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咖哩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日语写法
日语原文スープカレー
平文式罗马字Sūpu Karē
汤咖哩

汤咖哩,是日本北海道的一种特产食品,从日式及欧式咖哩之间脱胎而来。汤咖哩泛指呈现汤羹形式的咖哩制作品,发源地主要以札幌及附近地区为中心,其灵感来自南印度东南亚的多种咖哩文化。近年来,汤咖哩更成为了北海道札幌的名物土产。

特征[编辑]

汤咖哩与一般的日式咖哩有所分别。一般日式咖哩偏浓稠,适合直接拌饭进食,而汤咖哩则多数将酱汁与米饭分别盛载。因此,相对而言汤咖哩比较贴近南亚咖哩风格。近年汤咖哩的盛行,在北海道成为了一种热潮,可是由于汤咖哩的概念尚有模糊的地方,一些餐厅将制作成汤羹状的“欧风咖哩”(亦即一般日式咖哩)或普通泰式咖哩均称为“汤咖哩”,往往造成区分上的困难。

乘著汤咖哩的热潮,现在北海道札幌中央区里开设了不少汤咖哩专门店,更深受年轻阶层的食客欢迎,加上这些专门店的装潢大都偏向异国风格,因此更能得到女性食客的喜爱。

起源及发展[编辑]

汤咖哩的发源,主要来自札幌市中一些标榜“药膳调理”的咖哩食店[1]。1975年,当地有餐店初次提供汤羹状的汤咖哩食品,首度为咖哩饭的风格加入了崭新的“”元素。其后陆续出现各种以“斯里兰卡咖哩”、“印度咖哩”作招徕的汤咖哩食店,当时这股汤咖哩的风气虽然逐渐蔓延,但汤咖哩的概念基本上还未定型,甚至连“汤咖哩”的名字亦未出现。因此不管是汤咖哩的定义、种类还是经营风格等,当时的业界尚未有统一的标准。直至1993年,札幌名店“Magic Spice”[2]启业,正式使用“汤咖哩”这个名字,“汤咖哩”才开始成为当时公认的类似风格的咖哩的泛称。然而这时候汤咖哩仍未有正规的概念。

1990年代中期,大量汤咖哩专门店涌现,业界开始了解汤咖哩与一般咖哩之间的分别。汤咖哩的出现受到当时饮食界的注意,由于不少饮食家或饮食杂志都曾对各种汤咖哩店进行过不同程度的评价,令汤咖哩的名气持续上升。在2000年代开始,以札幌中央区为中心北海道地区掀起了汤咖哩的热潮,当地更贩卖经过真空处理的汤咖哩即食产品。这股热潮经过传媒的报导后,很快传到北海道以外的地区,汤咖哩迅速成为北海道的新著名产物,名气席卷整个日本。

但由于汤咖哩的发源地始终位于北海道,因此出色的汤咖哩专门餐厅仍然集中在札幌中央区。汤咖哩的盛行暂时只有很短的日子,未有为一般家庭而设的汤咖哩食谱,因此汤咖哩的烹制方法仍未广泛流传。表面上,在日本传媒的塑造下,汤咖哩仿佛是象征整个北海道的代表食品,事实上汤咖哩的活跃点仍只是局限于札幌市的中央区域而已。

台湾基隆七堵亦有汤咖哩,为战后当地有人为使煤矿工人能有高CP值食物果腹而以印度咖哩为底引入日式汤咖哩作法,材料为无添加乌龙面条拌入一杓猪油、肉末与印度咖哩粉混合而成的浓香咖哩酱淋上汤加二块油豆腐[3]

汤咖哩的定义[编辑]

虽然在札幌一带有不少汤咖哩专门店,可是这些餐店所制作的汤咖哩风格多样,业界根本不存在著汤咖哩的共识定义。虽然如此,但汤咖哩的制作方式与其它地区的汤状咖哩相比,还是有其独特之处。例如,汤咖哩并没有使用到面粉,因此其质感并不像其它咖哩般浓稠。

汤咖哩的汤汁使用大量的,以骨、骨或骨加上各种蔬菜熬制汤底,再加上各种香料(部份食店会加入昆布或鱼类等日本风格的食材)制作而成。由于汤咖哩普遍惯性使用香料,因此被认为是受到西式汤羹及拉面的制法所影响。至于汤汁的浓淡度水平,则视乎个别食店的风格而有所不同,与少用水分的北印度咖哩相比之下,日本汤咖哩的食用质感比较丰富。

另外,汤咖哩的一大特色就是其多种类的食材配搭。与汤咖哩配搭食用的食材种类极多,例如以红萝卜南瓜马铃薯青椒秋葵与及各种类为配菜,又可配合鸡、猪或等肉类。汤底方面,汤咖哩很多时候都会加入海鲜类的材料,例如扇贝乌贼等,制成海鲜汤咖哩;亦有以猪骨及鸡骨等为汤底并加入番茄为材料所制成的肉汁汤咖哩。

出身自北海道的日本艺人大泉洋曾任“汤咖哩大使”。

备注[编辑]

  1. ^ 汤咖哩的发源 互联网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2007-08-04.
  2. ^ Magic Spice介紹. [2008-04-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1-29). 
  3. ^ 台湾好味道 ep. 1

参考资料[编辑]

  • 桦泽紫苑《北海道スープカレー読本》,日本:亚璃西社刊行(2004年)
  • 水野仁辅《スープカレーキッチン》,日本:Marbletron Inc.刊行(200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