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屋发展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新加坡 新加坡政府机构
建屋发展局
Housing & Development Board
机构概要
成立时间1960年2月1日 (1960-02-01)
前身机构新加坡改良信托局英语Singapore Improvement Trust
机构类型新加坡政府法定机构
机构驻地HDB Hub, 480 Lorong 6 Toa Payoh, Singapore 310480
机构首长主席:林双河(Benny Lim)
CEO[1]:陈明锐(Tan Meng Dui)
上级机构国家发展部
网站www.hdb.gov.sg
影像资料

建屋发展局位于大巴窑的总部

建屋发展局(英语:Housing and Development Board,简称:HDB;马来语Lembaga Pembangunan dan Perumahan坦米尔语வீடமைப்பு வளர்ச்சிக் கழகம்),是新加坡国家发展部下辖的法定机构,接替改良信托局英语Singapore Improvement Trust,负责建造组屋。一般认为该局是清理1960年代的占屋贫民窟,以及建造廉价公共房屋以安置居民的功臣。[2] 现时,约82%新加坡人居住于该局发展的组屋[3]

历史[编辑]

新加坡在1959年自治后面对房屋短缺的问题;第二次世界大战使问题更加严重。1947年,英国住房委员会报告指新加坡有世界上最恶劣的贫民窟,是文明社会的耻辱。一份建屋发展局的文件估计,1966年有30万人住在占屋,25万人住在新加坡中区的环境恶劣的前铺后居。[4]1959年人民行动党的选举宣传就承诺为大众提供廉价房屋。它当选后便通过《住房发展法》,成立建屋发展局取代新加坡改良信托局英语Singapore Improvement Trust[5]

当时的建屋发展局由林金山领导,一开始就以提供廉价房屋为首要目标,使90%的人口居住在公共房屋。建屋发展局估计,1960至1969年需要建造147,000套住房,即平均每年14,000套。不过,私人发展商当时只有能力每年建造2,500套住房。[4]最终,在1960至1965年,建屋发展局建造了54,430套住房。1964年推出“居者有其屋”计划,鼓励人民拥有自己的组屋。在大力建设公共组屋下,该局完成了6个建房五年计划,建成 70 余万套住房。1968年,公积金可用作购买组屋。到1970年,超过50%人口住进了组屋。于2018年,超过90%新加坡家庭拥有自己的组屋 。[6] 于2007年开始家居改进计划[7]

参考[编辑]

  1. ^ HDB CEO Cheong Koon Hean to step down in January, NEA CEO Tan Meng Dui to take over in February. CNA. 30 November 2020 [31 December 2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4 January 2021). 
  2. ^ HDB Quality Living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Sample Housing Survey
  3. ^ HDB History. [23 October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0-10). 
  4. ^ 4.0 4.1 Yuen, Belinda. Squatters no more: Singapore social housing. Global Urban Development Magazine. November 2007, 3 (1) [2015-11-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07). 
  5. ^ Singapore, National Library Board,. Public housing in Singapore Infopedia. eresources.nlb.gov.sg. [2018-06-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26) (英语). 
  6. ^ Singapore Home Ownership Rate 1980-2018 Data Chart. tradingeconomics.com. [2018-06-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11) (英语). 
  7. ^ What is the Home Improvement Programme (HIP). Housing and Development Board. [November 20,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1-20). 

外部链接[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