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新城门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新城门,是在重庆设市后拆除一些城门后新开的一座城门,在二郎庙街,后来二郎庙街改名为新城门街,沿用至今。

历史[1][编辑]

千厮门入城便是千厮门月台坝。从月台坝直前向南上坡就是千厮门行街,上新街口,小什字。从月台坝转右向西沿城北垣上坡,就是二郎庙街。顺城垣过丁字口西炮台街。

二郎庙街,南侧是庙宇,北侧是敞开的城北垣。城北垣外是一架坡和上、中、下蔡家湾,抵纸盐河街。1931年12月22日,即阴历冬月十四,蔡家湾发生火灾,救火设备要绕道小什字出千厮门才能前往施救,一直延烧到千厮门大码头,延烧1000馀户,死200馀人(一说307人)。鉴于这次大火的教训,普善堂、达善堂、至善堂等慈善团体募捐集资在二郎庙北侧城垣新开一座城门,以便发生火灾时消防队出入。新城门开在二郎庙街西段,距丁字口不远的地方。新城门修好后,仍然关闭着,普善堂在这里熬药。抗日战争后,倭机常来轰炸,为了方便疏散,新城门才长期敞开。

重庆市人民政府成立后,二郎庙街改为新城门街。当时喜欢修缆车,长航就新城门修了缆车拆毁城门.现城门遗址在今新城门街29号附近可见[2],一直到河边。丁字口被隔断,沧白路就不通新城门街了。

注释[编辑]

  1. ^ 《重庆地名趣谈》,彭伯通著,重庆出版社,2001.09,第65-67页
  2.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中区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重庆渝中区文史资料》第6辑.第1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