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张清吉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张清吉(1927年—2018年9月28日),苗栗县后龙镇人,台湾出版家。

生平[编辑]

日治时期[编辑]

1927年出生竹南郡的张清吉,因上学路远每日迟到遂视惧怕上学,直到盐水公学校三年级时一位姓上苍的日本老师经常向他介绍许多像是《幼年俱乐部》的课外读物。张清吉在那三年里开始读《少年俱乐部》、《文艺春秋》、日文杂志《讲谈社》、战争故事的时代剧、日本改编的英美文学等。[1][2]

二次世界大战时,张清吉于冈山机场学徒兵[2]

战后时期[编辑]

志文出版社

张清吉在台北以三轮车谋生时,当同业在路边闲聊等生意,有空便拿起小说读[1][2]

之后接收日本人遗留的旧书,在1963年创办长荣书店。长荣书店最早在临沂街成立,后来在和平东路罗斯福路中华路都开过,一度同时有三家店。当时就读台大历史系李敖常来书局买禁书。[2]

当长荣书店隔壁的文星书店被政治力介入关门时,店里买客人山人海;这番景象使得张清吉见贤思齐,想要出一些真正的好书,遂与台大医学院学生林衡哲合作,将书店改为志文出版社,以《新潮文库》专门出版国外经典文学。林衡哲看到张清吉出版《哈啰学英语》那种趣味性丛书,不止一次劝说:“张先生,要有一流的文化,才有一流的国家,虎死留皮,人死留名,做一个出版家,你印这种消遣性的书籍,无益社会人心啊......。”[2]

林衡哲自行翻译的《罗素回忆集》和《罗素传》,成了《新潮文库》的第一、二号作品[1][3]。这两本书一出,得到回响非常大,平日不识的学者陈鼓应殷海光亲自前来肯定。林衡哲得知书获得好评,也是兴奋不已,并一口气著手规划十多本书,也介绍许多同学一起加入翻译的行列[2]

《文讯》杂志总编辑封德屏表示,《新潮文库》是当年文艺青年、知识分子必备,把西方、日本的思想家、文学作家都带进台湾,不只有软性的书,也有硬知识,乃知识普及化的重要推手[3]郑丽君表示此文库影响了自己日后从工学院转读哲学系[4]

志文出版社前主编曹永洋透露,《新潮文库》五百多本的多数导读都是张清吉亲自撰写。他曾跟张清吉去过一趟日本,发现他同一本外文书要买十几个版本,全部读完后再自己下笔写导读。[1]

2018年9月28日去世[3]

家庭[编辑]

育有四子女[1]

参考[编辑]

  1. ^ 1.0 1.1 1.2 1.3 1.4 郭士榛. 新潮文庫 開創台灣新潮的一代 . 《人间福报》. 2011-11-15 [2016-05-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6-29) (中文(台湾)). 
  2. ^ 2.0 2.1 2.2 2.3 2.4 2.5 张清吉. 〈張清吉──資深出版家好書催生者〉. 《新台湾周刊》 (台湾: 本土文化事业有限公司). 2004-09-09, (第442期) [2016-05-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7-14) (中文(台湾)). 
  3. ^ 3.0 3.1 3.2 许文贞. 志文出版社創辦人張清吉辭世. 《 中国时报 》. 2018-10-05 [2018-1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05) (中文(台湾)). 
  4. ^ 凌美雪. 新潮文庫打開世界之窗 鄭麗君悼張清吉:影響我從工學院轉讀哲學系. 《 自由时报》. 2018-10-04 [2018-10-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04) (中文(台湾)). 

外部链接[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