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源湿地

坐标22°12′20″N 120°51′18″E / 22.205463°N 120.855068°E / 22.205463; 120.855068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东源湿地
 中华民国台湾
国家重要湿地
东源湿地的哭泣湖区
概要
湿地名称 东源湿地
英文名称 Dongyuan Wetland
管理单位 屏东县牡丹乡公所
牡丹乡东源社区发展协会
编号 TW076
湿地类型 内陆自然湿地
湿地面积 112公顷(哭泣湖及水上草原)
位置  中华民国台湾屏东县牡丹乡
座标 22°12′20″N 120°51′18″E / 22.205463°N 120.855068°E / 22.205463; 120.855068
官方网站 国家重要湿地保育计画 - 东源湿地
东源湿地国家重要湿地地标

东源湿地(英语:Dongyuan Wetland)为位在台湾屏东县牡丹乡东源村的一座湿地,该湿地由一处大面积沼泽以及一座小型湖泊组成,其湖泊部分目前名为东源湖,另有哭泣湖或是东源池的别称,该座湖泊为人工围成形成用来灌溉的人工湖泊,总面积约有五公顷,沼泽处则称为水上草原。目前两者合并称为东源湿地,并由屏东县政府设立为东源森林游乐区[1][2]

沿革[编辑]

哭泣湖[编辑]

哭泣湖所在之山谷处最早在湖泊尚未筑成前,便已是山区的水流汇集之处,原本住在枋山溪上游的台湾原住民族排湾族人,为寻觅更好的生活环境,而翻山越岭来到现今的哭泣湖周围定居,当时,该部族来到此地后,将这块沼泽地以排湾族“GUGGI”谐音将该地命名为“kuzi”[2],这句话在排湾语中,就是水流汇集的地方[3][1]

台湾日治时期时,当时日本人依照排湾族原住民的命名音译改称“kutji”[1],而“kutji”一词,其实就是嘴巴一个口的意思,后于战争时期,部落中的年轻人受到台湾总督府征招参战,村里仅剩下老弱妇孺留守,1941年开始将原沼泽地的“kutji”筑起堤堰,形成现今的人工湖,后续在战争结束后,参战的年轻人回到部落时,发现自己的父母亲或是长辈,因为不堪兴建人工湖时的劳役而去世,因此,该座人工湖便以谐音方式改名为“tjakudji”,而该词语直接以中文音译后即为“哭泣”,便成为该座湖泊的名称[4]

2009年8月,莫拉克台风侵袭台湾,造成台湾南部地区的八八水灾,而哭泣湖本身因上游大水夹带下来的外来种水生植物睡莲开始在湖中繁衍,至2013年时,已经覆盖哭泣湖超过1.2公顷的范围,为此东源村的东源社区导览解说队对外招募志工来协助清除睡莲[5]

2010年,哭泣湖以及水上草原两者以东源湿地之名称正式向内政部营建署正式提出将东源湿地纳入国家重要湿地保育计画[1],后续该湿地经评估后,被归类在国家重要湿地保育计画地方级湿地,编号为TW076,类型属内陆自然湿地[6]

2015年12月时,牡丹乡公所对外表示,睡莲清除工作已将哭泣湖内约3分之1的睡莲清除,并且由于冬季水温降低,预计将在2016年春季继续展开清除工作[5]

水上草原[编辑]

位在哭泣湖南侧的水上草原早期是一片坐落在山谷之间的水稻,后续因牡丹水库的兴建时,这片水稻田位在牡丹水库的集水区而废耕,逐渐演替成水上草原[1]。然后,该地废耕后又被居住在当地的排湾族人称之为“不动草原”,亦即这是一片“不准动、不准开垦、不准破坏”的自然湿地草原,因为早年在当地排湾族人之间,巫师所降伏的恶鬼,会被丢入到现在的水上草原这一区域,而随意进入会遭到恶灵诅咒,因此,早年如果没有牧师或当地长老的带领之下,一般外地人士是不得随意进入草原中的[3]

目前水上草原其土地之所有权为当地居住的全体排湾族族人所有,除偶有学术单位进入进行特有植物研究外,平时外来访客不得任意进入[1]

水上草原全景图

物种[编辑]

植物[编辑]

包含哭泣湖以及水上草原在内的东源湿地一共记录到有329种植物以上,有马兜铃科芸香科萝摩科蝴蝶食草植物以及野姜花莎草科掌状莎草等)、桃花心木四角蔺紫苏草菲律宾谷精草台湾水韭香蒲水毛花水社柳,并且,值得一提的是,东源湿地中的水社柳,是全球水社柳林面积最大的区域之一[1]

动物[编辑]

大肚鱼高体台湾沼虾日本沼虾东台湾赤腹鹰灰面𫛭鹰鱼鹰大冠鹫黄嘴角鸮[6]盘古蟾蜍莫氏树蛙䴙鹈水蛙带纹赤蛇乳指沼虾黑眶蟾蜍盘古蟾蜍小雨蛙黑蒙西氏小雨蛙小䴙鹈鱼狗红尾伯劳白鼻心龟壳花眼镜蛇百步蛇以及近50种以上的蝴蝶[1]

参见[编辑]

资料来源[编辑]

  1. ^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屏東東源濕地:豐美的水上草原. 台湾湿地网. 2013-11-08 [2015-01-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12) (中文(台湾)). 
  2. ^ 2.0 2.1 孙立珍. 屏東原鄉/東源部落賞哭泣湖 玩水上草原. 欣传媒. 2013-02-24 [2016-01-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16) (中文(台湾)). 
  3. ^ 3.0 3.1 牡丹十景之五_東源部落. 牡丹数位机会中心. [2016-01-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2-08) (中文(台湾)). 
  4. ^ 東源哭泣湖 傳述原民部落的歷史情懷. 新唐人电视台. 2015-07-29 [2016-01-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29) (中文(台湾)). 
  5. ^ 5.0 5.1 蔡宗宪. 〈南部〉搶救「哭泣湖」 「工作假期」除睡蓮. 自由时报. 2015-12-06 [2016-01-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17) (中文(台湾)). 
  6. ^ 6.0 6.1 東源濕地. 内政部营建署. [2016-01-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中文(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