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用户讨论:Baiqitun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您好,Baiqitun!欢迎加入维基百科!

感谢您对维基百科的兴趣与贡献,希望您会喜欢这里。除了欢迎辞外,也请您了解以下重要文章:

政策
政策
GNU
GNU
版权问题解答
贡献内容必须是您所著或获得授权
同意在GFDL条款下发布
手册
手册
问号
问号
有问题?请到互助客栈询问,或在我的对话页提出。别忘记:讨论后要签名,方式之一是留下4个波浪纹“~~~~”。
If you have any questions about the Chinese Wikipedia, please leave a message here. Thank you for visiting!

--维游 (^o^) 怎样做出漂亮的签名 16:52 2005年6月27日 (UTC)

你知道吗?
你知道吗?

恭喜您!您最近创建或大幅改进的条目云台山 (河南)经推荐后,获选于首页作新条目展示。如果希望推荐其他您关注的条目,欢迎前往Wikipedia:新条目推荐/候选提名。在您创建或大幅改进的所有条目中,总计有2篇条目获推荐作首页新条目展示。

2

建议使用模板标签[编辑]

Baiqitun,你好。看到你能整理世界遗产,非常高兴,这是一项繁复而庞大的工作,感谢你能专注整理。我看到了世界遗产列表 (亚洲和大洋洲)这个条目上有一句话是意思是正在编辑,不要删除。虽然意思表达很清楚,但是我还是建议你能使用{{inuse}}标签(其他模板的用法请看这里:Wikipedia:页面模板),将其置于顶部,这是一个比较醒目而且标准的做法。此外需要注意的是,使用此模板时,条目内必须已经有一些内容,单单在条目内使用此模板而没有其他内容,条目会被删除。由于{{inuse}}有排他含义,因此我不便帮你加上,请在需要的时候自行添加。瀑布汗 瀑布屋 00:23 2005年7月20日 (UTC)

我又仔细看了一下,你的意思是做一个临时条目对吧?可能{{inuse}}模板不能完全说明问题,还是应该自己说明,我上面的建议不是很好,对不起,呵呵。另外这个条目被列在Wikipedia:删除投票和请求中,请去表达反对意见。如果下次再编辑这种临时条目,我建议使用用户页的子页面,如user:Baiqitun/tempuser:Baiqitun/temp等,编辑完成后再移入。这种用户页下的子页面是不应当被干预的,而且别人也不会来编辑的。瀑布汗 瀑布屋 00:45 2005年7月20日 (UTC)

支持一下[编辑]

世界遗产是个大工程,中文维基在这一方面还很薄弱。白兄来得正好,欢迎加入。--hunry 01:28 2005年7月20日 (UTC)

看到仁兄正在整理,就再提一点建议。能否请在整理时,顺便把每项遗产的登录、扩展年和文化、自然属性等标上?比如明清皇家宫殿就采用这样的方式:
  • 明清皇家宫殿(c,1987年、2004年):北京故宫(1987年)—沈阳故宫(2004年)

其中c代表文化遗产,n代表自然遗产,nc代表双重遗产。条目的顺序也建议按照初始登录年来排序,而不是现在这样分成文化、自然、双重、文化景观(说实话,文化景观根本就不是一种类别)等。--hunry 08:50 2005年7月20日 (UTC)

北京邮电大学世纪学院[编辑]

一个朋友因为今年高考分数比较低,所以有意报考你们学校的“北京邮电大学世纪学院”。请问这个学院如何?--浪人猿 (与我对话) 02:35 2005年7月20日 (UTC)

基本完成了那个列表的整理工作,挺累的,但是好有成就感呀!由于本人有完美主义倾向,几乎所有译名都是经过一番查阅后才确定的,所以进展极为缓慢……另外几个洲的列表也打算照此模式整理了,等全部整理完了,再去把世界遗产条目中的列表去掉,改为链接,这样就与英文版本的形式基本一致了。明天开始整理欧洲!--Baiqitun 19:06 2005年7月22日 (UTC)

很棒啊,翻译的都很精准。下一步是欧洲吗?请问那个十国共同申报的项目打算怎么处理呢?--hunry 13:59 2005年7月23日 (UTC)
谢谢hunry兄的鼓励,好多地方都参考了你以前整理的那个excel列表呢。欧洲是开始弄了,还是慢满来。与官方名单保持一致,列表里的跨国遗产都是分别写在各国然后注明是跨国遗产,10国就分别写在10个国家里呗,统一用遗产项目的总名称,具体的各个地点的名称就不准备写出来了。以后涉及跨国遗产的,如果是分成两处或少数几处且都比较容易叫得出名字,就写出来,像这种一大堆地方也不好翻译的就不写了。hunry兄在整理世界遗产列表方面做了很多开创性的工作,我只是在继续这个工程,希望能做好。--Baiqitun 16:18 2005年7月23日 (UTC)

关于奥古斯都堡建筑形式[编辑]

hello Baiqitun 感谢你关心世界遗产,我的手上刚好有这个地方的简介 当然如果硬说这个是纯巴洛克式建筑,当然是不太精准,因为他会被列为世界遗产的原因是他洛可可的内部装潢 但是他的庭园是巴洛克式的(简介上如是说) 我会再作修改的Trudylan 08:26 2005年8月27日 (UTC)

可以帮忙解决技术上问题吗?[编辑]

对不起,技术面我不太会,想请你帮忙一下,维斯圣地教堂的页面,我是从世界遗产页面连结后写条目内容,但是发现从我的用户页,从德文跨语言链接等,很奇怪,都无法直接连到中文维斯圣地教堂页面,只有从中文世界遗产页面才连得过去,我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简繁体文字转换问题,不知道能否帮忙解决,还是告诉我如何解决,谢谢。Trudylan 06:47 2005年8月30日 (UTC)

也有考虑过这个问题[编辑]

Hello Baiqitun,你也发现了,我的目标是希望能把德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整理一下,顺便练练翻译。希尔德斯海姆的教堂,我也是考虑了老半天才决定用希尔德斯海姆教堂的名称,一方面我看到德国的wiki写的也是这样,且也真的是因为名称过于冗长,才如此考虑,如果不嫌名称长的话,那我们就这样用吧。感谢你帮我修改。Trudylan 11:30 2005年9月9日 (UTC)

问题请教[编辑]

Helo Baiquitun, 我有几个问题:

1.我打算起草德国特里尔的古罗马建筑、圣彼得大教堂和圣母教堂(c,1986年)这个文化遗产。我看德文版,特里尔(Trier)这个地方的文化遗产似乎挺庞杂,不只有一两个教堂,还有别的遗址。我现在在想如何清楚简单地表达地这个地方的文化遗产,所以想跟你请教一下,你所说的参考原文的文化遗产,是哪一个原文呢?从icomos或是unesco?可以麻烦你告诉我你参考的网址吗?

2.我的德文译名字典上面写Trier为特里尔,不知道你有没有打算作修改,我不敢乱动你的文字,因为怕相关连结都乱掉,所以看你要不要作修改。维持原样我也没意见。

3.不知道你翻译的圣母教堂英文版是否是这样写。德文写的是Liebfrauenkirche,意思是亲爱妇女教堂,昨日与一位基督徒讨论德文的圣母与Frauenkirche译名,他说如果叫做圣母教堂,应该名为玛丽亚教堂,Frauenkirche属于妇女会教堂,不是圣母玛丽亚。为了不要擅自更动,我想看一下你参考的原文。谢谢Trudylan 08:15 2005年9月15日 (UTC)

viel Erfolg![编辑]

1.感谢你提供网址参考,如果要统称的话,我认为特里尔的罗马遗址与大教堂会比较适合,其实德文的网页也不只有一个条目写特里尔的文化遗产,这也是我困扰的地方,我很想一个页面解决,其他就作页面连结。 2.我看的是繁体的界面,可能又是简繁体的问题 3.我问过基督教人士,他说如果是圣母玛丽亚,就会写Maria等之类的,不写Lady,那个朋友去过那里,说那里不叫做玛丽亚教堂。因此Our Lady说亲爱妇女会比较合适。 4.基本上德文没有加油这字,倒是有另一种一样的,就是Viel Erfolg!(祝你成功顺利)每次听到有谁要考试阿什么的,我们都会这样说。 5.并也祝你一切Viel Erfolg!Trudylan 08:35 2005年9月16日 (UTC)

中文维基百科不是中国维基百科[编辑]

即使中国已经承认锡金属于印度, 但这个问题只要曾经存在过, 作为百科全书就可以记述 --  Moses+ 

我觉得如果连接到的条目有问题最好还是直接添补修改或新建相应的条目, 而不是把这个连接去除, 您说呢? --  Moses+ 
我现在认为您第一个修改是有道理的. 不过至少应该保留第二个内部连接, 第三个问题如果您更偏向放入锡金条目中陈述也是可以的 --  Moses+ 
谢谢您--  Moses+ 

非物质文化遗产[编辑]

抱歉因为突然看到这分类没有了母分类,就想说应该要加上去以免以后找不到这个分类,因此没搞清楚就顺手加上了。

我刚刚本来在想要不要像英文版一样成立一个遗产的分类,这样可以把二种遗产都放进去,不过整个架构还在思考中,因为英文的heritage这个分类也没弄得很好,把遗产作为文化的子分类并不大妥当(因为遗产中也有自然的),而且目前中文的“文物”这类分类还很混乱定义不清楚,所以暂时还想不到个完善方法来解决。

我想就先把非物质文化遗产只放到文化的子分类好了。你觉得如何?如果有好的方法也希望能多讨论。--ffaarr (talk) 14:30 2005年9月26日 (UTC)

呵呵,真的是搞头昏了…,嗯!现在终于都搞清楚了,谢谢啰!--ffaarr (talk) 14:52 2005年9月26日 (UTC)

delete模板[编辑]

日本鹿苑寺条目已经删除。提请快速删除的时候,请不要删除原文内容,让删除的管理员可以马上鉴定是否适合快速删除。或者可使用{{deletebecause|刪除原因}}这样的模板。-- Tonync (talk) 01:45 2005年9月27日 (UTC)

hello没想到你在休息中[编辑]

我增加德国2005年的世界遗产时,发现罗马古边界你在前面已列过,我不知道你是怎么处理安排的,所以我没去动,先跟你说一下,并祝愉快!Trudylan 20:23 2006年1月13日 (UTC)

中文维基年会地点选择通知[编辑]

您好,中文维基正在筹办首届年会,诚挚地邀请您一同参与年会的筹备工作。

目前已投票决定年会日期为2006年8月26日-8月27日举行( http://0rz.net/1110P ),2月19日起开始进行年会地点的选择投票( http://0rz.net/4114e )。

地点的选择规则(采用vipuser案):

  1. 先进行为期2星期的第一轮投票,所有在投票前注册的维基人都可以参与投票(每人投任意票)和讨论,选出支持率最高的前3名的城市。
  2. 一星期讨论并确定各个城市的举办条件,并进行SWOT分析(优点、弱点、机会、威胁),讨论并进行审核确定符合条件的城市。
  3. 如果有2个以上城市符合基本条件,进行为期一星期的维基见习编辑参与的第二轮投票(建议结合,个人可能出席的城市)。

--Jasonzhuocn...._交流 18:39 2006年2月22日 (UTC)

二次动员令[编辑]

为了增加中文维基的条目数量,8月15日到10月1日为止,请每个维基人编辑至少5个新条目,条目必须符合维基的规则,内容至少要达到条目标准,不可是小条目小小条目,如果可以的话,请尽量提高所编写条目的质量、内容,甚至达到推荐新条目的水平,创建新条目,创建后请在“二次动员令”内设链接,谢谢!

收到此动员令的维基人,请将此动员令贴到至少5个还未收到此动员令的维基人讨论页上,就算不想建立新条目,也请帮忙散发动员令,因为能否将动员令传播出去,是成败关键之一,“首次动员令”效果不大,就是因为没有在传播。

现在中文维基百科有9万注册用户,只要有4000人参加动员令,10月1日就会增加2万条目,意味着中文维基将迅速超越俄文维基,进而突破10万条目大关,且是很漂亮的突破10万大关,因为增加的是有质量的条目,非滥竽充数者,请大家尽力帮忙完成这壮举,就算是新人,也不要害怕,尽量创建新条目,若有问题就改正,参加这次动员令活动,也可让新人们更快学会如何创建条目。--真实事求是 12:36 2006年8月16日 (UTC)

维基研究协助[编辑]

Baiqitun您好,我是就读于中国文化大学新闻研究所的学生邱家纬,目前正进行一项对两岸三地维基人的研究,需要许多维基用户的协助。这份研究曾在07年的维基年会发表过,也访问过来自中国大陆、香港与台湾的维基用户。现在更需要大量的问卷资料辅助,希望您能够提供维基的编辑经验。这份问卷只需要花您两分钟时间,但是对维基领域研究有很大贡献,谢谢您的帮忙!

这份问卷的询问范围仅于编辑过程与经验,不涉及私人资料,请您安心。

问卷网址:http://www.my3q.com/home2/184/loat5oo/88988.phtml

看在我挨家挨户去留言的份上,帮帮我吧!—樱花猴 2007年11月7日 (三) 16:10 (UTC)[回复]

档案存废讨论:通知[编辑]

您好。您上传的文件File:北邮主楼.jpg已列入Wikipedia:档案存废讨论中,具体原因及讨论请参阅该页面。图片可能是缺乏图像版权标志等重要资讯,如是者请尽快补充,否则文件一定会被删除。同时借此机会提醒您,维基百科极为注重著作权,请参考相关的Wikipedia:图像使用守则#版权Wikipedia:版权信息#图像指导以及wikipedia:合理使用准则等指导页面。谢谢!--Ben.MQ 2009年5月30日 (六) 14:15 (UTC)[回复]

目前该页面仍有若干重要、篇幅不长但语文版本数目过少(少于十个)的候选只有提名人投票或反对票占总票数三分之一以上,如en:United States Holocaust Memorial Museum Shootingen:Consumer capitalismen:Darwin–Wedgwood familyen:Royal Gold Cupen:Kurganmashzavoden:Mamoru Miyanoen:Unfinished worken:Rap rocken:Criticism of Buddhismen:Criticism of Linuxen:Object Desktop,希望你能参与TOTW候选投票,毕竟先前已经有一些这类的候选落选(如en:Fear of youthen:Fear of crimeen:British comicsen:United States of Africaen:Artistic licenseen:Customer experienceen:List of deadly fungien:Genna crime familyen:Go Ask Aliceen:Four Freedoms (Norman Rockwell)en:Sino-Albanian spliten:Physics and Star Warsen:CD-Texten:LGBT tourismen:Smart poweren:Second Superpoweren:Nomenclature codesen:Basketball (ball)en:Kick-Ass (comics)en:WoWWikien:Asian Centuryen:Lucifer Chuen:Image stitchingen:Cloud gaming等),我并不希望类似案例重演。--RekishiEJ (留言) 2010年11月16日 (二) 07:19 (UTC)[回复]

您好,您创建的页面被提出快速删除,该条目很快会由管理员进行复核并决定是否保留。
维基百科非常欢迎您的编辑,但请先看看编辑帮助维基百科不是什么,以免犯了常见的错误

如果您想取回已删除页面的条目内容,您可联络管理员,多谢合作!
帮助:互助客栈 · 删除指导 · 存废复核请求 · IRC聊天频道--Wcam留言2013年8月13日 (二) 20:28 (UTC)[回复]

邀请您参加第十三次动员令[编辑]

中文维基百科 第十三次动员令邀请函
维基娘,第十三次动员令的吉祥物
维基娘,第十三次动员令的吉祥物

亲爱的维基百科用户Baiqitun您好:

首先,感谢你对维基百科的贡献!为了提升中文维基百科的条目品质及数量,第十三次动员令会于2015年7月4日至2015年9月6日期间进行,我们诚挚地邀请您来积极参与动员活动。

详细动员事项请参见第十三次动员令,让您从动员令说明书中了解什么是动员令,并请参考主页的报名指引报名参与本次动员令(报名处现已开放)。

本次动员令分为大动员令及小动员令,大动员令是可以在任何主题中贡献的动员令项目,而小动员令主题有:地球科学数学物理电子计算机欧洲历史地理以及多于15种外语版本的条目

请收到本邀请函的维基人,将{{subst:动员令}}转贴到其他尚未收到本动员令的维基人讨论页上(或参考推广工具),如果您由于各种原因不能响应本次动员令、积极建立新条目,也请帮忙散发动员令,因为能否将动员令传播出去,是历次动员令成败之关键,大家一起合力才能提升维基的服务、品质及数量!非常感谢您的参与!


给您的果仁蜜饼![编辑]

如果是石家庄人希望能在Wikipedia:河北维基人列表报到,并加入QQ群331736133 1=0欢迎参与WP:哲学专题 2016年1月5日 (二) 08:38 (UTC)[回复]

维基百科奖励纸本授奖机制调查[编辑]

维基百科使用者及患心理疾病使用者交流上的实践策略调查[编辑]

您好。身为一个较新使用者具备更多经验的的维基百科社群成员,您可能已经了解到中文维基百科一直以来都有许多罹患精神疾病的使用者参与贡献的状况,而为寻找优化中文维基百科使用者与患心理疾病使用者的交流的更佳策略,我们举办了一场调查,希望利用调查取得的结果作为研究及策略规划参考之用。这个调查不会花费您太多宝贵时间,经过测试,完成调查所需的时间约为2到3分钟。这一调查的有效时间至 2017年10月28日 (六) 23:59 (UTC) ,我们由衷期待您的参与。

[-现在就参与调查!-]

十分感谢您的参与! ——Aotfs2013 留于 2017年10月17日 (二) 19:38 (UTC) (使用MediaWiki message delivery留言)执行)[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