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基百科讨论:可靠来源/存档3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壹周刊》是可靠来源吗?

《壹周刊》涉及诽谤被判刑。 请问在维基百科 ,《壹周刊》是可靠来源吗? [1]—以上未签名的留言由203.106.154.171对话贡献)于2016年5月26日 (四) 07:18 (UTC)加入。

不太建议用《周刊王》等八卦杂志,特别是内文珍对宿敌的文章。--Outlookxp留言2016年5月26日 (四) 08:19 (UTC)
囧rz...内容放错地方吧,八卦类型是尚未证实的资料,要放也可以,不至于说完全不可靠的地步,有些内容牵扯到深喉咙,证实上的确有难度会造成查证上的困扰就是。做为参考资料是可以的,但尽量不要弄成主要资料。我不用【可靠】这两个字去评断。因为可不可靠就交由读者阅读过各式各样的相关资料后自行判断,除非常识常理真理或已经有确实的查证管道与资料,没有人可以下是否可靠的评断。--核斯留言2016年5月26日 (四) 13:55 (UTC)
@Outlookxp:只是提前打预防针的说明,我对于可靠的判定援引了法律上的【成文法】【习惯法】概念,方针就如同【成文法】,不同的国家民族与文化会有不同的【习惯法】,这也是为什么大纪元会被拿来互动吵的原因。但WIKI有不能【地域中心】的方针,有着地域中心的习惯法无法适用,成文法优于习惯法,真的想禁掉大纪元等资料就势必要形成不抵触【成文法】的【习惯法】,形成方式就是社群讨论了,如果社群讨论是无共识。最近刚好学了点浅薄的法律,拿来试图解释最近的这件事情还有可靠资料,毕竟中华民国国家考试要考法律观念,要写申论题,当练习。--核斯留言2016年5月26日 (四) 14:15 (UTC)
单一事件不影响其可靠性。--Gqqnb留言2016年5月27日 (五) 00:17 (UTC)

说到来源可靠性…有个问题…

在“用户投稿经网站编辑审核后刊登”的网站上出现的文章是否可靠性来源?这类网站标准低的有cnbeta和a岛 标准高的有anandtech和huffington post等等 (这里的高低只是按个人感觉分类)——C933103(留言) 2016年5月28日 (六) 16:27 (UTC)

那报纸的“读者投书”与“民意论坛”呢?-游蛇脱壳/克劳 2016年5月29日 (日) 03:46 (UTC)
这在WP:SOURCE明文规定只能作为作者主张的可靠来源,而非事实的可靠来源。--LHD留言2016年5月29日 (日) 18:31 (UTC)

建议将知乎、科学松鼠会列为不可靠来源。

如题。--Fxqf留言2016年5月14日 (六) 13:34 (UTC)

用户生成内容网站不适合作参考文献。--Jasonzhuocn留言2016年5月15日 (日) 15:58 (UTC)

如果在这些网上发言者的身份得到验证 可作一手来源使用——C933103(留言) 2016年5月25日 (三) 20:16 (UTC)

知乎本来就不是可靠来源。--Gqqnb留言2016年6月2日 (四) 01:26 (UTC)

发生洪素珠事件,日后维基百科还能将“PeoPo公民新闻”算可靠来源吗?

有关洪素珠,根据[2][3][4]这些事情的发生,我想问各位,日后写条目要引用“PeoPo公民新闻”时,这能是否算可靠来源可被引用?我不是在讨论洪素珠条目可不可以引用“PeoPo公民新闻”,可别搞错了。--36.233.178.27留言2016年6月14日 (二) 04:52 (UTC)

如同WP:NEWSORG说的,就连一些小报都不太算可靠来源了,我不认为公民新闻可以算。公民记者未受过专业训练(虽然台湾的记者没好到哪去),我觉得跟读者来函、社论的等级是差不多的,性质甚至可以说很像维基新闻--Liaon98 我是废物 2016年6月14日 (二) 04:55 (UTC)
不算+1,由这次公视的声明和网站规范得知这些新闻是自由上传,且被动接获检举才会处理,等同个人发表来源。--LHD留言2016年6月14日 (二) 05:30 (UTC)
我们找管中祥这位传播学家讨论吧!--RekishiEJ留言2016年6月23日 (四) 01:13 (UTC)

大纪元时报新唐人是否可靠来源?

本人根据WP:RS#需要关注的问题移除了几个条目中的这些来源,但遭到@Wetrace:回退。请问这些来源能否算可靠?若不算本人将继续移除。--CHEM.is.TRY 2016年5月8日 (日) 22:30 (UTC)

(:)回应-
  1. Jsjsjs1111删除在下于其讨论页的询问与提醒[5]
  2. Jsjsjs1111移除“十多个条目”中,新唐人或大纪元的来源,理由是“不可靠来源”。(被移除的,例如短波广播周玉蔻黑心商品夏俊峰案阿三哥与大婶婆即食面恐头龙属对蒋介石的评价等各式条目,与来源并无利害冲突)
  3. 这些来源是许多用户各自编辑时选用的。维基方针中并未列为不可靠来源。过去社群中,有几位大陆用户要求删除,例如在DYK讨论、客栈讨论,但结果都获保留。
  4. Jsjsjs1111的作法,是否涉及言论审查呢?是否涉及扰乱破坏?Wetrace欢迎参与人权专题 2016年5月8日 (日) 22:34 (UTC)
WP:RS#需要关注的问题:“但是在编辑时请还是避免使用那些清楚地带有非中立观点的政治团体的资料来源,例如凯达组织、有法轮功背景的媒体(如大纪元时报新唐人电视台)、英国社会工人党英语Socialist Workers Party (Britain)、或是风前网英语Stormfront (website)等。使用此类型的资料来源时,请设限于以一次文献的方式来描述该组织或其组织观点,但是必须谨慎地少量使用。”
个人认为,这些来源应该全部换成中立的可靠来源(如[6][7]),如果找不到可靠来源则应该直接删掉。--CHEM.is.TRY 2016年5月8日 (日) 22:37 (UTC)
(!)意见-
  1. Jsjsjs1111所引述的“大纪元时报、新唐人电视台”是2015年11月20日某管理员添加的,“法轮功背景媒体”是2015年11月21日个别用户添加的,但是否经过讨论及共识呢?个别管理员、个别用户可以自行改动方针?FLG背景的媒体,怎能跟凯达组织相比?在FLG相关条目尽量避免使用还可理解,但不应所有条目排除使用,大纪元时报、新唐人电视在许多国家地区都是常见及被接受的正当媒体。
  2. 之前客栈讨论时,曾有个别大陆用户提出要排除,但并未被接受。《2015年12月客栈讨论-第15年发展计划提前讨论》,曾有用户提出“过滤FLG媒体”,参与讨论的用户大多反对。
  3. 况且,这些条目中,大纪元、新唐人来源的使用量并不特别多。
  4. 中共的党媒、官媒,可靠度如何?在海外观点来看呢?Jsjsjs1111是否应主张全面在维基百科移除中共党媒官媒?Wetrace欢迎参与人权专题 2016年5月8日 (日) 22:46 (UTC)
(:)回应:那段话是管理员加的,有什么问题?你如果想移除中共官媒的话你自己去。--CHEM.is.TRY 2016年5月8日 (日) 22:54 (UTC)
(!)意见-“大纪元时报、新唐人电视台”是2015年11月20日某管理员添加的,“法轮功背景媒体”是2015年11月21日个别用户添加的,但是否经过讨论及共识呢?之前客栈讨论时,曾有个别大陆用户提出要排除,但并未被接受。《2015年12月客栈讨论-第15年发展计划提前讨论》,曾有用户提出“过滤FLG媒体”,参与讨论的用户大多反对。Wetrace欢迎参与人权专题 2016年5月8日 (日) 23:49 (UTC)
(!)意见-那就请您提出将中共官媒列入维基方针好了。Wetrace欢迎参与人权专题 2016年5月8日 (日) 23:00 (UTC)
中共官媒可比轮媒中立多了。你自己觉得不中立的话,请您自己去删。--CHEM.is.TRY 2016年5月8日 (日) 23:08 (UTC)
(:)回应-《Wikipedia_talk:可靠来源#建议将新华社,人民网等的政治新闻作为不可靠来源》这里也讨论过。Wetrace欢迎参与人权专题 2016年5月8日 (日) 23:49 (UTC)
但最终该讨论还没有做出一个定性。——路过围观的Sakamotosan 2016年5月9日 (一) 00:46 (UTC)
我觉得吧,都是属于有效来源,但面对一些利益可能相关的问题时,这些来源还需要其他第三方的可靠来源来论证。删除反而反而是下策,除非是明显的不可靠来源,或者是牛头不对马嘴的。——路过围观的Sakamotosan 2016年5月9日 (一) 00:46 (UTC)
注意这句话:“可靠来源并不要求是中立的,客观的或者没有偏见的”。法轮功媒体(大纪元新唐人)、中共媒体(人民网新华网等)、美国之音、XX之音都有强烈的政治宣传,这意味着它们经常不会保持中立客观。对于中共政治而言,中共媒体(以及中共所控制的所有媒体)都是正面宣传,而法轮功媒体和美国之音几乎都是负面宣传。对于美国而言,中共媒体有时则是负面宣传(例如认为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阴谋颠覆中国)。因此建议将新华社、人民网作为不可靠来源,或者将法轮功媒体作为不可靠来源,实际上都是观点和立场的问题,与是否为可靠来源无关(并且对于中国大陆维基人而言,因为法轮功媒体的负面宣传和观点更强烈,与自己的认知不符,所以经常认为法轮功是不可靠的)。--vjudge1留言2016年5月9日 (一) 03:05 (UTC)
我是赞成Jsjsjs1111移除这类评论、滥骂口气的文[8],但无关者不要这样移除,也请Jsjsjs1111保持风度,不要在摘要滥骂。是否移除,不是看媒体,而是内文,以Wikipedia:中立的观点WP:不合理的比重、公正的语调等。中文维基百科政治条目充斥这类一面倒的政评文,而不是让事实自己说话为准,我之前就主张要改[9]。--Outlookxp留言2016年5月9日 (一) 04:25 (UTC)
编辑写法及语气可调整,应尽可能让事实说话。Wetrace欢迎参与人权专题 2016年5月9日 (一) 04:37 (UTC)
(+)同意Outlookxp 先谈客观事实的问题:不管共产党是否封锁消息,客观事实一定能通过不同主体来相互印证。如果法轮功(或者中共)的指控是真实的,那么应该会有非法轮功和非中共的人来描述。如果只有法轮功媒体或中共的一面之词(没有其他来源的描述、肯定或否定,但是转述不算),对于事实的描述则是不可靠的,必要时应予移除。以Outlookxp举的第一个例子为例,删除的第一个“迫害法轮功”固然侵犯人权,不过,既然侵犯人权是严重的问题,那么就应该有非法轮功的媒体或团体来证明或证伪这个人的所作所为。如果只有法轮功媒体来说明迫害法轮功的事情,对事情的叙述当然不可靠(不过来源还是可靠的,只不过没有说服力);第二个迫害律师的行为叙述主要来自部落格,这是维权网的网志,其可靠性存疑(不要看到网志就不可靠,需要验证网志的主体之后再下结论);第三个提到江派的问题,如果自由亚洲电台和大纪元所提到的是可以相互印证的(而且不像是出自同一个地方),我认为可以保留,但是删掉也不可惜,毕竟这两个媒体都是政治宣传。
回到核心问题,我认为单纯依赖这些政治宣传的媒体这种行为是不可靠的,因为不能保证中立的观点,但是法轮功媒体和中共媒体仍然算是可靠来源。所以也请Jsjsjs1111不要看到法轮功就删除(除非它阐述的事实无法通过非法轮功的验证,或者严重破坏了中立性),而且其他人在引用来源时也要辨明真伪。只要说的是事实,阐述的观点能使条目保持中立,就不必在来源问题上搞“阶级斗争”。如果非要在来源上较真,对维基百科实行彻底的共惨主义应该是个不错的选择。当然以前我自己也有类似的毛病,经过这个讨论,我自己倒也能反思一下,免得“为了阐述观点而搜罗证据”。--vjudge1留言2016年5月9日 (一) 06:22 (UTC)
(:)回应:如果不移除,而是更换来源如何?如[10][11][12][13]。--CHEM.is.TRY 2016年5月9日 (一) 06:39 (UTC)
(:)回应:大纪元非针对中共的新闻报导很多都从其他媒体转来,若更换来源的引用内容都不多,我自己没意见,也请不要再摘要写那些话,谢谢。不过大纪元新闻页面的好处是较保存久,如Wetrace所说“大纪元经常翻译一些科研报导、翻译报导,而且报导量在海外中文媒体中算是特别多的,而且在网络上公开连结不收费”,不像中国时报、联合报会定期移除。我好几年前,我也因欧帕兹等条目质疑大纪元的报导,被人警告不要污辱大纪元,还被提到当前的破坏,但现在大纪元在这科学方面较好了。---Outlookxp留言2016年5月9日 (一) 06:44 (UTC)
(:)回应:如果内容一致,换引用其实是无所谓的(例如可以把转载换成原始出处),不过,不要单纯因为它是法轮功媒体就将其移除(详见诉诸人身)。如果被人怀疑搞破坏,或者被人贴标签,反倒不好了。当然,我不是法轮功人士,在法轮功问题上我保持中立。--vjudge1留言2016年5月9日 (一) 07:30 (UTC)
首先存在利益冲突的地方肯定不能用(比如上文[14]这种),但就算没有利益冲突,大纪元和新唐人充其量也只能算是小报这一级别的来源,如果有更权威的出处将其换用并无问题,这一点和国家级的新华社或是人民日报有本质区别。—Chiefwei - - 2016年5月9日 (一) 07:42 (UTC)
那某球时报也只能算是小报。--4Li 2016年5月12日 (四) 08:12 (UTC)
中共领导人高调宣称‘党媒姓党’,即是所有中共控制的媒体,都是中共的喉舌,要维护党的利益控制舆论,这样都会有中立性、可靠来源的问题。--Thomas.Lu留言2016年5月9日 (一) 17:51 (UTC)
那大轮子以抹黑TG为己任,难道就没有中立性问题?倒不如这样理解,大轮子从分类而言,已经是属于游击队性质来源,考据时本来就需要多方面确立。——路过围观的Sakamotosan 2016年5月10日 (二) 01:14 (UTC)
(!)意见--(1)在下提一个有趣现象,几年前有某大陆用户批评使用大纪元;但在这大陆用户自己大量引用大陆党官媒时,却完全“不列明来源”,读者必须要点进去才知道是哪家媒体,读者根本无从判断来源是否第三方/可靠性---形同架空了方针...。相较下,但使用大纪元或新唐人的,至少就在下个人/或被Jsjsjs1111删除的用户编辑,我们都会“明确列名来源”---让读者自行判断。(2)大纪元/新唐人的报导,当然也可能出错,每个媒体在总体上、个别消息的可靠性都可以讨论切磋。另提几个讯息提供参考,
  1. 几年前“司马南(亦有称其大五毛)”公开说,王立军事件后,一系列后来被证实的消息与FLG学员所办媒体“谣言”保持高度一致,他说搞不清楚为何境内外谣言总被证明是事实。
  2. 香港《信报》前总编辑练乙铮曾多次在《信报》专栏评论上称大纪元准确。2014年7月发表评论,对香港人了解中国国情该看哪家报?提出以下观察“《大纪元》 在大陆的线人多、层级高,小道消息量大......大处却每发必中,于王立军、薄熙来事件如此,这次徐才厚出事,亦复有先见之明。”“在报道周永康事件 上,《文汇报》输给《大纪元》,而且是大输特输,事后还得‘补飞’表忠。”练乙铮2016年在《纽约时报》专文提到,大纪元在“对北京的权力游戏的分析上,时常被证明是正确的。”
  3. 大纪元最早报导对中共摘取器官指控,刚开始很多大陆人说是谣言,但后来经过独立调查,世界移植学会、多个国家国会、联合国酷刑委员会都公开批评谴责。Wetrace欢迎参与人权专题 2016年5月10日 (二) 04:35 (UTC)
(!)意见--新华社、人民日报虽然是“国家级媒体”,但也要考量“新闻自由度排名、言论自由管制”的背景,所讲的、所做的、所说的---“是正是负”也是国家级....例如SARS/四川地震/六四天安门到底死了多少人?Wetrace欢迎参与人权专题 2016年5月10日 (二) 04:35 (UTC)
(!)意见:这有什么好讨论的,FLG媒体当然是不可靠来源,只能作为第一手资料,但要以其他可靠来源作为补充,否则干脆不要用。——苏州宇文宙武的主页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6年5月10日 (二) 06:37 (UTC)
“这有什么好讨论的,FLG媒体当然是不可靠来源”,这是诉诸人身谬误。--vjudge1留言2016年5月10日 (二) 07:41 (UTC)
中共党媒也只能作为第一手资料,这也不用讨论了。--4Li 2016年5月12日 (四) 08:12 (UTC)

(!)意见我认为当没有涉及政治与宗教议题时,大纪元与新唐人与一般媒体的报导方向并没有很明显的不同,不该以不可靠来源的理由删除。而纵使在遇到有关的敏感议题时,无论是大纪元还是中共的党报,也不该以不可靠的理由直接删除,而是应该考虑收录多方不同的说法以平衡观点。至于大纪元的报导内容可不可信应该由维基百科读者自己判断,而不该由编辑者主观替大家决定。--泅水大象讦谯☎ 2016年5月10日 (二) 06:40 (UTC)

“至于大纪元的报导内容可不可信应该由维基百科读者自己判断,而不该由编辑者主观替大家决定。”这话真有趣,那我是不是可以理解为:无论编辑者编辑的内容可不可信应该由维基百科读者自己判断,而不该由编辑者主观替大家决定。那么啥内容都可以放上来了?——苏州宇文宙武的主页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6年5月10日 (二) 06:54 (UTC)
我们不判定描述,我们只是描述的搬运工。——路过围观的Sakamotosan 2016年5月10日 (二) 08:02 (UTC)
破坏也算“编辑的内容”,所以不要混为一谈了。--vjudge1留言2016年5月10日 (二) 08:01 (UTC)
苏州君的类比有个严重的错误:大纪元好歹也是有相当发行量的公开媒体,也有相当数量的阅读者认同其观点(当然也有更多人不认同),以这角度来说它和一般的报章杂志并没有什么关键的不同,符合维基百科的参考来源要求,这跟普通一个编辑者在无任何参考来源的支持下胡乱编辑的内容是完全不同的事。世界上存在很多报章本身是有特殊政治背景,只是大纪元的幕后推手是法轮功所以阁下特别感冒,要不然它跟那些政党办的党报又有啥不同?我个人并不喜欢法轮功这个团体,但若讨论的主题是大纪元适不适合作为维基百科参考来源,我认为并没有不适合。--泅水大象讦谯☎ 2016年5月10日 (二) 08:03 (UTC)
以下是玩笑:我们换个话题吧,朝中社的政治立场和大纪元一样都很强烈,而且朝中社老撒谎,不仅撒谎而且撒得很夸张(想想朝鲜人民的幸福生活),你们说朝中社算不算可靠来源?(不懂韩文可以看我们民族之间,里面有中文)你们说到底是朝中社撒谎次数多,还是大纪元新唐人撒谎次数多?--vjudge1留言2016年5月10日 (二) 08:12 (UTC)
vjudge1,有些用户可能不在意朝中社撒不撒谎,也不在意新华社、人民日报撒不撒谎。Wetrace欢迎参与人权专题 2016年5月13日 (五) 05:00 (UTC)

(-)反对作为可靠来源,内容极端(中文版说是极端,至于其他语言版本,不算极端吧)。--Shwangtianyuan 留言在此 2016年5月12日 (四) 04:21 (UTC)

(-)反对作为可靠来源。--Carrotkit欢迎参与DC14非正式投票 2016年5月12日 (四) 05:26 (UTC)
(+)支持做为参考来源,但不可做为主要来源,左手只是辅助。--核斯留言2016年5月12日 (四) 05:28 (UTC)
(!)意见 “大纪元时报、新唐人电视台”不止是政治资讯,也有文娱消息及其他新闻。那些没有政治观点的报导难道也不算来源?--Nivekin请留言 2016年5月12日 (四) 07:18 (UTC)
(:)回应:“没有政治观点的报导”仍然是小报级别的,鉴于它们在政治新闻上习惯造假,其他内容的可靠性也存疑。--CHEM.is.TRY 2016年5月12日 (四) 13:56 (UTC)
(:)回应,泅水大象君所言有理,“大纪元好歹也是有相当发行量的公开媒体,也有相当数量的阅读者认同其观点(当然也有更多人不认同),以这角度来说它和一般的报章杂志并没有什么关键的不同,符合维基百科的参考来源要求”。
反过来中共官方表明要‘党媒姓党’,已经说明代表党的立场,包括人民日报、环球时报等,都不是政治中立的媒体,这些官媒党报虽然有人支持,但同样有人不认同其立场,但不是完全不可引用。
维基百科应收录各方观点,由读者自行判断,而不是故意抹除不讨好的来源,进而令到条目只代表某党团的立场。更远一点,华盛顿邮报、华尔街日报、日本共同社、台湾自由时报等,对中国较多负面报道,都可被认为不能引用,中文维基将会为讨好某些编者而掉入政治审查。--Thomas.Lu留言2016年5月12日 (四) 14:22 (UTC)
如果讨论最终结束的时候能够达成共识,在维基百科:可靠来源中应该提醒一下那些“我就是认为共惨党不靠谱”、“我就是认为法轮功不靠谱”、“我就是认为泛蓝/绿不靠谱”的人。--vjudge1留言2016年5月12日 (四) 15:05 (UTC)
负面报道/政治不中立 ≠ 造假。轮子媒体造假是出了名的。--CHEM.is.TRY 2016年5月12日 (四) 16:41 (UTC)
‘党媒姓党’强调党媒要代表党的利益,在报道与党相关的事件,不仅是政治不中立,更涉及利益冲突,而不是可靠来源。因此以 君之造假论,有党背景的媒体都不能作为可靠来源。--Thomas.Lu留言2016年5月12日 (四) 17:14 (UTC)
“党媒”在报道与党相关的事件的时候也许不中立,但是轮媒报道所有内容都不中立。--CHEM.is.TRY 2016年5月12日 (四) 18:15 (UTC)
(!)意见--
  1. Jsjsjs1111上面这句话,本身就已经明显的偏颇不中立吧!?党媒用“也许不中立”?讲的好像党媒是“被认可的国际主流媒体”一样...大纪元“所有不中立”?这句话更显然偏颇不实---让人想到文化大革命扣帽子了。Jsjsjs1111说大纪元“习惯性造假”,在下于前面已提出许多反例。---在下也提个醒,据说大陆广泛流传一句话“《人民日报》除了日期是真的,其余都是假。”---这句话不是在下说的,而是很多大陆朋友、外国朋友说的,提供社群参考。
  2. 大纪元经常报导中共对FLG及良心犯、维权律师的“酷刑”,这些是说谎、造假?但大纪元报导的事件与内容经常被联合国人权机构收录,各国政府及国会,谴责中共是谴责假的?乱谴责?都要被扣上“反华势力抹黑”?另,中共当局严控消息来源,海外记者在中国采访非常困难、遭到官方严重干预...。
  3. 政治新闻,当许多海外媒体都还不大敢报导时,大纪元好多好多年以前就报导薄熙来周永康的问题,并提出“薄周政变”,这些是谣言吗?其他媒体不是跟进了吗?习近平政府不也在讲“政治秩序”、“集团”之类了吗?中共当局长年否认使用囚犯器官,说是“反华势力抹黑”,后来卫生部副部长等官员不是也几次改口认了吗?这些是谣言吗?太多例子不胜枚举。
  4. 在下以为,Jsjsjs1111这项讨论具有针对性,一再针对FLG相关背景议题、媒体。如果要在维基百科搞言论及来源审查,请问审查的规则是什么,首先看陆港台媒体符合的多少,维基究竟“要是维基还是百度”?
  5. Jsjsjs1111很关心来源,在下协助提个疑问,维基百科许多中华人民共和国、共党相关条目,长期使用了大量的大陆官媒党媒,这显非第三方来源,请问该如何改善?大陆媒体的新闻自由言论审查,对媒体可靠度的影响又如何?大陆党媒官媒造假的频率、被抓到的频率及监督可能性又如何?您采取标准是否“双重”,而若双重,又会不会差到太多了?
  6. 大陆网友之所以要翻墙,不正说明了很多问题?---被当局封锁、过滤的这些关键字的相关新闻,是否在中共官方及党媒官媒眼中就是“造谣、造假”?如果是“造谣造假”,最好的方式就是打开围墙,让老百姓自行搜寻判断。不该用大陆在中共严控新闻自由下所形成的地域中心主义倾向,去排除中共反对的媒体。一个百度已经够了,魏则西们也已经够多了,不需要更多了。Wetrace欢迎参与人权专题 2016年5月13日 (五) 04:35 (UTC)
可靠来源的根本是可供查证而可靠,而非其态度,这个与中立性无关(中立性侧重于我们去描述时而非对描述的来源的要求),所以其实大陆媒体和轮子媒体只要符合可供查证都算是,但相对而言,轮子可能更属于游击队性质来源,相比之下反而大陆官方媒体和其他主要外媒一样“可靠”。如果整天针对媒体的态度性质来吵中立性,是毫无意义的,因为永远记住,任何媒体都会有态度倾向。我们只是将两种对立倾向尽可能地中立地描述,而不是这个来源支持观点可用,那个有背景支持不可用地吵。我觉得再就媒体态度来判断来源使用是一种极度愚蠢和不理解方针意义的行为,让他继续固执己见就是了。 ——路过围观的Sakamotosan 2016年5月13日 (五) 06:15 (UTC)
若是法轮功以外的议题,大纪元的来源可行,但若与法轮功相关,大纪元或新唐人可能有POV嫌疑,另外特别一提的是,台湾大纪元有时会收录中央通讯社的新闻资料,虽标题可能与中央社不同,但内容会和中央社一样,若引用大纪元网站的资料时,新闻资料也可引用中央社的内容连结,这是因为某些新闻可能在中央社官网可能到一定期限后就有连结无效的状况(现行改善状况不确定,但大纪元的中央社新闻连结目前较不易死连)。千雪孤鸣欢迎打狼! 2016年5月13日 (五) 13:13 (UTC)
阁下之言不应单方面用于某类媒体,同样适用于官媒党报。作为打击法轮功一方操控的官媒党报,人民日报、环球时报及新华等,在相关的政治议题,同样都有POV嫌疑的。--Thomas.Lu留言2016年5月13日 (五) 14:55 (UTC)
(:)回应--Jsjsjs1111您好,不知您是否看了这里“所有”的讨论...
  1. 您说,“既然管理员同意我”,请问:哪位管理员,同意了您哪一点?在下不认为有哪一位管理员同意您的全部立场。
  2. 个别管理员,就部分议题看法,不必然代表社群或管理员群共识意见,还是应该以方针为准;况且也有其他管理员、许多用户都表示了不同意见,不赞同Jsjsjs1111您这样的作法。
  3. 您原先引用WP:可靠来源方针中的内文,由于之前添加“大纪元、新唐人等字样”并未经共识,经过在下与当时添加的管理员商议,他也已同意先移除相关字样叙述。
  4. 关于中共党媒官媒的讨论,您似乎都不回应。而对于其他用户关于新唐人、大纪元的与您不同看法,您也不实质回应。------请问您对方针理解与执行的标准,究竟是什么?是以中共观点出发的地域主义吗?无充分POV等理由针对性的替换媒体,那不也违反方针吗?“是改善?还是歧视?还是审查过滤?”
  5. 之前不久,有个别用户在客栈提出过滤“新唐人大纪元”(因应中共网络审查等考量),就已被普遍反对。您现在做的,是不是这件事情?
  6. 因此,您的作法仍有相当争议,也并未获共识。如果在一些条目被回退,希望您能参与讨论回应。Wetrace欢迎参与人权专题 2016年5月14日 (六) 20:58 (UTC)
个人认为,凡是未牵涉到其本身的报道(不过这很难定义),都不是不能引用吧。比如关于中国时政的部分,不少是总结个大媒体的。--地底深山留言2016年5月19日 (四) 13:13 (UTC)
附:以我个人经验,在引用法轮功系的媒体时会自行判断品质,有时一些让我怀疑的我会查证再引用,一些明显地带一贯立场的评论若有引用价值一般会冠以“法轮功媒体报道”以醒目。不可否认,里面某些报道总结的也不错,在创作时政条目时比较方便。我觉得也不用太过于极端。--地底深山留言2016年5月22日 (日) 19:21 (UTC)

(-)反对大纪元时报新唐人被中文维基百科用作可靠来源,尤其是涉及中国时政的内容。至于其他内容,上述“媒体”也没有什么权威性和广泛性,也无必要单独采信。--LISAN12330留言 2016年5月20日 (五) 07:01 (UTC)

(:)回应-楼上Lisan1233上述发言,您对方针及来源的判断,是否严重双重标准?
  1. 您在FLG的条目,使用中共专门用来镇压FLG的网站,显然非第三方也非可靠....。
  2. 一个媒体要“权威性、广泛性”到什么程度?您觉得才能使用为来源?
  3. 大纪元、新唐人有大量多语种的版本,在世界各地普遍能看到。
  4. 您所使用的“中共专门用来镇压FLG的网站”消息,难道有“权威性、可靠性、无利益政治冲突”吗?
  5. 个别大陆用户在排斥新唐人、大纪元的同时,却对“中共党媒、官媒、专门镇压FLG媒体”来源的显著而严重问题视而不见,令人难以理解,也未考虑中共网络/新闻/出版严密监管下的“中国网络不中立性”的结果。Wetrace欢迎参与人权专题 2016年5月21日 (六) 05:17 (UTC)
中共控制的媒体,人民、环球、新华,报道中国时政的内容,因其代表党的利益,而有利益冲突,同样不符合可靠来源。--Thomas.Lu留言2016年5月20日 (五) 10:31 (UTC)
你看,又掉入利益相关的圈圈里。如果从可靠来源的论断来看,轮子和党媒都属于可靠来源,但相比之下,轮子具有游击队属性,所以“除非作为原始材料,也就是说在条目中阐述某些组织的观念或追随他们的群众的观念等,但即便使用也要谨慎,同时不应该作为唯一的来源。”,所以,可以用,但如果有其他比它更好的来源,可以作为补充。这些我上面已经提过了。——路过围观的Sakamotosan 2016年5月26日 (四) 00:32 (UTC)
维基百科判断来源是否可靠不是根据出版过程是否有审查么?有审查就是可靠的。就算不可靠的来源,经过有审查的媒体审核之后也是可靠的,可以认为媒体给来源做了背书,比如贾君鹏事件中被引用的百度贴吧原帖。至于选什么来源,当然是有专业的学术来源就不需要用不专业的新闻来源咯,法轮功和党媒这样的第一手来源的引用也应该尽量避免,即使引用也需要二手来源支持证明来源里面的观点的普遍性。不过可供查证只是内容的最低标准,法轮功的条目主要问题是中立性和原创研究问题。比如李洪志搬个家都要在法轮功的海外传播里占一小半篇幅。他搬个家可以默认会造成海外巡回演讲次数比较多也就算了(虽然这仍旧是原创研究,但是按照常理可以这么推断),在法轮功的传播里提到他搬家是和老婆女儿一起搬有何来源支持?他的老婆女儿对法轮功的传播有过贡献吗?获得美国永久居民身份对法轮功的传播有何影响?来源没有用一小半的篇幅介绍他怎么搬的家,深入介绍他搬家的细节明显属于不当篇幅。Skyfiler留言2016年5月26日 (四) 07:13 (UTC)
(!)意见:某些条目确实有必要使用法轮功媒体的来源,例如发正念。如果将这类来源全部移除,那么还能拿哪些来源证明发正念的“神奇力量”?--M940504留言2016年5月26日 (四) 10:40 (UTC)
咦,什么时候第一手来源有资格支撑一篇文章了,非原创研究方针不是说了”维基百科的条目应该主要依赖于已出版且可靠的第二手来源“么?把第一手来源砍掉文章就没有办法继续存在的话,是明摆违反方针吧?没有深入介绍的中立可靠二手来源,怎么过的关注度审查?用什么来源判断每个章节在文中合理的比重?Skyfiler留言2016年5月26日 (四) 22:41 (UTC)
我认为描述可以依靠第一手资料印证,第二手资料进一步助证。但评论的话,必须要求是第二手资料。——路过围观的Sakamotosan 2016年5月27日 (五) 00:43 (UTC)
@Skyfiler:@Cwek:关注度那边有很明显的指称必须是第二手来源(二次文献),因为它们能为主题是否受关注提供最为客观的证据。
(※)注意主要构成条目的资料可以是第一手资料,但要提供足够的二手资料作为证据佐证其存在。而关注度指引并不直接限制条目内容--核斯留言2016年5月27日 (五) 02:31 (UTC)
@核斯:用第一手来源的资料作为主要内容违反非原创研究方针里的“维基百科的条目应该主要依赖于已出版且可靠的第二手来源”这一条,发正念那篇文章就是个典型的样本。一篇符合方针的文章,基于二手来源的内容篇幅应超过一半。不仅仅是关注度才需要二手来源,非原创研究和中立观点的方针都要求了二手来源。发正念的问题是把第一手来源的内容砍掉就没内容了,说明没有内容来自二手来源,但是这个状况和关注度标准矛盾,理论上仅仅来自二手来源的内容就应该能支持一个条目,第一手来源只是用来锦上添花。缺少二手来源的问题上面已经说了。你觉得在法轮功的海外传播里(持续时间有好多年吧?)用一小半篇幅介绍一个持续时间很短(搬个家一个礼拜顶天了吧?)的事件的细节,比如搬家是跟老婆女儿一起搬,有什么理由?如果有可供查证的理由证明这些细节的重要性,比如搬个家带上老婆女儿如何有助于法轮功的传播,我也就不说了。一个条目一大半都是这种只有第一手来源证明其存在,没有第二手来源证明其重要性的内容的话,是违反“维基百科的条目应该主要依赖于已出版且可靠的第二手来源”这一条的。Skyfiler留言2016年6月8日 (三) 04:36 (UTC)
(-)反对将大X元时报和新X人单独作为可靠来源,但在佐有其他独立第三方媒体报道时可以将资料当做可靠,因为前文所述那俩虚假是有目共睹的。#ForeverLove凡人丶 你一定要好好的 中文字数统计工具 2016年5月27日 (五) 11:35 (UTC)
(~)补充,在涉及中国政治条目中,(-)反对大X元时报和新X人和其他亲法轮功媒体作为可靠来源,因为有利益冲突,并且不靠谱。#ForeverLove凡人丶 你一定要好好的 中文字数统计工具 2016年5月27日 (五) 11:36 (UTC)
反对@FRDian:论述,理据如下:Wikipedia:利益冲突Wikipedia:可供查证。【利益冲突】是规范编者不是规范资料来源,即使观点偏颇只要可供查证得到关注度也可成章,惟如果不是主流意见,在非独立成一个条目的状态下,依照中立性需要注意呈现的量也就是比重不可过高,如果是主流意见或者是相对常见的观点,最好可以大书特书详实记述,但不可偏袒任一观点,但不可任意假定不中立即行回造成编辑冲突甚至编辑战。
直白点叙述好了,可不可靠再次重申不是我关注的点,因为方针优于指引,想透过指引去抵触方针是无用功,与其讨论是否可靠不如去讨论是否可疑还比较容易达成目标。--核斯留言2016年5月27日 (五) 13:12 (UTC)
我没有说上文的利益冲突就是Wikipedia:利益冲突,完全没有这个意思,但是你一定要觉得就是Wikipedia:利益冲突,我也没有什么办法,识得唔识得啊?#ForeverLove凡人丶 你一定要好好的 中文字数统计工具 2016年5月27日 (五) 13:32 (UTC)
(!)意见:我觉得和某些人沟通十分困难--CHEM.is.TRY 2016年5月27日 (五) 20:42 (UTC)
(?)疑问-在下就不明白,当有用户谈到“大纪元”是否有利害冲突时.....何以中国相关条目,中共控制的党媒、官媒,不属于利害冲突?而被大量使用,这些用户谁提出异议了?Wetrace欢迎参与人权专题 2016年5月29日 (日) 14:20 (UTC)
在传统传媒系统中,来源可靠来自于信息准确、以及作者(及其领导)对于内容真实性和报道内容的承担责任及连带责任。这促使在大陆甚至美国的新闻编辑、记者需要对自己发表的内容负责,这是法律的要求,也是职业的操行——这些也构成了维基百科坚持可靠来源的根本逻辑。单论法轮功一系列网站,从编写、提交至发表,作者并无提供真实证据的义务,也无需承担虚假内容的责任,网站甚至远离法律责任(无论这个责任是美国还是中国),促使其网站的可信度无底线地降低。另外一个佐证,来自于对大陆政府持负面信息、证据及结论的报道,信息投稿人及编辑均优先采取美国、英国甚至香港媒体,而非法轮功平台。--🍌不吃香蕉的大猩猩🐒 (😂😂😂😂) 2016年5月28日 (六) 13:08 (UTC)
(!)意见--@Walter Grassroot:您好,恕在下难以接受您“断言”说法。
  1. 您说大纪元“从编写、提交至发表,作者并无提供真实证据的义务,也无需承担虚假内容的责任,网站甚至远离法律责任”---请教您的断言依据何来?---台湾、美国等数十个国家都有大纪元,这些国家的媒体涉及诽谤,是要承担法律责任的,这些国家的“法治Rule of Law”程度,应该都“不会低于中国”吧!在下从未听说过大纪元受到任何法律上豁免。在下对于您这样的断言,感到非常惊讶!
    1. 您说“另外一个佐证,来自于对大陆政府持负面信息、证据及结论的报道,信息投稿人及编辑均优先采取美国、英国甚至香港媒体,而非法轮功平台”---在下看不懂您这句话意思,您所指的“信息投稿人及编辑”主体不明。而且,实际上,许多海外媒体也引用大纪元的报导;另外,台湾中央社的报导,经常被其他媒体“不具名”引用,大纪元的大陆消息也会被不具名引用,这与华人媒体较不尊重“著作权、新闻伦理”有关。
    2. 被优先引用的媒体之外,还有许多大量的媒体;“未被优先引用”直接 =“非可靠来源”吗?那这样就得干脆直接推定全世界大多媒体都是“非可靠”了!?
    3. 法轮功学员办的媒体,就等于是“法轮功平台”?那基督徒办媒体,例如知名的“基督教科学箴言报”?美国还在钞票上印“In God We Trust”...美国的媒体都是“基督教平台”?在下以为不是,这是在自由社会下的媒体。
    4. 在下分享一些个人的媒体观察。大纪元在海外包括获得多个新闻奖项,新唐人2003年还提前中共三周发布了SARS蔓延的消息-而获得国际记者组织的赞誉,也曾获得台湾政府、行政院/立法院方面的赞赏,新唐人参与制作的多部纪录片获得了不少海外大奖。再举几个例子:
      1. 首发/追踪的中共活摘器官系列报导,促成联合国相关委员会、多国国会决议谴责、国际医学界关注反省的基础
      2. 王立军/薄熙来/周永康等政局报导,也在海外被国际媒体广泛引用(新华社英文版几年前曾发表文章,批评国际主流媒体大量引用大纪元等媒体报导,关于中国在薄熙来后的政局发展。)
      3. 华尔街日报曾专版介绍大纪元、新唐人,指出其报导大量中国维权运动、异议人士的声音。
  2. 如果您真要说“无需承担虚假内容的责任,网站甚至远离法律责任”的媒体:那在下觉得,要找到您形容的媒体,可以在目前新闻自由排名“全世界176位”的中共治下的中国大陆---
    1. 中共党媒、官媒,甚至一般媒体受到中共中宣部等各级中共党机关的过滤----“奉(党)旨造谣/宣传/引导舆论/过滤”,与党保持一致、掩盖SARS、批斗、太多不实信息。请问何时曾经听说这些“奉旨”造谣者负上法律责任了?
    2. 至于中国大陆的媒体,算不算是“共产党平台”?这问题大家也可以开放性的思考。在海外,“过滤、干预新闻者”,是要负法律责任的。相较下,大陆有(党)严格的出版/新闻/网络管制,中国记者突破禁区相当困难、风险极高,且外籍媒体记者也受到严格干预;中共党官干预新闻自由是不需要负法律责任、几乎不受宪法/法律制衡,“奉旨干预”、“自行干预”的情况太多了...。在下相信,以中国民众的勤劳与智慧,当某天推倒了中共的各种审查防火墙,中国的新闻媒体肯定非常精彩!让人致敬!
    3. 中共党官媒记者,在海外,有时还被当作“潜在的间谍”...。举个这两年的小例子,“加拿大总理”办公室,指出中共媒体记者一直在拍摄总理的安全人员,而禁止该中共媒体随行出访报导。
  3. 中国新闻的报导,真实性的验证不易,主要原因,是中共当局“垄断资讯、严控新闻自由所致”。记得一家西方媒体曾说,大意是“中国新闻,就像007电影,不到 最后,不知道结果真相”,责任在中共当局,而不在于海外媒体报导是否精准...因为“不受中共当局干扰的查证”是非常困难的,但海外媒体仍必须报导、分析,提供世界关于了解中国、做决策的需求,也提供中国民众不一样的资讯。
    1. 这么多海外媒体、国际媒体,报导了中共负面消息,如果真的是无根据的谣言,为什么中共不采取法律行动控告呢?
    2. 许多勇敢的国际媒体,在关键事件,都曾经受过当局、权力者(企业、有钱有权)的“法律控告(诽谤等相胁)”,顶着压力经过检验。
    3. 中共经常诋毁大纪元,中使馆在海外打电话威胁商家不得下广告。...那是为什么呢?中共也在香港施压,让金融界减少对苹果日报下广告....Wetrace欢迎参与人权专题 2016年5月29日 (日) 13:43 (UTC)
(:)回应,我不清楚回复的意义,但是我还是回复一下。2003年,当中国大陆出现SARS疫情的时候,我自己身处疫区,当时全市停工停学的场景仍记忆深刻。我不清楚法轮功网站上对于SARS的报道更新率是多少,但是我清晰记得当时法轮功网站援引所谓“圣经密码”,说中国大陆会死亡的人数会超过5000万。是啊,如果真死了那么多人,那和你这个小朋友毫无关系,你甚至只会拍手叫赞,对吧?这类网站我相信已经被清理掉了,因为连作者都知道它不会为此承担哪怕是一丝一毫的法律或者道德责任,这恰恰印证了一个报复心切以至于缺乏怜悯之心的极端组织之世界观。但我对法轮功仍然保持克制与体谅,不是因为我赞赏或者怜悯它,而是我在面对一些丑陋中,我要求我自己要成为更好的人、更好的编辑,我要求我经手编写的条目成为更好。所以我,无法,也决不能允许自己,采取法轮功类似的网站作为来源。我可以对阁下的论点一一反驳,但是意义在哪里?您的意义又在哪里?--🍌不吃香蕉的大猩猩🐒 (😂😂😂😂) 2016年5月30日 (一) 05:00 (UTC)
(!)意见--楼上好,其实在下无意一一辩论反驳,在下尊重您提出看法、社群讨论,因此在下才提出对应不同观点的意见,提供交流。至于有无意义,见仁见智,对于“想在维基百科审查内容”(非指您)、或“维持维基编辑自由”、“被我们公开讨论/评价 的主客体/群体”的角度来说,应有一定的讨论意义。
  1. 在下先指出一个区别,“FLG网站”≠“FLG学员办的媒体”≠“来源不明的FLG外貌言论网站”,前者是FLG他们修炼上的事与交流、部分文章表现其立场;中者就是个社会媒体,所转载、报导文章不当然是FLG立场,就像“基督徒办的媒体报导,不是基督教会立场”;后者,也不知道谁建立的,例如--在下在脸书上也看过“假FLG之名,散播极端言论以丑化FLG”的粉丝页。
  2. 您个人不采用大纪元作为来源,是您在那样生活环境下所做的理解与判断。在下尊重您,也只是跟您说在下不同的认知事实。
  3. 您所举例子,您说FLG网站(不知您说的是“FLG网站”或“FLG学员办的媒体”或什么具体网站)“援引圣经密码说中国可能会死5000万人”(也许是转载其他媒体或网站的观点?数字?),在下印象中没阅读过,不过提点看法:
    1. 那篇文章的态度,是叫好吗?还是忧虑的关心?真的是“报复”心理吗?不透明的疫情下,当时台湾、香港社会都非常恐慌...当时听过些记者与台商诉说中共当局私下处理疫情的方式,中国大陆究竟病死了多少人,大家心里都没个准,至今恐怕还是个谜...;就像2008川震四亡人数(尤其儿童)的调查...实地调查的维权人士被当局以“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判刑。------另外,像是2012年以前,许多媒体都转载或报导了一些“2012灾难预言”、圣经密码也常被用在很多灾难或大事件的事后比对....难道基督徒办的媒体,引用 了2012文章,好莱坞基督徒拍摄电影《2012》,就代表导演、演员“为全人类几乎死亡而拍手叫赞”?基督徒拍摄《诺亚方舟》电影、《庞贝》电影,难道 就代表他们“为全世界生命(庞贝)几乎死尽而拍手叫赞”?西方学术机构、科学家发表研究指人类与地球可能因为哪些原因毁灭,难道也是为了“拍手叫赞”?他们的法律与道德责任呢?
    2. 在2008年四川大地震时,在下看过报导:FLG在美国街头帮四川灾民募款,中共相关媒体栽赃FLG说“FLG在为川震叫好”...。
    3. 另外,提供个额外思路。在下看过多篇报导,疑似中共特务假冒FLG学员写假信给“外国议员”“机构”,用恐吓语气方式“要求他们支持FLG,否则会就有报应之类的”...借此让人误解FLG。在下不知道您所说的那篇援引文章是什么状况,但冒名以扭曲声誉,在网络上要做到也是很容易的。中共支持的专门攻击FLG的网站,扭曲FLG的文章在中国网络上也够多了,但国际媒体对FLG的独立报导在中国网络上却是被中共严重过滤的、看不到的。
  4. 在下觉得以一篇援引文章,来断言一个媒体、或一整个群体,恐怕太快了些。在下长期阅读大纪元等媒体,从不觉得大纪元有“报复”,该媒体对于中国大陆是很关心的。在下也跟FLG学员聊天过,他们很关心中国的现在与未来福祉、少数人可能带点悲愤,但从未感到任何“报复”心理。-------中国最著名的维权律师、基督徒高智晟这样评价FLG学员---“我们是在和一些圣贤(法轮功学员)打交道,她们的不屈的精神,高贵的人格及对施暴者的宽恕襟怀是我们今天中国的希望所依,也是我们坚强下去的理由所 在!”“纪念那些已往逝的、高贵的殉道者,他们是我们民族的光荣,是这民族的最后力量,是这民族尚可有为、尚可高贵的证据,纪念他们,是我们终于还未完全泯灭良心的 证据。 ”---他亲自调查了FLG遭受的酷刑后,震撼的发现FLG学员没有任何报复心理、只是很平静坚强的说明经历、关心中国人(在下2005年阅读了高智晟独立调查FLG问题后发表给当局三封公开信,强化在下对中国人权议题的关注)。
  5. 最后,您留言说到“如果真死了那么多人,那和你这个小朋友毫无关系,你甚至只会拍手叫赞,对吧?”看起来似乎指的是Wetrace...这句话似乎不大恰当?您以何根据断言Wetrace是这种人?...掩盖SARS疫情导致蔓延全球的不是在下,而是共产党当局...在下是关心人权与自由者,关心中国与人类、生命,当然不希望中国同胞遭遇灾难,不希望世界发生大灾难;就像911恐怖攻击事件发生,在下就算对美国的中东政策有些意见,也绝不会像一些大陆网民 对西方国家发生灾难而“叫好”。Wetrace欢迎参与人权专题 2016年5月30日 (一) 06:15 (UTC)
  • 强烈(-)反对将轮子媒体用作可靠来源。轮子是极端主义团体,其媒体宣扬的都是极端主义,比如“发正念可以治病”这种。如果轮子媒体可以作为可靠来源,那么极端主义的伊斯兰国媒体也是可靠来源。One jar ball留言2016年5月29日 (日) 14:32 (UTC)
楼上好,
  1. 请问,谁说了FLG是极端主义?谁说了大纪元都是极端主义?
  2. 关于FLG修炼者的一些神奇故事,在下尊重其说法,在普遍信神的台湾社会,也有许多神奇故事;在信神的西方社会,也有“祷告后病好”等许多的“神迹”;这就像中国传统文化中,也有许多佛家、道家的故事,当然这些在文化大革命中都很惨了。此外,中国原子弹之父钱学森当年劝说胡耀邦对气功(人体科学)定下了“三不政策”,让气功在无神论的中共下得以存续发展,1970/80年代的特异功能、气功热潮,在台湾也有一些...。如果气功对身体的效果是“极端主义”,那不就是延续文化大革命“否定中国一切传统”?
  3. 您要不要上一下大纪元网站,看看如何极端主义了?
  4. 要说“极端主义”的发展,除了纳粹、法西斯之外,“共产主义”应该是排得上前几名的,导致了8千万中国人非自然死亡,全世界多少国家对共产主义抱有好感?有些国家查禁共产主义...在反思。而目前,有些用户受到“共产中共的片面政宣观点”的影响,指称大纪元是“极端主义”?在下印象中,中共给FLG扣帽子,也没扣过这一顶啊!Wetrace欢迎参与人权专题 2016年5月29日 (日) 14:41 (UTC)

我告诉你为啥叫“极端主义”:打从两千年开始我家楼道甚至房门经常被粘贴各种FLG宣传材料,并且墙壁上还有粉刷的FLG宣传口号,而且是撇一回粘一回,是刷一回写一回,这种无视环境卫生,严重污染本人视线,有碍家人观瞻的做法就是“极端主义”。我家门口又不是FLG宣传栏,让你贴了?让你写了?(不过这些印刷小册子的纸拿来装鱼刺、瓜子皮、毛豆皮、蚕豆壳、草莓须子等各种厨余垃圾还挺班配的) 还有,好好看电视剧你“噌㘄”在屏幕下边打字幕“平反64”“GCD万死”“FL大法好”是啥意思?我是看电视还是看你演讲?气绝仇怨终须报,忠介清明坞不回。越士三人湔闽耻,建德城外艳阳晖留言2016年5月29日 (日) 15:31 (UTC)

(!)意见现在谈的是“媒体”,楼上有些离题了。至于楼上您要拉到在中国大陆被共产党打压的FLG,那在下几句看法切磋:
  1. 在全世界有言论自由的国家,都经常看到FLG在街头发传单澄清被中共的宣传攻击,没看过要去粉刷或秘密黏贴的,也不需要,因为在言论自由下,有媒体 言论 法院 找官员及国会议员陈情 找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等宪法保障的基本人权途径。
  2. 您说的情境,倒让在下想到纳粹时代一言堂,反纳粹的爱国人士,言论被绝对控制,发反纳粹传单 揭露纳粹暴行的传单与文字,都可以被判死刑。当法院 媒体 出版 行政机关 国会,都失灵、被垄断封锁,在全面法西斯环境下,基本权途径全面失灵,有些德国人也用黏贴或粉刷、秘密发传单吧,那可是冒着生命危险以突破言论思想封锁的大勇之举、是打破纳粹“违反宪法、侵害人民基本权”的宪法自救之举。当这种状况,在今天中共治下的中国发生,在国外却没有,不正突显中共言论的封锁与一言堂?
  3. ---在网络上也有类似现象:WEIBO、网站,都受到当局的严密过滤,很多中国人写文章“还得用图片”等方式来避开过滤,有些人在论坛上贴各种中共不喜的文章,跟网管“删帖”抢时间比赛。但毕竟中国大陆还有很多人没上网,资讯的传递仍必须有网络以外途径。 Wetrace欢迎参与人权专题 2016年5月29日 (日) 15:54 (UTC)

哦,合着我家门口的一堆小册子和标语是大风刮来的,自己长腿跑来的?

咱就好比方说,甲乙两人在酒吧里看欧洲杯,甲对乙讲:“荷兰这届2016年欧洲杯没进去,实力下降太狠了。”结果乙给甲整一句:“国足连世界杯都进不去装什么大瓣蒜?”好了,这在酒吧里就是上啤酒瓶的节奏了。荷兰实力下降进不了欧洲杯干国足啥事?东一榔头西一斧,南一凿子北一杵,把话题扯阵老远在很多人心中(比如我)看来就不是想好好谈,是来存心找茬的。

最后再说一遍,我家门口是我家门口,你给我扯德国纳粹干哈玩意?你爱上哪儿贴上哪儿贴,别跟我废话,贴我家门口就是不行!!!!!!!气绝仇怨终须报,忠介清明坞不回。越士三人湔闽耻,建德城外艳阳晖留言2016年5月30日 (一) 05:25 (UTC)

咱就好比方说,一群维基人在互助客栈讨论可靠来源,一些人认为有法轮功背景的来源是可靠来源,另一些人认为不是。结果你给整一句“打从两千年开始我家楼道甚至房门经常被粘贴各种FLG宣传材料,并且墙壁上还有粉刷的FLG宣传口号,而且是撇一回粘一回,是刷一回写一回,这种无视环境卫生,严重污染本人视线,有碍家人观瞻的做法就‘极端主义’。我家门口又不是FLG宣传栏,让你贴了?让你写了?”好了,这在维基百科就是双双撕逼,然后互报VIP的节奏了。部分法轮功用户在你家门口发传单干法轮功背景的媒体是否可靠啥事,是这些媒体的工作人员在贴传单吗?东一榔头西一斧,南一凿子北一杵,把话题扯阵老远在很多人心中(比如我)看来就不是想好好谈,是来存心找茬的。Antigng留言2016年5月30日 (一) 05:39 (UTC)

极端主义,你在我家门口贴就是“极端主义”。气绝仇怨终须报,忠介清明坞不回。越士三人湔闽耻,建德城外艳阳晖留言2016年5月30日 (一) 05:46 (UTC)

部分法轮功用户在你家门口疯狂宣传、黑进电视宣传,和两个具有法轮功背景的媒体是否可靠有什么必然的联系?--Antigng留言2016年5月30日 (一) 05:49 (UTC)
可能没成功保存到?在讨论来源是否属于可靠来源,和轮子怎样宣传,大陆怎样上网有什么关系?(就是说你,W的)我认为都是可靠来源,但是属于游击队性质,最好能有其他“相对较好”的来源来辅助。对于利益相关的,可能更需要其他相对立的或“相对较好”的来源扶证。这样应该没问题吧。——路过围观的Sakamotosan 2016年5月30日 (一) 05:50 (UTC)
看来讨论不会有共识。(-)反对将大纪元时报与新唐人作为不可靠来源,(-)反对将中共喉舌媒体作为不可靠来源。--Gqqnb留言2016年6月2日 (四) 01:26 (UTC)

(-)反对将大纪元时报与新唐人作为可靠来源。中立性奇差无比,最多比新闻联播强一丢丢-- Clear Sky C 讨论页 2016年6月10日 (五) 03:52 (UTC) (~)补充:至少不要在政治出现。观点过激-- Clear Sky C 讨论页 2016年6月10日 (五) 04:38 (UTC)

维基百科不允许条目保留不可靠来源,既然如此我只好(-)反对将大纪元时报与新唐人作为不可靠来源。之前我已经以发正念为例子说明过了,有些条目反而有必要使用大纪元时报与新唐人。加入法轮功来源有时更能突显其荒谬之处,如同苏州宇文宙武的这笔编辑一样。--M940504留言2016年6月10日 (五) 06:09 (UTC)
同意。-- 太子太保啦啦  有事找我  2016年6月11日 (六) 08:02 (UTC)
(!)意见--在下以为,既有维基方针即已足够了,在不同条目透过用户间的沟通、不同来源的比对即可达成。若要针对特定媒体作特别规范,就请一体适用“推定大部分媒体都是不可靠来源”,以避免审查及歧视的疑虑。
  1. 一般条目编辑时,要求“第三方可靠来源”。那在FLG条目就会避免或尽量减少使用大纪元或新唐人,这方面在相关条目已经做了很大的提升与来源替换;实际上,这方面的回避,中共党官媒的使用,在中国及共党相关条目中的落实,相较下是“普遍且非常不够”-----在下不明白何以这明显不符合方针的现象可以被完全无视?不明白何以中共党官媒的造假与控制纪录,也可以被完全无视?与大纪元相较,要求的标准竟然可以如此不同?
  2. 但在非FLG条目来说,大纪元新唐人当然可用。
    1. 政治领域,大纪元新唐人,在中国消息上,如在下上面所述,第三方也给了不错的评价。实际上,究竟是大纪元过激?还是中共政治本身就刺激?或者中共对媒体、言论媒介的严控、政经的高度不透明,“经过过滤的中共官方讯息”相对平淡,导致外界报导“相对过激”?中共的内斗历史,举世闻名的。香港也有很多媒体分析中国局势,也有许多内幕或深刻的分析。若在政治领域排除,很容易形成言论审查的结果。
      1. 例如:台湾主流媒体,在分析台湾及两岸事务时,有大量的臆测分析与猜想推演,都不一定会实现,请问台湾主流媒体过激?或者是对政经局势的合理观察推演呢?台湾主流媒体普遍的共识“马英九/连战不合”、“马英九/王金平不合”,但三位当事人都否认、都说没心结---请问是否台湾媒体“过激”?如果中共取消媒体审查,台湾及西方媒体在中国自由报导内政,他们的报导...跟中共党官媒相比...恐怕是“超激”了。
      2. 1990年苏共垮台前,西方社会媒体与政界普遍想像不到,当时大家都被吓著了。请问:如果有媒体预测,苏共可能垮台、报导苏共内部的路线分歧等等,这家媒体是过激吗?
    2. 进化论来说,至今仍然是假说,近年在科学界也有些突破,是进化论难以自圆其说的,在西方社会也有很多反对或批判进化论的来源;讲的有无道理,读者自行评判。此外,大纪元于在历史、科学等许多领域的文章、翻译文章也相当多,在台湾就常有人参考引用。Wetrace欢迎参与人权专题 2016年6月11日 (六) 13:00 (UTC)
现代的生物学早已不在乎进化论的达尔文表述是否成立,现在批判这个就像批判太阳不是宇宙的中心,狄拉克方程会给出负能量、克莱因-高登方程会给出负概率,热二律导致热寂那样,是毫无意义的。另外科学理论的要求是可证伪性,说“XXX理论是一个假说”同样也是没有意义的,因为科学理论本来就不可以被证实。如果理论与实验结果符合,那么只能说它有可能是正确的。--Antigng留言2016年6月11日 (六) 13:17 (UTC)
谢谢Antigng的分享,在下的意思是想指出“不宜因为‘大纪元报导了不赞同进化论的观点与文章’”而排斥,例如大纪元最近一篇编译《当代生物学》杂志文章的研究成果就对进化论提出了理论挑战;用户中有支持进化论/无神论、神创论/有神论的,是个人看法信念。Wetrace欢迎参与人权专题 2016年6月11日 (六) 14:10 (UTC)
(-)反对,好了,看到这里我想我可以反对大纪元等期刊成为可靠来源了。问题不在于政治问题,而在于大纪元等媒体为了其宗教信仰,在编译科学新闻时大量夹杂私货(例如[15]),扭曲原文报道。大纪元大量刊载否定进化论的报道,将其原文理性科学的理论讨论篡改为“进化论是谬误”,已经不适合作为可靠来源引用了。—Chiefwei - 2016年6月12日 (日) 05:31 (UTC)
(!)意见--楼上好,
  1. “翻译”与“编译”两者不同,前者是“原著”翻译,后者是编译“报导”。[16]该篇编译报导的编译者,认为这项研究成果,显示出进化论面临的理论挑战,并综合引用多篇其他主流媒体近期科研报导事例,这并非“窜改、扭曲”,编译者“没有把自己的话塞到科学家的嘴里”。类似这样的作法,在一般正规媒体也常见;例如某媒体编译“国外一项研究或报导”,认为可印证什么、什么趋势...。
  2. 如果说到窜改,中共党媒官媒窜改、扭曲及冒名外国人物话语的纪录不算少,在街头采访“自己工作人员”当“民众”的公然造假纪录许多、经济数据不实、灾难死亡人数不实,请问是否赞同将中共党官媒全面归入非可靠来源?
  3. 在下以为,既有维基方针即已足够了,在不同条目透过用户间的沟通、不同来源的比对即可达成。若要针对特定媒体作特别规范,就请一体适用“推定大部分媒体都是不可靠来源”,以避免审查及歧视的疑虑。Wetrace欢迎参与人权专题 2016年6月12日 (日) 16:45 (UTC)
第一,不要老和某党对比。某党的媒体代表的中方意识形态我也不喜欢。你可以根据我的用户页有一段内容猜出来。但是,这类媒体大部分关于文化(文化渗透论不在讨论范围内),体育等的论述还是可以作为可靠来源使用,比起来大x元等很多反而比不上。

第二,这个话题与进化论无关,并且大量证据已经表面进化论的可行性。

第三,这些亲fl的媒体不应该出现在fl相关条目中,这叫第一手来源。

第四,我还是觉得客观性不行,新华社也不会一天到晚不间断的攻击一特定政治人物,那些媒体却整天攻击蛤蟆。-- Clear Sky C 讨论页 2016年6月13日 (一) 02:58 (UTC)

(:)回应--楼上好,(1)基本上如在下所言,在FLG条目当中,依照“第三方可靠来源”方针,是该避免用大纪元/中共方面媒体,这些是现有维基方针即可解决的,(2)台湾媒体整天都在监督修理政治人物啊,如果江在台湾,那他应该会更惨...看看台湾的马英九每天被新闻怎么监督,卸任的阿扁、李登辉也不时被提出来评论。新华社应该没办法这么做,因为可能烧到自己吧。另外,新华社等党官媒之前很长一段时间可是一天到晚不间断在攻击FLG啊。(3)不是老要跟某党比,而是讨论问题不应差别性针对对待--而党官媒明显的问题、在利害冲突条目被大量使用,却无人提及改善。(4)党官媒这么庞大人力,在体育等新闻当然品质与数量是很大的;台湾媒体寒冬现况(党政军依法不得经营、持有媒体股份,财团景气不佳),在体育报导上人力应该远不如大陆了。Wetrace欢迎参与人权专题 2016年6月13日 (一) 10:59 (UTC)
对科学条目(尤其是医学条目)而言,媒体都不是好来源。--Antigng留言2016年6月13日 (一) 03:39 (UTC)
楼上好,赞成应该多用专业优质来源。媒体报导往往是一个讯息指引,其解读若适当合理,适度具名引用,这是在下个人的理解。Wetrace欢迎参与人权专题 2016年6月13日 (一) 11:07 (UTC)
那么至少只要使新华社不成为政治方面的可靠来源即可,其他方面的大部分内容依旧可以使用。另外赞成科学条目应用专业来源,上次我发现新华社和BBC对一个科学家的译名不同,结果搞到最后两个都是错的——这当然不是攻击BBC。-- Clear Sky C 讨论页 2016年6月14日 (二) 09:22 (UTC)
按照这说法,是不是认为属于游击队性质的轮子在政治报道是可靠的?反而作为国家媒体的新华社在政治报道反而是“不可靠”的?可靠是对报道的来源是否可供查证,也就是是否存在其他来源确定其所描述的“事实”一致,而非其后面的支持团体是否意义上的“可靠”。——路过围观的Sakamotosan 2016年6月14日 (二) 09:36 (UTC)
其实两个都不可靠。轮眉乱七八糟懒得说了。。。但共党一类独裁政体控制的媒体的政治言论未必可信,但国家权威性保障下可使其大部分其他内容作为可靠来源使用。-- Clear Sky C 讨论页 2016年6月15日 (三) 08:29 (UTC)

不同的人眼中中立的标准是不同的。是否可以真的有一个中立的百科?--維基小霸王留言2016年6月20日 (一) 05:12 (UTC)

先看看大家是怎样看待“法轮功”这个组织的吧

看来大家对于“法轮功”这个组织本身的认识就没有共识,所以看看大家是怎么想的:你认为“法轮功”是不是邪教

  • 如果是,那么你认为法轮功属于那种“邪”——因为“邪教”一词的定义比较含糊
  • 如果不是,那你认为它是什么东西?

--<usr>vjudge1</usr>留言举报封禁 2016年6月18日 (六) 13:37 (UTC)

注意到美国自由之家在国会作证的证词The Origins and Long-Term Consequences of the Communist Party’s Campaign against Falun Gong,有讨论邪教标签是如何被滥用的问题。小莲庄处士 2016年6月19日 (日) 02:00 (UTC)

第一个问题问的毫无水平:“他是大陆人,他被洗脑了!他是台湾人,他是日本狗!”-- Clear Sky C 讨论页 2016年6月19日 (日) 07:33 (UTC)

囧rz...好吧,我承认问题问得确实不妥。再补一个:“他是美国人,他就是轮子!”--<usr>vjudge1</usr>留言举报封禁 2016年6月19日 (日) 08:15 (UTC)
台湾人在这不会有"日本狗"标签问题,因为蓝、绿一致(1)2004年立法院(包括国民党民进党)就通过决议案一致支持FLG了,例如:指李洪志所传法轮功在世界数十国上亿人修炼,“教人修心向善、促使社会道德提升,并使广大的修炼民众身心健康”,并指中共“发动全国宣传机器,全面抹黑、污蔑李洪志先生,故外界亦一再质疑,大陆当局一手炮制天安门自焚案..等事件,意图挑起一般人民对法轮功的仇恨。”(2)陈水扁、马英九、蔡英文,蓝绿的政治领袖都公开谈话,马英九、吕秀莲还曾公开炼FLG功作。(3)立法院近年又通过几项决议案,关于中国良心犯、活摘器官等人权议题。Wetrace欢迎参与人权专题 2016年6月19日 (日) 14:32 (UTC)
但很多时候别的有些大陆人就是觉得台湾人和日本是穿一条裤子的什么卖国贼啊这样啊,帝吧出征fb时就有极端分子这么说。-- Clear Sky C 讨论页 2016年6月22日 (三) 12:36 (UTC)

囧rz... 刷了几天互助客栈,我发现我的这个问题(“法轮功是不是邪教”,甚至包括“法轮功是否被中国政府认为是邪教”)是维基社群里面打了几年内战都打不明白、打不出共识的问题。我还能说什么呢?我接着破坏维基百科去了,再见。--<usr>vjudge1</usr>留言举报封禁 2016年6月22日 (三) 14:05 (UTC)

@Vjudge1中立观点,“当我们讨论观点时,我们应当把观点归属于某个人或某类人,并讨论他或他们持有这一观点的事实。例如,不要断言“披头士乐队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乐队”,而是找到发表这一观点的来源。”重要的不是维基编辑怎么认为,而是有没有来源。你可以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法轮功视为邪教”,之后附上可靠来源说明。但是“法轮功是邪教”,这个陈述违反中立观点。--Alfredo ougaowen留言2016年7月3日 (日) 06:47 (UTC)
关于本小段落最初提出的法轮功是不是邪教的问题,我的观点如下:法轮功在国内是被视为邪教。它与“六四”不同,因为在百度、必应等搜索引擎都可以搜到不少内容,其中不乏一些可靠的。至于法轮功是否自焚,摧残身体,我觉得可能是否。此外,关于中共迫害法轮功的消息,不能确定是否为真实。中国法律规定了生命健康权不得侵犯。此外,法轮功通过印刷纸币以及打电话等方式宣传,很像是邪教的搞法。通过在真币上印刷宣传法轮功的信息,明显违反法律(据说随便在纸币上涂抹也不行),应交至公安局。此外,通过百度搜索到的“邪教列表”有两种,其中一种列表不包含法轮功。--SolidBlock留言 2017年10月20日 (五) 10:53 (UTC)

这样说,个别用户是把无偏见作为可靠来源的要求吗?

个人反对把中立作为可靠来源的要求。原因详见这篇论述。——C933103(留言) 2016年6月23日 (四) 18:52 (UTC)

可靠来源当然不需要是中立,没有偏见的,否则NPOV就会变成no point of view。--Antigng留言2016年6月24日 (五) 01:39 (UTC)
WP:BIASED“可靠来源并不要求是中立的,客观的或者没有偏见的。在一些场合,不中立的来源是最好的对某个主题的各方观点的支持性来源”--M940504留言2016年7月3日 (日) 05:41 (UTC)
同意以上意见,可靠来源与中立性是两个不同的要求。--Alfredo ougaowen留言2016年7月3日 (日) 06:40 (UTC)

最新可靠来源的范围?

有人提出来罢了,自媒体(微博签约自媒体好多好多)、微信号、公众号、头条号这些算还是不算?确定这一点就OK。(通过=有ref 否定=无来源的口胡)

--我是火星の石榴留言2016年7月9日 (六) 08:20 (UTC)

当然不算。一切没有可靠的审稿过程的来源都属于WP:SPS,绝大多数的SPS都不是可靠来源。--Antigng留言2016年7月10日 (日) 13:47 (UTC)
同。WP:RS#采用在线或者作者自行发表的来源。--广雅 范 2016年7月10日 (日) 13:51 (UTC)
继续补充一种情况,假设这个头条号的作者是某位知名人士呢?(比如 CCAV的著名主持人 或者著名记者,其身份的真实性 认知度等自然问题不大,也就是,这属于此人的非职务性发表,有些琐碎的小话题自然不便写在单位的专栏上)--我是火星の石榴留言2016年7月10日 (日) 14:06 (UTC)
不管他是谁,只要那个地方想发什么就发什么,不受任何限制,就不行。--Antigng留言2016年7月10日 (日) 14:11 (UTC)
你要说,头条号是有人审稿的,小编咯,否则某部门让你吃不了兜着走。--我是火星の石榴留言2016年7月11日 (一) 07:49 (UTC)
“不过也有一些特例是可以的,例如知名的专业研究人员在其自身专业领域中的自行发表或是一位显著的专业新闻工作人员所自行发表的资料。这种资料在某些情况下是属于可以使用的自行发表的资料来源,例如这些资料已经被可信的第三者发行过以及是以他们的真名发表而不是笔名或假名”。--广雅 范 2016年7月10日 (日) 14:13 (UTC)
当然肯定是真名。
另外,这还有不少人,为了节约成本,把自己网站关了(肯定符合独立第三方那个要求 这没问题),搬到自媒体去的(估计某些ref因此也废了)--我是火星の石榴留言2016年7月11日 (一) 07:49 (UTC)
自己的网站和新媒体是一个性质的东西。--Antigng留言2016年7月11日 (一) 09:57 (UTC)
一般来说有认证的可以当一次来源用。不宜做主要来源。 --达师 - 334 - 554 2016年7月11日 (一) 09:50 (UTC)

引用维基百科内容的书籍是否为可靠来源

一方面把学术性书籍列入可靠来源,一方面写应回避其他来源中引用自维基百科的资讯,这两者谁优先?如果某一本已经出版的学术性书籍、教科书、主流期刊杂志中宣称其中部分内容引述、参考、或改写自维基百科,则该内容是否为可靠来源?KRF留言2016年11月24日 (四) 10:12 (UTC)

统计信息的最低要求

民调等统计信息目前没有设置相关要求,导致有些对基础统计学不熟悉的人,会将一些可信度不高、误差范围较大、抽样人数过低的统机数据列入条目,并以有第三方来源为借口将资料留在条目中,这是相当不好的,维基百科是一部百科全书,对于仅仅只有参考价值,而不能应用在正式用途中的数据,应该要有一个下限最低基本要求,在统计学中普通抽样通常会要求95%可信度,而严谨的统计则会要求99%。——Samishikute 2017年1月30日 (一) 15:30 (UTC)

投票:凯风网能作为来源吗

有些用户因为该网站中的内容与他的立场相差太大,说此网站全是骗人的,不能当来源,但是并非如此,不能为阐释立场扰乱维基百科,这个网站只是反对某些观点的,但某些人就是双重标准,反对CPC某些观点的网站就随便当来源,反对FLG某些观点就不行,而且这是官方网站,可靠,大家支持凯风网当来源吗?如果某个7个字母的用户还想辩解,第一,我真的很忙,第二,还是那四个字,无可奉告 南极的熊 留言 2017年1月22日 (日) 07:45 (UTC)

  • 投票区(截止:北京时间大年初八晚上24点)

(+)支持:提名人票,理由同上上 南极的熊 留言 2017年1月22日 (日) 07:46 (UTC)

这就投票了?--Zhxy 519留言2017年1月23日 (一) 13:33 (UTC)


此讨论人发起投票的心是好的,但并不了解投票发起的条件。“……按照多数人的意见发起投票,并应该事先在公告栏公告1至2日以后再进行正式的投票。”因此,我认定此次投票无效,不过欢迎进行相关讨论。相关讨论请在下方展开。-- Stang 136 2017年1月24日 (二) 03:07 (UTC)

观察者网的消息算不算可靠来源

请问各位,观察者网的信息算不算可靠来源,可否引用,如:对条目五唑的一则新闻搞中国造出“N2爆弹”:威力堪比核武器而没有核污染。在下不便独断,希望知道社群的看法,以便将来的编辑。先行谢过。--党国,您还是自己给自己编辑条目吧,草民帮不了了留言) 2017年1月29日 (日) 08:24 (UTC) 补充:在下的观点是其网站信息被大量转载:123,应可引用以供读者作全面判断。--党国,您还是自己给自己编辑条目吧,草民帮不了了留言2017年1月29日 (日) 08:37 (UTC)

文章底下有一句话“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逆袭的天邪鬼留言2017年1月29日 (日) 12:16 (UTC)

社论、分析、评论员文章、通稿、有偿广告和读者来函,无论是被编辑部编辑还是外部的作者编写,都只能作为作者的主张的来源,而不能作为事实的可靠来源。

↑喏。——Artoria2e5 保持讨论完整直接ping我回复 2017年1月29日 (日) 21:18 (UTC)

感谢各位的回复指点,这将成为在下以后编辑的指导,在下会恪守相关规则。顺便吐槽下,修正改善不达标的条目,真是个浩大繁重的工作!--党国,您还是自己给自己编辑条目吧,草民帮不了了留言2017年1月31日 (二) 02:58 (UTC)

也是得益良多的工作,世界上尽是充斥着片面和不实的资讯,修正条目时往往使我们对自已为已知道的知识有更清晰的了解。 -- 愚蠢的人类留言2017年2月1日 (三) 00:40 (UTC)

关于内容农场的壹读是否能当来源

内容农场似乎不是可靠来源,维基百科:可靠来源似乎对此没有描述,最近找资料常找到壹读,他似乎属于内容农场,但又像一般新闻,是否能当来源?--叶又嘉留言2017年2月28日 (二) 13:27 (UTC)

自行出版的来源绝大多数情形下都不属于可靠来源,极少数的例外包括自我介绍。--Antigng留言2017年2月28日 (二) 13:28 (UTC)
但,转载内容除外。比如转载北京晚报,那么不影响可靠性。--Antigng留言2017年2月28日 (二) 13:30 (UTC)
(:)回应,但这个网站几乎都是转载,难道转可靠来源的就行?--叶又嘉留言2017年2月28日 (二) 13:34 (UTC)
壹读好像转载居多,如果转载网站或目标是可靠来源,怎不直接引用转载的目标?-- 写作“源环”  读作“PTMaea”  2017年2月28日 (二) 14:09 (UTC)
同意楼上各位的意见。早说过了内容农场的三大缺点,我也不厌其烦的再说一次:一、喜欢抄袭别处的文章,却不标明来源;二、审查尺度非常宽松,引致文章质素的良莠不齐;三、当上标题党,用抢眼的标题吸引读者,然后读者上当了,再从流量得到广告分红。但是内容农场转载,却出自可靠来源的资料,是可以转载的,但是一定要转载原文(或者存档,如果原文的连结失效的话),不能够转载内容农场。说到内容农场还有一个“每日头条”(kknews.cc;不直接加连结,免得便宜他们),某些人也很喜欢用,只是这种事情一再在GAN出现,而且还要有一人——不是一个人——一错再错,着实令人扼腕。--春卷柯南欢迎参加协作计划 ( ) 2017年2月28日 (二) 14:20 (UTC)
在维基百科上,内容农场自行出版(非转载)的内容从来就没有成为过描述第三方的可靠来源。不知道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某些人也很喜欢用”、“一错再错”。另kknews我已加入垃圾链接黑名单,您想加也加不了。--Antigng留言2017年2月28日 (二) 14:23 (UTC)
(?)疑问清华大学条目里用了三个每日头条,似乎也不是转载的(里面没说),如果已经加入垃圾链接黑名单,怎么还存在?--叶又嘉留言2017年2月28日 (二) 16:37 (UTC)
  • (!)意见,刚刚替换每日头条的来源后,发现一个似乎类似的网站[17],广告放很多,内容似乎也是转载,但与壹读和每日头条不同的是可以存档,这个网站也是内容农场吗?--叶又嘉留言2017年2月28日 (二) 17:20 (UTC)

被农场转载的来源被删除的话,用[18]找不回吗?-113.52.109.35留言2017年3月1日 (三) 03:29 (UTC)

过去计划被放弃兴建、施工一半被放弃兴建、放弃兴建后又恢复施工并竣工落成,这三种情况哪一种可被允许撰写此条目?

我有大概翻查一下相关的方针指引,就是没找到可为我解惑的答案!现在情况是:

即使具备以上二项要件,撰写这种条目仍有问题:

  • 过去有计划兴建(来源并没记载“预定”二字),却未曾动工兴建,今已被证实永久放弃兴建
  • 兴建计划只实现一半,停工至今才被证实永久放弃兴建
  • 若是没被拆除的情况下,万一哪天对永久放弃兴建给翻盘,恢复并继续动工,直至竣工落成

以上这三种情况里,我考量到Wikipedia:关注度Wikipedia:维基百科不是什么,故询问有哪一种是算“无争议”可被允许撰写此条目?—以上未签名的留言由Kai3952对话贡献)于2017年4月2日 (日) 00:08‎ (UTC)加入。

    • @Kai3952:至少第一项是绝对可以的,在下所主编的GA桃园捷运蓝线就属计划取消的案例。- 不行编辑 Aotfs2013 留于 2017年4月1日 (六) 16:16 (UTC)
      • 你应该有发现吧!第一、二种情况都可能会变成第三种情况,也就是原本放弃兴建被改成继续施工到完成。问题是,维基百科不是预言家有写道:
        这些将来事件成为过去后,都必须有值得记载的价值。个别事件必须颇为肯定会发生、而且具一定的重要性,才应该值得记载。
────────────────────────────────────────────────────────────────────────────────────────────────────这要如何知道我上述三种情况,有哪一种算符合“成为过去后是肯定会发生”?规定当中又涉及到“一定的重要性”,我就考量到Wikipedia:关注度,上述三种情况有哪一种算符合值得记载?同时想顺便一问,“成为过去后是肯定会发生”此话又是何意,感觉语句不完整,是不是想表达“成为过去后是未来肯定会发生”?--Kai留言2017年4月1日 (六) 16:48 (UTC)
有第三方可靠来源的深入介绍--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7年4月5日 (三) 03:45 (UTC)
我想向你确认你说的意思,我解读认为你是想说:“只要我来源引用是来自第三方的深入介绍,并且具有可靠性,上述所举出那三种情况,不管是哪一种,也都能可以写?”请问是吗?--Kai留言2017年4月7日 (五) 10:44 (UTC)

我后来发现我似乎误用了维基百科不是预言家,它是对“将来事件”而言,所以不适用于我讨论那三种情况已发生的结果,那么剩下的就是讨论Wikipedia:关注度。依据User:Shizhao所说,我创建条目得要在所谓“第三方可靠来源有深入介绍”为前提,但是当初我询问:“三种情况有哪一种算无争议可被允许撰写此条目?”看来如此就似乎是无法避免无争议?我所谓“无争议”,其实是在顾虑:当条目进入Wikipedia:页面存废讨论,虽然会经过一段时间的讨论与投票,但在结果上还是有一定的机会将条目给删除!由此看来,当条目所设定的主题无论是属于“过去已发生而未实现”,又或者是“过去已发生而未完全实现”,一旦被证实是永久放弃兴建,像这样的主题在条目创建出来之后,能否不被Wikipedia:页面存废讨论结果是给删除,这说明条目要在Wikipedia:关注度基础下建立,即所谓“第三方可靠来源有深入介绍”,是否如此?若真是如此,争议就出现了。--Kai留言2017年4月9日 (日) 03:50 (UTC)

Anime UK News和Anime News Network算可靠来源吗

这两个网站被引用在Yuri!!! on ICE的页面里,里面关于"同性关系的描述"我觉得暗示性太强,个人观点的感觉过重,而对该字段进行更动,另外在Anime UK News的帮助里写着类似评论仅代表个人立场的话--小傍千留言2017年5月4日 (四) 13:27 (UTC)

Anime News Network除了fan interest部分外,news, reviews, and release information我们视为可靠来源,Anime UK News则是reviews接纳为可靠来源。Cherjau留言2017年5月6日 (六) 09:30 (UTC)

假新闻的识别?

如何方便快捷地识别一条假新闻? --祝愿ღ唐✿安✯琪♍早日康复 2017年4月26日 (三) 23:41 (UTC)

其实条目内文都讲得好清楚。WP:可靠来源 或许也能帮上忙。个人觉得最重要的地方是,遇到一个很夸张的报道的时候,要去其他主流媒体看看有无类似新闻。Dargasea 2017年4月27日 (四) 00:47 (UTC)
看这个:How To Spot Fake News, IFLA 就差不多了。隔壁英文喂鸡的可靠来源方面论述指引也很好用。——Artoria2e5 讨论要完整回复请用ping 2017年4月27日 (四) 00:49 (UTC)
那么,吉米·威尔士创办查核假新闻的网站Wikitribune有何意义?维基新闻难道不是遵循WP:可靠来源的方针么?(都说字体行高超限,现在的可以了吧,╮( ̄▽ ̄")╭)--㊗ღ✿赵粤 姚祎纯 张丹三 严佼君✯♉🎂生快! 2017年4月28日 (五) 18:53 (UTC)
根据目前资料来看,吉米·威尔士创办查核假新闻的网站Wikitribune是针对大众的,用维基百科协作的概念来查核假新闻,但Wikitribune应该不能作为维基百科的参考资料。--Wolfch (留言) 圆周率协作中 2017年5月1日 (一) 01:20 (UTC)
但这个文章是付费请记者写的吧,不是志愿者--浅蓝雪 2017年5月1日 (一) 19:54 (UTC)

医学专科协会的新闻稿可以作为可靠来源吗?

[19]是台湾儿童青少年精神医学会针对某公听会提出的新闻稿,是有关ADHD、儿童青少年精神医疗与心理卫生等议题,对政府部门的呼吁,想确认这个新闻稿可以作为可靠来源吗?--Wolfch (留言) 圆周率协作中 2017年5月4日 (四) 13:37 (UTC)

医学专科协会的新闻稿可以作为可靠来源吗? 当然可以啰! 不然您要相信谁呢? =) --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7年5月4日 (四) 13:50 (UTC)
重点是,医学专科协会的新闻稿基本上是立基于众多科学数据之上。--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7年5月4日 (四) 13:51 (UTC)
依照en:Wikipedia:Identifying_reliable_sources_(medicine)#Assess evidence quality,最可靠的来源是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及Meta-Analysis Systematic Review,Wikipedia:可供查证#可靠来源提到:“一般而言,最可靠的来源包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同行评审期刊与书籍,大学级别的教科书,著名出版社出版的杂志、期刊、书籍,以及主流的报纸。”,以上的新闻稿,比较不太确定是其中的哪一项?--Wolfch (留言) 圆周率协作中 2017年5月4日 (四) 14:00 (UTC)
新闻稿的内容都是基于tertiary sources所写成的。医学专科协会本身即可视为一间著名出版社。 =) --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7年5月4日 (四) 14:03 (UTC)
比如说美国FDA属于上述中哪个单位呢? USFDA可视为一间著名出版社。 =) --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7年5月4日 (四) 14:09 (UTC)
Jason我补充说明一下:
  • 出版单位是由专家学者们组成的“学会”的情况下,那么出版方会比其他人士来的相对可靠些。这点没问题。
  • 我认为没有任何一类的文献可以被笃定的说绝对可靠,建议用相对的概念。不谈个案,以文献的种类而言,二次文献或三次文献通常优于一次文献。“新闻稿”的参考优先序并不高,如果有专业期刊或专书,还是远比新闻稿来的优先。条目若有引用新闻稿类参考源,在找到更好的参考文献之后,建议把新闻稿替换掉。
  • 那么新闻稿就不可使用吗?还是可以的。新闻稿优先适用的情况在于我们记述的内容需要表达这个发稿者的立场;或新闻稿试着传达的知识是最新的,二次文献三次文献皆未记载的,那么用新闻稿无妨。
  • 有经验的维基人包含管理员应该都知道,可靠来源是wikipedia社群在使用的概念,学术上可能没有通行所有领域的“可靠来源”的公认定义。--Jasonzhuocn留言2017年5月8日 (一) 12:34 (UTC)

可靠来源 Reliable sources

刚才读了这篇文章

请问这间报社的出版物是否是维基百科的可靠来源呢? --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7年5月18日 (四) 14:10 (UTC)

@Wolfch:不好意思,想请教一下,这个议题适合在这个版询问吗?谢谢!=) --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7年5月18日 (四) 14:18 (UTC)

这个议题可能比较适合在Wikipedia:互助客栈/条目探讨或是Wikipedia:互助客栈/其他提出--Wolfch (留言) 圆周率协作中 2017年5月18日 (四) 21:30 (UTC)

关于政治及国家之间,尤其是颇有争议的消息的参考来源,从发布者所属国家、机构或政府的方面来讲,是否要均衡,以保持内容中立?

我发现一些条目,尤其是关于政治的条目,总是被称为不中立,或者挂上需要中立的模板。而这一类条目的参考来源,大多是国外的网站,在国内被墙。比如十九大,就有不少来自多维新闻网的。其中有些内容是虚假的(至少我这么认为,因为这些消息即使不是负面的、会被和谐的,在国内都找不到可靠来源,官方也没有),我将其删了。还有一部分内容真实,但依靠国外来源,我已补充国内的一些来源。文章过多依靠国外的来源易导致不中立。--SolidBlock留言 2017年10月20日 (五) 10:58 (UTC)

网上商店的货品可以用来当来源吗?(比喻说Amazon的)

我在创建一个音乐歌曲的条目,找不到文献之类的来源,唱片在Amazon有售,因此问一问。JackCheung72留言 2017年11月17日 (五) 12:44 (UTC)

可以证明唱片确实是神州无限公司、联合跨国公司或者国际环球公司发行的,但是无法证明对应条目可以存在于维基百科。参见WP:42。--175.167.146.215留言2017年11月17日 (五) 12:51 (UTC)

Google Earth、Google Maps、Google Street View 和其他相似信息来源可否作为条目的来源

这个问题出现在许多的公路铁路条目中。有的条目只以上述的来源就能写出很多关键内容,比如所在地、行车道数量、交通限制、连接道路和城市等等等等。但是也有人觉得这些来源不适合作为条目的来源。

至于我而言,我觉得这些来源显然是非常可靠的,尤其是卫星照片和google街景,就公路条目而言,这两者能够提供丰富而准确的信息,交通标志牌和行车限制信息都看得一清二楚,仿佛身在其境。那么,这些来源毫无疑问是一手来源,但是我们也没有禁止使用一手来源,所以我觉得这些来源写进条目完全没有问题。不过,我也问过反对将Google Earth当来源写条目的人,为什么这么想。我得到的回答是,1)Google Earth似乎不能提供足够内容;2)需要依靠Google Earth,这样岂不降低维基百科的脸面及在读者心目中的形象,等等。显然,这些说法并未说服我。但是我仍请大家讨论一下这个话题。也许您有别的不支持G Earth入来源的想法我不知道的,请告诉我。此外,对于第一次看到这个话题的用户,这些道路的存废复核关注度例外理论也将为此话题提供一些上下文。Bluedeck 2017年11月10日 (五) 17:53 (UTC)

符合GNG标准的来源,根据定义,应当对主题进行了有效介绍,即来源直接、详细地讲解了主题的实体。因此条目内容应主要依据符合GNG的来源,而Google地图类来源只可作为补充。--Wcam留言2017年11月10日 (五) 20:30 (UTC)
  • 第一手应该没问题。但是这能认定是可靠来源吗? --达师 - 345 - 574 2017年11月11日 (六) 06:29 (UTC)
  • (-)反对 显然,Bluedeck的主张与关注度指引相违背,接纳的话等同可以不经筛选收录地球上所有道路、高速公路的出入口和大大小小的公共设施,严重违反五大支柱的第一条。--158.85.76.233留言2017年11月11日 (六) 14:45 (UTC)
  • IP君意思似乎想说“《关注度指引》和本次反对是因为不可以收录地球上所有道路、高速公路的出入口和大大小小的公共设施”?五大支柱那一条说不可收录所有道路?
  • 达师君,阁下为何说上述来源未必是可靠来源?毋须“看图说故事”,路牌已经提供很多资讯。
  • 以上。--M.Chan 2017年11月11日 (六) 16:39 (UTC)
  • 我觉得主要道路当然是没有收录问题,但是什么交流道、收费站等,其实都是公路的一部分,本身能够写的东西非常有限,没有可靠来源的情况下更不应该建立。Google地图什么的可以用作来源,但不能证明有关注度。—AT 2017年11月11日 (六) 17:03 (UTC)
Street View是用户可以自行拍摄上传的,这个当来源的话,需要辨别是google拍的还是用户上传的。其他的的确有看图说故事的问题,容易不小心变成原创研究--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7年11月13日 (一) 01:13 (UTC)
即使是用户上传的,也不应该会构成任何分别吧?除非怀疑用户改图——C933103(留言) 2017年12月9日 (六) 00:35 (UTC)
似乎都是第一手来源,应视作资料而非参考来源。--YFdyh000留言2017年12月9日 (六) 11:00 (UTC)

关于新媒体的可靠性

传统的媒体是报纸电视,即使改为线上也几乎都是自己创一个网站。但如果像是清华大学清新时报(像清华周刊一样的学生刊物[20])主要在微信公众号[21]发表文章,而没有自创自己网站,或是其他官方媒体或账号在微信公众号[22]的文章,是否可当可靠来源? 他们与一般媒体的区别应该只是平台的区别吧?--叶又嘉留言2017年4月16日 (日) 12:36 (UTC)

正式提议

基于以上讨论,新提议后三天无人反对。

现行条文

维基百科:可靠来源#历史:学校教科书隔几年就会更新,由专家评估,使信息能赶上当代的研究成果。但教科书没有注明原始材料来源,也缺乏必要的历史数据。但是对于高中以下的教材最好不要在维基中引用

提议条文

维基百科:可靠来源#历史:学校教科书隔几年就会更新,由专家评估,使信息能赶上当代的研究成果。但高中以下的教科书往往没有注明原始材料来源,也缺乏必要的历史数据。因此最好不要在维基中引用高中以下的教材

可靠来源指引的文辞修订

部分修订(征求意见目的)。修订流程争议

补充:未审阅和修订全文。疑问:此指引中存在的“但本页面的内容同其他相关方针和指引不冲突。请自由地编辑维基百科!”、“……都绝不能成为可接受的一次或者二次来源。”观点和共识无问题,但文辞和标点是否得当和反映共识(已存在多时),即叹号和“都绝不能”等情绪表达语句在维基百科方针中的使用,是利于表达,还是不利于作为条目编撰的示范(虽无此职责)。--YFdyh000留言2018年1月6日 (六) 15:01 (UTC)

将爱好者网站列为可靠来源

提议增补关于香港新闻媒体可靠来源列表

根据2017年香港维基人夏聚的讨论内容,现要求新增关于香港新闻媒体可靠来源列表,并成为可靠来源的子指引。 暂时此列表内容包括:

可靠媒体来源:

  1. 明报
  2. 经济日报
  3. Hong Kong Free Press
  4. 亚洲华尔街日报香港版
  5. 香港政府宪报

半可靠媒体来源:

  1. 东方日报
  2. 苹果日报
  3. 星岛日报
  4. 南华早报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5. 立场新闻
  6. 852邮报
  7. 信报
  8. 香港邮报
  9. HK01

不可靠媒体来源:

  1. 没有在上面列出的,香港免费派发的报纸(头条日报,都市日报,am730,The Standard,晴报)
  2. 文汇报
  3. 大公报
  4. 香港商报
  5. HKG报
  6. 大纪元时报
  7. 成报
  8. 寰宇胶事录
  9. 任何只于网上发行,并未出现的网络报纸
  • 所有个人专栏将被列为不可靠来源

此为2017年讨论的内容,因事忙故延至此时提出。--1233|点此与此废青展开激情对话 | 千错万错都是阿道夫的错! 2018年2月4日 (日) 15:17 (UTC)

强烈(-)反对,带政治倾向的主观名单。--胡萝卜 2018年2月4日 (日) 15:33 (UTC)

我对这个列表只有报章没有电视杂志感到奇怪,不知道你们夏聚时有没有讨论过。而且我对你们的不可靠媒体来源名单也感到奇怪,香港免费派发的报纸为什么属于不可靠媒体呢?

获列为可靠来源后,该报的所有内容,即使有明显错误,也应采用?否则我看不出可靠与半可靠的分别。其实只需列出不可靠来源名单就可以,任何新闻媒体,若出现经常报道已被证实为错误的消息、内容错漏百出、已被外界定性为内容农场等等,特别是经常剽窃维基图片及文字(没有注明作者及出处),即可视为不可靠来源。对于没有以传统方式出版的媒体,应以较严格标准审视。此名单(只有不可靠来源的名单)制定后作为方针,供其他编者跟从。另外也应对外发布,让外界和有关媒体知晓中文维基对可靠来源的标准。—Baycrest (作客) 2018年2月5日 (一) 04:14 (UTC)

  • 个人认为,来源的可靠程度和其报导质素成正比。其实我更多想增补一下来源。至于为何没有电视杂志,是因为还未想到如何界定。例如曾经报假新闻的TVB,就是一个好的例子,已经很难判断这是不是可靠不可靠的来源了。不过,话说回来,我只是额外新增一个黑名单已经很好了。--1233|点此与此废青展开激情对话 | 千错万错都是阿道夫的错! 2018年2月5日 (一) 08:57 (UTC)
  • (-)反对,我虽对香港不熟,但还是认为这个列表有点不够客观。大公报是个历史悠久的老报,怎么可以就这样判为“不可靠来源”?苹果日报也都是知名的大媒体,判为“半可靠”,个人觉得是有失准则。也许在与政治有关条目上这个表有参考价值(毕竟此表内部分媒体都有各自明确的政治立场,如大纪元就是强烈反中的,若在与中国大陆相关的条目内引用可能就属不可靠来源),但在与政治无直接关连的条目上就完全没这个参考必要。而且我个人本来就觉得在整体上,除非对方是很明显的内容农场(每日头条和壹读),否则就不应该去评定某一个媒体是“可靠”或“不可靠”,这样的作法本身就不是很客观(政治有关条目另当别论)。以上仅是个人的一点小意见,谢谢!--一群猫留言2018年2月5日 (一) 10:19 (UTC)
    • 一并回应,我是支持在聚会时讨论提案的初步看法的,但对你们认为香港免费派发的报纸属于不可靠媒体的确感到奇怪。根据我找到的2016年公信力调查[23](未能找到2017年),免费报纸得分由5.43至6.46(得分越高越好),收费报纸得分由4.21至6.54,可见免费报纸公信力与收费报纸相若,得分最高的反而是免费报纸英文虎报,而得分最低的则是大公报、交汇报。我十分同意来源的可靠程度和其报导质素成正比,因此这个公信力调查可以帮助大家客观地评估一个媒体的报导质素。另外,我们不应以政治立场评定媒体是否可靠,我们更需要不同政治立场的媒体去平衡条目的中立性,但是媒体报导质素差的话,就十分影响条目的正确性,所以我仍认为大家需制定不可靠来源名单。—Baycrest (作客) 2018年2月5日 (一) 13:57 (UTC)
  • 如果将提案改为只提出不可靠新闻来源是否比较好?--1233|点此与此废青展开激情对话 | 千错万错都是阿道夫的错! 2018年2月6日 (二) 01:04 (UTC)
  • 政治相关条目本应就争议性的议题避免单一来源,而采用多方来源。大公报及持相反立场的大纪元在政治相关新闻虽然被认为是立场偏颇,仍是可引用的,但应增补多方来源避免条目内容同样偏颇。至于非政治相关的报导,大公报及大纪元基本上与其他媒体没有明显分别,没必要刻意剔除。--Thomas.Lu留言2018年2月6日 (二) 01:55 (UTC)
    • @Thomas.Lu很抱歉在上面没说清楚造成阁下误会。我之前在上面讲的“在与政治无直接关连的条目上就完全没这个参考必要”并不是指哪一个媒体,而是指这个“香港新闻媒体可靠来源列表”在与政治无直接关连的条目上没参考必要。但现在我基本上同意阁下的看法。另外个人还是觉得wp:可靠来源已经讲得够清楚了,没有必要再去一一评定哪些媒体是可靠或不可靠。--一群猫留言2018年2月6日 (二) 20:14 (UTC)
      • 在下不认同特意归类某个媒体是否可作为可靠来源,而是在关键性的内容应有多方来源,在引用媒体的评论式报导时更应在内容直接指出作出该报导的媒体。--Thomas.Lu留言2018年2月7日 (三) 03:12 (UTC)
  • (+)支持政府公告成为可靠来源。3ATENU留言2018年2月6日 (二) 10:09 (UTC)
  • (-)强烈反对把香港报纸列为可靠来源或进行不客观的分类。( ‽ )疑见

半可靠‽还有这样的分法‽还要自己判断要不要引用的‽It's gonna be amazing!Talk ♪ 2018年2月6日 (二) 10:36 (UTC)

上面这位的建议令人费解。--【和平至上】💬📝 2018年2月8日 (四) 09:56 (UTC)
@和平至上请问如何费解?【粤语文学大使残阳孤侠2018年2月8日 (四) 16:46 (UTC)
为何只是香港的媒体?又如何经用户验证?反而,维基人却可自行翻译?这似乎只是徒添烦恼,而作用不大。--【和平至上】💬📝 2018年2月9日 (五) 09:09 (UTC)
1. 当然不只是香港的媒体,凡是把“Rodríguez”译成“洛迪古斯”、把“Путин”译成“普丁”等这些不懂装懂的媒体,在作为译名的参考来源时都应该被预设为不可靠来源。不过这里讨论的是香港媒体,所以我暂时没有把其他媒体扯进来。
2. 用户验证并不难,只需要找几个懂得名称来源语的用户验证便可。
3. 我的目标不是无限制地鼓励维基人自行翻译(当然,在没有现成可靠译名的情况下,自行翻译或许是万不得已的选择),只是希望尽可能把不可靠译名排除在维基百科之外,以确保维基百科的知识尽量可靠。【粤语文学大使残阳孤侠2018年2月9日 (五) 16:20 (UTC)
"当然不只是香港的媒体,凡是把“Rodríguez”译成“洛迪古斯”、把“Путин”译成“普丁”等这些不懂装懂的媒体,在作为译名的参考来源时都应该被预设为不可靠来源。"我没看完后面强调香港还以为这样就把台湾媒体全部预设为不可靠媒体了,所以要考虑地域差异。-- Matt Zhuang (虽然不一定会回应,但是欢迎至“此”留言) 2018年2月10日 (六) 06:15 (UTC)
  • (-)反对1233君的提议,但作为香港维基人,(+)支持设立列表,并建议列表改为如下:

可靠媒体来源:

  1. 香港政府宪报(政府立场)
  2. 明报(亲泛民)
  3. 经济日报(亲建制)
  4. 星岛日报(亲建制)
  5. 南华早报(South China Morning Post,亲建制,英文)

半可靠媒体来源:

  1. 文汇报(亲建制)
  2. 大公报(亲建制)
  3. 成报(亲建制)
  4. 信报(亲建制)
  5. 香港商报(亲建制)
  6. 东方日报(亲建制)
  7. 苹果日报(亲泛民)
  8. 立场新闻(亲泛民)
  9. 亚洲华尔街日报香港版(亲泛民,英文)
  10. HK01(亲建制,部分立埸可能偏颇)
  11. The Standard(亲建制,英文)

不可靠媒体来源:

  1. 没有在上面列出的,香港免费派发的报纸(头条日报,都市日报,am730,晴报)
  2. HKG报
  3. 852邮报
  4. 香港邮报
  5. Hong Kong Free Press
  6. 大纪元时报
  7. 寰宇胶事录
  8. 其他任何只于网上发行,并未印刷的网络报纸
  • 所有个人专栏均视为不可靠来源。

修改成现状的原因:

  1. @蘭斯特胡适论大公报是中国最好的报纸,但彼大公报已不同此大公报矣!
  2. 半可靠来源加入一些建制意见,但个人认为3至4个半可靠来源才抵得上2个可靠来源,即视为次级可靠来源。
  3. 一些不可靠来源虽不受某些维基人认同,但仍在不可靠来源之列,是因为其偏颇程度实在太大,方会有此判断。

以上意见,如有错漏,恳请赐正。 — 留言莫生气 2018年2月8日 (四) 09:48 (UTC)


  • 这样说吧:整个提案改为只设立香港的不可靠媒体来源(并使用过滤器禁止新用户及IP用户添加该等来源)

现时提案的不可靠来源:

  1. HKG报
  2. 寰宇胶事录,Econ记者 (可以采用他们本身新闻的来源)
  3. 港人讲地

顺便说说,不关提案,我个人认为拉仇恨的报纸我认为不可靠. --1233|点此与此废青展开激情对话 | 千错万错都是阿道夫的错! 2018年2月8日 (四) 13:13 (UTC)

  • (-)反对:虽说大纪元以及部分电子媒体报部分报导内容确实是有点夸大其词...但是就新闻内容而言部分报导还是可信的,建议应该改列半可靠,或是必须有其他来源来佐证(条目不能单独引用该来源)。顺便吐槽,如果要将"其他任何只于网上发行,并未印刷的网络报纸"全部包含在内,那不仅限是香港,(如果把类似评断标准拿来台湾的话)台湾的电子媒体引用的应该会死一大半。-by 全速前进~~Yosoro!!~~的Tsuna Lu留言2018年2月8日 (四) 14:26 (UTC)
  • (-)强烈反对:这样和中国大陆的审查无异!-- Matt Zhuang (虽然不一定会回应,但是欢迎至“此”留言) 2018年2月9日 (五) 01:01 (UTC)

始终也是这个问题︰获列为可靠来源后,该报的所有内容,即使有明显错误,也应采用?否则我看不出可靠与半可靠的分别。况且上面也说过,媒体报导质素差的话,就十分影响条目的正确性,引用一篇差劣报道,会导致条目资料错误而不易被人察觉,误导读者。参考英文版,他们已把每日邮报列为不可靠来源,原则上禁止使用;学术界也常把维基百科视为不可靠来源。建议最低限度应把内容农场、及经常剽窃维基图片及文字的媒体,视为不可靠来源,原则上禁止使用,相信应可获较多人支持。—Baycrest (作客) 2018年2月10日 (六) 16:17 (UTC)

精简

  • Whatever,不论其他的,这些应该是可以有共识:
  • 可靠来源:
    • 明报
    • 南华早报
    • 经济日报

[24][25]等多个来源,这三个报纸可信度都名列前茅)

  • 不可靠来源
  • (-)反对任何形式的自我审查。视为不可靠来源,换句话来说,就是禁止在条目内使用相关来源,大纪元在政治方面可能有争议,但是在其他范畴并没有问题,如果持同一标准的话,大公文汇等也应该视为不可靠来源,这样的话,没完没了。—AT 2018年2月14日 (三) 09:00 (UTC)
  • (-)反对我以为这里是中国大陆的百科呢?-- Matt Zhuang (虽然不一定会回应,但是欢迎至“此”留言) 2018年2月14日 (三) 09:29 (UTC)
  • (?)疑问:我个人觉得把大纪元放到不可靠真的很不方便,KPOP相关条目也就这家能用还可以存档,可以只禁止政治条目使用吗?另外俄文版或是西班牙文版的大纪元也算在香港媒体里面吗? --船到桥头自然卷留言2018年9月25日 (二) 02:25 (UTC)

参考资料

  1. ^ Susan V. Lawrence. Falun Gong Fields Media Weapons.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2018-01-04]. 
  2. ^ David Ownby. Falun-Gong. 

旅游网站是否属于可用来源?

有编者在条目[26]中加入穷游网景点介绍的网址作为资料来源,是否符合要求?--大南国史馆从九品笔帖式留言2018年3月2日 (五) 14:21 (UTC)

个人意见,这就要看这旅游网站是旅行社经营的,还是杂志社经营的了。-游蛇脱壳/克劳 2018年3月2日 (五) 16:21 (UTC)
作者身份不明、无同行评审、内容非稳定(可能随时变更),所以非可靠来源。类似Wikipedia:可靠来源#BBS、wiki和新闻组的帖子中的wiki。--YFdyh000留言2018年3月2日 (五) 17:00 (UTC)
(-)反对:内容估计要么是抄来的,要么是用户贡献的。前者应该引用来源内容,后者不可靠。--維基小霸王留言2018年3月5日 (一) 05:34 (UTC)
(!)意见:我认为要看条目本质是什么,假如只是提供补充资料(例如景点前往方法)而又有其他可靠来源支持,我认为并无妨碍(至少不需要一见这是旅游网站便删去),但不能单独使用作为证明景点的存在。Allen Uhomist留言2019年12月9日 (一) 20:57 (UTC)

提议修改“Wikipedia:可靠来源#来源的类型”中的部分条文

关于可靠第三方来源的解释

能否以非第三方出版物作为参考资料

维基百科指引Wikipedia:可靠来源说:

请问这是否意味着,条目参考来源中不能包括非第三方的出版物?

我看了几个中文维基百科的典范条目,如徐向前石林彝族自治县天津市,都包括大量中国媒体的参考。共产党领导人、中国执政的区域都与中国共产党有很大的利害关系。有人认为,“中共组织相关的出版机构及媒体,当然也有利害关系,非属第三方”。那么,是否应该删除这些参考呢?--維基小霸王留言2018年7月17日 (二) 01:41 (UTC)

@吉太小唯,是的,(1)非第三方,属“非可靠/可疑来源”,维基WP:可供查证方针有明确规范可以使用的状况。(2)此外方针也要求特别的断言需要优质的来源,争议性条目常涉及“特殊断言”,尤其要小心Wetrace欢迎参与人权专题 2018年7月17日 (二) 02:46 (UTC)
WETRACE-(!)意见-中国大陆的情况,由于中共的控制,导致来源影响,因此在维基百科很多“一般性条目”(地区、历史)仍有使用(是不是都符合方针是一回事。例如二战对日本抗战的历史,中共版本其实跟当年参战的国家战史,很不同。)。但当遇到高度争议性条目时,应当符合维基百科方针原则。而且“第三方”也是在一个议题上所指,也许在A议题是第三方,在B议题不是第三方。
  1. “第三方可靠来源”,是维基百科对来源的要求
    1. 方针WP:可靠来源就要求“条目应该基于来自可靠的第三方的出版物,来源应具有事实验证和准确性声誉。”“自行发表的来源是一种未经过任何事实证实或是未经过第三者检验所发行的资料”可靠来源的定义,就有第三方。
    2. 方针WP:可供查证也要求“维基百科的条目应该依靠于可靠的、第三方的、公开的来源。”“如果某一主题得不到来自可靠第三方来源来的支持,则关于该主题的条目不应出现在维基百科上。”
      1. “添加或恢复内容的编辑者应承担举证的责任。所有引言以及任何被质疑或可能被质疑的内容均应使用内嵌引用来提供可靠、公开的来源”
      2. “无资料来源或来源欠佳的内容,若可损及在世人物或团体的声誉,则不应容许保留在条目中”
  2. “非第三方”的来源,非属可靠,即属“可疑来源”,在维基百科的使用,属于参考性质,而且方针有明列出 限制使用的态样:
    1. WP:可供查证方针:“自行出版物与可疑来源作为其本身内容来源”(非可靠),可以用作说明其自身信息乃至条目的参考来源,而不要求是由该领域的专家发表,只要:“没有过度的自我宣扬;不包括针对第三方的主张;不包括与主题无直接关联事件的主张;来源内容的真实性未受到合理的质疑;不是文章主要的来源。”
  1. 此外,WP:可靠来源---“自行发表的来源是一种未经过任何事实证实或是未经过第三者检验所发行的资料”。Wetrace欢迎参与人权专题 2018年7月17日 (二) 01:57 (UTC)
User:Hat600/essay/中国大陆不存在第三方来源。--Antigng留言2018年7月17日 (二) 11:59 (UTC)
宣传的目的与否的判断是主观的。即使目的不是宣传,或者宣传的目的不是条目主体,文章作者知识来源照样可以是“宣传”目的的文章,也成了宣传的一部分。所以这篇论述没有用。--維基小霸王留言2018年7月17日 (二) 13:02 (UTC)
WETRACE-(!)意见--
  1. “宣传”跟“宣导”不同,“宣传”还有分“宣传造假”、“宣传真实”---这是“宣传”的客观面,纳粹的“宣传”就是一例。
  2. 实际上这篇论述有其价值,但至少漏掉一个标准,也是维基方针明列重视的:要求第三方来源,目的除了避免“自我宣传”还包括“第三方查证”,都是维基百科所重视的---“查证”,是新闻媒体记者、学术研究的最基本工作,在一般社会,“没有查证的报导”侵害他人名誉,被告上法院会被判赔偿(侵害名誉)。“查证”、“自我宣传”,跟“利害关系程度”都有关系。
  3. 在下于上面引述了相关方针,其实将来源,透过这些方针讨论,就可以得出结论。Wetrace欢迎参与人权专题 2018年7月17日 (二) 16:17 (UTC)

对于中国议题,西方来源是否属于第三方?

什么才是第三方?有人认为,存在利害关系的就不属于第三方。

西方不希望中国的实力上超过他们,因此西方遏制中国崛起。因此,西方会在一些地方刁难中国,进行不实报道。既然西方与中国有利益冲突,那么对于中国的条目,西方来源也不应属于第三方。还是说虽然自诩中立,因为维基百科是西方人办的,金主主要是西方人,是西方的一部分,与中国有利益冲突,也愿意帮着西方的媒体做宣传呢?--維基小霸王留言2018年7月17日 (二) 13:24 (UTC)

太过被害妄想了吧?我不会说西方媒体完全没有任何不实报道,但是与中方媒体比较,由于西方媒体大多不受政府干预,具备独立自主性,而且处于一个自由环境下,资讯情报也更完善,因此就算西方政府对中国施压也与西方媒体没有关系。除非您要说所有西方媒体都跟中国作对,不过您要这样说的话,会变得根本没有来源可以用,因为全世界各国之间都有利害关系(无论是经济、政治、历史还是其他),所以权衡利害下我会选择相信西方媒体。简而言之,如果以可能存在利害冲突为由拒绝其来源的话,那基本上则不用写条目了,因为根本写不了。正确做法是列出所有方面的来源,让读者自行判断,而非自我审查。—AT 2018年7月17日 (二) 13:43 (UTC)
很多西方对于法轮功的报道明显是不实报道,法轮功用户在维基百科加入这些报道;同时认为中国媒体与中国共产党(取缔者)存在利害关系不属于第三方,审查删除中国媒体。但如果以利害关系来界定是否属于第三方,那么中西方媒体其实都不属于,因为都直接或间接存在利害关系。对于此种情况,你能否表个态?有几个选择:
  1. 西方媒体对法轮功不存在不实报道,中国媒体才是不实报道。因此应该保留西方媒体删除中国媒体。
  2. 西方媒体的利害关系是间接的,利害关系小于中国媒体。因此应该保留西方媒体删除中国媒体。
  3. 列出所有方面的来源,让读者自行判断,而非自我审查。
  4. 对于法轮功这件事来说,西方利用李洪志,李洪志把握机会骗取同情,之后西方媒体以讹传讹,支持法轮功,动机包括遏制中国崛起。中国媒体更加了解法轮功。因此,应该主要使用中国媒体,同时介绍西方媒体的观点。--維基小霸王留言2018年7月17日 (二) 14:01 (UTC)
我认为应该列出所有可靠来源。首先,如果不是当事人的话,根本无法得知事情的真相,也就是说形容某些来源为可信或不实,其实都只是个人见解,而且随着时间流逝,所谓真相都有可能被推翻,因此所谓真实只是一种阶段性真实,而非最终答案。其次,虽然我觉得西方媒体比中方媒体可信,但是无需要拒绝中方媒体(反之亦然),因为我的个人见解与怎样写条目不应该挂勾,也就是说,只要有可靠来源提出这种观点的话,都可以举出来让读者自行判断。综合来说,用户自身当然可以衡量使用哪一种来源,但是不能因为自己认为某可靠来源不实就阻止别人使用,这是属于违反NPOV的行为。另外,您说都不过是您自己的见解,有人跟您持相反见解的话,是不是又能够以西为主中为副的方式来写条目?并非如此,因为来源并没有主客之分,并列就好,加上自己判断来写条目的话很可能构成OR或NPOV。—AT 2018年7月17日 (二) 14:36 (UTC)
我想您的意思是中西方媒体的参考资料都该有。这与当前部分用户认为应该以“非第三方来源”为由删除中国媒体参考资料的意见不一致。
那么请问您认为比重应该如何考虑呢?假如西方+大纪元有100篇报道,中方有30篇报道,那么条目中介绍中西方观点的比例应该是多少呢?--維基小霸王留言2018年7月17日 (二) 14:42 (UTC)
我从不认为删除某一方来源是合适做法。比重方面,理想的话当然是各占一半,如果出现一方较多的情况,应该做的是添加另一方来源至条目直到均衡为止,而非删除已有的可靠来源。对此,建议可以参考一下劣作起锚 (口号),相信便明白。—AT 2018年7月17日 (二) 14:52 (UTC)
WETRACE-(!)意见-维基百科方针,没有考虑到什么国家,就是基本透过 第三方、查证、可靠等原则,今天是中共控制下的环境导致,不是维基百科要配合中共退缩原则。
  1. 小霸王说“很多西方对于法轮功的报道明显是不实报道,法轮功用户在维基百科加入这些报道”
    1. 能否请小霸王列出来讨论?哪里“明显是不实报道”?我们来看看是谁添加的?为什么是所谓“法轮功用户”?对于西方自由环境下的媒体来源,小霸王的“明显是不实报道”的判断标准是什么?
  2. 问题不在于“西方”与“中共(可控制、过滤、利害)来源”报导的数量,而在于这些来源,是否第三方、可靠(而且,法轮功条目,基本上不用大纪元。)如果什么来源都列出来,让读者判断,这种作法,形同架空毁弃了维基方针要求“第三方(查证等考量)可靠来源”的基本要求。维基方针确实提到可用“自行出版、可疑来源”,但限定只能在一些情况下使用,例如不涉及他人。
    1. 【中共与所控制来源之直接利害关系】中共控制来源媒体,尤其在法轮功议题上,是有很明确的组织、人事、党委、资金财务、审查、审批、过滤等机制。而且有很明确的全面镇压政策,透过党体系在外交、教育、公检法、内政、军队、企业....全面性的。
    2. 【各国与来源之‘间间间...间间接’‘利害关系’?】小霸王提及的“西方媒体所谓间接的利害关系”,在下认为有原创研究的问题,中共经常扣上“西方反华势力亡我(中共而非中国)之心不死”;如果您对个别媒体有意见,您可以对“特定媒体在特定议题的利害关系程度+新闻专业伦理程度+专业信誉”来综合举证,彼此讨论。 ---而不是以“无限上纲利害关系”认为“西方媒体都反中反华”,请问:欧美、台湾、日本、韩国,有媒体、网络审批过滤制度?在台湾被认为“亲共”的“旺旺中国时报”,都不报导中共对法轮功的说法,顶多就是几乎不报导法轮功(避免得罪中共,影响旺旺在中国的生意)。
  3. 小霸王上面列给AT的四个选项,并不合理,实际上忽略了很多客观条件。这所谓四个选项,其实都不符合维基方针,都在架空维基方针,都回避了维基方针。维基方针的选项很简单,就是如果第三方来源没有,这些可疑论述就不该出现。
    1. 中共下的中国,媒体、网络,没有自由意见市场。而自由环境下的媒体,是可以相互查证,在自由意见市场正面竞争、辩论的。所以西方媒体有可能报导错误,总体上却不会差远,写条目也不是“引述所有西方媒体”。如果您对哪个来源认为内容错误,应该举相对论述及证据来讨论。
    2. 将中共控制下来源,以“不歧视中国”(实际上是中共歧视中国人、歧视维基百科、歧视西方网络服务、歧视自由意见市场)或“没办法”等理由,而“不经过维基方针的检验”,在维基百科将反而形成一种真正的“不公平意见市场”,而不是真正的“自由意见市场”。决定一个来源是否符合要求,跟国家地区无关,而是具体情况,例如一个公式(方针条件)验证讨论,符合就是、不符合就不是。---实际上,是中共垄断、控制了中国的“意见市场”,导致“中共控制下的中国”的来源,尤其在(与中共)敏感议题上,会难以找到第三方来源。这不是维基的错、不是维基用户的错,而是中共的错,中共也故意这么做以维系其统治。中共媒体信誉低落,也不是海外的错。
    3. 所谓“中共媒体应该更了解法轮功”的前提,这前提基本上就是与国际认知不符,其中也包括了中共参加的“联合国机构”。相对,“中共媒体跟中共镇压法轮功的利害关系更深”,但中共不允许媒体独立查证法轮功议题、控制等等。
    4. 此外,不只是西方,东方的韩国、日本、台湾、澳洲媒体...等等,对法轮功的认知,也普遍跟中共媒体不同,难道韩国、日本、台湾都“反华”?台湾亲中的政党国民党,马英九、多位高层也都公开赞赏法轮功,中华民国立法院通过决议支持法轮功(阿扁时期)、谴责中共活摘器官、禁止中共迫害人权官员入台,还是在马英九执政(两岸关系最好时期)时,难道台湾这时跟中国大陆的利害关系要怎么算?
  4. 中共的说法,难道第三方来源都不会引述?如果不引述,通常代表是因为被拒绝查证、或者中共说法已没有公信力,西方媒体只愿意引述一部分。难道纳粹说犹太人什么,其它媒体都要全盘引述,才算公正?
  5. 至于篇幅,维基百科WP:DUE并不是以“数量”来论的。Wetrace欢迎参与人权专题 2018年7月17日 (二) 15:55 (UTC)
如果您要求不能在条目内使用中方来源的话,只有两个可能性,就是该来源并非可靠来源或文不对题,没有其他。中共对法轮功的打压虽然可能存在利害关系,但是不代表不能使用,要完全排除相关来源的做法不切实际。而且,中方来源叙述的是否事实,应该交由读者自己判断,而不是自我审查式地将所有中方来源排除。反过来说,如果将中方来源排除,那是否又要将法轮功相关来源都排除掉?中方可以有自己的观点、见解,其他国家、组织也是如此,我自己也不认为中方媒体可信,但是写条目时我不会渗入自己的见解,而是来源说什么,我写什么,它的真实性不由我来检证,责任也不在我,而是在于来源本身(如果是错误的话)。如果可靠来源的叙述有误,理应拿出其他可靠来源来反驳,而不是直接忽略掉前者。—AT 2018年7月17日 (二) 16:37 (UTC)
WETRACE-(!)意见--读者恐怕难有时间判断,这也不是维基百科的目标与本质。维基百科不是要用户“自我审查”,而是提出一套维持来源基本品质的方针,让用户去依循,依照方针选用来源,通过方针要求的来源来建构内容--让读者可以有相当程度的信赖,这不是自我审查,是对“百科编辑者”的“基本要求”。否则学术著作、新闻报导的伦理规范,全部都不需要存在,让读者自己判断就好。那么学术著作、新闻就都失去其价值了,社会的真相与知识传播的成本,将会大为增加。
  1. WP:维基百科不是什么--“维基百科不会审查内容”--判定违反维基百科的生者传记方针,或违反其他维基方针与指引(尤其是中立的观点),或维基百科服务器所在地美国佛罗里达州法律的内容,会遭到移除。Wetrace欢迎参与人权专题 2018年7月17日 (二) 16:32 (UTC)
WETRACE-(:)回应-AT您好,在下没有说“不能使用中方来源”,在下说要依照维基方针要求,使用“第三方可靠来源”,方针对“可靠来源”的定义,就包括“第三方”。
  1. 为何要第三方,方针讲的很清楚,包括第三方有查证效果、利害关系考量等等(维基百科对来源要求,没有“绝对的真实性”,但要求“可供查证”,第三方、可靠度,就是其重要内涵。)。中共对法轮功议题是全面性的压制过滤,现在的来源(尤其大量都是特殊断言),是可靠的吗?为什么西方媒体跟台湾、日本、韩国媒体引述的少?使用者应举证其可靠性。
  2. WP:可供查证方针:“无资料来源或来源欠佳的内容,若可损及在世人物或团体的声誉,则不应容许保留在条目中”
  3. 其实,也有其他用户引述“第三方来源/或中共来源 引述中共说法”,在下就曾经引出“第三方可靠来源”来证实该消息是错误的。
    1. 但中共控制下的来源,很多说法都是“中共自己说的”;第三方媒体、机构根本无法去验证(维基百科要求第三方来源,就是至少有个查证基本可能)(联合国要进中国查验人权状况都不容易)。当都是中共自家说的,请问要怎么找其它消息来证实是错的?这就是中共“垄断媒体环境、垄断意见市场”的问题、不让查证,也是西方媒体后来越来越少引述中共全部说法的原因(但西方媒体会引述中共的“立场”)。---这时当您质疑该说法,只有中共自己说,没有第三方说,可能就被反批“没人能证实它错误,所以它是对的”之荒谬现象。
    2. 举个例子,中国维权女律师王宇,709事件被中共抓走,消失很久,突然“电视上认罪、拒绝欧洲机构颁赠人权奖”,当时没有任何海外媒体可以接触、联系到王宇,王宇完全被中共监禁到软禁;后来王宇出来后,很长一段时间后,才透露当时遭到酷刑、威胁孩子的安全,她被迫“认罪、拒奖”---第三方媒体,会引述部分中共控制媒体 的说法、并强调王宇仍未自由,但也会去访问认识王宇的人、海外专家质疑中共媒体的看法。
  4. 对于“非第三方来源”,非属可靠,即属“可疑来源”,在维基百科的使用,属于参考性质,而且方针有明列出 限制使用的态样:
    1. WP:可供查证方针:“自行出版物与可疑来源作为其本身内容来源”(非可靠),可以用作说明其自身信息乃至条目的参考来源,而不要求是由该领域的专家发表,只要:“没有过度的自我宣扬;不包括针对第三方的主张;不包括与主题无直接关联事件的主张;来源内容的真实性未受到合理的质疑;不是文章主要的来源。”
    2. 此外方针也要求,特别的断言需要优质的来源,争议性条目常涉及“特殊断言”,尤其要小心。
    3. AT您说“那是否又要将法轮功相关来源都排除掉”---是的,基本上法轮功条目已排除法轮功相关来源。如果有,那就依照方针上述规范而存在。---实际上,几年前,就有中国大陆用户一再要求执行方针第三方来源,在很久以前就剔除条目中存在的大纪元等来源了。
  5. WP:维基百科不是什么--“维基百科不会审查内容”--判定违反维基百科的生者传记方针,或违反其他维基方针与指引(尤其是中立的观点),或维基百科服务器所在地美国佛罗里达州法律的内容,会遭到移除。---维基百科不是要用户“自我审查”,而是提出一套维持来源基本品质的方针,让用户去依循,依照方针选用来源,通过方针要求的来源来建构内容--让读者可以有相当程度的信赖,这不是自我审查,是对“百科编辑者”的“基本要求”。否则学术著作、新闻报导的伦理规范,全部都不需要存在,让读者自己判断就好。那么学术著作、新闻就都失去其价值了,社会的真相与知识传播的成本,将会大为增加。Wetrace欢迎参与人权专题 2018年7月17日 (二) 16:56 (UTC)
WETRACE-@AT-小霸王在条目探讨页,提出关于“英美媒体与本拉登”、“日本NHK”等题目,在下这两天有与他切磋交换意见,若您有兴趣可以看看[27]Wetrace欢迎参与人权专题 2018年7月17日 (二) 17:27 (UTC)
如果同时排除双方来源的话,我认为可以接受。—AT 2018年7月17日 (二) 17:41 (UTC)
@AT--您好,是的,依照方针要求第三方可靠来源,是同时排除双方来源,非第三方来源的使用,则有明确规范的限制使用态样。Wetrace欢迎参与人权专题 2018年7月19日 (四) 00:13 (UTC)

使用西方的“第三方来源”是不公平的:西方不希望中国的实力上超过他们,把中国视作威胁。比如最近的例子:

As a result, while this strategic competition with China is a long-term threat rather than a short-term crisis, preserving our technological superiority and economic capacity requires urgent action today.

因此西方采取各种措施遏制中国崛起。因此,西方会在一些地方刁难中国,倾向于进行不实报道。

因为西方与中国有利益冲突,所以西方的报道不可能总体上是中立、客观的。--維基小霸王留言2018年7月19日 (四) 02:03 (UTC)

马克思认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利益既是人们奋斗的目标,又是人的一切活动的内在动力。西方与中国存在严重的利益冲突,那么他们所奋斗的目标也与中国的利益有抵触。因此,他们对中国的报道,从总体上来看,不可能是中立的。--維基小霸王留言2018年7月19日 (四) 02:20 (UTC)
请您重新阅读我第一次的回应。—AT 2018年7月19日 (四) 02:08 (UTC)
“所以权衡利害下我会选择相信西方媒体”完全是你自己的主观选择。西方媒体是西方办的,代表西方利益。西方利益与中国利益存在冲突。即使西方媒体受到政府干预少,具备一定程度的自主性(绝非完全不受政府干预,绝非完全自主),他们代表西方利益的本质不会变。你的选择站不住脚。--維基小霸王留言2018年7月19日 (四) 02:20 (UTC)
西方媒体是西方办的,代表西方利益。西方利益与中国利益存在冲突。即使西方媒体受到政府干预少,具备一定程度的自主性(绝非完全不受政府干预,绝非完全自主),他们代表西方利益的本质不会变。--維基小霸王留言2018年7月19日 (四) 02:22 (UTC)
所谓西方遏制中国崛起并未经证实,只是揣测,无法构成您排除西媒来源的基础。而且,西方媒体可不一定代表西方利益,不要拿中媒的一套跟西媒相题并论(西媒可以批评政府而不受影响,中媒呢?),至少睁眼说瞎话的情况要比中媒少很多。况且,如我上述所说,如果要排除西媒,请问还有什么来源可用?恐怕条目也不用写了。—AT 2018年7月19日 (四) 02:31 (UTC)
你要是觉得西方人建立,西方人资助,记者主要是西方人,受众主要是西方人的西方媒体,总体却不代表西方利益,也没什么好争论的了。--維基小霸王留言2018年7月19日 (四) 03:16 (UTC)

这个话题我一直在看,反正没什么讨论的价值,我就送一句话:维基百科不是坚持港台/西方地域中心的维基百科!--梦蝶葬花@生涯不败 2018年7月19日 (四) 03:11 (UTC)

就只是依循维基方针,维基方针,没有坚持哪里的地域中心;硬要把中共控制媒体的情况,来架空维基百科方针,才是“中共(非中国)地域中心”。Wetrace欢迎参与人权专题 2018年7月19日 (四) 05:46 (UTC)
呵呵。--梦蝶葬花@生涯不败 2018年7月19日 (四) 06:19 (UTC)
(!)意见-小霸王您好,
  1. 您现在的观点,是用“中共全面控制中国”的模式,在看待把全世界其它国家也这么做。您先前提提出关于“英美媒体与本拉登”、“日本NHK”等题目,在下之前与您切磋交换意见,已描述西方、日本、台湾、韩国等公民社会与媒体、政府的关系[28]
  1. 依照您的观点,维基百科是美国人设立的...?所以要将维基百科百度化吗?概略式的提“西方利益”,这已经无限上纲了。所谓“绝非完全自主”,也是无限上纲,用这种说法,无法跟“中共全面控制”来对比。中华民国台湾、日本、韩国的例子,已经很清楚,问题在于中共,不在于西方或中华民国、日韩的制度。
  2. 真要说中国、中华。中共是“西方来的共产主义”,八千万人非自然死亡、把中华传统文化打到什么样子,是谁在反华?依照您的意思,那么,中共受“西方共产主义利益”影响,共产主义侵害中国利益下,中共不可能在利益上自主?
  3. 中华民国是孙中山“中华传统文化,加上参考西方民主制度”。谁反华不反华、反中国不反中国,不是中共的标准。
  4. 而且您指的问题,是法轮功条目议题。问题在中共全面控制媒体等来源,而不是维基百科;歧视维基百科、歧视中国人的,是中共的制度。在下于上面也提到,一个来源在A议题是第三方,但在B议题可能是非第三方,要看议题而定。
  5. 西方与中华民国制度,错误的报导、谎言,在自由意见市场,有机制能让会被揪出来。今天的中国,不是意见自由市场。Wetrace欢迎参与人权专题 2018年7月19日 (四) 02:34 (UTC)
你要是觉得西方人建立,西方人资助,记者主要是西方人,受众主要是西方人的西方媒体,总体却不代表西方利益,也没什么好争论的了。--維基小霸王留言2018年7月19日 (四) 03:16 (UTC)
在下理解没错的话,您的诠释,似乎是把“西方利益”无限上纲、“无限间接化”,而且似乎狭化到“不希望大陆崛起”之类的论述。Wetrace欢迎参与人权专题 2018年7月19日 (四) 05:46 (UTC)
您也承认,西方媒体是西方人建立,西方人资助,记者主要是西方人,受众主要是西方人,因此总体上代表西方利益吗?--維基小霸王留言2018年7月19日 (四) 07:27 (UTC)
(:)回应-小霸王您好,对于您上面的假设句,在下不这么认为、也不这么想;在下意思是,即便您说是所谓“西方利益”,您定义的“利益”也很窄化。(1)不知是否误会您,您似乎用“马克思”来衡量这一切。但马克思不是真理,世界不是只有“唯物”,世界也不是只由利益驱动、运转着。(2)此外,世界除了利益,还有道义,还有不分东西南北方的 普世价值、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对于良善价值的追寻。(3)在下认为,维基百科的核心,不是利益,而是信任、沟通等普世性价值。Wetrace欢迎参与人权专题 2018年7月19日 (四) 13:42 (UTC)
(1)不知是否误会您,您也认同,世界部分由利益驱动、运转着。而我认为这个驱动占有的力量比较大。(2)此外,世界除了利益,确实还有道义,还有共同价值、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对于良善价值的追寻。(3)在下认为,维基百科的重要一点是中立,而西方与中国利益并非完全相同。西方媒体是西方人建立,西方人资助,记者主要是西方人,受众主要是西方人,因此总体上代表西方利益。禁止中国媒体会使条目主要来源是西方媒体。禁止中国媒体使维基百科难以中立。--維基小霸王留言2018年7月19日 (四) 14:08 (UTC)
(1)没有人主张“禁止中国来源”,而是方针要求“第三方来源”,是中共对来源的控制、审查等,导致这些来源,在一些议题上,不是第三方。(2)很多论述,在下前面已经表示过了。Wetrace欢迎参与人权专题 2018年7月19日 (四) 14:19 (UTC)
西方媒体是西方人建立,西方人资助,记者主要是西方人,受众主要是西方人,因此总体上代表西方利益。西方利益与中国利益有冲突,所以西方媒体也非真正的“第三方”。--維基小霸王留言2018年7月19日 (四) 14:23 (UTC)
en:WP:IIS:"An independent source is a source that has no vested interest in a given Wikipedia topic and therefore is commonly expected to cover the topic from a disinterested perspective...Interest in a topic becomes vested when the source (the author, the publisher, etc.) develops any financial or legal relationship to the topic. " 西方媒体和中国有任何经济、法律上的关联吗?比如报道了什么,就会扯上官司,拿不到钱,被政府威胁?不会。那谈什么非第三方?--Antigng留言2018年7月20日 (五) 23:57 (UTC)
没有直接的可以有间接的。具体的我上面已经说过了。对于西方媒体胁迫记者,我可以给你举个例子。是谁要求“德国之声”惩罚讲真话的华人女记者?。对于中国算不算第三方,大家都能看出来。--維基小霸王留言2018年7月21日 (六) 06:56 (UTC)

原来维基上也有,摘录下来:

--維基小霸王留言2018年7月21日 (六) 06:58 (UTC)

(!)意见
  1. 就这一案例而言
    1. 德国之声中文部副主任张丹红在接受德国媒体采访时称,中共在实现人权宣言第三条方面做出了“比世界上任何政治力量都要大的贡献”,并为北京禁止“自由西藏”以及法轮功网站开脱,张丹红随后被德国之声暂停职。---这番言论,被认为向中共献媚,回避了许多重大的人权问题。
    2. 记者后来向德国法院控告德国之声,后来败诉。中共控制下的记者,有这种向法院控告的待遇?
    3. 德国之声,是国家公共资金支持的公共媒体,但遵守新闻自由及专业伦理、有独立空间。也因此,张丹红等人才长期影响着德国之声的报导方向,是到这些公开媚共言论太过了,才被解职。
    4. 您举这一例子,恰恰反映:西方社会,如果出现这样的事,有公开检验、公开讨论、公开控诉、公开流通、公开寻求第三方法院审判的机会。而这些机会,在中共治下的中国,几乎是没有的。
  2. 中共是全面性的。您认为能相提并论吗?
  3. 也许您不知道,现在海外仍有很多人抱怨德国之声的报导,有些亲共了。
    1. 台湾的媒体,更是普遍不敢得罪中共,中国时报被认为是“媚共”的报纸,淡化六四等问题。台湾有些媒体,因为考虑中国市场因素,对于中国发生的民间维权事件、官方争议,报导都大幅减少、甚至几乎不报导。也有不少媒体观察家,批评西方媒体在中共敏感问题上的报导表现。Wetrace欢迎参与人权专题 2018年7月21日 (六) 07:15 (UTC)

这种给说公道话记者停职的媒体在海外媒体中都能算“有些亲共”,你还主张海外媒体对中国算是第三方。😆😆😆--維基小霸王留言2018年7月21日 (六) 07:26 (UTC)

(:)回应-
  1. 中共全面控制,可以相提并论?有公开向法院控告机会吗?而且在法轮功议题上,中共是全面性镇压、封锁、过滤、审查,具体落实到各层面与机构。您应具体谈在法轮功议题上的第三方来源讨论。
  2. 指责记者“有些亲共”不是在下的话,而是被认为,您可以看海外其他国家媒体的报导,而不只是中共控制下的媒体。在下没去看德国法院的判决书。---就张丹红事件议题,有些来源就不是第三方来源,例如“德国之声”。
  3. 小霸王,您认为“张丹红”是说“公道话”的记者。在海外会有多元的声音,有些媒体认为张丹红说公道话、有些媒体认为张丹红不公道或媚共,海外是自由意见市场,这些资料不会“被消失”、法院纪录也都在有公开,懂德文就能去查。---同样情况在中国发生,中共会让这些空间存在吗?
  4. 在自由体制社会,媒体有立场,例如亲民主、左派、右派,但原则是要遵循新闻伦理与规范。
  5. 一个没有利害关连的第三人,他会有自己的立场,不因为他的观点或立场,就导致他“不是第三方”。Wetrace欢迎参与人权专题 2018年7月21日 (六) 07:30 (UTC)
西方不同的媒体可能代表西方的亲民主、左派、右派,但对于中国上,西方媒体是西方人建立,西方人资助,记者主要是西方人,受众主要是西方人,总体代表西方利益。--維基小霸王留言2018年7月21日 (六) 07:39 (UTC)
同样德国之声,被检验--:BBC:德国之声否认解聘苏雨桐是出于政治原因-2014纽约时报:德国之声解聘批评中国记者-2014Wetrace欢迎参与人权专题 2018年7月21日 (六) 07:51 (UTC)

德国联邦银行警告:中国转向“高质量产品”:中国转向“高质量产品”,德国就发出警告,西方与中国有没有利益冲突,还能更明显吗?--維基小霸王留言2018年7月26日 (四) 08:55 (UTC)

If it holds, the US-EU pact could allow both to focus on China, whose economic rise threatens both. Lawmakers in Washington on Thursday passed legislation to slow Chinese investment in US companies. In Europe, alarm bells have been sounded over China's growing economic influence there.

中国的经济崛起威胁到了美国和欧洲,这是媒体的共识。中国和西方有利害冲突,中西媒体是两个地方的代表,肯定会在各种事情上,总体上代表自己这一方。中文维基百科部分条目禁止中国媒体,事实上造成了西方媒体的内容太多,导致中文维基百科严重违背Wikipedia:中立的观点。很多编者对此视而不见,不知道你们是怎么想的!--維基小霸王留言2018年7月27日 (五) 02:25 (UTC)

中立性要求条目应该公平地表达所有以可靠来源发表的重要观点,并应与每个观点的显著性成比例。

如果按照WP:比重来做,因为“当前世界媒体的话语权掌握在西方媒体手里”,所以“维基百科自然受西方媒体的影响大些”。但是,中文维基百科的很多条目根本没按WP:比重来做,没有“公平地表达所有以可靠来源发表的重要观点,并应与每个观点的显著性成比例。”而是进一步加大了非大陆传媒的比例,法轮功类条目更是禁止了主要的大陆资料来源。结果,维基百科受西方媒体的影响,比西方媒体手里掌握话语权的部分还更大。--維基小霸王留言2018年8月5日 (日) 04:02 (UTC)

有没有不能拿图片当作来源的准则?

图片不是可靠来源,但看了指引没有找到相关说明,删除图片来源也会被反复复原,有没有办法处理? --船到桥头自然卷留言2018年9月25日 (二) 07:25 (UTC)

已通过:
提案公示一周,对方针进行修改。-Mys_721tx留言2018年11月4日 (日) 02:54 (UTC)
下列讨论已经关闭,请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见,请在合适的讨论页提出,而非再次编辑本讨论。

我认为,现行条文有含混和不合适之处,应当再次从英文维基百科相关方针翻译。

现行条文

新闻来源通常包含事实内容和社论。来自历史悠久的新闻社的新闻报道通常可以被用来作为事实性声明的来源,但是注意即使最有声誉的新闻社也有勘误专栏。来自新近的新闻社的新闻报道通常被认为比较不可靠。很多报纸转载大新闻社的消息,这些新闻社负责查核新闻的真实性。在列明来源的时候,应该在注明报纸的名字的同时,也注明新闻社的名字。

社论、分析、评论员文章、通稿、有偿广告和读者来函,无论是被编辑部编辑还是外部的作者编写,都只能作为作者的主张的来源,而不能作为事实的可靠来源。

提议条文

新闻来源通常包含事实内容和观点内容。信誉卓著的新闻媒体的新闻报道通常被认为事实陈述足够可靠。未被广泛认可的新闻媒体的新闻报道通常被认为事实陈述更少可靠。很多报纸转载新闻社(如法新社美联社)的消息,这些新闻社对消息的可靠性负责,引用这些消息时应当在来源注明报纸和新闻社的名字。

社论、评论文章,无论是由出版物编辑还是外部的作者撰写,都是编辑或作者观点的可靠一手来源,但其事实陈述很少可靠。趣味新闻通常不如正式新闻可靠。

以上翻译自en:Wikipedia:Identifying_reliable_sources#News_organizations(部分内容未翻译)。以上修改主要是,不再强硬否认“社论、分析、评论员文章”“不能作为事实的可靠来源”,而改为“很少可靠”。Fire and Ice 2018年10月1日 (一) 14:45 (UTC)

  • 建议{{新增条文}}标明差异。“事实陈述可靠”和“事实陈述更少可靠”不太像中文。“但对”逻辑不太懂。趣味新闻也是“新闻报道”,应该说“正式新闻”、“严肃报道”等。“信誉卓著的新闻媒体所刊发的新闻报道通常被认为事实陈述足够可靠”、“而未受广泛认可的新闻媒体和新闻报道通常被认为事实陈述没那么可靠”如何。另建议“很多报刊会转载大型新闻社刊发的信息,此时由这些新闻社负责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引用时应当注明最初的刊发机构。”,消息->信息,真实性->准确性,新闻社->刊发机构(存疑,是否要写消息、数据的原始发布机构)。--YFdyh000留言2018年10月1日 (一) 19:32 (UTC)
  • "[Editorial commentary, analysis and opinion pieces] are rarely reliable for statements of fact"
    社论在极少数情况下情况下是事实的可靠来源。
    社论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情况下不是事实的可靠来源。
上述提案忽略了英文方针的精神。中文方针没有更详尽的判定标准,无从判定来源是否属于极少数情况。在引入英文方针判别标准前,不应放松对社论的要求。-Mys_721tx留言2018年10月1日 (一) 19:50 (UTC)
    • 我拒绝“没那么可靠”这种翻译,因为我认为这种翻译给人一种无端诽谤的感觉。“信息”不如“消息”,消息是个媒体词汇。“准确性”也偏离了本栏围绕“是否可靠”的写法,似乎“可靠性”更好。不知新闻社之外还有什么媒体性的刊发机构?似乎没有必要修改。“但对”改为“但其事实陈述很少可靠”。其他意见接受。
    • 我想不必在这里讨论社论可靠性如何,就以“社论在极少数情况下情况下是事实的可靠来源”为前提讨论吧。虽然我的个人观点是:难道新闻媒体不是经常把事实和评论放在一篇文章里吗?这样一篇文章算编辑评论吗?除非一个媒体声明其刊登的某篇文章不能代表它,除非一个媒体在某事件不属于第三方,否则应当认为它发表的所有消息都有相等的可靠性。“中文方针没有更详尽的判定标准”,难道英文维基就有了吗?没看出有什么不同。Fire and Ice 2018年10月2日 (二) 09:11 (UTC)
      1. 社论、读者来信等一般不经事实查验,其可靠程度在本质上与新闻报道不同。修改此条款必须讨论社论可靠性,否则将打开滥用此提案的大门。英文有一套体系判别来源是否可靠(en:Wikipedia:Reliable sources/Noticeboarden:Wikipedia:Identifying reliable sources/Perennial sources),而中文没有相关设施。
      2. 由于中文缺乏相关讨论设施,"某个特定的新闻报道是否可以作为某个事实或者观点的可靠来源应单独讨论"一条基本没有得到执行。将事实和评论混在一起的文章,其可靠性需要单独判断。一般而言,新闻社的名誉可对判断其报道可靠性有所帮助,但具体报道的可靠性需要单独判断。社论、读者来信等一般不经事实查验,绝不可自动将此类内容与相同机构新闻报道的可靠性等同。
      3. 中立的观点方针要求在维基百科条目中使用可靠来源展现中立的观点,而非要求来源与其报道对象保持中立。来源可以同时可靠而非中立。
      -Mys_721tx留言2018年10月2日 (二) 15:37 (UTC)
        • 那么就来“打开滥用此提案的大门”[开玩笑的],我不知道如何讨论社论的可靠性,不过我的看法是:“在没有其他前提时,一个媒体以该媒体名义发布的所有非转载消息可靠性相等”。社论“一般不经事实查验”的依据在哪里?以编辑部声名担保的社论怎么可能不查核事实呢?“将事实和评论混在一起的文章,其可靠性需要单独判断。”回避了问题,“将事实和评论混在一起的文章”只要不是自我声明为评论文章,就应该视为报道。Fire and Ice 2018年10月3日 (三) 13:17 (UTC)
          1. 上文中的社论为op-ed、column、letter to the editor、editorial的统称,不单指editorial。
          2. 社论因为其评论性质不会受到与新闻报道相同级别的编辑监督,因此不能自动将其视为可靠。
            1. 纽约时报的op-ed专栏不需通过与新闻报道级别的事实检查
            2. Kansas City Star对其专栏没有事前事实检查
          3. 新闻是对事实的报道,而非对事实的分析。出版机构声誉、分析人资历都会影响分析的可靠程度。记者未必是对应领域的专家,其分析不一定该领域的主要意见。此现象在大众媒体对科学研究报道上尤其可见。因此将评论与事实混在一起的文章不应视为新闻报道。其可靠性应按照两者比例专门评估。
          -Mys_721tx留言2018年10月3日 (三) 15:05 (UTC)
          • 社论(editorial)可没有这种含义,你说的实际是opinion pieces,如果你认可“社论”性质(在我看来效力和新闻报道等同)和op-ed、column、letter to the editor不同,那要讨论的问题就分成了两个,我会支持社论(包括评论员文章、特约评论员文章)和新闻报道并列,并继续支持对op-ed、column(没有letter to the editor)的“rarely reliable”限定。“评论与事实混在一起的文章不应视为新闻报道”是没有必要的做法,这类文章通常是文尾加几句评论的报道而已。Fire and Ice 2018年10月3日 (三) 15:42 (UTC)
            1. 社论和新闻报告通过同一编辑部审核,同意社论可靠程度与该刊物新闻报道相当。但在同时存在其他来源时,社论不应作为首选的事实来源。
            2. Letter to the editor是读者来信,展现读者的观点,其审核程度较op-ed与column更低。因此也应当予以限制。
            3. 正如你的分析,评论与事实混在一起的文章应按混合程度分开判断。如果全文相当一部分为评论,则该文章应视为分析。如果评论仅占极小篇幅,则可作为报道。
            -Mys_721tx留言2018年10月3日 (三) 16:56 (UTC)
            如果认同“社论和新闻报告通过同一编辑部审核”,那“评论与事实混在一起的文章应按混合程度分开判断”就没有必要,同样的审核,效力和其他新闻报道相同。Fire and Ice 2018年10月4日 (四) 03:45 (UTC)
            权威人士对不属于其领域的分析亦不会自动可靠。非权威人士的分析与权威人士的分析可靠程度也截然不同。任意刊物编辑部还不一定有审核分析的能力。评论与事实混在一起的文章必须按照混合程度分开判断。-Mys_721tx留言2018年10月4日 (四) 04:00 (UTC)

根据以上讨论共识推出新版提案:

现行条文

新闻来源通常包含事实内容和社论。来自历史悠久的新闻社的新闻报道通常可以被用来作为事实性声明的来源,但是注意即使最有声誉的新闻社也有勘误专栏。来自新近的新闻社的新闻报道通常被认为比较不可靠。很多报纸转载大新闻社的消息,这些新闻社负责查核新闻的真实性。在列明来源的时候,应该在注明报纸的名字的同时,也注明新闻社的名字。

社论、分析、评论员文章、通稿、有偿广告和读者来函,无论是被编辑部编辑还是外部的作者编写,都只能作为作者的主张的来源,而不能作为事实的可靠来源。

提议条文

新闻来源通常包含事实内容和观点内容。通常认为信誉卓著的新闻媒体的新闻报道事实陈述足够可靠,而未被广泛认可的新闻媒体的新闻报道事实陈述更少可靠。很多报纸转载通讯社(如法新社美联社)的消息,这些通讯社对消息的可靠性负责,使用这些消息时应当在来源注明报纸和通讯社的名字。

社论评论员文章不应作为事实的首选来源。混有较多评论的报道不应视为新闻报道,其可靠性需单独讨论。由外部作者撰写的评论文章,是作者观点的可靠一手来源,但不能作为事实的可靠来源。人性化故事通常不如其他新闻可靠。

以上。Fire and Ice 2018年10月4日 (四) 09:07 (UTC)

除第一段被动语态需要修改外,支持对第二段修改。建议同时更新该节细则。-Mys_721tx留言2018年10月4日 (四) 12:19 (UTC)
说明一下,新闻报道有两大派别,一派是只报道事实,不评价;一派是夹叙夹议。--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8年10月8日 (一) 03:14 (UTC)
因此夹叙夹议的报道不能全盘收为事实来源,必须具体分析出报道的部分。-Mys_721tx留言2018年10月8日 (一) 03:49 (UTC)
让我想起知乎〈什么叫做新闻写作中的“华尔街日报体”和“倒金字塔体”?〉一篇精辟的示范文。--章安德鲁留言2018年10月15日 (一) 09:11 (UTC)
@Fire-and-IceShizhaoCh.Andrew本讨论已有一阵无新意见。建议在公告栏予以公示。-Mys_721tx留言2018年10月21日 (日) 17:57 (UTC)
已加于公告栏。公示一周后若无反对意见则应按照目前方案应进行更新。-Mys_721tx留言2018年10月25日 (四) 14:27 (UTC)

参照英文维基百科方针修订细则以供讨论

删除了在我看来缺乏意义的部分,说明其意义后可以重新加入。“新闻社”改称“通讯社”。

现行条文
  • 在采用观点内容时,作者的身份可被用来评估可靠性。一个被广为尊敬的专家更有可能发表可靠的、能够反映有显著支持的主张[1]。如果观点的声明不是权威性的,注明观点的来源而不是将其作为事实描写。对于书籍、艺术作品等的评价可以是观点、总结或者是学术性的文章,使用时应注意区分。[2][3]
  • 关于学术主题的信息,学术性来源和高质量的非学术来源比新闻报道更加合适,新闻报道应视上下文决定是否采用。深入介绍主题的文章比涵盖内容比主题更广泛的普及型文章更加有价值。通常这样的文章被可以在文内列出的专家所编写。
  • 关于谣言的报道只具有有限的百科性,但在一些场合可供查验的关于谣言的事实可能是合适的。注意维基百科不是传递八卦和谣言的地点
  • 一些新闻社采用了维基百科作为其来源。编辑者应注意这可能会造成的自我参照[4]
  • 某个特定的新闻报道是否可以作为某个事实或者观点的可靠来源应单独讨论。
  • 一些报道被多个来源转载,例如美联社这样的新闻共享服务中的新闻社可以互相转载新闻。每一个报道只能作为一个来源。
  • 新闻社不需要将他们的编辑政策或者编辑部成员公开。这样的新闻社包含很多主要的新闻社。
  • 一个报纸是否有审核事实过程或声誉的信号是这个报纸是否有勘误栏。
提议条文
  • 在采用观点内容时,作者的身份可被用来评估可靠性。一个被广为尊敬的专家更有可能发表可靠的、反映显著支持的主张[5]。如果观点不是权威性的,需在文中注明作者。
  • 对于学术主题,学术来源和高质量非学术来源比新闻报道更好。报社常不加更改地使用来自研究组织或期刊的新闻稿作为报道,这些报道不应与其来源新闻稿区别对待。
  • 对谣言的报道的百科性有限,一些情况下关于谣言的可供查证信息有百科性。注意维基百科不是传递八卦和谣言的地点
  • 一些新闻组织采用维基百科作为来源。编辑者应注意这可能会造成的自我参照[6]
  • 某个特定的新闻报道是否可以作为某个事实或者观点的可靠来源应单独讨论。
  • 一篇通讯社文章可能被多方转载,它只能作为一个来源。
  • 一些新闻组织不公开它们的编辑方针。
  • 勘误栏与利益相关声明是一家新闻组织进行事实审核、拥有良好声誉的信号。

以上。Fire and Ice 2018年10月4日 (四) 13:32 (UTC)

  1. "Press releases from the organizations or journals are often used by newspapers with minimal change; such sources are churnalism and should not be treated differently than the underlying press release."
    "报社通常不加更改使用来自研究组织或期刊的新闻稿作为报道,这些报道不应与其来源新闻稿区别对待。"
    Minimal在此表示更改程度极小,翻译时应按否定翻译。
  2. "The reporting of rumors has a limited encyclopedic value, although in some instances verifiable information about rumors may be appropriate"
    "对谣言的报道的百科性有限;一些情况下关于谣言的可供查证信息有百科性。"
    原文是关于谣言本身的可供查证内容,即谣言的始作者、传播范围等信息,而非谣言内容有可供查证信息。
  3. "Signals that a news organization engages in fact-checking and has a reputation for accuracy are the publication of corrections and disclosures of conflicts of interest."
    "刊登勘误与申报利益冲突是体现一家新闻组织进行事实审核、拥有良好声誉的信号"
    "reputation for accuracy"不知如何翻译,意思新闻组织是在长期以来保持严谨准确报道建立的声誉。
-Mys_721tx留言2018年10月4日 (四) 14:02 (UTC)
“刊登勘误与申报利益冲突”似乎不如“勘误栏与利益相关声明”好懂,其他都已修改。Fire and Ice 2018年10月4日 (四) 14:13 (UTC)

参考资料

  1. ^ 注意特别的断言需要特别的来源,这是方针
  2. ^ Princeton. Book reviews (html). Scholarly definition document. Princeton. 2011 [September 22, 2011] (English). 
  3. ^ Virginia Polytechnic Institute and State University. Book reviews (html). Scholarly definition document. Virginia Polytechnic Institute and State University. 2011 [September 22, 2011] (English). 
  4. ^ Private Eye列出了这样的一些例子,破坏性的编辑被引用而出现在新闻中
  5. ^ 注意特别的断言需要特别的来源,这是方针
  6. ^ Private Eye列出了这样的一些例子,破坏性的编辑被引用而出现在新闻中

本讨论已关闭,请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见,请在合适的讨论页提出,而非再次编辑本讨论。
已修改:
下列讨论已经关闭,请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见,请至合适的讨论页进行,并不要再次编辑本讨论。

目前Wikipedia:可靠来源有七处“上下文”,对应英文是“context”,应当对译为“情境”或“特定情境”。Fire and Ice 2018年12月18日 (二) 14:19 (UTC)


本讨论已经关闭,请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见,请至合适的讨论页进行,并不要再次编辑本讨论。

将新闻媒体从可信来源当中排除或者重新界定可信媒体的界限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假新闻已经遍地都是了,不应该再统一地认为新闻媒体是可信消息来源。—以上未签名的留言由Hentailolicon对话贡献)于2019年10月25日 (五) 09:57 (UTC)加入。

参看常见有争议来源列表。当前评论个别来源是否可靠的请求在可靠来源布告板进行。如果常见有争议来源列表的内容有不足/错误,可靠来源布告板也没有相关讨论,可以在可靠来源布告板提出新请求。--春卷柯南编辑数突破二万 ( ·刻石留名 ) 2019年10月25日 (五) 10:46 (UTC)
新闻媒体本来就不是都算作可靠来源的,参见Wikipedia:可靠来源#新闻组织;对于个别来源的问题(▲)同上。--及时雨 留言 2019年10月25日 (五) 12:48 (UTC)

分拆“可靠来源”概念:“单一使用可靠来源”及“单一使用不全面可靠来源”

现在越来越多的作者在网上写作,但他们不一定能够在较主流的媒体发布。门槛低,不代表可靠,但也不代表不可靠。较主流的媒体,也有偏颇的机会,就如HKG报和港人讲地(这是社群较早前的共识)。

现时中文维基百科“可靠来源”的讨论是有其原因,但难免和“中立的观点”有所冲突,因为没人能够保证“可靠来源”就涵盖所有重要少数观点。而且有些新闻、项目年代久远,寻找有关资料部分并不容易,有时,我们或者需要对资料来源稍为放松处理。我建议提出“单一使用可靠来源”及“单一使用不全面可靠来源”的概念。现行被视为可靠来源的,大致上可以列入“单一使用可靠来源”,但有些现被视为不可靠的,则可看别情况,列为“单一使用不全面可靠来源”。条目理应要有“单一使用可靠来源”作为支持其存在的要求,但达到要求之后内容的补充,则可使用“单一使用不全面可靠来源”。而如果条目内个别论点只有“单一使用不全面可靠来源”,则内文要说明是什么媒体/来源提及(除非多于3个“单一使用不全面可靠来源”支持同一论点)。Allen Uhomist留言2019年12月9日 (一) 21:24 (UTC)

维基百科:可靠来源#法律的相关文本在原意不做出大幅度改动,且增加小部分法律界对于可靠来源的评判标准后,本人欲做出以下修改(一切皆以下方修正文本为主)——

现行条文

首先要记住有一些法律传统,即法律只在它行使的范围内有效,例如一位美国和加利福尼亚州的法律专家就不适合去评价德国或法国的法律,所以一般最好去咨询当地的法律专家而不是去找外地的。

有些对于法律和法院判决的评论,具有出于政治目的的偏见,大量使用夸张的语言,不能仅看他们的表面现象。例如有人反对某些法律裁定可能会说“没有执行无罪认定”或“违反了法律原理”等。这些评论只能作为某些观点来报道,但不能代表事实

讨论法律时,最好引用法律原文,或引用著名的法律学家的话,不要引用报纸的报导,虽然有写好的报纸报道也是可以接受的。写报道的记者虽然从许多法律专家那里收集信息,比律师收集的要更广泛,但他可能从没有接受过律师的教育。所以评价以前关于法律问题的报道,要考虑到报纸的声誉和写报道的记者水平有多高。

提议条文

首先要记住有一些法律传统,即法律只在它行使的范围内有效。例如一位美国和加利福尼亚州的普通法系法律专家就不适合去评价德国法律或法国法律,所以一般推荐去咨询当地的法律专家,而不是去找外地的法律专家,除非他们是该国家或地区法律的法律专家(如:身处于美国的德国法律专家可以作为德国法律的法律评论来源)

专业人士对于相关议题的法理分析,通常可以作为“社会评论”或类似等价章节(以下称之为社会评论章节)的内容的可靠来源而引入。而非专业人士对于法律条文或法院判决的评论,可能具有出于政治目的的偏见,不能够作为参考来源作为客观的法律分析而实际使用。例如,有人反对某些法律裁定定可能会说“没有执行无罪推定”或“违反了法律原理”等。这些评论只能作为某些观点来报导,但不能作为法律分析引用于条目的法律分析,应在社会评论章节用最多使用一句话于描述(包括一整句用分句隔开的长句子,不包括引述的文段)。

在编写法律条目时,应该引用法官于判决书中的判决原因ratio decidendi)或者附带意见obiter dictum);[注 1]法律的真确本[注 2];政府宪报;立法机关的会议记录;法律学者的著作、法律分析、判例分析等。

如非必要,不要引用报纸的报导,虽然有写好的报纸报导也是可以接受的,写报导的记者也可能会从许多法律专家那里收集信息,甚至部分比律师收集的要更广泛;但他可能从没有接受过法律训练,所以评价以前关于法律问题的报导,要考虑到报纸的声誉和写报导的记者水平有多高。

且就相关议题,应增加补充页详细说明。 -- 𓋹 谨此敬上 2019年12月7日 (六) 03:48 (UTC)

参考资料

  1. ^ 前者是具有法律效应(在大陆法系地区可能有法律效应),而后者仅仅只能够作为法律评论存在。两者都需要有相关知识人士才能在判决书中找到,而非直接列于判决书中的整篇段落,不建议编辑者自行操作。
  2. ^ 即,真正具有法律效力的法律记载文本。
  • 建议删除“这些评论只能作为某些观点来报导,但不能作为法律评论引用于条目正文,最多只能够用一句话于偏文描述。”前面已经叙述过了,且既然觉得不该放就不该放在条目中。 Willy1018(留言) 2019年12月7日 (六) 03:56 (UTC)
  • (&)建议:报章属于可靠来源,但在某些知识领域的正确性未必最可靠,但就作为关注度来源绝对可靠,因此最好注明“报纸作为专门知识的来源,未必是最可靠;但作为关注度则属可靠。”切勿一刀切,因为对于某项知识领域不可靠,而否定作为关注度来源的可靠的事实。--虫虫飞♡♡→♡℃留言 2019年12月7日 (六) 04:05 (UTC)
基于维基自身的特性而言,不同多元的表达非常重要,是维基空间赖以持续的基石之一。而法务方面在该平台中,与道德、社会、文化等不同范畴的联系展示,也是有必要为用家呈现以丰富思路视野的。
而对于牵涉可能不当地干预法务问题,认为修订是应就仅需要指明,应受限制的引用是在先决法系法理不相合的社会系统中、兼具有高级别的政治社会地位的要职/官职人士和其代理人所持有,对法案、法例条款、司法裁定书或裁判官意见等的观点意见[注 1],于人文道德、法理或其他知识范畴,可判定不存在有参考引用价值的内容部分,其他非法务专业的观点意见,具备参考引用价值应不受限制,而建议基于时空因素等再综合平衡。
过多地施加过于广泛而不合理的限制的官僚化框架于本案,并不合乎维基长远深度发挥的利益,最终将是以非人性的机械局限与限制,来扼杀维基用家与社群对法务法条知识的持续认识的空间。——约克客留言2019年12月7日 (六) 05:05 (UTC)
我有些怀疑Longway22是如何读到新条文会有“扼杀维基用家与社群对法务法条知识的持续认识的空间”的情况的(针对法例本身),但或许真的会带来一些副作用(例如法例的衍生影响之类),所以我不对Longway22作完全否定。@だ*ぜ:针对Longway22提及到的“非法务专业的观点意见”,建议条文的对应句是“这些评论只能作为某些观点来报导,但不能作为法律评论引用于条目正文,最多只能够用一句话于偏文描述”,这里我的建议是把“只能”弱化为“应”、“但不能”弱化为“而不建议”、“最多只能够用一句话于偏文描述”弱化为“应置于偏文作简单描述”,因为WP:RS是指引,不应应用方针的强制性措词。就例如2019年逃犯及刑事事宜相互法律协助法例(修订)条例草案这类社会议题成分高于法律成分的条目,其实并不符合建议条文,但因其特殊性,如果建议条文通过的话,应该予该等条目以WP:IAR处理。ꓢꓯꓠꓟꓳꓢꓮ 遥望曹公街追思在曹公潭溺死的曹公 2019年12月7日 (六) 06:02 (UTC)
还有IP 160.39.224.247在上面提及到的伊斯兰教法,以及诸如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传统律令等,新条文皆应作考虑,而不是全盘倾向西方,除非新条文对这些条目豁免适用。ꓢꓯꓠꓟꓳꓢꓮ 遥望曹公街追思在曹公潭溺死的曹公 2019年12月7日 (六) 06:11 (UTC)
  • 我希望大家能够阅读第二段,并非是论述完全不能引用,而是不要在分析法理的正文叙述时用。“或者实际使用于正文”、“这些评论只能作为某些观点来报导,但不能作为法律评论引用于条目正文,最多只能够用一句话于偏文描述。”顺便一提,这里的一句话并不包括引用的言论,同时也包含用分号隔开的长句子。—— 𓋹 谨此敬上 2019年12月7日 (六) 15:59 (UTC)
  • 坦白说,我无法从你的草案中读出这一层意思。另外香港人权与民主法案的执行和法律理论都未实行,不就已经引来一大堆评论了吗。
  • 另外,一般有人愿意写成维基条目的案子,都是考虑它的社会影响力,多于单纯法律上的考量。可以看看布朗诉托皮卡教育局案。--Temp3600留言2019年12月7日 (六) 17:37 (UTC)
    • 我说实话,我希望大家能够自己仔细阅读,他后面的补充说明都是说明前面陈述句,如果有什么问题,大不了就改好了,我没怎么动第四段,怎么第四段就这么多评论?我第二段论述的是社评、分析言论的使用方法,怎么就引伸出来不能用?⋯⋯—— 𓋹 谨此敬上 2019年12月7日 (六) 18:47 (UTC)

解释

原意

本条文修改起由于条文原本中的含义模糊不清且对于可靠来源的限制范围十分严格,为旨在符合实情与维基百科编辑者的法律学基础,而对于法理分析的可靠来源要求做出最简单的修正与补充说明。

  • 法理分析并非单纯指的是正文内的文段,也包括对于法律或判例的个人分析,其不能构成法律效应。法理分析仅为就相关问题提出建基于法律文本和合理的推理而做出的一连串的推论。

段落分拆

第一段
现行条文

首先要记住有一些法律传统,即法律只在它行使的范围内有效,例如一位美国和加利福尼亚州的法律专家就不适合去评价德国或法国的法律,所以一般最好去咨询当地的法律专家而不是去找外地的。

提议条文

首先要记住有一些法律传统,即法律只在它行使的范围内有效。例如一位美国和加利福尼亚州的普通法系法律专家就不适合去评价德国法律或法国法律,所以一般推荐去咨询当地的法律专家,而不是去找外地的法律专家,除非他们是该国家或地区法律的法律专家(如:身处于美国的德国法律专家可以作为德国法律的法律评论来源)

  • 该段落的修改,主要是对于相关概念的解释详细化,并非新增一个条款,我不认为要占很大比重来论述这一修改事项的目的。如有需要,请于提问处留言。
第二段
现行条文

有些对于法律和法院判决的评论,具有出于政治目的的偏见,大量使用夸张的语言,不能仅看他们的表面现象。例如有人反对某些法律裁定可能会说“没有执行无罪认定”或“违反了法律原理”等。这些评论只能作为某些观点来报道,但不能代表事实

提议条文

专业人士对于相关议题的法理分析,通常可以作为“社会评论”或类似等价章节(以下称之为社会评论章节)的内容的可靠来源而引入。而非专业人士对于法律条文或法院判决的评论,可能具有出于政治目的的偏见,不能够作为参考来源实际使用于正文。例如,有人反对某些法律裁定定可能会说“没有执行无罪推定”或“违反了法律原理”等。这些评论只能作为某些观点来报导,但不能作为法律分析引用于条目正文,应在社会评论章节用最多使用一句话于描述(包括一整句用分句隔开的长句子,不包括引述的文段)。

  • 专业人士对于相关议题的法理分析,通常可以作为社会评论章节的内容的可靠来源而引入。而非专业人士,即没有经过法律训练人士,大有可能做出不合理的假设、不合逻辑的推论、混淆视听的言论等等,所以增加“非专业人士”以便于加快辨别过程。
  • “这些评论只能作为某些观点来报导,但不能作为法律评论引用于条目正文,最多只应在社会评论章节用一句话描述之。”是为了表示这些论点不能作为法理分析的可靠来源。例如,萧若元对于法理基础的言论,可能具有十分清楚的脉络条理、十分理想客观的推论分析,但仅能作为一种观点于“社会舆论”或其他等价章节中做出引述。
第三段
现行条文

讨论法律时,最好引用法律原文,或引用著名的法律学家的话

提议条文

在编写法律条目时,应该引用法官于判决书中的判决原因ratio decidendi)或者附带意见obiter dictum);[注 2]法律的真确本[注 3];政府宪报;立法机关的会议记录;法律学者的著作、法律分析、判例分析等。

参考资料

  1. ^ 包括在其社会系统中,可视为具强制执行应用效力的书面文件、声明和其他文本记录。
  2. ^ 前者是具有法律效应(在大陆法系地区可能有法律效应),而后者仅仅只能够作为法律评论存在。两者都需要有相关知识人士才能在判决书中找到,而非直接列于判决书中的整篇段落,不建议编辑者自行操作。
  3. ^ 即,真正具有法律效力的法律记载文本。
  • 该文段并非强制性要求,而是一种最佳方式的论述。文段所载的是法律界对于可靠来源的要求简述版本,无论是非在判例法适用地区,Obiter都只能作为法律意见存在,这点是 the matter of law,不是 the matter of fact。其他文件(例如,宗教人士对于判决的观点)在不影响本意的情况之下,我绝对赞同在偏文使用。而由于大陆法系借鉴判例法的优点,Ratio对于法律整体而言越来越为之重要,不排除被视为法律的一刻。而对于宗教法律体系,宗教领袖或者其他的人士(e.g. 拉比、伊玛目)等的言论事实上并没有被不允许应用,我不想再重申——该段落是为了解释对于可靠来源的定义,同时也仅用于规定法律分析。
第四段
现行条文

不要引用报纸的报导,虽然有写好的报纸报道也是可以接受的。写报道的记者虽然从许多法律专家那里收集信息,比律师收集的要更广泛,但他可能从没有接受过律师的教育。所以评价以前关于法律问题的报道,要考虑到报纸的声誉和写报道的记者水平有多高。

提议条文

如非必要,不要引用报纸的报导,虽然有写好的报纸报导也是可以接受的,写报导的记者也可能会从许多法律专家那里收集信息,甚至部分比律师收集的要更广泛;但他可能从没有接受过法律训练,所以评价以前关于法律问题的报导,要考虑到报纸的声誉和写报导的记者水平有多高。

  • “如非必要”是为了简单显示法律条目对于报纸来源的评价,即没有必要性就不要引用。另外,仔细看后文的话,就可以发现这段话不是在叙述引用对于法律问题的社会学或政治学评论。如果错误理解了,我表示极度遗憾;当然,这也同时意味着原文的确需要修正。
  • “律师的教育”与“法律训练”意味截然不同,原文意图指出要有高规格的法律训练,且至少具备有基础法律知识。但事实上,这并非由任何必须性来使用“律师的教育”来叙述这一观点,甚至这种表述经过细究可能会产生歧义。

这篇条文并不完整,也并不全面。这也就是为何我在寻找法律学对于可靠来源的要求、维基百科的条目构成、编辑者的知识基础及条目编写能力,这三者之间的平衡点;也筹备建立一个。对于地区间撰写格式不同的说法、对于使用可靠来源的固有印象而产生的说法、标准需要降低的说法等等,我不与赞同——甚至相反,在我写作业(i.e. 案件分析)时,我看过重庆大学的署名法律报告;在看法律的时事事件的时候,查阅过人大报告、大陆法律法规、中国政法大学等的署名论文⋯⋯我并不察觉在法理分析方面存在任何不同之处,大家都是就法律文本和事实做出合理的分析与推论,又或者是对于 法律法规/法例/法令/... 提出合理的个人意见;也不可能出现维基百科所定义的传统二手来源(e.g. 报纸),也同时并不认为就现时所兴的“摘录”的作法会出现对于原创性编辑等。

再叙述一二的话,我希望能够通过一个独立页面做出正在的论述,而非在这个因为原文存在巨多问题而提出的“修正案”中浪费时间;说实话,如果按照原文的话,很多条目都要推倒重塑。我希望在座诸位能够真正的看看法律板块(乃至其他板块)的Policy & Guideline是多么薄弱,而非当我提出问题时才醒起有这个问题存在。—— 𓋹 谨此敬上 2019年12月7日 (六) 19:23 (UTC)

议案讨论

  • 定义太广,这讨论必定会花不少时间,而且也可能无法完全解决bug。问几个(?)疑问
  1. 世上的法律条文很多,例如“全国法规数据库”就很多条文了。其他国家不知道有没有也很多种法律条文,但相信是有的。
  2. 如果条目来源要用“法院的判决书”,是否应该写第xxx号判决书在条目上?那用维基文库来当来源可以吗?
  3. “一个记者没有受过法律训练”不应使用报纸的报导,那媒体呢为什么可以不一定要受法律训练就写报导?是否媒体报导的法律条文也不应该使用?
  4. 接第3个疑问,那么“相关法律的书籍”呢?其书籍作者难道没受过训练照抄也可以用来源?
  5. 如果在条目中用各个国家的相关法律条文做比较合适吗?--Z7504非常建议必要时多关注评选留言2019年12月7日 (六) 20:00 (UTC)
    • 我的回答也会尽量简短一点,后天就要开始考试了,我希望再复习一下法律概论等等,就不多讲条理脉络了,有空的话会再补充:
      1. 实质上就是“法律的真确本”。
      2. 这种情况下,香港法律界会使用“案件名称+判例引注”(外部或内部链接加在“案件名称”上),台湾换个名称叫“裁判字号”(e.g. 94 年台上字第 2327 号),释法的叫“解释字号”(e.g. 释字第 785 号 ),大陆叫“案号”(e.g. (2017)粤01民终15942号),但实际意义等价;后问:不单止文库,条目的内部链接也可以,参见enwiki。
      3. 首先,我不否定所有记者的职业素养以及专业水准,我也知道有记者出身于港大法律学院但投身于传媒工作的,我认为他们的报导并不是不可以引用,而是不应该在法理分析中使用(即使他们用相关的知识或长年进行法律专题的报导,也应当十分小心谨慎)。不要说什么不要在维基百科中使用法律警告,我可以这样说,例如在判例分析的条目,如果在法理分析中引用或者不当引用而导致读者错误理解法律而且其影响导致负面结果,编者就有可能已经违反了小心且谨慎的责任(Duty of care),可能因此附上民事责任,这也就是为何存在{{法律声明}}的原因,虽然这块免死金牌的存在可以规避很多法律纠纷,但并非说编者就可以因此逃脱自己对于读者所应该履行的责任。这也就是为什么在分析具有法律效力的判例时,为什么不能引用非专业人士的言论,即使是专业人士的言论,也应当小心谨慎,剔除一些没有逻辑可言的言论,而最好根据“第三段”做出合适的引用。
      4. 参见“法律学者的著作、法律分析、判例分析”,已经涵盖;对于非专业人士的言论,正如之前及第二段所论,仅用于社会评论最佳。
      5. 如果分析有条理、合理、又有可靠来源,我不觉得有理由禁止这种可以满足所有人求知欲的行为,这也是维基百科作为百科全书的目的之一。
    • 以上陈词。—— 𓋹 谨此敬上 2019年12月8日 (日) 16:43 (UTC)
    • 以上的陈词也是针对字词修改的意见,我思考了很久,但也不完全认同相关看法,就可能更改的,我会尽可能更改,但我希望严厉的措辞可以令他人能够负起对于条目编辑的责任,即使其作用微不足道。—— 𓋹 谨此敬上 2019年12月8日 (日) 16:46 (UTC)
我在此正式(-)反对提案,理由如下:一、未对“正文”、“偏文”作注释解释,其他人难以理解;二、“最多只能够用一句话于偏文描述”过严,有时候用几句长句子描述无可厚非,条文没必要要人在写作时刻意回避句号。这两个理由是建议条文中的根本弊病,如果提案人拒绝就此更改的话,我难以支持此提案。ꓢꓯꓠꓟꓳꓢꓮ 遥望曹公街追思在曹公潭溺死的曹公 2019年12月9日 (一) 12:38 (UTC)
  • (!)意见多谢继续解释修订案,对于有关动议本编仍然坚持原已提出的意见,并有(~)补充
  1. 法律是现代人生活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在具备现代文明公民素养的氛围下,事实是基本编辑者都可以假定无需所谓专业的“法律训练”,对各观点意见等是有足够编辑尺度把控,无必要再做说明;
  2. 就动议解释中所提出的专业引用例子,不得不增加编辑疑虑:在现实部分法系中的所谓专业,会极受其所属社会系统中要素与利益不当地影响,而令之整个法律专业性、独立性等均大打折扣,就基于之如法理分析等行事,未必是完全就法律文本和事实做出的合理分析与推论,修订案应注意到这个重大矛盾性的存在;
  3. 若果依照现代文明公民素养等基础而形成的各种“观点意见”,往往可以是较假定处于法律专业严重不能胜任的“裁定”、“法律学者”等更有价值意义,这方面对于维基立足之本与整体目标、专业(条目)自身的重要度等均是不需多言的;
有鉴于上述牵涉重大,为审慎处理,冻结本案重新斟酌应不失为选择。——约克客留言2019年12月11日 (三) 13:22 (UTC)

我有一个分部通过提议:由于第二段以外的修订内容现时并未有太多异议,我建议先讨论是否通过第二段以外的修订内容,然后才对第二段开刀。ꓢꓯꓠꓟꓳꓢꓮ It cam wi' a lass and it will gang wi' a lass! 2019年12月14日 (六) 10:49 (UTC)

Sanmosa版本

第一段
现行条文

首先要记住有一些法律传统,即法律只在它行使的范围内有效,例如一位美国和加利福尼亚州的法律专家就不适合去评价德国或法国的法律,所以一般最好去咨询当地的法律专家而不是去找外地的。

提议条文

首先要记住有一些法律传统,即法律只在它行使的范围内有效,例如一位美国和加利福尼亚州的普通法系法律专家就不适合去评价德国法律或法国法律,所以一般推荐去咨询当地的法律专家,而不是去找外地的法律专家,除非他们是该国家或地区法律的法律专家(如:身处于美国的德国法律专家可以作为德国法律的法律评论来源)

第二段
现行条文

有些对于法律和法院判决的评论,具有出于政治目的的偏见,大量使用夸张的语言,不能仅看他们的表面现象。例如有人反对某些法律裁定可能会说“没有执行无罪认定”或“违反了法律原理”等。这些评论,只能作为某些观点来报道,但不能代表事实。

提议条文

专业人士对于相关议题的法理分析,通常可以作为“社会评论”或类似等价章节(以下称之为社会评论章节)的内容的可靠来源而引入。非专业人士对于法律条文或法院判决的评论(例如有人反对某些法律裁定,并称相关裁定“没有执行无罪推定”或“违反了法律原理”等)可能具有出于政治目的的偏见,通常应被视为个别观点来报导,并在社会评论章节以适度的篇幅描述(不包括直接引述的文段),而不应作为法律分析引用。

第三段
现行条文

讨论法律时,最好引用法律原文,或引用著名的法律学家的话

提议条文

在编写法律条目时,应该引用法官于判决书中的判决原因ratio decidendi)或者附带意见obiter dictum[注 1];法律的真确本[注 2];政府宪报;立法机关的会议记录;法律学者的著作、法律分析、判例分析等。

参考资料

  1. ^ 前者是具有法律效应(在大陆法系地区可能有法律效应),而后者仅仅只能够作为法律评论存在。两者都需要有相关知识人士才能在判决书中找到,而非直接列于判决书中的整篇段落,不建议编辑者自行操作。
  2. ^ 即,真正具有法律效力的法律记载文本。
第四段
现行条文

不要引用报纸的报导,虽然有写好的报纸报道也是可以接受的。写报道的记者虽然从许多法律专家那里收集信息,比律师收集的要更广泛,但他可能从没有接受过律师的教育。所以评价以前关于法律问题的报道,要考虑到报纸的声誉和写报道的记者水平有多高。

提议条文

如非必要,不要引用报纸的报导,虽然有写好的报纸报导也是可以接受的,写报导的记者也可能会从许多法律专家那里收集信息,甚至部分比律师收集的要更广泛;但他可能从没有接受过法律训练,所以评价以前关于法律问题的报导,要考虑到报纸的声誉和写报导的记者水平有多高。

我建议采用以上版本修订现行指引。其中,我采取了“通常应被视为个别观点来报导,并在社会评论章节以适度的篇幅描述”的文句,以避免对特殊法案条目编写时非专业人士的意见的编写造成局限(相关条目的例子有2019年逃犯及刑事事宜相互法律协助法例(修订)条例草案2019年公民身份法(修正案))。我个人不反对此提案分部通过。我簽名那刻的時間是 2019年12月22日 (日) 04:55 (UTC)

(续)WP:可靠来源#法律的修改

通过:

由于共识不强求一致同意,因此仍作通过。功成不必在我 2020年1月22日 (三) 11:01 (UTC)

下列讨论已经关闭,请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见,请至合适的讨论页进行,并不要再次编辑本讨论。

以下讨论承接Wikipedia talk:可靠来源#维基百科:可靠来源#法律的修改功成不必在我 2020年1月13日 (一) 04:14 (UTC)

以下是我在上次讨论中提出的条文修订版本

第一段
现行条文

首先要记住有一些法律传统,即法律只在它行使的范围内有效,例如一位美国和加利福尼亚州的法律专家就不适合去评价德国或法国的法律,所以一般最好去咨询当地的法律专家而不是去找外地的。

提议条文

首先要记住有一些法律传统,即法律只在它行使的范围内有效,例如一位美国和加利福尼亚州的普通法系法律专家就不适合去评价德国法律或法国法律,所以一般推荐去咨询当地的法律专家,而不是去找外地的法律专家,除非他们是该国家或地区法律的法律专家(如:身处于美国的德国法律专家可以作为德国法律的法律评论来源)

第二段
现行条文

有些对于法律和法院判决的评论,具有出于政治目的的偏见,大量使用夸张的语言,不能仅看他们的表面现象。例如有人反对某些法律裁定可能会说“没有执行无罪认定”或“违反了法律原理”等。这些评论,只能作为某些观点来报道,但不能代表事实。

提议条文

专业人士对于相关议题的法理分析,通常可以作为“社会评论”或类似等价章节(以下称之为社会评论章节)的内容的可靠来源而引入。非专业人士对于法律条文或法院判决的评论(例如有人反对某些法律裁定,并称相关裁定“没有执行无罪推定”或“违反了法律原理”等)可能基于政治目的,通常应被视为个别观点来报导,并在社会评论章节以适度的篇幅描述(不包括直接引述的文段),而不应作为法律分析引用。

第三段
现行条文

讨论法律时,最好引用法律原文,或引用著名的法律学家的话

提议条文

在编写法律条目时,应该引用涉及法律事务的数据,例如法官于判决书中的判决原因ratio decidendi)或者附带意见obiter dictum[注 1];法律的真确本[注 2];政府宪报;立法机关的会议记录;法律学者的著作、法律分析、判例分析等。引用相关来源时,亦应同时考虑政治偏见等的可能性,并对相关来源是否能作为专业的法律分析引用作合理判断。

参考资料

  1. ^ 前者是具有法律效应(在大陆法系地区可能有法律效应),而后者仅仅只能够作为法律评论存在。两者都需要有相关知识人士才能在判决书中找到,而非直接列于判决书中的整篇段落,不建议编者自行操作。
  2. ^ 即,真正具有法律效力的法律记载文本。
第四段
现行条文

不要引用报纸的报导,虽然有写好的报纸报道也是可以接受的。写报道的记者虽然从许多法律专家那里收集信息,比律师收集的要更广泛,但他可能从没有接受过律师的教育。所以评价以前关于法律问题的报道,要考虑到报纸的声誉和写报道的记者水平有多高。

提议条文

如非必要,不要引用报纸的报导,虽然有写好的报纸报导也是可以接受的,写报导的记者也可能会从许多法律专家那里收集信息,甚至部分比律师收集的要更广泛;但他可能从没有接受过法律训练,所以评价以前关于法律问题的报导,要考虑到报纸的声誉和写报导的记者水平有多高。

上次讨论中,没有人对我的提案表示反对(然后讨论串就默默地被bot存档了……),因此我正式在此重启提案,并送交公示七日。功成不必在我 2020年1月13日 (一) 04:14 (UTC)

  • (+)支持 --SCP-2000 2020年1月13日 (一) 05:12 (UTC)
  • (!)意见 该案第二段,建议第四行括注后修正“可能基于政治目的的偏见”,修正结尾“而一般不作为法律分析引用”。
该案第三段,建议第一个逗号后修正“最好应该引用涉及法律事务的资料,例如(略)”,在本段结尾追加强调:同时应考虑第二段所指出的诸如政治偏见的可能性,合理判断是否作为专业的法律分析引用。——约克客留言2020年1月13日 (一) 13:14 (UTC)
另有(?)疑问,该案考虑是保持原条目中的三段式就进行新的整修,还是分拆为现案所显示的新的四段?排版变化也可能影响到整个的意思,所以想最好也在这里厘清一下。——约克客留言2020年1月13日 (一) 13:24 (UTC)
回应一下Longway22。首先,此次修订不改变排版。就你的以下建议:
  1. “可能基于政治目的的偏见”;
  2. “而一般不作为法律分析引用”;
  3. 最好应该引用涉及法律事务的资料,例如(略)”;以及
  4. 同时应考虑第二段所指出的诸如政治偏见的可能性,合理判断是否作为专业的法律分析引用。”,
第一项接受,不过我也同时删除了“的偏见”,以免语意重复。第二项不接受,我认为在其前方的“通常”已经有同等的意思,再加入“一般”会带来语意重复。第三项分两部分:“最好”不接受,如果法律条目完全没有法官于判决书中的判决原因(ratio decidendi)或者附带意见(obiter dictum)、法律的真确本、政府宪报、立法机关的会议记录等文件,那条目就会失去了灵魂,就算是逃犯条例修正草案条目也有引用其草案真确本;“涉及法律事务的资料,例如(略)”接受,这是对后文的准确概括文字。第四部分我暂时不加进去,我认为编者有足够常识考量来源(包括但不限于法律来源)是否偏颇,不过你坚持的话我可以照样写进去。功成不必在我 2020年1月13日 (一) 13:58 (UTC)
第四段还是认为写进去会比较好。——约克客留言2020年1月13日 (一) 14:21 (UTC)
User:Longway22完成,毕竟社群有时候有些人还真的是没常识(我真的遇过),不过我改写了一下。功成不必在我 2020年1月13日 (一) 14:24 (UTC)
OK。目前无异议。——约克客留言2020年1月14日 (二) 03:23 (UTC)
  • 如我之前一直所述,我不完全赞同相关更改。之前已经在一些语句上作出了相关更改,而并未更改项也是为了条目的编辑而保留的。我认为指引除了用缓和的语气来告诉什么事情可以去做外,也应该告诉他人什么事情最好要去做以达到条目的编辑归整化以及避免出现偏离主题的情况;所以在这一方面上,我想要表示不完全同意。—— 𓋹 谨此敬上 2020年1月17日 (五) 16:23 (UTC)
    我不认为在这方面,主观的“雅量”是一件好事。正如之前所述,“合适”不是人人都有一个定论的,但而相关问题可以通过客观的言论来作出恰当的指引,所以我选择了直接给出“最佳用量”——如果一个案件没有政治争议或陷入政治纷争的情况下,即纯法律的案件,1~2句话已经足够;而自从参杂了政治之后就不再是单纯一个段落就可以解决的。这也就是我之前在一些场合所述的——再稍微补充一下当时的观点——如此,我宁愿重新写一篇论述,也不要只用4段东西来论述并规范一个庞大的问题。再说一些其他的事情——事实上,我认为应该重写这个段落,而更改只是为了减小相关变化所可能产生的争议;事已至此,我希望能够冻结此议案,择日再给出一整篇论述,而非现时只能解决表面问题的修正案以及修正案的修订版。—— 𓋹 谨此敬上 2020年1月17日 (五) 16:53 (UTC)
User:だ*ぜ问题在于绝大部分的人都不支持你的版本,我不能为了你一人而背弃整个社群吧。如果你希望重写整个段落的话,请你另提一案(因为你原本的提案也不是完全重写)。我觉得社群担忧的是你原本的提案会被有心人用作限制有政治争议或陷入政治纷争的法律相关条目的编写,这点你确实是处理不足,因为执行指引的管理员是几乎不会看条文修订的讨论的,而只会生硬地按字面意思执行,你不能对管理员期望太高功成不必在我 2020年1月18日 (六) 02:04 (UTC)
还有,在现实的情况下,如果一个案件没有政治争议或陷入政治纷争,通常你能找到的来源只可能让你写一两句话,这实际上并不是你所谓的“最佳用量”,而是“平均用量”、“最高可用量”。功成不必在我 2020年1月18日 (六) 02:07 (UTC)

本讨论已经关闭,请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见,请至合适的讨论页进行,并不要再次编辑本讨论。
  • @だ*ぜ。—— Eric Liu 留言留名学生会 2020年1月23日 (四) 16:14 (UTC)
    • 感谢Ericliu1912提醒,上方的{{noping}}并未有起到提示的作用,不知道为何,但我没有看到铃铛旁有额外的红色1提示,可能有些问题。回复话题,我依然如此地表示,“应”由头至终就不单只“shall”一个意思,即使在法律上通常做为shall的中文等价词语来使用(题外话:shall曾经被法律改革委员会建议转换为should or must,因为使用shall时,其词语所显示的强制性以及法定义务/责任不够明确),这里我采用的时should的意思,并不希望带有任何强制性意味。我上legal drafting课也都是英文的,从来没有使用过中文,所以对于相关问题不清晰仅表示遗憾。再讲后面的管理员问题,我一直希望所有管理员能够至少学会使用purposive approach,而且我从来没有想过管理员会连立案目的与期望都不肯花时间看看,即便维基百科的归类系统做得如此完善。再说另外一个话题,在这个修正案的修订版也是只有一个段落有更改而已,其他事实上也是延续之前我的提案,如此,我不觉得这个“不支持我的版本”就会变成支持现在的版本,看看之前的讨论结果,其实真正没有意见的也只有第四段,所以事实上这个提案按照之前的延续而言,只能会是第四段通过。(我觉得第四段是我写得最不完善的地方,我不理解为何没有人想提出意见;我感觉这其实也恰巧说明了绝大部分用户对于法律板块的不熟悉与不理解,如此一来我如果提出法律界对于相关来源的标准估计会令绝大多数人感到震愕。)
    而且,我不觉得有人会完全遵循这些方针与指引。法律在诸位眼中,我相信,总是参和了政治,所以这篇为了单纯法律的条目而修订的指引条文其实不完全关事,随时可能被人当小丑也说不定。我越读法律,越觉得法律条目写得像垃圾,所以提出了这个较为严格的修正案……如此一来,我更加坚定了一个想法——法律条目就从来不应该在中文维基百科写,乃至在英文维基百科也应该审慎而行,因为没有法律人士愿意干这种没有钱的破差事……其实还有很多东西想说,不过扯远了,就不谈了。
    我对于相关关闭讨论的手法表示质疑,整合之前的最终讨论意见以及修正案的修订版本实质取用程度及相似度,我认为这个议案及其修订案具有极大争议性,并表示不存在共识,在此要求撤销相关操作,并重新开启或者冻结讨论。—— 𓋹 谨此敬上 2020年1月26日 (日) 03:00 (UTC)
除了你以外,没有一个人明确地对我的提案表示反对,我认为共识是显而易见的。你喜欢的话,可以找管理员,但是我是不会单纯因为只有你一个人在反对而特地为你重开提案的。Sanmosa 2020年1月26日 (日) 03:10 (UTC)
说不会有人完全遵循通过的条文的话,其实WP:VWP:NPOVWP:RS的其他条文这些方针与指引也一样啊,但从来没有人因为这个理由而打算把这些方针与指引废掉。Sanmosa 2020年1月26日 (日) 03:14 (UTC)
补充:基本上反对你的提案的人都是反对你的用词,我是大体上搬了你的提案来用,但是我修改了措辞,这已经能消除反对你的提案的人的反对声音。Sanmosa 2020年1月26日 (日) 03:19 (UTC)
另外,请大家一定要看使用条款:“我们的内容仅供一般信息目的:尽管我们管理的很多信息属于专业知识范畴,包括医学、法律或财务问题,这些内容仅供一般信息目的。它们不应作为专业建议。请向在该领域持有相关证照或资格的专业人士寻求独立专业咨询,而不是根据任何计划网站上所包含的信息、观点或建议行事。”维基百科不是让人来寻求法律意见的。Sanmosa 2020年1月26日 (日) 03:23 (UTC)
你也是聪明人,应该能够明白我想说什么,可惜,这次你没能明白。我说的是,之前还有一些人对于其他条款也表示反对,既然在没有实质性的更改的基础上,我希望等他们来表达了对现在的看法后再做出结案。——̴ 𓋹 谨此敬上 2020年1月26日 (日) 05:28 (UTC)
我也从来没有说过他人是为了寻求法律意见来查中文维基百科,我个人是不知道这是从哪里来的这个突发奇想。我再次重申,较为狭窄的限制的目的就是构建一本说明书,新手看了一定知道怎么写,而熟练者在遗忘时可以借鉴一下。我从来没有说过一定要采用我的立场,而只是再三重申我的想法,希望大家能够明白而已。“我不完全认同”一句也只是为了说我对于指引的价值观,并不是说我反对这个修正案的修订版本。不过看来,到现在还是没有人懂,所以我在这里依然会再说一遍。这就是很多人在线下所谓的“要讲到连只猪都能懂才行”,我可能实践得不好就是了,但我估计以后也没这耐性和脾性再去实践就是了。—— 𓋹 谨此敬上 2020年1月26日 (日) 05:45 (UTC)

品葱网应该列为不可靠来源

参考社群对于相似性质的知乎的讨论:Wikipedia_talk:可靠来源/存档2#建议将知乎、科学松鼠会列为不可靠来源。我认为也应将其添加到过滤器里并在可靠来源布告版上将其标注为红色。-- 🏷️舞月书生🎊 杨超越极限挑战粉丝,近期主要关注COVID-19 。 ❞ 2020年2月20日 (四) 05:08 (UTC)

本土新闻收录很多关于香港本土派的消息,应被视为可靠来源--59.149.136.36留言2020年3月22日 (日) 22:52 (UTC)

新闻组织在报导页面显示更新时间

其中一项新闻组织的可靠度判断准则是“勘误栏与利益相关声明是一家新闻组织进行事实审核、拥有良好声誉的信号。”有些以网站发布新闻消息为主要报导媒介的网络新闻组织,会在页面载有刊登时间和(最后)更新时间。这是否显示该新闻组织有为发布内容做“勘误”,佐证它是可靠?--Pyll0留言2020年4月1日 (三) 15:24 (UTC)

@Pyll0,不一定,有可能只是更新或补充。--RekishiEJ留言2021年8月8日 (日) 08:00 (UTC)

建议在本页列明如何对可疑来源进行加注

新手往往不是不清楚什么是可疑来源,而是感觉来源可疑却不懂如何进行标记;但由于来源只是可疑并不是有误,所以并不能直接将来源删去。在本页添加一条注解指引才能有效解答用户疑问。--霎起林野间留言2020年6月20日 (六) 03:53 (UTC)

原标题为:重看两个指引以后发现的一个BUG

可靠来源指引

下列讨论已经关闭,请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见,请至合适的讨论页进行,并不要再次编辑本讨论。

根据现行Wikipedia:可靠来源#非中文的来源

然而,这似乎和现时一贯的做法相冲突(我以前好像还看过其他用户相反的表述),因此我有理由相信此条已经名存实亡。我建议根据现状更改成这样: 以上。ꓢꓯꓠꓟꓳꓢꓮ SPQR 2020年7月21日 (二) 09:22 (UTC)
修改于2020年7月26日 (日) 05:17 (UTC)。ꓢꓯꓠꓟꓳꓢꓮ SPQR 2020年7月26日 (日) 05:17 (UTC)
(?)疑问:方针从没有禁止用“非中文来源”,只是鼓励用户在同时存在中文和非中文来源时,应优先选用中文来源,这个规定有什么问题?--虫虫飞♡♡→♡℃留言 2020年7月21日 (二) 09:47 (UTC)
个人感觉是“请不要使用”措辞有点强烈,充分可能造成误读,变成排除外文来源什么的-AegonINVICTUS留言2020年7月21日 (二) 12:09 (UTC)
同上。我只是希望消除“排除外文来源”的观感。英文维基百科就有排除非英文来源的习惯,而我上面提到的“我以前好像还看过其他用户相反的表述”就是在说那个用户对这种做法提出批评,然后说中文维基百科绝不可照搬英文维基百科在这方面的做法。ꓢꓯꓠꓟꓳꓢꓮ SPQR 2020年7月21日 (二) 13:44 (UTC)
只是句子顺序的问题,前后调换即可:“举例说明,除非你在中文新闻报纸中找不到与其有关的报导 ,请不要使用非中文的报纸新闻为一个引用来源,不过……”--Yel D'ohan留言2020年7月21日 (二) 15:38 (UTC)
并非。即使你调整了句子顺序,条文仍然对外文来源具有排拒性,然而我认为没有任何合理的理由排拒外文来源。ꓢꓯꓠꓟꓳꓢꓮ SPQR 2020年7月22日 (三) 01:09 (UTC)
(-)反对:原文表述似乎没有问题,在可靠性相同的情况下,比起非中文来源,应当使用中文来源,因为使用中文来源可以降低编者和读者查证可靠性的难度。——BlackShadowG留言2020年7月23日 (四) 03:21 (UTC)
然而实际上这样的可能性非常低,我几乎可以当成没有这样的情况。根据我的观察,要么就是英文来源非常可靠、中文来源可靠性相对较低,要么就是根本没有中文来源,要么就是根本没有英文来源。ꓢꓯꓠꓟꓳꓢꓮ SPQR 2020年7月23日 (四) 14:25 (UTC)
我也不赞成“举例说明,请不要使用非中文的报纸新闻为一个引用来源,除非你在中文新闻报纸中找不到与其有关的报导”这一句话,请尽量都还好,请不要就不妥。--7留言2020年7月23日 (四) 13:59 (UTC)
我也觉得这个指引有点曲解了“来源”的意义。来源的重要目的是可供查证,至于读者能不能拿到全文或看不看得懂原文,并不是写作者的责任。如果用这个逻辑,我们是否还能要求“请不要使用书籍作为参考文献,因为大家没空跑图书馆”、“请不要使用1980年以前的报纸做为文献,因为很难拿到”、“请不要使用要付钱的期刊做为参考文献,因为我们没钱”?---Koala0090留言2020年7月24日 (五) 04:26 (UTC)
或许这样说:这个模式只在英文行得通(因为英文的主导地位实在……),其他语种行不通。ꓢꓯꓠꓟꓳꓢꓮ SPQR 2020年7月24日 (五) 14:12 (UTC)
查了一下编辑历史,这条规定是在该指引页面创建之始就已存在(Special:Diff/2226769#Sources in languages other than English),根据编辑纪录亦可推测应该是翻译自英文维基百科,并把原文的“English”换成“中文”而已。不过大致同@Koala0090,标示来源是为了“可‘供查证’”,而非为了顾虑查证者可能看不懂某种语言就特意排除该语言的来源。而且如果特意排除某些语言的资料,恐怕与WP:NPOV的精神不符。因此我建议这段整段删除。--Bowleerin留言2020年7月25日 (六) 14:09 (UTC)
(~)补充:英文维基百科对应指引的对应段落已经删除,详见en:Wikipedia:Reliable sources。--Bowleerin留言2020年7月25日 (六) 14:09 (UTC)
Bowleerin我认为还是明定不应刻意排除某些语言的资料的规则为好,免起争议。ꓢꓯꓠꓟꓳꓢꓮ SPQR 2020年7月26日 (日) 05:17 (UTC)
(+)支持。--Bowleerin留言2020年7月26日 (日) 08:19 (UTC)
现公示7日。SANMOSA SPQR 2020年8月3日 (一) 06:08 (UTC)

本讨论已经关闭,请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见,请至合适的讨论页进行,并不要再次编辑本讨论。

外部链接指引

下列讨论已经关闭,请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见,请至合适的讨论页进行,并不要再次编辑本讨论。

追加:刚才在Wikipedia:管理员通告板/其他对用户“维基小霸王”的提报中,我留意到Wikipedia:外部链接#非中文内容的条文也存在相类似的BUG,并导致有用户不当删除外语外部链接:

根据同一个道理,我建议将该部分条文修改成这样: 以上。ꓢꓯꓠꓟꓳꓢꓮ SPQR 2020年7月25日 (六) 02:06 (UTC)
对于两个指引的分别讨论自2020年7月25日 (六) 02:19 (UTC)起分拆。ꓢꓯꓠꓟꓳꓢꓮ SPQR 2020年7月25日 (六) 02:19 (UTC)
就外部链接指引的修订公示7日。SANMOSA SPQR 2020年8月1日 (六) 07:15 (UTC)
  • (+)支持:个人认为外部链接完全没有必要限制语言。——BlackShadowG留言2020年8月1日 (六) 14:50 (UTC)
  • (-)反对:这里是中文维基百科,面向中文读者。外部链接也应该主要链接中文网页。想看外文外部链接的读者,完全可以去外文维基百科。三个例外情况:
    1. 官方网站非中文,链接原文官方网站;
    2. 条目主要介绍外文文本(包括图书、文学、法律等),链接原文;
    3. 外文存在优质介绍,且没有相应中文替代。--維基小霸王留言2020年8月6日 (四) 03:45 (UTC)
    • 参照上面Bowleerin的说法类比,我认为此意见属曲解外部链接之意义,而且此举先前已产生争议,并有改变指引实则意涵之意图,与提案目的不合,因此技术性不处理此意见。如不服,还请另行提案再修订。SANMOSA SPQR 2020年8月8日 (六) 07:15 (UTC)
鉴于以上情况,基于共识不强求一致,仍作通过论。SANMOSA SPQR 2020年8月8日 (六) 07:15 (UTC)
此提案未获共识,未通过。如不服,还请另行提案再修订。--維基小霸王留言2020年8月10日 (一) 04:23 (UTC)
不通过不是这样来的。SANMOSA SPQR 2020年8月10日 (一) 06:33 (UTC)
重开讨论。@BowleerinSANMOSA SPQR 2020年8月10日 (一) 06:33 (UTC)
  1. 对于你不同意的方针,你就在标题里说这是“bug”。
  2. 虽然有人反对,你却直接通过、关闭讨论。
  3. 你不通过就能说“如不服,还请另行提案再修订。”,别人就不能做同样的结论。凭什么你能随变关闭,要求别人要是反对就能重新开,你自己却可以?
Sanmosa,你也太霸道了吧!没你这样欺负人的!--維基小霸王留言2020年8月10日 (一) 06:55 (UTC)
你不能把两者搞混。你还没有正式提出一个新提案,因此我请你另行提案;我现在已经正式提案了,“不通过”的结论也需要社群允许方能立定。SANMOSA SPQR 2020年8月10日 (一) 06:57 (UTC)
对于同意反对1:1的提案,通过的结论你自己随便定,别人就不行???你能代表的了社群,别人就不行?Sanmosa,你不要欺人太甚!--維基小霸王留言2020年8月10日 (一) 07:00 (UTC)
我当时给了未能接受反对意见的理由。SANMOSA SPQR 2020年8月10日 (一) 07:02 (UTC)
你不同意别人的意见,就能直接通过了?你还是想把自己的意见强加于社群。--維基小霸王留言2020年8月10日 (一) 07:04 (UTC)
如果你执意要如此理解,我无能为力。SANMOSA SPQR 2020年8月10日 (一) 07:10 (UTC)
重新公示7日。重复理据将不受理。SANMOSA SPQR 2020年8月21日 (五) 01:23 (UTC)
@Sanmosa:7日已过。--Super Wang※DC不是贪食蛇,请勿盲目刷分 2020年8月28日 (五) 09:46 (UTC)

本讨论已经关闭,请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见,请至合适的讨论页进行,并不要再次编辑本讨论。

WP:GNG是否应写明接受三手可靠来源?

已通过:

已公示七天,有关GNG条文修订已通过。--虫虫飞♡♡→♡℃留言 2020年12月5日 (六) 04:04 (UTC)

下列讨论已经关闭,请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见,请至合适的讨论页进行,并不要再次编辑本讨论。

如题。Fire Ice 2020年11月20日 (五) 21:22 (UTC)

我不是这样认为。如果条目的来源完全来自可靠的百科全书的内容的话,管理员应该是更有信心保留条目才是。SANMOSA SPQR 2020年11月21日 (六) 04:38 (UTC)
说句题外话,afd没那么多人参与讨论,只要不要像上次雾岛圣提前关闭讨论,管理员保留条目也不会怎么样。--Googol19980904留言2020年11月21日 (六) 05:13 (UTC)
  • 这可不一定。比如《中国大百科全书》把若干内容抽象为名词“隋唐寺院经济”写出,你不依据这个或其他百科从《中国大百科全书》学来的这个条目名,径自写隋唐寺院经济条目,只能是认为是在搞原创研究。Fire Ice 2020年11月21日 (六) 05:36 (UTC)
(&)建议:把““来源”[3]:需满足关注度要求,应该是第二手来源(二次文献)。”中改为““来源”[3]:需满足关注度要求,应该是第二手来源(二次文献)或三手来源。”这样才可以避免争议。--虫虫飞♡♡→♡℃留言 2020年11月21日 (六) 05:29 (UTC)
提案讨论多天没有异议,现在根据WP:7DAYS,公示七天。--虫虫飞♡♡→♡℃留言 2020年11月28日 (六) 04:02 (UTC)

本讨论已经关闭,请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见,请至合适的讨论页进行,并不要再次编辑本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