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下焦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下焦,中医人体部位名,是三焦之一。

下焦即三焦的下部,指下腹腔自胃下口至二阴(阳明)部分。《灵枢·营卫生会》称:“下焦者,别回肠(大肠),注于膀胱而渗入焉。故水谷者,常并居于中,成糟粕,而俱下于大肠而成下焦。渗而俱下。济泌别汁,循下焦而渗入膀胱焉”。李时珍于《本草纲目》中曾说:“上焦主纳,中焦主化,下焦主出”。

下消是一种下焦病症,即“小便黄赤,为淋为浊,如膏如脂,面黑耳焦,日渐消瘦,其病在肾,故又名肾痟也”,类似今日所谓的糖尿病


外部链接[编辑]

  • 下焦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中药方剂图像数据库 (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 (中文)(英文)
  • 小便黄赤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中药方剂图像数据库 (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 (中文)(英文)
  • 小便短赤 中药方剂图像数据库 (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 (中文)(英文)
  • 小便频数 中药方剂图像数据库 (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 (中文)(英文)
  • 小便不利 中药方剂图像数据库 (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 (中文)(英文)
  • 小便涩痛 中药方剂图像数据库 (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 (中文)(英文)
  • 小便赤涩 中药方剂图像数据库 (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 (中文)(英文)
  • 糖尿病 中药方剂图像数据库 (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 (中文)(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