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维基百科:台湾教育专案/政大世界民族志学习作业/若开人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若开人
ရခိုင်လူမျိုး缅甸语
若开鼓手在美国纽约所举办的泼水节中的表演
分布地区
 缅甸3,300,000
 孟加拉国2,500
 印度50,000
语言
阿拉干语, 缅语
宗教信仰
上座部佛教
相关族群
汉藏民族

若开人(转写: Rakhine people),亦称阿拉干族,主要聚居在缅甸西南部的实兑、苗洪、敏比亚、皎托、皎漂和丹兑(仙道卫)等地区。“若开”是本民族的自称,且已成为缅族和全囯性的通称。若开族的族源长期存在着争议,现在缅甸学者比较一致地确认是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至于属于那个语言支系,却仍然有两种意见:一种认为属于缅语支,是缅族的一个“不纯正缅语”的支系;另一种则认为应单独列为一支系,即若开支系。从语言、信仰、风俗和地区分类,若开族还包括马诺马基、羌达、谬、担邦、载等支系民族。

若开族居住西南部沿海,与印度接邻,受印度文化影响较深。1948年缅甸独立,自由同盟政府对若开地区加强了政治和军事统治,撤换若开族官员,指派缅族官员接任,加深了民族之间的矛盾,若开族的建邦要求更为炽烈。后来各类矛盾虽稍有缓和,但要求建邦的意愿始终没有消除。1973年,联邦政府根据新宪法精神,正式建立了若开族自治邦。[1]

分布

[编辑]

若开族主要聚居在若开邦的江河流域、伊江三角洲冲积土壤岛和洋别、曼昂等大岛上,北部山区和若开山脉还居住着钦族,实兑平原的西面和北面山区还居住着苗族德族克米人贷尼人[1]

人口

[编辑]

据2010的报告指出(无精准普查数据),若开人的总人口约为3352500人,聚集于缅甸、孟加拉以及印度。主要聚集于缅甸的若开人,则占了当地总人口的4%,更是若开邦的主体民族,若开人也是缅甸的第四大民族。[1][2]

语言

[编辑]

若开族大多数使用的语言为若开语,若开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与缅语基本相通,文字使用缅文。除了若开语外也使用缅语和其他少数民族语言等。

2013年的统计,全缅甸的使用者有182万人(80万人作为第一语言,100万人作为第二语言),全世界中则有202万人还在使用若开语。语言的使用主要在若开邦、钦邦以及普拉特哇乡这三个地方,虽然有些若开人开始仅使用缅甸语,但现在还是有许多人在这些地方的市集、商业上、学校中的非正式场合当中使用若开语,所以它的使用程度还是十分具有活力的。[3]

地理环境[4]

[编辑]

位置及面积

[编辑]
若开人分布图

若开邦位于缅甸西南部。西北部与孟加拉囯为邻,北、东、南三面与钦邦、马圭省勃固省伊落瓦底省相连,西滨孟加拉湾。面积为36778平方公里,首府为实兑市。

地貌

[编辑]

若开邦北部的山脉向南缓缓降低,山脉之间的江河流域平原北窄南宽,南部平原与伊落瓦底江三角洲相连,这一三角洲平原是若开邦最宽的平原,称为实兑平原。

若开邦中部和南部有若开山脉的断层,沿海岸线的平原较窄,没有连成一片。若开山脉的平均海拔为1000多米,最高点为北部的孙山,高达2100多米。

若开邦北部和中部海岸线有岛屿,实兑平原附近为帕永嘎岛,中部有洋别岛、慢昂岛和其他小岛,海岸沿线有礁石、小海湾和沙滩海岸,额布里海滩和甘达雅海滩就在这一地段。

若开邦北部最西面是孟加拉囯与缅甸的界河那河,其东面是木约河、格拉河和雷谬河,还有许多支流均从北向南流。南面还有发源于若开山脉的米都祥河,由北向南流去,这些河流为:得勒河、安河、木依河、丹雷河、丹够河、山多威河、真德里河和瓜河等。

气候

[编辑]

若开邦为热带季风气候,因属于沿岸线地区,由于海风的调节,气候温和,实兑最热的季节为五月,平均气温为摄氏31度。雨季受西南季风的直角袭击影响,雨水很多,年降雨量分别为山多威1525毫米,皎漂2150毫米。

历史沿革[4][5]

[编辑]

早期社会

[编辑]

在缅甸这块土地上,远古时期就有了人类的活动。从公元前2666年到公元前1825年,若开的编年史纪录中总共列出了54名国王的名字,但没有任何证据证明当时已有国家在若开出现。[6]

公元前至公元10世纪,缅甸境内先后出现过许多小国,在缅甸南部有孟族的狼牙修、土瓦、直通、白古、勃生等小国,在上缅甸太公一带建有太公囯。在掸邦一带出现过掸囯,以及位于今缅甸中部的骠囯等等。公元前2世纪到公元4世纪,若开邦一带有过一个受印度文化影响十分深的维萨里王朝,以及在这之后的坎德拉王朝。后者在后来出土的梵文碑文铭中,可见当时的文字使用以梵文为正统。到了6世纪以后新出现的王朝,有些缅甸史者称之为新王朝。此时期梵文和巴利文并用,可见印度教影响持续若开地区,此外佛教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虽然若开地区过往便有跟印度的联系,但因为地理的阻隔,也使得当地显得比较孤立,直到11世纪以前若开当地都维持着独立的状态。[6]

更迭频繁的王朝

[编辑]

蒲甘王朝(1044~1287)

[编辑]

缅甸历史上出现的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国家,历经42代国王后才传至阿奴律陀王。公元1044年,阿奴律陀即位后,大力兴修水利、发展农业,增强了国力,他凭借著强大的经济力量和军事力量,南下征服孟族地区,北进掸邦南部,西征若开,在1057年前后统一缅甸,建立了封建王国。

若开人独立(1287~1752)

[编辑]

1253年,强大的蒙古势力南下,1254年灭云南地方政权大理国,统治云南,与蒲甘王朝争夺金齿地区(在今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和缅甸的掸邦地区),导致大规模的战争。1287年,元军攻占蒲甘。此时,缅甸北部掸邦势力崛起,南部孟族乘机摆脱蒲甘王朝的统治,西部若开地区也宣告独立。1430年,阿拉干那萝弥迦萝王从孟加拉带穆斯林军队回国,传入了伊斯兰教

贡榜王朝前期(1752~1823)

[编辑]

1752年9月缅族首领雍籍牙起兵,于1753年6月定都瑞冒(又称贡榜),建立了缅甸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贡榜王朝(也叫雍籍牙王朝)。1784年派出一支2万多人的大军进入若开,把若开并入缅甸。在波道帕雅(孟云)统治时期(1782~1819),西至印度的阿萨姆、曼尼普尔,东至今缅泰边境的广大地区,都在其统治范围下,缅甸也成为当时东南亚各个中幅员最辽阔强大的封建国家。

殖民统治

[编辑]

此阶段总共发生了三次的英缅战争,前两次更是对若开地区有很大影响,最后一次更是让缅甸王国终结。战后英国殖民政府的种种作为更是让若开人处于弱势。

英缅战争

[编辑]

第一次英缅战争(1824~1826)起于缅甸与英属印度争夺位于英属孟加拉和缅甸若开地区内夫河的刷浦黎岛时缅军驱逐入侵的英军,英国正式向缅甸宣战。缅甸封建王朝被迫在1826年与英国侵略者签订了不平等的《扬达波条约》,这也让若开割让给英国。 第二次英缅战争是因为殖民政府为了掠夺更多殖民地的资源,政府当局借口缅甸方面迫害在仰光港的英国商船船长,不宣而战。缅甸因实力悬殊,而最终无法阻挡英军的进攻。1852年10月,英军已占领了第悦茂以南的整个缅甸。1862年,英军把勃固省与1826年侵占的若开和德林达依合并为英属印度缅甸省。

殖民带来的影响

[编辑]

英国殖民政府为了发展沿海农业,需要大量人力,开始强取豪夺当地若开人的土地让这些罗兴亚人租借,使得人口大量增长,文献中便指出1911年的罗兴亚人口有1872年(58000人)的三倍之多,但是若开人在这之间,仅增加了仅三万多人。[7]然而后来1941年,日军进攻缅甸,为了不让日本进攻印度,英国成立了由罗兴亚人组成的部队,也就是V纵队(V Force),而当时若开族则是依附敌方日军攻击英军及罗兴亚人,守备不足的英国落荒而逃,V纵队便护送英国缅甸殖民政府从若开邦撤离到印度。然而在这之后,缅甸反而开始了内战,由V纵队与当地缅甸民族主义分子对抗,过程中双方都有死伤,数百个村庄遭到V纵队烧毁,十多万佛教徒也遭杀害,许多的若开人因而离开家乡。

二战结束

[编辑]

二战结束后,V纵队组装了一个后来改名为“穆斯林圣战党”的穆斯林解放组织,试图加入刚独立的巴基斯坦,然而后来殖民政府也成说服该领袖,与缅甸其他民族组成联邦。在缅甸独立后,阿拉干成为若开邦,善战邦要求成立自治的穆斯林邦,他们的目标是脱离缅甸建立阿拉加尼斯坦(Araganistan)国,并最终与东巴基斯坦合并,因此遭受缅甸政府拒绝,所以他们决定发动圣战,当中便烧毁了若开邦北部仅存的佛教徒村庄,控制了若开邦北部以及缅甸和东巴基斯坦的边界,因此更多的孟加拉平民迁入若开邦。在经过政府多次的平乱后,风波才得以平息。[8]

社会、家庭与婚姻

[编辑]

家庭与婚姻

[编辑]

若开族实行一夫一妻制,以父系为主,行家父长制。子女婚后可以继续跟父母一起生活,也可以分开过,不过若开族家庭常三代四代同堂。父亲在家庭内部有极大的权威,他负责全家的生活,代表家庭参加社会活动。父母去世时长子或长女要代替父母承担起家庭的责任。在某些若开家庭中,叔叔或者姨母也可以照料侄子、外甥的生活。 若开族家庭有外甥避舅的习俗。外甥成年后舅舅不能去看望外甥,外甥也要回避舅舅。这一习俗可能出于对舅舅的极度尊敬。因为若开族有姑表结亲的习俗,舅舅与外甥构成翁婿关系,故双方应尽量回避。若开青年的婚姻由父母来决定。由于若开青年十分尊重父母,对父母包办自己的婚姻大事大多都默默地接受。 若开族盛行姑表结亲,即兄弟的子女可以与姐妹的子女结婚,但兄弟间的子女(堂兄妹间)不能结婚。若开族人一般不与其它家族联姻。父母去世时,一般由长子长女负责平分父母的遗产,但多数人对自己的弟弟妹妹都比较照顾。如果弟弟妹妹在父母去世时没有成年,长子长女要承担抚养的责任。此时他们可以分得父母一半的遗产,父母留下的土地则不作分割,采取轮耕的方法。离异者再婚时也要给其子女分出一块地。 若开族十分重视家庭的稳定。传统上不鼓励离婚,对离婚者也远而敬之,认为他们会带来坏运。离婚者只能在父母家住1个月,他们不能到其他人家串门,也不能参加别人的婚礼。若开社会普遍欢迎家庭和睦的结发夫妻。人们重视维护家庭的稳定,很少离婚。如果婚姻关系实在无法经营下去,他们需征得村寨头人的同意后方可离异。[9]

社会

[编辑]

生子习俗

[编辑]

若开孕妇生产时常会请接生婆照料。若孕妇难产,就必须给孕妇喝消灾符水,或者在盖房子的棕树叶写上字母na,后倒插在孕妇的发髻上,同时要打开孕妇的箱子、房门、水罐盖以求助产。若孕妇第一胎生的是男孩,则要立即在房子四角插上枣树枝,在房子内插上番樱桃树枝,防止鬼怪来捣乱。同时亲友中的女性要在产房里生火,夜晚要轮流陪护产妇。产后第三天火堆要换火,要将火盆中的火和灰倒掉换上新柴。产房里的火不能作它用。产妇坐月子时要吃髯须姜、喝姜黄酒,不能吃鲜鱼、土豆、竹笋、蘑菇、辣椒、大豆、猪肉,不能接触蜂蜜。产妇生孩子后要用热水洗澡。浴后全身要抹上姜黄,小孩满月后方能洗头。 产妇在生产后第五日或第七日(一般是生长子时为第七日,次子为第五日)要出产房。出产房时要丢弃生产用具,拆掉火炉。要在整个房间里撒上稻谷,挥动棕榈树枝驱鬼。当日还要象征性地给婴儿剃一撮头发。主人家还要准备一个米筛,在里面放上皂角、一把拌有姜黄和油的大米、一块石头、一根铁棍。客人来后要碰一下米筛里的皂角,并说一些吉祥话语,之后将婴儿放入摇篮中,要心中念记佛祖恩德,摇动摇篮祝愿婴儿长命百岁。[9]

命名习俗

[编辑]

按照若开人的风俗,产妇出产房的当日要请亲友吃饭,给小孩命名。命名一般在小孩出生后的第五日或第七日进行。命名时先由一位妇女抱着小孩下楼让小孩见日月,并在婴儿脚上抹些许泥土以示吉祥,之后将小孩抱回楼上。若婴儿为男孩就要摆上镜子、岗包,若为女孩则要摆上梳子和镜子。女孩同时要穿耳。然后宣布给小孩起的名字,并用饭菜或其它食品招待来宾。若开人与缅族一样没有姓氏。他们在给头个孩子起名时名字中常要带一个“乌”(u)字,意思是“第一个”“头一个”。在给其他孩子取名字时喜欢在名字中加上“瑞”(shwe)字,意思为“金子”。若开人爱起3个音节的名字。人名前可根据人的性别、年龄、职位高低等加上相应的人名冠词,方法与缅族完全相同。[9]

剃度习俗

[编辑]

剃度出家是若开族男子一生中最重要的活动。同时也是其父母的心愿和最大的功德,重要性非同一般。若开族男子常在7-20岁之间进行剃度。剃度的规模视家庭的财力而定。剃度后至少要在寺庙中待上一周,否则功德不会圆满。没有剃度过的男子在若开族社会中将会遭受歧视。 一个家庭在确定为儿子剃度后就要搭彩棚,并着手准备布施物品。孩子剃度前要先去庙里学习基本的礼仪知识。寨子里的小伙伴们这时也会自动来帮忙。他们会挨家挨户送盐茶包或糖果包,并通知村人参加剃度仪式。孩子剃度前两日,父母要去庙里存放剃度用的袈裟、法器。剃度前日下午长者带领全寨子的妇女领着戴王冠的剃度者在乐曲的伴奏下载歌载舞地来到寺庙中讨法器,法衣由母亲顶着,法器由父亲拿着,浩浩荡荡地回到其屋前的彩棚里。按习惯在队伍快要到达彩棚时,村里人要将受剃度的男童藏起,然后由其父母用钱赎回。 剃度日早晨,事主家要斋僧、听法、布施,受剃度男童要在三面长鼓的敲击声中开始巡游。巡游时受剃度男童骑着马,由星相相合的男青年撑著华盖,星相合的妇女顶着剃度后沐浴要用的消灾罐走在最前头。男童的母亲顶着袈裟,其他妇女顶着铺盖卷,男童父亲拿着僧侣用具依次而行。巡游队伍到达寺庙后要按顺时针方向围着庙转三圈。之后要将受剃度男童藏起,同来的男士则猛击长鼓大声嚷嚷要听法。受剃度男童的父母给钱后,剃度方得以进行。 剃度开始时先由星相相合者象征性地剃一下头发,然后由年和尚或特请的理发师接着给男童剃发。男童的父母这时要用白布将头发接住以便保存。剃发后男童要沐浴净身,将袈裟置于僧侣前,由僧侣给剃度男童穿袈裟,接着就是听和尚宣法、洒水祝福、男童受戒成为沙弥。此后,家长每日要为其送斋饭,直至还俗。剃度期间,事主家要负责用饭菜、若开米线招待来宾和帮忙的人。[9]

产业与生活[4]

[编辑]

产业

[编辑]

若开族主要以农业为主,主要种植水稻,另外捕鱼业、制盐业、畜牧业、纺织业、手工业也发达。 作物除稻作外,还有种植玉米、花生、芝麻、豆类,更有辣椒、大蒜、咖啡、香蕉、椰子、芒果、柠檬和烟草等。 [9]

生活

[编辑]

服饰 男子一般穿若开纱笼、偏襟上衣与商店出售的成衣。妇女通常穿偏襟上衣和波状条文纱笼,并配戴珍宝等饰品。 饮食 以大米为主食,食用的蔬菜有葫芦瓜、黄瓜、南瓜、豆类、番茄、辣椒、洋葱。此外,山芋野菜也是他们的盘中菜肴,如蘑菇、草菇等。喜欢吃鱼、田螺和海螺。在他们的饭桌上还有一道少不了的菜--糟辣子,它是用火烤青辣椒、虾酱、大蒜、酸果舂打而成。传统饮食有鱼汤米线、糯米竹筒饭、粽子、油煎糯米粑、白糖汤圆、黑糖汤圆、米花糖、米花蜜糖糕、糯米黑糖糕等。

居住 住房为竹木结构的高脚楼房,楼上住人,楼下用来从事一些家庭手工劳动。房屋一般坐北朝南,楼梯的梯级为单数。

婚姻 实行一夫一妻制,婚姻自由。青年男女经过一段时间谈恋爱,有了感情基础,男方便请父母去女方家提亲。亲事定下后,便择吉日在新娘家举行婚礼。婚后3天、5天、7天,夫妻双双返回男方家。

丧葬 人过世后多用土葬,只有高寿者、出家人死后才能火化。人死后,由配偶或亲属替死者洗脚换衣服。洗完澡后打碎盛水的罐子,然后用棉线把死者的脚拇指捆扎起来。停放一两天,使和尚念经超渡,过了星期三才能下葬。尸体抬到墓地后,在死者口中放入金银之类的东西或钱币。棺木上放置用米制成的花。由和尚念经,举行辞灵仪式。因灾或死亡者不能举行辞灵仪式,且不能埋入公共墓地。

禁忌 一些若开人认为听到猫头鹰的叫声、见蛇爬到楼上、白蚁窝隆起都是凶兆,灾难将临头,而必须请僧侣念经消灾。出远门遇蛇也是凶兆,预示著很长时间回不了家。 [4]

信仰与习俗

[编辑]

信仰

[编辑]

若开族的宗教信仰以小乘佛教为大宗,另有部分人群信奉伊斯兰教与印度教。[1]

习俗

[编辑]

若开族的风俗习惯基本上与缅族相同。[1]

赛船节是若开人的传统佳节。缅历每年的1、2月间(公历4、5月间)正是收获季节,也是若开人一年一度的赛船节。节日期间,若开邦的城镇和乡村都要举行规模不一的赛船节。兰里市(古称杨马瓦底城)的赛船会规模最大,以“真正的赛船节”闻名全缅甸。

按照赛船节的古俗,参加比赛的船必是三个月前用上等树木建造的独木舟;船长为30到96英尺,船宽以两边各可坐下一排划桨者为准;每条船的桨手由16至50人组成。现在则规定为30英尺长,14名桨手。

兰里市的赛船节历时3天(一般在公历5月27、28、29三日)。头两天为赛船,每次两船竞划,先到终点者胜,最后取速度最快的前三名。最后一天即举行娱乐活动和颁发奖品。节日期间,政府机关和学校甚至放假三天来一同庆祝。[1]

文学与艺术

[编辑]

文学

[编辑]

若开族的文学非常古老,公元前数千年便有神话的传说,贡榜王朝前的几段独立王朝时期也发展许多口传文学,有故事、诗歌等等。在定耶瓦底城遗址当中出土的银币、铜镜、佛像砖、石刻片上,便有梵文、巴利文写成的若开族文学文献,他们也与若开史中记载的故事相符。自1824至1826年英国侵占若开以后,文学发展受到剧烈的影响,直到后来缅甸独立以及1962年成立了若开邦后,若开文学才重见天日,发行了不少若开族的杂志,如:《若开之光》、《定耶瓦底》,当中有不少若开族文学亦或文化相关的文章。[10]

故事

[编辑]

若开人的故事当中不仅会有寓言故事,告诫子民一些重要的观念,如《为他人谋利自己也会得利》当中提到一位捕鱼维生的穷苦青年因为自己的慷慨脱离贫困,过上了非常幸福的生活。[10] 此外也会提到传说的由来,如《复活药》就提到今日人称月蚀为狗吞月的由来。[10]

宫廷文学

[编辑]

若开王国的繁盛,也让他们的文学发展更加蓬勃,有许多著名诗人,甚至影响其他王朝,像是后来的东吁王朝、贡榜王朝。缅甸文学史上第一部埃钦诗便是1455年若开诗人阿都敏纽所写的《若开公主》埃钦。而埃钦属于宫廷文学当中,因为内容多写王国世系,所以能激励爱国情感,这首诗的文字运用精确,言简意赅,也成为后来同类作品的先导。[11]

雅都也就是所谓的赞歌,此外此诗创作的题材十分广泛,有田园山水、祈神祀塔、歌功颂德、征战、男女情谊等等。若提到雅都诗时,便会想到两位宫廷女诗人的自诩雅都,其中之一便是若开女诗人米纽。她的自诩雅都前两段分别写了群山之首的须弥神山以及众鼓之官报十大鼓的高贵,前两段也成了第三段的伏笔,在第三段时她才写到了自己是多么的与众不同。。[11]

诗人奥伽边与王储敏卡榜一起在和沙瓦底时,也写了怀念王都妙乌的雅都,当中便提及了一年的景色,这也使得敏卡榜兴起怀乡之感而决心返回。[10]

艺术

[编辑]

建筑

[编辑]
实当寺

若开王国在全盛时期是领先的海上强国,建筑便以其壮观特色夸耀它的财富。妙乌这个都市建立不到数十年,在东南亚唯一的建筑对手,就只有缅甸中部的蒲甘和柬埔寨的吴哥窟,但它们在那时都是遭到遗弃的状况。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指出在妙乌的古迹数量十分的多。旧妙乌的中心是实当寺(Shitthaung Temple),也就是“八万佛塔”。它的三层回廊上雕刻十分细致,有着献给佛陀转世而刻镂的547首诗,以及许多令人目眩神迷的雕刻佛像;此外,妙乌也有着完善的灌溉渠道系统与人工湖环绕,证明了当时工程的先进程度。[12]

钱币

[编辑]
公元八世纪的银币

在目前考古学家所挖掘到的最古老若开钱币可以追溯到公元4、5世纪时,当中又以银币为主,上面变塑有国王的头像。[6]

现况

[编辑]

在若开邦发生的族群冲突中,当中又以罗兴亚人以及若开人和缅甸军的冲突最甚,因为历史上经历了缅族化以及英国殖民的历程,始得若开人如其他原住民族群一样在家乡显得更加边缘[7],造成了日后不仅是若开人流离失所,若开人也成立反叛部队寻求更大的自治可能,若开邦目前作为缅甸最贫穷邦之一[13],如此冲突若继续延展,对当地发展亦是难题。

在若开邦中的罗兴亚人

与罗兴亚人的纠纷

[编辑]

罗兴亚人的先祖可追溯自15至16世纪进入缅甸西南部,为当时若开人所建立的阿拉干王国作战,但大部分的若开邦穆斯林是19世纪英国殖民期间从孟加拉的吉大港移入。[7] 近年来,若开人以及罗兴亚人之间较大的冲突起于2012 年的 5 月,在这个冲突发生之前,便有许多零星冲突在靠近实兑的罗兴亚村落发生,当地军警甚至纵容或帮助若开人害这些罗兴亚人,有些村庄被警察放火焚烧,甚至开枪打死罗兴亚人。也因此2012年这个冲突,更是引发双方群起反抗的导火线,三位罗兴亚人抢劫并奸杀一名若开女性,随后一群若开民众便以凶手在车上为由攻击一台载满罗兴亚人的公车,许多罗兴亚人也在后续展开报复的行动,双方一连串互相攻击之下,政府便开始实施宵禁并部署军队试图控制这场动乱,最终官方统计有 29 人伤亡,许多若开人以及罗兴亚的房屋遭受烧毁,导致30,000 人因这个事件而流离失所[14]

在这场冲突之后,缅甸政府才强制移动原本居住在实兑市区且与若开人关系良好的罗兴亚人到距离实兑市区约5公里的罗兴亚难民管制区内,在这之前,不少罗兴亚部落原本就座落在此区域,而非全被政府强制移居。目前,共有12个难民营区散落在方圆8公里的管制区里,在营中的总人数约有14万人,在营中的待遇并不良好,缺凡完善的饮食以及医疗。[15] 许多罗兴亚人因为受不了在难民营中的待遇,开始利用各种方法前往邻国。前往较邻近的孟加拉或是泰国,或是跟着人蛇集团搭船前往更远的马来西亚或是印尼。2015年媒体捕捉到在泰国跟马来西亚附近的安达曼海域上有一群被弃置的罗兴亚船民,也让国际开始注意到了他们。[16]

在2017年一群罗兴亚武装分子向缅甸警方发动连环袭击,结果缅甸军方大举镇压居于若开邦的罗兴亚人,不仅烧毁无数村庄,甚至是屠杀、强奸罗兴亚人,在短短两个月破万名罗兴亚人遭受杀害[17],因此近七十万罗兴亚人于一个月内被驱逐离开所属的聚居地,涌入孟加拉,引发近代史上最大规模的难民潮,联合国更直言缅甸政府的行为是种族清洗[18],但是也有些不愿进入孟加拉难民营或返回家园的罗兴亚,选择在边境落脚。[19]

若开邦紧邻人口众多的穆斯林国家孟加拉,担心着会受到移民潮的侵袭,因此虽然军政府让缅甸经济低落,政治上过度极权,但是面对罗兴亚人的议题,因为与若开族立场上相同,让他们在若开邦受到大力支持。若开人也担心,昂山素季会受迫于国际社会的压力,给予罗兴亚人公民身份,造成罗兴亚人口的快速增长因而可能导致历史重演[20],所以若开族在这里的地方势力都不希望冲突解决,因为如此一来才可以继续控制若开邦,维持利益现况。[16]


若开人叛军

[编辑]

若开军因为要求若开邦的佛教人口能享有更大自治权,造成缅甸军方和若开人组织若开民族军(Arakan Army)持续对战了数周,2019年1月1日联合国的人道机构表示,这场战争驱使数以千计平民逃离家园躲入寺院或其他社区场所。

若开军指控缅甸国防军部署大量大炮对付村民。若开军发言人开塔卡(Khine Thukha)表示:“人们被战事困住。”他还指控缅军强行占用教堂、学校和寺院等场所。[21]

然而缅甸安全部队和若开军叛军连日的冲突,也让上万居住在孟缅边界地带的罗兴亚穆斯林难民感到恐慌,据法新社报导,罗兴亚领袖穆罕默德(Dil Mohammad)和难民营领袖阿兰(Nur Alam)诉及,政府军和若开军在缅甸境内交战持续升温,情势非常紧张,缅甸边防部队已经在他们的营区附近设立10个新哨所,每日每夜常听到枪声作响,枪战已经造成人民恐慌。[19]

参考资料

[编辑]
  1. ^ 1.0 1.1 1.2 1.3 1.4 1.5 杨, 长源; 许, 清章; 蔡, 祝生. 緬甸概覽.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0年7月. ISBN 9787500406242. 
  2. ^ Myanmar Population 2019. worldpopulationreview.com. [2019-06-16]. 
  3. ^ Rakhine. Ethnologue. [2019-06-10] (英语). 
  4. ^ 4.0 4.1 4.2 4.3 贺, 圣达; 李, 晨阳. 《緬甸(Myanmar).列國志.》.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9年7月. ISBN 9787509706145. 
  5. ^ 李, 谋; 姜, 永仁. 《緬甸文化綜論》. 18-31. 2002年8月. ISBN 9787301058312. 
  6. ^ 6.0 6.1 6.2 He, Shengda.; 贺圣达. 緬甸史 初版. [Peking]: 人民出版社. 1992. ISBN 7010011737. OCLC 29476410. 
  7. ^ 7.0 7.1 7.2 Cockett, Richard,; 廖婉如,. 變臉的緬甸:一個由血、夢想和黃金構成的國度 初版. 台北市: 马可孛罗. ISBN 9789869335829. OCLC 962037403. 
  8. ^ 從歷史的大脈絡來看,為什麼緬甸人痛恨羅興亞人? | 故事. gushi.tw. 2017-09-07 [2019-05-29] (中文(台湾)). 
  9. ^ 9.0 9.1 9.2 9.3 9.4 {| Donald.F Edwin.J|《欧洲形成中的亚洲.第三卷.发展的世纪第三册东南亚人》| 中国北京市 | 人民出版社 | 2013年3月 P.13
  10. ^ 10.0 10.1 10.2 10.3 Li, Mou.; 李谋. 緬甸文化總論 初版. 北京市: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206–208. ISBN 7301058314. OCLC 52272361. 
  11. ^ 11.0 11.1 姚, 秉彦; 李, 谋; 杨, 国影. 緬甸文學史 初版. 广州市: 世界图书出版广东有限公司. 2014: 37–38,41–42. ISBN 9787510087554. OCLC 951377410. 
  12. ^ 消失的緬甸帝國是現代暴力的舞台. 国家地理杂志中文网. [2019-06-03]. 
  13. ^ 緬軍和若開人叛軍對戰 2500人逃離家園 | 國際 | 中央社 CNA. www.cna.com.tw. [2019-05-28] (中文(台湾)). 
  14. ^ 在緬甸,佛教徒對穆斯林的怒火顛覆了我們對佛教的認識 | 故事. gushi.tw. 2017-11-13 [2019-06-10] (中文(台湾)). 
  15. ^ UN accuses Myanmar of ethnic cleansing. 2016-11-24 [2019-07-22] (英国英语). 
  16. ^ 16.0 16.1 走往遭滅絕的路上——羅興亞悲歌再起 - 報導者 The Reporter. www.twreporter.org. [2019-06-10] (中文(台湾)). 
  17. ^ Report of the detailed findings of the Independent International Fact-Finding Mission on Myanmar
  18. ^ 港台电视31. 羅興亞難民危機──緬甸佛教界隱藏的黑暗面. The News Lens 关键评论网. 2018-11-13 [2019-05-30] (中文(台湾)). 
  19. ^ 19.0 19.1 緬軍和若開人叛軍交戰 邊境洛興雅人恐慌無助 | 國際 | 中央社 CNA. www.cna.com.tw. [2019-05-28] (中文(台湾)). 
  20. ^ 缅甸的罗兴亚难民潮是怎么发生的_私家历史_澎湃新闻-The Paper. www.thepaper.cn. [2019-05-30]. 
  21. ^ 緬軍和若開人叛軍對戰 2500人逃離家園 | 國際 | 中央社 CNA. www.cna.com.tw. [2019-05-28] (中文(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