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南大武山

坐标22°34′20″N 120°44′55″E / 22.57222°N 120.74861°E / 22.57222; 120.74861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南大武山
南大武山在台湾的位置
南大武山
南大武山
南大武山在台湾的位置
最高点
海拔2,841米(9,321英尺)
地形突起度539米(1,768英尺)
列表台湾百名山
坐标22°34′20″N 120°44′55″E / 22.57222°N 120.74861°E / 22.57222; 120.74861
地理
位置 台湾屏东县泰武乡台东县金峰乡之交界
所属山脉中央山脉南段
地质
岩石年代始新世[1]
北大武山(左)与南大武山(右)

南大武山排湾语Itamilimilingan[2],或简称 Milingan[注 1],又称 Paruljinai,意为“像斗笠一样(的山)”[3]),位于台湾屏东县泰武乡泰武村、佳兴村与台东县金峰乡历坵村之交界[4][5]。标高2,841公尺,处于中央山脉南南段的山峰南大武山与北大武山同视为“大武山”,而南大武山在排湾语里称作“Miljingang”或“Tjakaraus”,“Tjakaraus”是山神之意,因排湾族视其为神域,“Miljingang”意指古典、古老的[6][7]日治时期,曾测得标高9,343日尺(2,829公尺) [5]。在屏东县境内,南大武山为仅次于北大武山的第二高峰,二山彼此对峙互望,同属于大武地垒的地形上[4][8]。全境皆在大武山自然保留区范围内[9]

相关条目

[编辑]

注释

[编辑]
  1. ^ 又记作 Miljingang

参考资料

[编辑]
  1. ^ 胡忠恒. 臺灣地質概論. 台湾贝类化石志. 第四卷 第十九册. 国立自然科学博物馆. 1995: 2177–2179. ISBN 957-8503-39-3. 
  2. ^ 汪明辉. 泰武鄉. 原住民族傳統山川名稱調查研究 第二期:南投魚池鄉以南 (报告).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员会: 137–142. 2003. 
  3. ^ 让阿渌·达入拉雅之. 排灣族土地應用與流失. 环原台湾系列讲座:土地权利的消失与回复. 2017-08-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9-26) 使用|archiveurl=需要含有|url= (帮助). 
  4. ^ 4.0 4.1 杨天攒. TOPS.085南大武山. 台湾山岳杂志 第100期. 台湾山岳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2016-04-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16) (中文(台湾)). 
  5. ^ 5.0 5.1 森丑之助、中井宗三. 從南大武山看大武山. 国立台湾历史博物馆典藏网. 国立台湾历史博物馆. [2016-04-24] (中文(台湾)). [永久失效链接]
  6. ^ 排灣語 文化簡介. 原住民族语言线上词典. 原住民族委员会. [2016-04-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0-16) (中文(台湾)). 
  7. ^ 童春发. 大武山. 台湾原住民族历史语言文化大辞典. 教育部、原民会. [2016-04-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3-30) (中文(台湾)). 
  8. ^ 周邊景點 泰武鄉. 潮州镇公所全球资讯网. 潮州镇公所. [2016-04-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16) (中文(台湾)). 
  9. ^ 自然保留區 大武山自然保留區. 自然保育网. 林务局. 2012-04-03 [2016-04-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1-04) (中文(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