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科隆选侯国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科隆选侯国
Erzstift und Kurfürstentum Köln
Kurerzstift Köln
953年—1803年
Cologne国旗
国旗
Cologne国徽
国徽
1560年的下莱茵地图,标识红者为科隆选侯国领土
1560年的下莱茵地图,标识红者为科隆选侯国领土
地位神圣罗马帝国诸侯国
选侯国
首都科隆 (953–1288)
波恩 (1597–1794)
政府采邑主教
选侯国
历史时期中世纪
• 成立主教区
古罗马时代
• 升为采邑总主教区
首任采邑总主教为布鲁诺一世
953年
• 得到义大利大书记官头衔
1031年
• 科隆成为自由城市,迁都波恩
1288年
• 加入选侯莱茵区
1512年
• 世俗化
1803年
前身
洛林公国

科隆选侯国(德语:Erzstift und Kurfürstentum Köln),是神圣罗马帝国的一个存在于10世纪到19世纪初的采邑主教领国,由科隆总主教统治。在13世纪科隆总主教被封为选帝侯前被称为科隆采邑总主教区,是最早的七个选侯国之一,她包含有天主教科隆教区以及其他教会领地。1288年时因为和试图使科隆成为自由城市的市民团体冲突,因此科隆总主教将首都从科隆搬到波恩。1794年被法国军队入侵,最后在1803年世俗化。直到1824年才重新成立天主教科隆总教区

历史

[编辑]

科隆在罗马帝国时期称作“克劳蒂亚·阿格里皮娜的殖民地”(Colonia Claudia Ara Agrippinensium),名称源自于小阿格里皮娜。自罗马时代就成立了教区,953年成为总教区,首任科隆总主教布鲁诺一世是神圣罗马帝国首任皇帝——奥图一世的弟弟;同时科隆总主教也获得了世俗领土的治理权,成为一方采邑总主教,此为科隆采邑总主教区之伊始。其涵盖了总主教区的世俗领土,包含位于莱茵河西岸的一整个狭长地区,其西滨临于利希公国;在莱茵河的另一侧则有威斯特法伦公国贝格马克等领地。

1031年,科隆总主教获得“义大利大书记官”(Archchancellor)的头衔。1356年的金印敕书确立选帝侯制度,共有四个世俗国家王公,和三个天主教教区的王公主教担任此职,其中包含了科隆总主教。尔后科隆总主教区就被称为科隆选侯国(Erzstift und Kurfürstentum Köln)。 [1]

1288年瓦林根之战英语Battle of Worringen科隆后独立为自由城市,因此科隆总主教被迫迁出科隆,改以波恩为选侯国的首府。 [2]自此科隆总主教只有科隆总教区的教会地位,而不再是科隆的政治领袖。不过选侯国依然保有科隆以外的领地。

在16世纪时,有两任的科隆总主教改信了新教,一个是赫尔曼·冯·威德,他选择辞退总主教职位;另一个则是格布哈特·特鲁赫泽斯·冯·瓦尔德堡,然而格布哈特于1582改信克尔文派新教后,并不打算放弃科隆的领土,反而试图将科隆选侯国改为世俗国家,如果依照教随君定原则,科隆将会成为新教领土。为了夺回科隆,教廷雇用了西班牙义大利佣兵,还有巴伐利亚也派出军队,以对抗支持新教的荷兰,导致了科隆战争

1583年12月11月,天主教方面获胜,科隆战争结束,格布哈特退位并隐移居到斯特拉斯堡。这是一次成功的反宗教改革。最后由出自巴伐利亚家族的恩斯特·冯·拜恩继任了科隆总主教之位。从此之后到18世纪中叶,科隆总主教一席经常由维特尔斯巴赫家族的巴伐利亚系成员担任。由于这段期间的科隆总主教也通常身兼明斯特列日的王公主教,因此科隆总主教成为了德意志西北的重要领袖之一。

1795年,科隆选侯国在莱茵河左岸的领土被拿破仑占领,并于1801年被正式割予法国。随著1803年的《帝国代表重要决议德语Reichsdeputationshauptschluss》而世俗化,采邑总主教区解散,西发里亚公国被分给黑森-达姆施塔特伯国。1824年,科隆再度成立总教区,只是总主教不再是王公主教,没有政治权力,而是单纯的宗教领袖。现今主教座堂为知名的科隆大教堂

参考文献

[编辑]
  1. ^ 冯作民. 第六篇第三章第二節. 中古歐洲(下). 西洋全史 (六). : 505. 
  2. ^ 黄泽全. 波恩. 历史名城. 北京: 当代世界出版社. 1996. ISBN 9787801150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