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尔泰尼察战役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奥尔泰尼察战役
克里米亚战争的一部分
日期1853年11月4日
地点44°5′12″N 26°38′12″E / 44.08667°N 26.63667°E / 44.08667; 26.63667
结果 奥斯曼胜利[1]
参战方
奥斯曼帝国 鄂图曼帝国 俄罗斯帝国 俄罗斯帝国
指挥官与领导者
奥马尔帕夏英语Omar Pasha 彼得·丹嫩贝格英语Peter Andreivich Dannenberg
兵力
5个步兵连、150名骑兵、6门大炮6
俄方估计:8千人并配备20门大炮[2]
8个步兵连、
9个骑兵中队[2]
总共约6千人[3]
伤亡与损失
30人死亡,150人受伤[2] 236人死亡,734人受伤[4]
奥尔泰尼察战役在欧洲的位置
奥尔泰尼察战役
在欧洲的位置
奥尔泰尼察战役在罗马尼亚的位置
奥尔泰尼察战役
奥尔泰尼察战役 (罗马尼亚)

奥尔泰尼察战役(1853年11月4日)是克里米亚战争的首场战役,由鄂图曼帝国奥马尔帕夏英语Omar Pasha所指挥的鄂图曼军队来保卫要塞,并设法抵挡由彼得·丹嫩贝格英语Peter Andreivich Dannenberg所领导的俄罗斯军队的进攻直至后者被命令撤退。[5]俄罗斯的进攻刚到鄂图曼的防御工事内就鸣金收兵,他们损失惨重,但仍有条不紊地撤退;[6][2]鄂图曼直到最后仍坚守阵地,但是没有试图去追击俄方军队,并在后来回撤至多瑙河对岸。[7][2]

背景[编辑]

在该战役的准备阶段,俄罗斯便占领了摩尔达维亚瓦拉几亚这两个多瑙河沿岸的公国,并将部队部署于多瑙河左岸,即鄂图曼边界所在。作为回应,鄂图曼军队在奥马尔帕夏的指挥下驻扎在多瑙河右岸以面对他们。左翼方面,鄂图曼在最西边的维丁要塞附近屯满重重军队,但俄罗斯并没有这么多军队在那里(他们担心会与奥地利发生外交摩擦);中军方面,在布加勒斯特以南的俄罗斯军队在鲁塞图特拉坎锡利斯特拉与鄂图曼军队对峙。在1853年10月4日,鄂图曼发出最后通牒要求在2周内撤退未果后,由费里克·伊斯梅尔帕夏率领的鄂图曼军队于1853年10月28日越过多瑙河,将俄罗斯人从维丁到达卡拉法特山的范围中赶出瓦拉几亚西部。10月30日,奥马尔帕夏亲自抵达集结在图特拉坎堡垒附近的部队。[8]

战役经过[编辑]

1853年11月2日,由奥马尔帕夏率领的鄂图曼军队之先锋队越过瓦拉几亚东部的多瑙河,并占领了位于图特拉坎要塞对面的奥尔泰尼察附近的强化隔离区。首先由一个鄂图曼步兵连通过,然后接下一个连,以此类推;同时他们设法建立一些防御工事。根据奥马尔帕夏的报告,该桥头堡有3个普通步兵连和2个来福步兵连,还有150名骑兵和6门大炮,并且他还在多瑙河右岸(鄂图曼帝国边界处)以及隔离区附近的岛上放置了几组火炮,在战期间他本人则留在图特拉坎。11月4日,在丹能伯格将军指挥下,俄罗斯军队开始袭击鄂图曼要塞,该军队共有8个步兵连和9个骑兵中队(总共约6000人)。在一开始的两个小时内,俄罗斯的16门大炮开始对鄂图曼防线开火,并逐渐的往后者靠近,尔后,在确定还击的火力已经充分削弱后,俄罗斯将所有步兵都投入了进攻。然而,这些以密集的连纵队行进的俄罗斯步兵在鄂图曼步兵和火炮的猛烈反击下损失惨重。攻方一直推进到护城河前,但随后他们被命令撤退,至此他们总共损失了大约970人。[3][9][6][2]

俄罗斯的失败被认为是因为较少的部队人数、侦察能力差、炮兵支援不足致使未能抵消敌人最强大的防御、及在俄军已经成功推进至敌方阵地的时候鸣金收兵所致。[6][4]俄罗斯皇帝尼古拉一世在详细研究这场战斗后评论说,丹能伯格的部队没有足够的火炮将鄂图曼人从防御阵地中赶走,压制已被强化的鄂图曼大炮(这些大炮都在多瑙河右岸的其他炮兵阵地进行支援),并且应该以较松散的阵型作战,同时使用枪手来对抗敌人防御工事的炮口。后来丹能伯格本人为他的撤退命令进行辩护,理由为进入鄂图曼阵地后,他的部队将很容易受到来自多瑙河对岸的鄂图曼炮火攻击,但这种解释并不令人满意,因为根本不清楚在这种情况下为什么要进行步兵攻击。[6]

奥马尔帕夏正式宣布他损失了大约180人;[2]俄罗斯虽然不知道敌人的实际损失,但他们认为其损失应该很重:主要是由于他们在近距离大量使用榴霰弹[6]

后续[编辑]

奥尔泰尼察战役为克里米亚战争的第一场战役。该战役在战术上由鄂图曼取得了胜利,俄罗斯军队的撤退使得鄂图曼军队得以占领多瑙河左岸的桥头堡,然而鄂图曼军队没有试图乘胜追击。[6][2]该场战斗被欧洲媒体夸大地描述为鄂图曼帝国的伟大胜利,尽管它实质上对战略上的影响微乎其微,[7]随后欧洲媒体纷纷对鄂图曼方的按兵不动感到困惑。尽管如此,俄罗斯的自尊心多少受到了打击,而鄂图曼对于他们近年来的首次重大胜利感到欢欣鼓舞。[6][4]

参见[编辑]

参考来源[编辑]

注脚[编辑]

  1. ^ Tucker 2010,第1209页.
  2. ^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Badem 2010,第108页.
  3. ^ 3.0 3.1 Goldfrank 2014,第231页.
  4. ^ 4.0 4.1 4.2 Badem 2010,第109页.
  5. ^ Engels 1979,第516-522页.
  6. ^ 6.0 6.1 6.2 6.3 6.4 6.5 6.6 Богданович 1876第五章.
  7. ^ 7.0 7.1 Saab 1977,第119页.
  8. ^ Badem 2010,第107页.
  9. ^ Тарле 2015,第575页.

文献[编辑]

外部链接[编辑]

坐标44°5′12″N 26°38′12″E / 44.08667°N 26.63667°E / 44.08667; 26.63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