06 2006年5月26日 (UTC)
      • 到那时,台湾和香港的维基人会很高兴地接管中文维基百科的,哈哈哈哈!...这当然是开玩笑的,但你怎么会以为维基百科会因为某个半路杀出的Copy-n-paste百科全书而被放弃呢?140.117.198.119 17:15 2006年5月26日 (UTC)AR

写的速度肯定比不上抄的速度。这里的人喜欢写,百度那边的喜欢抄,大家理念不同,各行其事好了。我觉得wiki百科目前发展势头挺好的。至于说如果条目上有酸味,那就自己动手改过来好了。--的的喀喀湖上的幽灵(talk to Louer) 21:19 2006年5月26日 (UTC)

以下转载User:Ffaarr5/31在Ptt上的“关于百度百科”一文。(经本人同意)

因为作小小作品提升,不时会发现,有些维基内容很少的内容的条目,百度百科因为是直接贴的,所以还些起码的内容(有时候一些基本资料的东西例如地名人名等等用来作小小作品提升还蛮好用的)


所以不得不承认,就算不考虑大陆封锁的问题,对于不在乎版权的一般网民来说,(有点像买盗版cd软件的人)有些资料性的条目查百度得到的结果,还比中文维基好一些(而且有些条目只有百度有)所以即使违法侵权,还是会吸引很多使用者,此外,也发现有人开始专们在作内部链接以及分类的整理。(当然目前有整理的条目的比例非常低)所以看来,内部链接的功能也会慢慢改善。

那么维基百科还能有什么优势呢?除了说百度有可能因为版权问题被抓倒闭之外。(这点大家应该都蛮希望的吧XD)

很重要的一点,百度的参与者目前充其量只能“转贴”或勉强说“整理”已经写好的知识,但没办法像维基百科这样创造或者说“转译”知识。

然而,网络上的中文资料是有限的,所以相较于中文维基条目数增加的比例缓缓上升(上次一万条用了三个月,这次6万到7万两个半月)百度百科的条目增长量速度则是“缓缓下降”从一开始平均每天5、6千条,到今天已经跌破3000条(当然这数字还是很大,毕竟是靠转贴,而且重复条目和字典条目很多)迟早,等能转贴的东西都贴得差不多了,这数字一定会再下降很多。

也许到最后没办法赚点数,这批转贴好手又会转战到别的地方去(也许不会?我想还是可能会留下少数真想好好提升品质干的人,就像知识+里面也是不乏认真的人),但我想维基百科的成长速度一定是越来越快,最后超越百度所以总之我们自己继续努力就是。

另提一事,今天刚好看到一个连抄十几篇维基百科的用户(所有前苏联加盟共和国都抄去了),叫princeshiny,我还发讯息跟他说明转载维基文章的条件要求,以及百度公司条款会叫用户自行负责等等,不知道会不会有用大概没有:) ,不过大概也只有发个人讯息不会被百度工作人员审查,要评论文章说它抄袭,都会被挡掉。

AirBa (talk) 04:45 2006年6月1日 (UTC)


酸啊 酸啊 真酸 看了百度百科的维基条目 也没这么酸 人家好歹才开始弄没几天 这乡里维基就一个劲的骂 我看是心虚了点 觉得可以加入百度百科的优点进去 比如条目更广 编辑人多等等 百科也可以有不同层次的 维基可以做到质量 百度也许可以做到广度 也些都是需要的 金陵笑笑生

我觉得在条目里面没什么乱骂的情形(如果觉得有那点不是事实可以指出来),有优点当然应该可以补充进去,建议你可以直接把觉得百度的优点加进去,在这里每个人修改条目的权利都一样的(不像在百度,我发评论说条目是抄维基或其他网站的,就绝对会被审查人员挡掉),只要改得有道理就好。

我想条目的广度的确是比中文维基百科广些,至于“编辑的人多”这点我觉得还要评估,我目前看到百度每天的编辑次数其实和中文维基差不多,所以人多人少可能还要仔细算才行。--ffaarr (talk) 10:52 2006年6月13日 (UTC)

百度优秀的2点

  • 事先声明,有问题可以讨论,不要骂我。我发表意见只是为了让维基向更好的方向发展,不要让我这个维基爱好者失望。

个人感觉百度百科有2个比维基好的地方,一是百度收录了被维基百科排斥在外的小众事物的条目,二是百度中将词典等混在百科中,查找起来方便一些。对于小众事物,我觉得还是应该收录的,因为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我们有的时候也需要查找小众事物的内容,将大众、小众事物一起收进来,在百科中都找得到,方便了人们的学习生活,我想这也是很多百度百科拥护者的心声。如果维基像其他百科那样只收录大众条目,那么直接将其他百科上线就可以了。百度中将字典、辞典、诗词集、成语混在一起,的确将入了不少非百科的内容,但这种状况使得用户查找资料方便很多,免得像维基那样在语录、词典、百科等一大堆地方找来找去,况且部分知识难以归类,比如一首古诗的写作背景及其鉴赏、评价,文库中又不能写背景、鉴赏、评价什么的,百科又因为一首诗是小众事物不予收录,这种知识就不知道该到哪去查了,因此就有了缺憾。百度当然有很多糟糕的东西,但它没被“百科”这两个字限定死了,因此在某些地方它能超过维基百科(即使将来维基解除封锁也一样),而维基百科被“百科”限定死了,在一些方面就不如百度百科了。

另外,个人认为,维基媒体提“中立”一次不妥当,像大屠杀这样的事情我们怎么保持中立,怎么要求我们正负面消息对半开,人类社会存在着不变的标准来衡量事物的好坏,如果让我们对恶势力也保持中立,人类文明就会像黑暗世界堕落下去。我建议维基的标准应该改成“尊重事实”,事实是什么我们就写什么,正面、负面消息说什么我们就写什么,负面消息多我们就多写,少就少写,不必要求正负面观点对半开,只要不去删改、夸大、恶意缩小、掩盖事物真相,就能客观地反映一个事物的本来面目,就能很好地书写一个公正客观的百科全书。从人类共同的世界观、价值观、美德等出发,对邪恶事物进行无情的批判和对正义的事物进行赞颂是任何有良知的人的义务,维基在这方面应该为人类起到带头作用,不能对某些事物老是因为负面评价太多就给它加上标签。当然,一个事物可以从多个角度考虑,维基的任务就是写上所有有根据的观点(而不是现在所说的“所有观点”),对无根据的观点应当予以批驳。如果维基出于中立要写一些荒谬的观点(比如“南京大屠杀是神话”之类的),就有悖于事实了,也会对人起误导作用,得不偿失。

以上纯属个人见解,能力所及,可能有局限或错误,不同意见欢迎讨论,总之一句话,都是为了维基好。Dreamer in Utopia 05:03 2006年6月2日 (UTC)

感谢你的意见。我只针对部分点说明,希望没离题,第一点,首先目前似乎还没看到对于一首古诗的介绍(不是只有原文)因为“小众”而被删除,我觉得只要介绍内容够好,又是一定程度知名诗人的作品应该都可以收录。其次,所以不收小众条目,其一是广告嫌疑(这点是百度的问题之一,很多广告文都没审查就贴出了)其二是维护问题,维基百科希望靠较多人的参与来尽量维持条目的水准和准确性,如果只有少数人知晓的小众条目贴出来,变得我们很难用这种方锇来一直保证维护它的真实性和条目的水准。字典、文库、语录与百科分开的原因,也是希望不同类型的事物,用不同的标准、格式来要求管理和维持,以保持一定的水准(如果两边都有的条目则会互相加上连结)。

其实维基百科的收录标准已经比一般百科要宽很多很多了,但的确在收录条目上维基比标准比百度要严格,我也很同意你说的,对于一些网友来说,什么小众条目都收会更方便。但我觉得在收录广度和质量上还是必须作出一些取舍。(但标准不是永远不变的,这是要由参与者大家来决定的)

关于中立,讲证据绝对是写百科最重要的原则之一,至于所谓中立描述各种观点,是指要以第三者的角度来叙述各种相关观点(当然要有点重要性的观点才会收录)。例如在讲到南京大屠杀时,可以提到“日本部分右翼分子认为南京大屠杀是神话”,但同时可以引述其他证据来说明南京大屠杀并非神话的事实。有些观点虽然是谬误的,但它可能的确造成有影响力,就应该要列出来加以说明,而不是假装这种看法不存在,这样才更能有助于厘清事实。--ffaarr (talk) 08:36 2006年6月2日 (UTC)

感谢意见,使我对维基百科有了新的理解。可能我对中立理解有误。我承认,应当描述有影响力的错误观点,但必须加以批判,不能认为它不存在,这样才能更好的还原事实,防止民众被误导。我原以为“中立”指“处于对立的双方之间,不倾向或偏袒一方”,就不能批评谬论,现在知道,我们仍然可以引用批评者的话来驳斥谬论,这样仍能做到我所希望的维持公正、厘清事实。目前,以维基百科的标准,是不能收录一首古诗的,在文库中,又不好写关于诗的历史背景、评价、鉴赏等,这样就使一些知识被遗漏,(记得维基说过要包括所有知识),其他如歌曲等也同样存在这种问题。广告也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我觉得我们应当将一些优秀的广告记录一下(虽然不免有商业嫌疑)。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我觉得应当收录小众条目,以方便用户查阅,这些小众条目可以提供内容出处,以便检验其真实性。百科、词典分离,有一定的优点,但我觉得查起来不很方便,在以前的讨论中,有些事物由于小众等原因从百科中移动到了词典中,但是,作为用户,在对一个事物没有了解的情况下,很难分别大众、小众,不可能知道一个词在百科中还是在词典中,这样他就得在两个地方都查一遍,用起来并不容易。而且,百科、词典、语录、物种之间有重复的地方,要分别在这么多地方写,也挺累的,不如整合到一起,减少劳动量,当然,质量是最重要的。Dreamer in Utopia 09:46 2006年6月2日 (UTC)
如果是很重要,有影响力的广告可以用第三者的角度记录,但不是直接把广告贴上来(那样是侵犯版权),我个人也赞成保留高质量的小众条目(前提是要高质量)。关于古诗,最近有个例子是过零丁洋虽然一度被一个维基人提交删除,但大家几乎都投了赞成保留的票而保留下来了,我想其他的诗只要不是完全没名的作者的,介绍得又够好,应该没有理由不保留。--ffaarr (talk) 11:56 2006年6月2日 (UTC)
WIKI确实有收录诗,过零丁洋我也看到了,而且我还指出了原条目命名错误,看来WIKI已经向优秀的小众条目放行了,这样WIKI会越来越进步吧。Dreamer in Utopia 04:57 2006年6月16日 (UTC)

百度对条目混乱的改进

百度百科对目前条目中阐述的条目混乱,鱼目混杂的问题已经做了一些改进。另外,我并不否认百度百科是有点万毒具备,但也认为维基上的百度百科条目当前的状况的中立性就不敢恭维了,可能是我的问题吧。很不希望看到维基跟这种第三类物搅在一起搞不清。应该做点像维基的事情出来。看看百度百科上对维基百科[9]的解释吧!--☜Edison☞♩..*.★..*.♡๑ 23:57 2006年6月13日 (UTC)

目前条目已经加上中立性有问题的模板,也就是希望大家来作修改,请帮忙把觉得不够中立的部分修改掉吧。(例如可以补充百度如何对条目混乱作出改进)--ffaarr (talk) 01:00 2006年6月14日 (UTC)

百度百科的版权

from Wikipedia:互助客栈/其他

发在别的地方没人理我,只好来这儿了,百度百科是开放版权吧,如果我从那里COPY东西过来,是不是不算侵权啊,^_^ --Ffn

百度似乎没有明确宣告他是开放版权的。--mingwangx (talk) 09:31 2006年6月8日 (UTC)
我可不可以把有版权的东西先COPY到我的个人网页上,然后再先个开放版权声明,然后再COPY到这里来,这样就合法了吧 --Ffn 09:37 2006年6月8日 (UTC)
还是不合法:你把东西放在自己页面上那个动作是违法的。还有,你已经知情,所以那些内容还是从原本的来源复制而来而非从你的网页复制而来。--mingwangx (talk) 09:47 2006年6月8日 (UTC)
我把东西放到自己的页面上是违法的,这个我明白,后面那句那些内容还是从原本的来源复制而来而非从你的网页复制而来,这实际可操作性太差。
我想讨论的不是我打算怎样去投机取巧,而是希望更多的了解鉴定侵权的程序,有可能的话,也希望能查找鉴定侵权的BUG,完善鉴定侵权的程序。
现在可能存在的问题是,如果一篇文章,同时存在于网络上诸多页面上,而其中部分又公开版权,我们是不是有必要以GOOGLE排序或以更为合理的方式来进行验定。 --Ffn 10:04 2006年6月8日 (UTC)
这里有百度百科的版权说明:[10]。--Wing 11:18 2006年6月8日 (UTC)
百度真够贱. 他从维基拿了不少资料, 大概就连这些维基资料现在也成了它的版权作品. 真是见鬼. --Yau 11:34 2006年6月8日 (UTC)
实际上上面引用的版权说明就已经禁止了百度使用任何维基百科的内容,因为百度首先说上传到百度的内容要按照原材料的版权规定。然后又自己提出了许多规定,而这些规定与GFDL矛盾,因此唯一的解决方法是不使用维基百科的内容。总而言之这个版权说明本身漏洞百出,我很怀疑它真的具有法律文件所需要的严谨性。--Wing 07:26 2006年6月9日 (UTC)
  • wiki的鉴定其实很简单,网上的文字不管它被抄了千遍万遍,也不管这些抄袭者在自己的网页上如何发布版权(把自己不拥有版权的东西拿过来公开版权,这本身就是搞笑)。wiki只认原作者(或法定版权所有者)的版权申明。如果你能证明有原作者的授权,就OK,否则就不能用。换句话说,你要copy/paste任何东西,你就有责任举证你是作者,或者你得到了作者授权。--的的喀喀湖上的幽灵(talk to Louer) 17:43 2006年6月8日 (UTC)
但事实上要想举证网络上的一篇文章自己是原作者是一件非常非常非常困难的事情。如何举证?--☜Edison☞♩..*.★..*.♡๑ 11:43 2006年6月20日 (UTC)
基本上,作者如果能明确指出他在大约何时,在哪一个网站曾写出某篇文章,如果这个陈述在时序上很合理,在维基百科大家一般会倾向相信这样的说法,而不用太多证明。(一般会希望在条目的讨论页说明愿意以GFDL发表)--ffaarr (talk) 14:43 2006年6月20日 (UTC)


  • 百度百科不能作为文献来源,因为其绝大部分内容都不是原创,都是在抄袭、剽窃。--farm (talk) 03:40 2006年6月9日 (UTC)

我的文章一字不漏地被抄袭

刚刚在google找资料时看搜寻结果,突然看到魏玛共和国条目下面正是百度百科某用户发表的同名条目 (6月17日版本;亦即维基6月15日版本)。我的感想很复杂。一方面,他完全抄我的文,却没有犯早前其他人的毛病,贴上维基被封之事,令我既气愤又安慰;另一方面,想起维基被封,我在维基发表的第一篇长文,可以给大陆同胞自由观看,真是很“开心”。--Xieza 11:59 2006年6月26日 (UTC)

南越国也刚刚被抄,几个月完成的一个条目,还有还多维基人一起努力去拍的照片,结果他们几秒种就拷贝走了,而且并未遵守GFDL的协议,痛苦。--长夜无风(风言风语) 05:23 2006年6月30日 (UTC)
有可能走法律途径吗?ピチュー 03:08 2006年8月4日 (UTC)

对百度百科的条目计数的疑惑

百度百科有个功能是最近新词条,可以查找到这一周以来建立的新词条,并大致上有标出建立的日期时间,但有个疑问,例如目前(中原时间6月27日,16:00)我查到在近15个小时内建的条目大约有1850条,但是首页的条目数从昨天晚上11:30 的229805增加为236255(增加了6400条左右)。另外,如果以一周来看,一周新建词条是10410,但条目数从6月19日晚上11:00的218500上下,增加到现在的236255 (增加了17000多条)不知是什么原因,是因为工作人员审查造成某一边的数字lag而不一致吗?不知有没有人比较了解可以解释这个问题?--ffaarr (talk) 08:06 2006年6月27日 (UTC)

还是第一次知道这个叫百度的东西

本来之前连百度都不知道的=.=刚才去看了一下,和维基相比简直判若云泥,文章主观性严重,即时不经过搜索也可以明显看出来文字都是从各个地方抄过来的,还有各位要注意,输入民主的时候,IP会被封锁将近1个小时,之后又输入六四,继续被封。评论也被控制,以后再也不会去这种地方了,建议在那些百度不敢抄的政治性条目上增加质量。 明阳明 21:21 2006年7月3日 (UTC)

输入民主会被封?你发疯吧,让你们老大来验证看看。222.76.2.252 13:27 2006年7月7日 (UTC)

你说话什么意思?!拜托讲清楚点好不好?你想叫谁来验证?你以为我在骗你?!还有,不知道你说的老大是什么,我可没有加入黑社会,在香港民主是肯定会被封的,中国大陆不知道,叫你老大来验证下怎么样?!明阳明 05:25 2006年7月8日 (UTC)

请不要人身攻击--Jasonzhuocn...._交流 00:39 2006年8月1日 (UTC)

谢谢你的建议,那是因为别人的攻击做出来的回应,我的脾气确实有些太激烈了,请问你签名的颜色是怎么设置出来的?一直很想要~知道的人请告诉我 明阳明 00:01 2006年9月4日 (UTC)

按照这个页面上的讨论来看,好像中国大陆以外的IP会因输入“民主”被封,中国大陆输入“民主”一词不会被封,上面的内容好像是从维基上面抄来的。Dreamer in Utopia 05:09 2006年7月16日 (UTC)

所以我比较倾向于认为是被“金盾”,而不是百度封的。因为“金盾”就是对海外ip屏蔽国内网站,国内ip屏蔽海外网站。--的的喀喀湖上的幽灵(talk to Louer) 05:27 2006年7月16日 (UTC)
我现在在德国,刚刚在百度百科输入“民主”,就被封了。过了几分钟后,好了。再输入,又被封了。唉。立此存照。 --snow8261 19:29 2006年7月20日 (UTC)

这样就很奇怪耶,为什么金盾要对海外屏蔽大陆网站,大陆的反而不屏蔽呢? 明阳明 20:38 2006年7月31日 (UTC)

香港封什么民主?你说百度吧?别忘了,GFW对外对内都有效啊。--Xieza 01:55 2006年8月1日 (UTC)

敏感词问题

  • 现在在大陆找得到民主、人权、江泽民,江泽民被锁定。没有六四和法轮功,但输入六四和法轮功不会被封IP,还会说“创建词条”。目前已知是大陆以外不能访问,原因不明。如果大陆以外的人想看,我可以把百度上的内容抄上来吧。顺便说一下,我这周居然可以不破网直接进WIKI(但不能查看敏感条目,也不能查看除中、英文外的维基百科,也不能查看其它维基媒体)原因不明,很是疑惑。Dreamer in Utopia 03:50 2006年8月4日 (UTC)
从前天开始,又不能直接上了。Dreamer in Utopia 06:48 2006年8月10日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