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板块列表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地球现在最主要的15个板块。

构造板块(英语:tectonic plates)是岩石圈地壳和上层地幔)的一部分。一般板块厚约100公里(62英里),材料组成有两种主要类型:海洋地壳组成的矽镁层)和大陆地壳组成的矽铝层)。海洋地壳中以玄武岩为主,而大陆地壳大多是低密度花岗岩。参见板块构造论

现今板块

[编辑]

地质学家普遍认为下列构造板块目前存在于地球表面上,具有大致可定义的边界。构造板块有时被分为三个类别:主要(或初级)板块、次要(或次级)板块和微(或三级)板块。

主要板块

[编辑]

主要板块包括大部分的大陆太平洋。在这个列表,主要板块是面积大于2000万平方公里的板块。

次要板块

[编辑]

这些较小的板块可能不会标示在一般板块地图上,因为大多数不包括显著的陆地区域。在这个列表,次要板块的面积介于100万至2000万平方公里。

微板块

[编辑]

这些板块在一般板块地图上通常合并于相邻的主板块,在这个列表,微板块是面积小于100万平方公里的板块。 一些模型在目前的造山带中识别出更多的小板块,如亚得里亚板块英语Apulian探险家板块戈尔达板块菲律宾移动板块。对于这些板块是否应该被视为地壳的不同部分,还没有科学共识,因此新的研究可能会改变这个列表[1][2][3][4]


欧亚板块。
  • 欧亚板块
爱琴海板块安那托利亚板块
太平洋板块及其邻近板块。
太平洋板块及其邻近板块。
菲律宾海板块及其邻近板块。
菲律宾海板块及其邻近板块。
南美洲板块

古代大陆的形成

[编辑]

地球历史上曾经有许多板块存在,它们随著时间聚合形成更大的板块,或分裂成较小的板块,或已经被压碎隐没在其他板块之下。

古代板块与克拉通

[编辑]

不是所有板块边界都很容易定义,对于古代地壳来说更是如此。以下主要列出古代的克拉通、微板块、板块、地盾地体和区域,而不是单独的板块。克拉通(陆核)是大陆岩石圈中最古老和最稳定的部分。地盾克拉通的暴露区域。微板块是微小的构造板块。地体是在一个构造板块上形成的地壳材料碎片,堆积在另一个板块上。区域是板块上具有相似岩石的地层,可能是原生岩层或是由地层堆积形成。地体可能是也可能不是起源于独立的微板块,因为地体可能没有包含岩石圈的全部厚度。

欧亚大陆

[编辑]
2.49亿年前,可看到已分裂的辛梅利亚大陆
东亚
[编辑]
中亚
[编辑]
北欧、东欧
[编辑]
波罗的地盾
西欧
[编辑]
海西造山运动最重要的结构和地体。

印度-澳洲大陆

[编辑]
印度年代地层划分。
印度
[编辑]
澳洲
[编辑]
澳洲基本地质区域年代。

北美大陆

[编辑]
加拿大
[编辑]
北美克拉通和基底。
美国
[编辑]
墨西哥
[编辑]

南美大陆

[编辑]
中元古代南美洲和非洲的克拉通大略位置。

非洲大陆

[编辑]

南极大陆

[编辑]

参考资料

[编辑]
  1. ^ Tetsuzo Seno, Taro Sakurai, and Seth Stein. 1996. Can the Okhotsk plate be discriminated from the North American plate? J. Geophys. Res., 101, 11305-11315 (abstract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 ^ Bird, P. (2003). "An updated digital model of plate boundaries". Geochemistry, Geophysics, Geosystems 4 (3): 1027. doi:10.1029/2001GC000252. http://peterbird.name/publications/2003_PB2002/2003_PB2002.htm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3. ^ Timothy M. Kusky; Erkan Toraman & Tsilavo Raharimahefa. The Great Rift Valley of Madagascar: An extension of the Africa–Somali diffusive plate boundary?.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Gondwana Research Published by Elsevier B.V. 2006-11-20 [2017-07-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8-19). 
  4. ^ Niels Henriksen; A.K. Higgins; Feiko Kalsbeek; T. Christopher R. Pulvertaft. Greenland from Archaean to Quaternary (PDF) (185). Greenland Survey Bulletin. 2000 [2009-10-04].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8年12月7日). 
  5. ^ Zhao, Guochun; Cawood, Peter A.; Wilde, Simon A.; Sun, M. Review of global 2.1–1.8 Ga orogens: implications for a pre-Rodinia supercontinent. Earth-Science Reviews. 2002, 59: 125–162. Bibcode:2002ESRv...59..125Z. doi:10.1016/S0012-8252(02)00073-9. 
  6. ^ Zhao, Guochun; Sun, M.; Wilde, Simon A.; Li, S.Z. A Paleo-Mesoproterozoic supercontinent: assembly, growth and breakup. Earth-Science Reviews. 2004, 67: 91–123. Bibcode:2004ESRv...67...91Z. doi:10.1016/j.earscirev.2004.0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