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王复 (清朝知县)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王复(1747年—1797年),字敦初,一字秋塍。清代秀水(今浙江嘉兴市)人。

王又曾之子。乾隆十二年丁卯(1747年)出生,早年捐赀为监生,考授主簿,改捐府知事。乾隆二十六年,其父王又曾殁,王复贫困日甚,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前往扬州,依靠府学教授金兆燕[1]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入毕沅幕下。[2]历署鄢陵等县事。授武陟(今河南武陟县)知县,乾隆六十年乙卯(1795年)请调偃师。任内校刻郑玄《驳五经异义》、《箴膏肓》、《起废疾》、《发墨守》及《郑志》五种。[3]嘉庆二年(1797年),卒于偃师官舍。著有《晚晴轩稿》八卷。

注释[编辑]

  1. ^ 王复《晚晴轩词》中《减字木兰花·暮秋病起柬钱百泉》词:“一舸同游,看遍江南枫叶秋。”句自注“忆丁亥冬同游邗上。”
  2. ^ 毕沅《晚晴轩稿序略》曰:“王大令秋塍为亡友谷原比部之子,髫龄孤露,克自植立,读书负米,出游四方。乾隆癸卯之春,谒予青门节署时,及门之士若钱献之、洪穉存、孙渊如辈咸集,极谈燕唱酬之乐 。”
  3. ^ 孙星衍〈五经异义驳义及郑学四种序〉云:“《五经异义》幷《驳义》一卷、〈补遗〉一卷,《箴膏肓》、《起废疾》、《发墨守》各一卷,《郑志》三卷、〈补遗〉一卷,曩在史馆校中秘书所钞存,不知何时人集录。吾友王大令复及武故令亿互加考校,注明所采原书,又加增补,雕板行世,曾属予为之序,久而未成。已而王、武两君相继殂谢,以板存予所,乃为叙其梗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