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离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厌离梵语Nirvid、Nirveda巴利语Nibbinda,或梵语Saṁvega巴利语Saṁvega)佛教术语;其中的“厌”指餍足、厌斥,“离”指出离、离欲(virāga、vairāgya),即说对世间之知晓进而对世俗生活“厌倦”、不感兴趣,而愿意出离苦,求涅槃道。《俱舍论》提出四种厌离:有厌非离、有离非厌、有厌亦离、有非厌离。[1][2]

厌离秽土[编辑]

大乘佛教净土宗主张“厌离秽土,欣求净土”,即对五浊恶世要生起厌离心,不可贪爱五欲,要欣然希求往生极乐净土

注释[编辑]

  1. ^ 中文百科在线-厌离. [2018-1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13). 
  2. ^ 【厌离】是什么意思?厌离心是什么意思?. [2018-1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