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杜兰 (清朝)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杜兰(1633年9月11日(天聪七年八月初九)[1]—1675年6月9日(康熙十四年五月十六)[1]),满洲爱新觉罗氏。清太祖努尔哈赤曾孙、礼烈亲王代善第三子颖毅亲王萨哈璘第三子。

崇德八年(1643年),清太宗皇太极驾崩,伯父硕讬与大哥阿达礼谋立睿亲王多尔衮,被谴谪而处死。杜兰被废黜宗室资格。顺治六年(1649年),朝廷恩封杜兰为贝勒。

顺治九年(1652年)十月,世祖命杜兰与和硕郑亲王世子济度,多罗信郡王多尼,多罗安郡王岳乐,多罗敏郡王勒度,贝勒尚善杜尔祜为议政。顺治十二年(1655年)八月,授杜兰右宗正之职。

康熙七年(1668年),坐事被降为镇国公。康熙十四年(1675年),杜兰逝世,长子讷默孙降袭辅国公。

家族[编辑]

  • 父:颖毅亲王萨哈璘
  • 母:嫡福晋乌喇纳喇氏[1]
  • 妻妾:[1]
    • 嫡妻博尔济吉特氏
    • 妾卢氏
  • 子:[1]
  1. 奉恩辅国公讷默孙,母嫡妻博尔济吉特氏
  2. 辅国公弼礼克,母嫡妻博尔济吉特氏
  3. 常洛,母妾卢氏
  4. 赐德,母妾卢氏

参考资料[编辑]

  1. ^ 1.0 1.1 1.2 1.3 1.4 爱新觉罗宗谱》乙册,35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