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用户讨论:Xiaokaishui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您好,Xiaokaishui!欢迎加入维基百科!

感谢您对维基百科的兴趣与贡献,希望您会喜欢这里。除了欢迎辞以外,也请您了解以下重要文章:

政策
政策
GNU
GNU
版权问题解答
贡献内容必须是您所著或获得授权
并同意在CC-BY-SA 3.0和GFDL条款下发布
手册
手册
问号
问号
有问题?请到互助客栈询问,或在我的对话页提出。别忘记:讨论后要签名,方式之一是留下4个波浪纹“ ~~~~ ”。
If you have any questions about the Chinese Wikipedia, please leave a message here. Thank you for visiting!

-- R留言2018年8月17日 (五) 05:17 (UTC)[回复]

您好,感谢贡献条目比较基因组杂交。惟需注意,写条目时需注意维基化,可阅读格式手册了解编辑相关事宜。现该条目已被我改善完成。祝编安。--Duhshala 2018年8月17日 (五) 06:31 (UTC)[回复]

关于您的这一笔编辑,在下有些疑问[编辑]

首先感谢并欢迎您参与维基百科。您先前发布的文章,译文质量不错,但是没有维基化,即它没有符合维基百科的编写格式。另一编者和在下帮助您调整了格式使其符合(即您修改之前的版本),而您的这一笔编辑令在下有些疑问,故在此留言:

  1. 这一新版本是否是您在电脑本地编辑的草稿?看上去此版本译文和先前您发布的译文稍有变化,因此是否是您在电脑本地对先前的草稿进行了修改,然后来到此处之后直接全文覆盖了呢?如果是的话,您完全不必且不应该这样做,因为您可以对已发布的条目反复修改,修改在发布后即生效,您可以实时地看到效果。您在覆盖译文时,应尽可能维持原有的维基百科格式,您进行全文覆盖时破坏了这一格式。您可以撤销您刚才的编辑然后在原来的版本基础上修改,也可以在现在的版本基础上进行修改使其符合格式要求。
  2. 如果您不了解维基百科的编写语言Wikitext,您可以尝试使用可视化编辑,在条目编辑中,源代码编辑框右上角可以切换到可视化编辑模式。您也可以通过源代码编辑框左上方的记号笔图标打开代码高亮。不是所有页面都可以可视化编辑,例如项目页面、讨论页(参见维基百科:名字空间)。
  3. 在下注意到您贡献的译文水平较高,非常高兴认识您,中文维基百科生命科学类条目质量有大幅的提升空间,欢迎您参与。生命科学也在在下的编写范围之中(如在下主笔的条目IgG),如有兴趣,希望以后有机会交流。
  4. 您须了解,维基百科所有内容是协同编辑的。一旦您将自己的作品放上维基百科,就不能阻止任何人修改您编写的内容。每个编辑页面已清楚表明了:“维基百科内容均容许他人编辑、使用和重制”,任何用户不能声称对条目的所有权。参见此文
  5. 阁下应知晓:这篇条目目前已获提名,正在此处进行新条目推荐评选。新条目推荐是维基百科条目评选机制之一,除此之外还有优良条目典范条目等。此条目应尽快重新符合新条目推荐的标准,如果在评选结束时不符合标准,它将落选。

祝编安。如果有其他问题,您可以点击在下用户名右侧的留言按钮,点击添加话题,给在下留言。当您在此处回复我并且希望我看到,您可以使用{{ping|ArthurLau1997}},编辑提交后我就能收到通知。--ArthurLau1997留言2018年8月18日 (六) 17:58 (UTC)[回复]

邀请您参加第十六次动员令[编辑]

第十六次动员令邀请函
维基娘——第十六次动员令的吉祥物
维基娘——第十六次动员令的吉祥物

亲爱的维基百科用户Xiaokaishui您好:

感谢您对维基百科的贡献。第十六次动员令正在2018年7月7日至9月9日期间举行,目的为提升中文维基百科的条目品质及数量,现诚邀阁下参与,共襄盛举。

详细动员事项请参见第十六次动员令主页,您也可以从动员令说明书中了解什么是动员令。参加动员令前,请先参考主页的报名指引(用户可在即日起报名)。

本次动员令分为大、中、小动员令三类。大动员令是可以在任何主题中贡献的动员令项目。中动员令的主题包括文物遗产、体育及行政区划,而小动员令的主题则包括基础条目及传统百科全书条目、文学、工程技术及生物学。

希望各位收到本邀请函的维基人能将{{subst:动员令}}转贴到其他尚未收到本动员令的维基人讨论页上(或参考查询联系),如果您由于各种原因不能响应本次动员令、积极建立新条目,也请帮忙散发动员令,因为能否将动员令传播出去,是历次动员令成败之关键,大家一起合力才能提升维基的服务、品质及数量!非常感谢您的参与!


邀请您的维基人是:Cohaf留言2018年8月18日 (六) 18:03 (UTC)[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