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斯画派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威尼斯画派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主要画派之一。

威尼斯共和国在14世纪是欧洲和东方的贸易中心,商业资本集中、国家强盛;艺术受拜占庭北欧风格影响;15世纪吸收了佛罗伦萨画派英语Florentine School及曼坦那的经验,通过贝里尼一家、安托内罗·达·梅西那等人的努力,政府和教会的利用,尤其是社会团体互助会的支持,绘画得到发展。

乔尔乔内和提香[编辑]

提香1538年作品《乌尔比诺的维纳斯

16世纪威尼斯画家以乔尔乔内提香为代表,吸收了文艺复兴鼎盛时期画家的精华,但大胆在色彩上创新,使画作更为生动明快,同时人物背景的风景比例更大。乔尔乔尼的著名作品《沉睡的维纳斯》、《暴风雨》等;提香的著名作品有大型壁画“圣母升天”、“欧罗巴被劫”、“达娜厄”等。威尼斯画派对其后的巴洛克艺术时期画家有很大的影响。

提香之后[编辑]

洛伦佐·洛托(Lorenzo Lotto,约1480年–1556/57年)出生于威尼斯,但他成熟的职业生涯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威尼斯共和国陆上领地度过的,尤其是贝加莫。他以高度个人化、有时甚至是古怪的风格来描绘宗教主题和肖像,尽管色彩丰富,但仍带有一种与威尼斯主流格格不入的躁动感。

塞巴斯蒂亚诺·德尔·皮翁博(Sebastiano del Piombo,约1485-1547年)于1511年在罗马接受了一份良好的委托,之后再也没有在威尼斯工作过。但在罗马,他很快就发现米开朗基罗同样具有统治地位,并与他开始了长期而复杂的关系,最后他们闹翻了。他的风格结合了威尼斯色彩和罗马古典宏伟,将威尼斯风格传播到义大利绘画的新中心做出了贡献。

保罗·委罗内塞(Paolo Veronese,1528-1588年)来自威尼斯共和国维罗纳,1553年他来到威尼斯,受委托为总督宫绘制大型壁画,并在此度过了余下的职业生涯。

尽管丁托列托有时被归类为风格主义艺术家,他融合威尼斯风格和个人主义。在他的《奴隶的奇迹》(1548)中,风格主义的特征包括拥挤的场景、扭曲的人物连结(如中心人物,从地面上的奴隶到天空中的圣马可,戴著头巾、穿著灰袍的人物)以及手势和姿势中的戏剧性。色彩保持了威尼斯画派温暖的红色、金色和绿色,人物排列在真实的三维空间中,这与许多风格主义作品具有更压缩的构图形成鲜明对比,有强烈的戏剧性、舞台般的展示效果显示他也是巴洛克风格先驱。[40]

雅格布·巴萨诺(Jacopo Bassano,约1510-1592年)在其工作室的四个儿子的带领下,发展了一种不拘一格的风格,不仅受到提香的影响,还受到其他画家的影响,然后他在家乡巴萨诺-德尔格拉帕工作几十年,这里距离威尼斯约65公里。在他去世后很长一段时间,他的儿子们仍然继续从事这项工作。巴洛克绘画对威尼斯市场的吸引力非常微弱。

丁托列托作品《天堂

18世纪[编辑]

17世纪末,情况开始发生巨大变化。在18世纪,整个欧洲对威尼斯画家的需求量很大,尽管这座城市本身正在衰落,市场也大大缩小,尤其是大型作品;“到十八世纪中叶,威尼斯艺术已成为主要用于出口的商品。”

新威尼斯风格的第一位重要艺术家是来自贝卢诺塞巴斯蒂亚诺·里奇(Sebastiano Ricci,1659年-1734年),他在威尼斯接受培训,然后离开当地。1698年,他回国十年,之后在英国、法国和其他地方度过了他生命的最后时刻。他特别以委罗内塞为基础,发展出一种轻盈、飘逸的巴洛克风格,为本世纪馀下大部分时间的绘画风格奠定了基础,并对年轻的威尼斯画家产生了巨大影响。

乔瓦尼·安东尼奥·佩莱格里尼(Giovanni Antonio Pellegrini)受到里奇的影响,并与他的侄子马可·里奇(Marco Ricci)一起工作,但也受到后来的罗马巴洛克风格的影响。他的职业生涯大部分时间都在远离城市的地方度过,在阿尔卑斯山以北的几个国家工作,那里对新威尼斯风格的房屋装饰有很大的需求。事实上,它在威尼斯本身被接受的速度要慢一些。

雅各·阿米戈尼(Jacopo Amigoni,1685-1752年)是威尼斯宫殿装饰师,因洛可可肖像画而广受欢迎。他最终在马德里担任宫廷画家。罗萨尔芭·卡列拉(Rosalba Carriera,1675-1757)是威尼斯最重要的女艺术家,纯粹是一位肖像画家,主要以粉彩画为主,她是一位重要的技术创新者,为这一重要的18世纪形式奠定了基础。她在国际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特别是在伦敦巴黎维也纳

乔瓦尼·巴提斯塔·提也波洛(Giovanni Battista Tiepolo,1696年-1770年)是最后一位伟大的威尼斯画家,他在整个欧洲很受欢迎,曾在巴伐利亚北部的维尔茨堡官邸(1750-53年)和马德里皇宫绘制了两幅最大的壁画。

卡纳莱托作品《威尼斯大运河的入口

最后时期的重要画家包括詹巴蒂斯塔·皮托尼(Giambattista Pittoni)、卡纳莱托(Canaletto)、乔万·巴蒂斯塔·皮亚泽塔(Giovan Battista Piazzetta)和弗朗切斯科·瓜尔迪( Francesco Guardi)等人。乔瓦尼·多梅尼科·提埃坡罗(Giovanni Domenico Tiepolo),他是乔瓦尼·巴蒂斯塔·提埃波罗(Giovanni Battista Tiepolo)家族中最杰出的画家之一。

卡纳莱托、他的学生和侄子贝纳多·贝洛托米歇尔·马里斯基(Michele Marieschi)和瓜尔迪专门研究风景画,包含两种不同的类型:首先是维杜特或详细且大多准确的全景图,通常是城市本身,许多是由富有的北方人在长途旅行时购买的。另一种类型是随想曲,一种奇特的想像场景,通常是古典废墟与人物。马可·里奇是第一位威尼斯随想画家,这种形式被瓜尔迪最终发展,他创作了许多以潟湖为背景的自由绘画场景,其中有水、船只和陆地,“画作色调细腻,带有诗意的情绪带著怀旧之情”。

彼得罗·隆吉(Pietro Longhi,约1702-1785年)是威尼斯绘画中最重要的风俗画家,他在职业生涯的早期就专注于当代威尼斯生活的小场景,大多带有温和的讽刺元素。他是最早挖掘这一脉络的义大利画家之一,也是早期的对话肖像画家。与大多数威尼斯艺术家不同,他留下了大量生动的素描。

1793年,瓜尔迪去世,紧随其后威尼斯共和国在1797年法国军队消灭,独特的威尼斯画派走入历史。

参考资料[编辑]

  • Freedburg, Sidney J.英语Sydney Joseph Freedberg Painting in Italy, 1500–1600, 3rd edn. 1993, Yale, ISBN 0300055870
  • Gardner's: Art Through the Ages—International Edition, Brace Harcourt Jovanovich, 9th edition, 1991.
  • "RA": Martineau, Jane (ed), The Genius of Venice, 1500–1600, 1983, Royal Academy of Arts, London.
  • Martineau, Jane, and Robison, Andrew, eds., The Glory of Venice: Art in the Eighteenth Century, 1994, Yale University Press/Royal Academy of Arts, ISBN 0300061862 (catalogue for exhibition in London and Washington).
  • Penny, Nicholas英语Nicholas Penny, National Gallery Catalogues (new series): The Sixteenth Century Italian Paintings, Volume II, Venice 1540–1600, 2008, National Gallery Publications Ltd, ISBN 1857099133
  • The Prado Guide, Ed. Maria Dolores Jimenez-Blanco, Museo National Del Prado, English 2nd revised edition, 2009.
  • Steer, John英语John Steer (art historian), Venetian painting: A concise history, 1970, London: Thames and Hudson (World of Art), ISBN 0500201013
  • Wittkower, Rudolf英语Rudolf Wittkower, Art and Architecture in Italy, 1600–1750, Penguin/Yale History of Art, 3rd edition, 1973, ISBN 01405611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