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同性友爱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社会学中,同性友爱,指的是,不是以恋爱或是异性相爱为基底而保持的关系,反而像是朋友关系、良师益友的关系,亦或是其他的友好关系。与同性社交相反的是异性社交,这里的异性社交不是单纯的异性恋爱的社交,而是只以友爱为基底的社交。群体关系则是包含超过两个个体以上的关系,这个关系可能是同性社交(包含各类同性友好关系),异性社交(包含含有恋爱元素的关系以及单纯友爱的异性关系)。

“同性友好社交”一词被Eve Sedgwick通俗的使用在male homosocial desire的议论中。[1] 早在1976年,Jean Lipman-Blumen定义“同性友爱”一词就是对于同性成员较有偏好相对于异性成员。[2]

实验例证

[编辑]

在Rose的实验中,[3] 对介于20至28岁的男性与女性做一个同性与异性关系的测验评估。结果显示,相较于同性,受测者认为,异性关系较无帮助及忠心,而且友谊的建立,也是同性关系比异性关系来的好很多。

根据文化、家庭以及社会结构,同性偏好常被发现于3至9岁。[4][5][6]

LaFreniere、Strayer和Gauthier[6]实行一个长达三年的研究,观察十五个年纪介于1至6岁的群体,其中有98位男孩与93位女孩。当他们研究童年时期的性别隔阂,研究员发现,性别隔阂会随著年纪增长逐渐上升,而且大部分西方的小孩在3之4岁会显现这些偏好。然而,在Harkenss and Super的研究中,[4] 肯亚小孩以及其玩伴中未被发现这些偏好,直到他们6至9岁。研究员们在乡村环境观察152位肯亚的小孩,而且发现这些现象并未发生,一直到父母亲的期望以及世俗性别本分增加。 “这仅只是何时以及为何性别隔阂会出现,这也是世俗文化构成的职务与个体所产生的共同产品”。[4]

这似乎是社会对于性别成员的偏见,早在孩童时期就可能发展出来。较特别地, 许多研究发现早期3、4岁时,孩子对于自我相同性别的成员,比起异性成员还来的有偏好。[7] 换句话说,年轻的女孩较喜好女性(女孩与女人)比起男性(男孩与男人)。这项发现也完全相同于年轻的男孩。除此之外, 一个Carol Martin (1989)[8] 的研究,发现 4.5岁大的男孩明显地表达出更不喜欢一个女孩表现地像男孩,比起一个男孩表现地像女孩;但是,男孩在8.5岁时会表达出更加不喜欢一个男孩表现的像女孩。这年龄的差别,在暗示说,年仅4岁的小孩对于跟自己同性别,性别不一致的行为并不会那么在意。然而,在8岁左右,男孩们会开始遵守以及欣赏社会所期许的男性—减少女性向的行为。 这种状况也显现在10至12岁的孩子同性社交方面。也就是说,女孩会喜好只跟女生来往的女性,而男孩会喜欢只跟男生来往的男性。[9]

性别定位

[编辑]

同性友好,在定义上,意味著不是异性恋也不是同性恋。举例来说,一位异性恋男性会去跟其他男性友好,可能是因为同好于异性恋 。这个术语时常被性别平等主义者拿来强调男性之间的团结一心。有一些性别平等主义者也认定这跟女性同好有著密切关联,性别平权者与女同性恋者,随著Audre Lorde(一位歌手)为例子,声明“真实的性别平等主义者不会去在意女同志是否跟女人睡过”[10]

历史用途

[编辑]

同性友爱一词,有时候会使用在中世纪文化中,只有男性骑士世界的生活。这词也常被使用于大型历史的男性职位,像是成为一名水手(例如,历史学家Marcus Rediker使用该术语去叙述海盗世界)。 同性友爱并不必定为性关系 ; 他们仅只是相同性别的社交互动。

以下包括同性友好的处置 :

  • 单一性别教育的机构或协会
  • 联谊会
  • 修道院或者是寺院
  • 军队(特别指过去以男性为主的军队,虽然现在各种性别都可以从军)
  • 监狱
  • 正统犹太小学
  • 竞赛团队,特别针对只有单性成员,或是单独性别竞赛(参赛者不是全为男性,要不就是全是女性)
  • 女性或男性专有的社团

平实而言,越极端化性别角色以及受限于性别基因码,越多的同性友爱者在社会群体中被发现。[11]

研究论文

[编辑]

性别主义者提出的学说

[编辑]

性别平权学者,像是 Rosabeth Moss Kanter 以及 Heidi Hartmann[12] 或 其它学者[13],强调,在男性友爱工作场所中,具有永恒感知的伙伴,通常主导著整个工作团队的关系。Kantner 探讨 “比喻 "同性友爱" - 如何重现他们强势,仅透过与其他男性,合并并分享相同的工作空间以及特权”[14] ─虽然“后来的研究建议修改Kanter的一些基础论据...[回应] "同性友爱"”。[15] Timothy Laurie批评 同性友爱被用在社会学中较阳刚的部份,在现存良多的同性友爱的研究中,总是以“男性天生寻求他(男性)人的认同感与发言权为前提。”

是此,在神秘的男性关系圈中,特权通常都落于较女性向的男性,而以女性的关系来看,特权则是落在较为阳刚的女性。[16]

同性友爱/同性性关系

[编辑]

这是关于同性友爱/同性性关系进一步的讨论: “如何探讨,如果以总括来说,学者们在这个领域中,总把男同性友爱跟男同志们连接在一起,这是其中一个关键的问题”.[17] Eve Kosofsky Sedgwick认为同性友爱跟同志是相关,据性别平权主义者和女同志说: “正是这种广泛的女性忠诚同好(闺密)。Adrienne Rich曾提及过,并以雷丝边著称”.[18]

同一时间, Sedgwick 认定“男同性友好,像是一个三角关系角色中的中间人。在这三角关系内,男性对于其他的男性是慷慨激昂的,但是不同于男同志,而女性则是以那样的相处方式作为一个沟通理解的管道”。[19] Sedgwick's 分析“在恋爱三角关系中,两位男性似乎是想争取得一位女性的芳心...为发展。 René Girard说:“这样的一个三角关系,会变成一场竞赛对抗,事实上,这样的行为确实会让男性产生魅力”。[20] Girard争辩说:“同性游移,逻辑上,是从对于一名男性产生榜样/竞争对手,有时候,对于中间人明显得有优势比起女性,相对来讲,女性还来的驱离。”.[21]

也许在矛盾的潮流中,关于性的研究,在澳大利亚的研究中心,健康与社会,La Trobe University发现,“往往透过男性友好者作为介质,进而了解异性活动。”[22]

兄弟之情

[编辑]

在兴荣的文化中,兄弟之情一词,最近被用来特别指称,同性社交,而不是两男之间没有性关系的。兄弟情,最常被用在两个异性恋同好的状况,虽然这曾有过一些突出的名人gay-straight bromances。女性则是相同于姐妹情

文学探讨

[编辑]

Eve Sedgwick 说:“莎士比亚的诗集,似乎提供一个,单独、难以掌握、具有深曾感受的话语,对于既冒险又沧桑的男性同好社交。”[23]

参见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1. ^ J. Childers/G. Hentzi eds., The Columbia Dictionary of Modern Literary and Cultural Criticism (New York 1995) p. 138
  2. ^ Merl Storr, Latex and Lingerie (2003) p. 39-40
  3. ^ Rose, S.M. (1985). Same- and cross-sex friendships and the psychology of homosociality. Sex Roles, 12(1/2), 63-75.
  4. ^ 4.0 4.1 4.2 Harkness, S., & Super, C.M. (1985). The cultural context of gender segregation in children’s peer groups. Child Development, 56, 219-224.
  5. ^ Maccoby, E.E., & Jacklin, C.N. (1987). Gener segregation in childhood. Advances in Child Development and Behavior, 20, 239-287.
  6. ^ 6.0 6.1 LaFreriere, P., Strayer, F.F., & Gauthier, R. (1984). The emergence of same-sex preferences among preschool peers: A developmental ethological perspective. Child Development, 55, 1958-1965.
  7. ^ Bussey, K., & Bandura, A. (1992)。 Self-regulatory mechanisms governing gender development. Child Development, 63, 1236-1250.
  8. ^ Martin, C. L. (1989) Children’s use of gender-related information in making social judgments.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25, 80-88.
  9. ^ Lobel, T. E., Bempechat, J., Gewirtz, J. C., Shoken- Topaz, T., & Bashe, E. (1993). The role of gender-related information and self-endorsement traits in preadolescents’ inferences and judgments. Child Development, 64, 1285-1294.
  10. ^ Juhasz, Suzanne. A Desire for Women: Relational Psychoanalysis, Writing, and Relationships Between Women. 2003 [2015-07-12]. ISBN 978-0-8135-3274-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3). 
  11. ^ Gilbert H. Herdt, in Merl Storr ed., Bisexuality: A Critical Reader (1999) p. 152
  12. ^ Harriet Bradley, Gender (2007) p. 103-4
  13. ^ P.E. Sandhu: Persistent Homogeneity in Top Management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doctoral dissertation, Berlin, 2013
  14. ^ C. R. Ember/M. Ember, Encyclopedia of Sex and Gender Vol I (2003) p. 102
  15. ^ F. J. Crosly et al, Sex Discrimination in the Workplace (2007) p. 198
  16. ^ Laurie, Timothy. Masculinity Studies and the Jargon of Strategy: Hegemony, Tautology, Sense. Angelaki: Journal of the Theoretical Humanities 20(1). 2015 [2015-07-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20). 
  17. ^ Storr, Latex p. 39
  18. ^ Childers/Hentzi, p. 139
  19. ^ Storr, Latex p. 41
  20. ^ Childers/Hentzi eds., p. 139
  21. ^ René Girard, A Theatre of Envy (Oxford 1991) p. 259 and p. 44
  22. ^ Abstract of "Men, Sex, and Homosociality: How Bonds between Men Shape Their Sexual Relations with Women" by Michael Flood. [2015-07-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7-22). 
  23. ^ Helen Vendler, The Art of Shakespeare's Sonnets (London 1997) p.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