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梦想家
大梦想家 Saving Mr. Banks | |
---|---|
基本资料 | |
导演 | 约翰·李·汉考克 |
监制 | 艾莉森·欧文 伊恩·科恩 菲利普·施托伊尔 |
编剧 | 凯利·马西尔 苏·史密斯 |
主演 | 汤姆·汉克斯 艾玛·汤普逊 保罗·吉亚玛提 科林·法雷尔 |
配乐 | 汤玛斯·纽曼 |
摄影 | 约翰·施瓦兹曼 |
剪辑 | 马克·里沃尔西 |
制片商 | 华特迪士尼影业 BBC电影 Essential Media Ruby Films Hopscotch Features |
片长 | 125分钟[1] |
产地 | 澳大利亚 英国 美国 |
语言 | 英语 |
上映及发行 | |
上映日期 |
|
发行商 | 华特迪士尼影业 |
预算 | 3500万美元[2] |
票房 | 1.17亿万美元[3] |
各地片名 | |
中国大陆 | 大梦想家 |
香港 | 大梦想家 |
台湾 | 大梦想家 |
新加坡 | 拯救班克斯[4] |
《大梦想家》(英语:Saving Mr. Banks)是一部于2013年上映的剧情电影,为约翰·李·汉考克执导,汤姆·汉克斯、艾玛·汤普逊、保罗·吉亚玛提、科林·法雷尔主演,由华特迪士尼影业发行[5]。改编自真实故事,剧情描述早年迪士尼先生如何将《欢乐满人间》推上大萤幕并使之成为经典作品的辛苦历程。
剧情
[编辑]1961年居住于伦敦的著名作家,潘蜜拉P·L·卓华斯(Pamela "P. L." Travers,艾玛·汤普逊 饰)因财政拮据兼新书难产,在经纪人迪尔穆德·罗素(罗南·维贝尔饰)劝说下勉强前往洛杉矶见华特迪士尼(汤姆·汉克斯 饰)。卓华斯个性尖酸而难以取悦,到了美国卓华斯开始在车上向司机雷夫抱怨“阳光明媚”、“绿草如茵”,入住饭店后把表示欢迎而赠送的娃娃“塞”到小房间“眼不见为净”,又丢水果篮里的西洋梨到泳池,接著打开电视看到迪士尼的“欢迎影片”后关掉并表示不屑。
到了片场,卓华斯向编剧、填词和作曲家“宣示”自己也会参与制作,防止别人“毁掉”自己的作品。同时希望尽快见到迪士尼本人说明意愿。两人见面后迪士尼希望卓华斯跟员工一样叫他“华特”而不是“迪士尼先生”,原因是“迪士尼先生指的是我父亲!”,相对的卓华斯也希望不要叫她“潘蜜拉”,而是“卓华斯女士”,到办公室后说明当初是为了实现父亲对女儿的承诺,计划将爱女喜爱的小说《欢乐满人间》(Mary Poppins)改编为电影,希望卓华斯卖出版权。但他没想到双方历经长达二十年的斡旋,坚持个人原则的卓华斯仍不同意卖出版权。百思不解的迪士尼苦思不出不同意之因,于是邀请她过来参与剧本团队的讨论,以获取出售版权的信心,同时表示合约可以慢些签。
卓华斯与创作团队工作关系从一开始就很难磨合,在前后两星期的商讨中对剧本内容和构思作出不少批评和挑剔——坚持认为玛丽·包萍不应该具有浓厚感情和奇思妙想(强调书里“唱歌”的情节其实是在“念诗”)。反对电影加入任何动画元素。还对歌曲显得负面(听完后“没头没尾”的质问为什么要把乔治·班克斯塑造成大坏人,责怪他们“冷血无情”),剧本对白也经她之手改动不少,提出不可使用红色等种种奇特改编要求,把剧本扔出窗外“强调”它们一点“重量”也没有。还常执著于一些电影细节,例如坚持电影中班克斯不能有胡子;班克斯太太不该有女权思想;购物清单绝不可以有“木薯淀粉”等……。全部商讨过程更在她的要求下进行录音。如果有任何反对声浪,她就拿出“尚未签名的合约”威胁终止合作,强迫剧组同意。
迪士尼极尽全力配合所有提出的要求,即便如此,仍无法打动团队眼中挑剔的卓华斯女士。迪士尼认为自己一定有盲点,于是求助妻子及秘书,冀望以女性角度寻求解析。而所有人都不知道的是,电影的协商过程正迫使卓华斯一再面对痛苦的童年记忆─她其实始终无法克服目睹父亲(科林·法雷尔 饰)事业失败、沦为酒鬼、贫病交加地死去所带来的情绪。迪士尼某天晚上在办公室打电话到饭店邀请“亲自”带卓华斯到迪士尼乐园,卓华斯拒绝这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只在自己身上发生的机会。隔天雷夫“擅自”改变行程带卓华斯前往迪士尼乐园。雷夫与群众因看到华特迪士尼“本人”而疯狂,迪士尼以夹带高人气之姿向索取签名的粉丝介绍这“另一位天才”。迪士尼带著卓华斯介绍园区,随后只要求她搭乘旋转木马即可,接著表示赢得与员工的赌注10元。百般不愿的卓华斯坐在旋转木马上,看著不断跟人群挥手的迪士尼,不禁忆起童年时,她和父亲骑马奔驰在大草原上的过往。某天剧组创作一个新的歌曲——让我们去放风筝(Let's Go Fly a Kite),轻松欢乐的气氛使得卓华斯心情雀跃,并与编剧和作曲家翩翩起舞。喜出望外的多莉赶紧向老板夫妇报喜讯。
然而当卓华斯询问“企鹅”的镜头要如何表现,作曲家薛曼说明那会以“动画”处理。得知真相后认为受到欺骗的她,一气之下进到办公室大声抱怨并责怪迪士尼背信。迪士尼希望先坐下来和谈厘清误会,卓华斯愤怒声明拒绝坐在“骗子无赖”的椅子上。虽然迪士尼已极力解释“所有演员一切都是真人,只有企鹅是动画”,但气急败坏的她不愿听进任何解释,随后将“尚未签名的合约”扔回去。离开前在机场向雷夫表示他是自己“唯一一个我喜欢的美国人”,不仅为他女儿的书签名,还送他一份“注意力缺陷患者名单”(梵谷、爱因斯坦等,背面还有华特迪士尼),随后坐头等舱返回伦敦。迪士尼这时才觉悟自己铸下大错,查阅住房资料后才得知她的真名是海伦·戈夫,了解到“自己一直在跟不对的人说话”。
迪士尼决心要挽救这部电影,抱著最后一丝希望只身飞到英国登门拜访卓华斯的住处。他揭示自己已经知晓一切,也包括她把父亲名字作为笔名的一部分。同时导正自己在卓华斯心中的形象,说明如果拍片目的只是为钱,就绝不可能极尽耐心长达二十年。随后娓娓道来自己儿时与父亲的相处经验,也令她回忆起儿时与酗酒而亡父亲之间的痛苦与阴影。原来此本小说设定即是卓华斯对父亲的投射与情感灌注。迪士尼逐步开导卓华斯,希望她能“放下一切,原谅自己”,将小说放心交给他并保证会制成令观众感动的大卖座电影。卓华斯听完这一席话,隔天终于在大米老鼠娃娃面前签下一纸漫长交涉下得来不易的版权合约。
电影正式推动翻拍工作并上映,三年后的1964年当《欢乐满人间》在好莱坞星光大道格劳曼中国戏院上映前,迪士尼方面只打算邀请卓华斯出席英国的首映礼,以免她到好莱坞造成更多尴尬。不过正在撰写新书《玛丽·包萍在厨房》的卓华斯知悉事件后却是十分不满,表明要亲自出席好莱坞首映礼,结果在经纪人劝说下来到洛杉矶,并意外地出现在迪士尼办公室。首映当日,雷夫在饭店迎接卓华斯,表示“直觉想到今天会需要迎接挚友”。观赏过程一开始她对电影内容逐渐感到轻蔑和失望,尤其是“动画片段”,直到片尾最后看到班克斯的感人画面,渐渐地终于释放多年来内心压抑的情感……。
角色
[编辑]- 艾玛·汤普逊 饰 P·L·卓华斯,原名海伦·戈夫(Helen Goff)
- 安妮·罗丝·巴克利 饰 小时候的P·L·卓华斯,简称银蒂(Ginty)
- 汤姆·汉克斯 饰 华特·迪士尼
- 保罗·吉亚玛提 饰 P·L·卓华斯在洛杉矶时的司机雷夫(Ralph)
- 科林·法雷尔 饰 卓华斯·罗伯特·戈夫(Travers Robert Goff),P·L·卓华斯的父亲
- 露丝·威尔逊 饰 玛格丽特·戈夫(Margaret Goff),P·L·卓华斯的母亲
- 布莱德利·惠特福 饰 唐·达格拉迪(Don DaGradi),《欢乐满人间》的编剧
- 杰森·薛兹曼 饰 理察·M·谢尔曼(Richard M. Sherman),《欢乐满人间》的填词和作曲家
- 凯茜·贝克 饰 托米(Tommie),迪士尼的执行助理
- 梅兰妮·帕克森 饰 多莉(Dolly),迪士尼的秘书
- B·J·诺瓦克 饰 罗伯特·B·谢尔曼(Robert B. Sherman),《欢乐满人间》的填词和作曲家
- 瑞秋·葛瑞菲斯 饰 艾莉姨姨(Aunt Ellie),玛格丽特·戈夫的姑姑,P·L·卓华斯的外姑婆
- 罗南·维贝尔 饰 迪尔穆德·罗素(Diarmuid Russell)
- 另外,电影在片尾拨放了部分当年 P·L·卓华斯协商剧本时的录音带原音。
发行
[编辑]华特迪士尼工作室电影于2013年7月10日发布了一支电影的预告片[6],同年10月20日,《大梦想家》在伦敦影展上举行全球首映[7][8][9]。
评价
[编辑]此片的剧本和演员的演出,尤其是艾玛·汤普逊和汤姆·汉克斯的部分获得诸多好评,艾玛·汤普逊并获得2013年度各项电影奖的提名。根据烂蕃茄上收集的237篇专业影评文章,其中186篇给出了“新鲜”的正面评价,“新鲜度”为78%,平均得分7分(满分10分)[10],而基于另一影评网站Metacritic上的46篇评论文章,其中32篇予以好评,2篇负评,12篇褒贬不一,平均分为65(满分100)[11]。
英国著名电影评论家马克·克莫德给出四颗星(满分五颗),并评价该片“艾玛·汤普逊的诠释‘无懈可击’。将一个不讨喜且拥有矛盾情感的角色以自己的方式呈现得让人喜爱。”[12]《华尔街日报》的乔·摩根斯登亦赞赏柯林·法洛的优秀表演[13],《滚石》杂志的彼得·特拉维斯打出三颗星(满分四颗),称赞演员的优异表现[14]。《时代》杂志的影评人凯特·谬尔同样高度评价汤普逊和汉克斯的演技[15]。
票房
[编辑]电影在北美洲的票房总额为8,330万美元,其他地区3,460万美元,全球总计1.179亿美元[3]。《大梦想家》于美国首映周末共收获了930万美元,位居第五,仅次于《哈比人:荒谷恶龙》(3,150万美元)、《银幕大角头2:传奇再续》(2,620万美元)、《冰雪奇缘》(1,960万美元)和《瞒天大布局》(1,910万美元)[16]。
荣誉
[编辑]授奖单位 | 奖项 | 得奖者 | 结果 |
---|---|---|---|
第86届奥斯卡金像奖[17] | 最佳原创音乐 | 汤玛斯·纽曼 | 提名 |
AFI美国电影学会[18] | 年度十佳电影 | 《大梦想家》 | 获奖 |
第25届美国制片人工会奖 | 最佳戏剧类电影 | 艾莉森·欧文 伊恩·科恩 菲利普·施托伊尔 |
提名 |
第3届澳洲电影学院奖国际类[19] | 最佳原创剧本 | 凯利·马西尔 苏·史密斯 |
提名 |
伦敦地方影评奖[20][21] | 最佳萤幕组合演出 | 艾玛·汤普逊 汤姆·汉克斯 |
提名 |
第34届伦敦影评人协会奖[22] | 最佳男配角 | 汤姆·汉克斯 | 提名 |
年度英国女演员 | 艾玛·汤普逊 (与《美丽魔物》一起) |
提名 | |
第85届国家评论协会奖[23] | 十大电影 | 《大梦想家》 | 获奖 |
最佳女主角 | 艾玛·汤普逊 | 获奖 | |
第19届广播影评人协会奖[24] | 最佳影片 | 《大梦想家》 | 提名 |
最佳美术设计 | 丹尼尔·奥兰迪 | 提名 | |
最佳原创音乐 | 汤玛斯·纽曼 | 提名 | |
最佳女主角 | 艾玛·汤普逊 | 提名 | |
第40届土星奖[25] | 最佳女主角 | 艾玛·汤普逊 | 提名 |
第71届金球奖[26] | 最佳戏剧类电影女主角 | 艾玛·汤普逊 | 提名 |
第19届帝国奖[27][28] | 最佳女主角 | 艾玛·汤普逊 | 获奖 |
第67届英国电影学院奖[29] | 最佳女主角 | 艾玛·汤普逊 | 提名 |
最佳英国电影 | 艾莉森·欧文 伊恩·科恩 菲利普·施托伊尔 |
提名 | |
最佳新晋编剧、导演 | 凯利·马西尔 | 提名 | |
最佳电影音乐 | 汤玛斯·纽曼 | 提名 | |
最佳服装设计 | 丹尼尔·奥兰迪 | 提名 | |
第20届美国演员工会奖[30] | 最佳女主角 | 艾玛·汤普逊 | 提名 |
全美女性电影记者联盟奖 | 最佳女主角 | 艾玛·汤普逊 | 提名 |
拉斯维加斯影评人协会奖[31] | 最佳女主角 | 艾玛·汤普逊 | 提名 |
十大电影 | 《大梦想家》 | ||
最佳原创配乐 | 汤玛斯·纽曼 | 提名 | |
第4届丹佛影评人协会奖[32] | 最佳女主角 | 艾玛·汤普逊 | 提名 |
休士顿影评人协会奖[33] | 最佳女主角 | 艾玛·汤普逊 | 提名 |
最佳电影 | 《大梦想家》 | 提名 | |
最佳原创配乐 | 汤玛斯·纽曼 | 提名 | |
IGN电影奖 | 年度最佳电影女演员 | 艾玛·汤普逊 | 提名 |
北卡罗莱纳影评人协会奖 | 最佳女主角 | 艾玛·汤普逊 | 提名 |
第13届凤凰城影评人协会奖[34] | 最佳女主角 | 艾玛·汤普逊 | 提名 |
最佳电影 | 《大梦想家》 | 提名 | |
最佳男配角 | 汤姆·汉克斯 | 提名 | |
最佳乐团表演 | 《大梦想家》 | 提名 | |
最佳原创配乐 | 汤玛斯·纽曼 | 提名 | |
最佳产品设计 | 劳伦·E·波利齐 麦可·科伦布利斯 |
提名 | |
最佳服装设计 | 丹尼尔·奥兰迪 | 提名 | |
最佳青年女主角 | 安妮·罗丝·巴克利 | 提名 | |
第18届圣地牙哥影评人协会奖[35] | 最佳女主角 | 艾玛·汤普逊 | 提名 |
最佳产品设计 | 麦可·科伦布利斯 | 提名 | |
第18届卫星奖[36] | 最佳电影女主角 | 艾玛·汤普逊 | 提名 |
最佳电影 | 《大梦想家》 | 提名 | |
最佳男配角 | 汤姆·汉克斯 | 提名 | |
最佳原创剧本 | 凯利·马西尔 苏·史密斯 |
提名 | |
最佳艺术指导与产品设计 | 劳伦·E·波利齐 麦可·科伦布利斯 |
提名 | |
最佳服装设计 | 丹尼尔·奥兰迪 | 提名 | |
第10届圣路易斯影评人协会奖[37] | 最佳女主角 | 艾玛·汤普逊 | 提名 |
最佳剧本 | 凯利·马西尔 苏·史密斯 |
提名 | |
最佳电影配乐 | 汤玛斯·纽曼 | 提名 | |
第12届华盛顿特区影评人协会奖[38] | 最佳女主角 | 艾玛·汤普逊 | 提名 |
最佳配乐 | 汤玛斯·纽曼 | 提名 |
参考资料
[编辑]- ^ SAVING MR. BANKS (PG). 华特迪士尼影业. 英国电影分级委员会. 2013-09-18 [2013-09-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30).
- ^ Barnes, Brooks. Forget the Spoonful of Sugar: It’s Uncle Walt, Uncensored. The New York Times. 2013-10-16 [2013-10-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2).
- ^ 3.0 3.1 Saving Mr. Banks (2013). Box Office Mojo. [2014年1月2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年9月3日).
- ^ 存档副本. [2017-09-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9-03).
- ^ BROOKS BARNES. Forget the Spoonful of Sugar: It’s Uncle Walt, Uncensored. 纽约时报. 2013-10-16 [2013-02-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2).
- ^ Abramovitch, Seth. 'Saving Mr. Banks' Trailer: Tom Hanks as Walt Disney in 'Mary Poppins' Biopic. The Hollywood Reporter. 2013-07-11 [2013-07-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29).
- ^ Kemp, Stuart. Tom Hanks Starrer 'Saving Mr. Banks' Closes BFI London Film Festival. The Hollywood Reporter. 2013-10-20 [2013-10-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19).
- ^ Barraclough, Leo. 'Saving Mr. Banks' to Close London Film Fest. Variety. 2013-08-08 [2013-08-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0-25).
- ^ Szalai, Georg. Disney's 'Saving Mr. Banks' to Close BFI London Film Festival. The Hollywood Reporter. 2013-08-08 [2013-08-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30).
- ^ Saving Mr. Banks. 烂番茄. [2014-04-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1-27).
- ^ Saving Mr. Banks. Metacritic. CBS互动. [2013-11-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2).
- ^ Kermode, Mark. Saving Mr Banks – review. The Observer. 2013-11-30 [2013-12-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02).
- ^ Morgenstern, Joe. Review: Saving Mr. Banks.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2013-12-12 [2013-12-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8-12).
- ^ Travers, Peter. Saving Mr. Banks: Review. Rolling Stone. 2013-12-12 [2013-12-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05).
- ^ Muir, Kate. Saving Mr Banks, London Film Festival. The Times. 2013-10-21 [2013-10-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03).
- ^ Weekend Box Office: December 20-22, 2013. Box Office Mojo. [2015-07-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2-13).
- ^ The 86th Academy Awards (2014) Nominees and Winners. Academy of Motion Picture Arts and Sciences (AMPAS). [2014-04-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14).
- ^ AFI Awards 2013. 美国电影学会. [2013-12-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1-12).
- ^ Australian Academy announces nominees for 3rd AACTA International Awards (PDF). Australian Academy of Cinema and Television Arts (AACTA). 2013-12-13 [2013-12-18].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3-12-19).
- ^ Lodge, Guy. '12 Years a Slave' tops UK Regional Critics' vote. HitFix. 2014-01-29 [2014-01-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2-01).
- ^ Passmore, Joseph. Slave, Gravity win at Regional Critics Awards. ScreenDaily. 2014-01-30 [2014-01-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2-02).
- ^ 2013 London Film Critics' Circle Award nominations. HitFix. 2013-12-17 [2013-12-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1-23).
- ^ National Board of Review Chooses ‘Her’ as Best Film, Will Forte and Octavia Spencer Land Wins. The Awards Circuit. 2013-12-04 [2013-1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4-25).
- ^ Gray, Tim. Critics Choice Awards: ’12 Years,’ ‘American Hustle’ Earn 13 Nominations Each. Variety. 2013-12-16 [2013-12-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2-28).
- ^ Goldberg, Matt. Saturn Award Nominations Announced; GRAVITY and THE HOBBIT: THE DESOLATION OF SMAUG Lead with 8 Nominations Each. Collider. 2014-02-26 [2014-02-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2-26).
- ^ Golden Globe Awards 2014: Nominees Announced For 71st Annual Golden Globes. 哈芬登邮报. 2013-12-12 [2013-12-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26).
- ^ The Jameson Empire Awards 2014 Nominations Are Here!. 帝国杂志. 2014-02-24 [2014-03-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6-19).
- ^ Jameson Empire Awards 2014: The Winners. 帝国杂志. 2014-03-31 [2014-03-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4-08).
- ^ Barraclough, Leo. Battle for BAFTAs: ‘Gravity,’ ’12 Years,’ ‘Hustle,’ ‘Phillips’ in Kudos Fight. Variety. 2014-01-07 [2014-01-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2).
- ^ Nominations Announced for the 20th Annual Screen Actors Guild Awards®. 2013-12-11 [2013-12-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0-16).
- ^ 2013 Las Vegas Film Critics' Society Award winners. Hitfix. 2013-12-18 [2014-04-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1-23).
- ^ Denver Film Critics Society Nominations. Awards Daily. 2013-12-06 [2014-01-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1-07).
- ^ 12 Years a Slave wins Pic, Cuaron Director for Houston Film Critics. Awards Daily. 2013-12-15 [2013-12-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23).
- ^ Phoenix Film Critics Society 2013 Award Nominations. Phoenix Film Critics Society. [2013-12-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31).
- ^ Tapley, Kristopher. 2013 San Diego Film Critics Society winners. HitFix. 2013-12-11 [2013-12-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1-23).
- ^ Kilday, Gregg. Satellite Awards: '12 Years a Slave' Leads Film Nominees. 好莱坞报导. 2013-12-02 [2013-12-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4-25).
- ^ Stone, Sasha. The St. Louis Film Critics Nominations. Awards Daily. 2013-12-09 [2013-12-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11).
- ^ Stone, Sasha. Washington DC Film Critics Announce Nominations. Awards Daily. 2013-12-07 [2013-12-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