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胡天游 (清朝)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胡天游(1696年—1758年),一名,曾改姓,字稚威,号云持山阴(今浙江绍兴市)人。清代诗人

生平[编辑]

自幼聪敏,有神童之誉,生平好奇任气,于书无所不窥。雍正七年副贡生。乾隆元年,用座主溧阳任尚书兰枝荐举,召试博学鸿词,持服未与试。二年补考,鼻血大作,纳卷而出。性耿介,学极渊博,才思浩瀚,名动公卿,襄勤伯相国文端公鄂尔泰欲见之不可,强聘焉。雅跽相对,问两戒形脔,九干躔度,八十一家文墨,口汨汨如倾海。十六年再荐经学,有一品官忌之,为蜚语闻。上御正殿,问:“今年经学中胡天游何如?”众未对。溧阳相国史文靖公贻直奏胡天游宿学有名。上曰:“得毋奔兢否?”史免冠摇首曰:“以臣所闻,太刚太自爱。”上默然。自后荐举无敢复言天游者。盖负才名三十馀年,再膺特荐,卒不过,恃才嫚骂,人多忌之。老益因,修志太原,乾隆丙辰(1736年)举博学鸿词,不就,寄情于山水,酷爱钟鼎、竹简。乾隆二十三年,客死山西蒲州,年逾六十矣。

著作[编辑]

善作骈体文,今传世者有《石笥山房集》若干卷。又尝撰《春秋夏正》二卷,附《三统论》三篇,词博而辨。道光初元,其族人搜 求遗书,始得其手稿,刻成于十年三月也。自序曰:“不知《春秋》之时则乱经,乱 经则孔子之义失,文武之道敝。故学《春秋》者,必先知时,推周复夏,以合乎《春 秋》,然后文立而义正。《春秋》之时,或习勿能疑,疑勿能辨,辨勿能抉,抉勿能核,久哉曀而无廓也。予既作《三统论》,欲究义类,复撰斯编。

评价[编辑]

齐召南称赞其文说:“磊落擅奇气,下笔惊人,矫挺纵横,不屑屑蹈常袭故,雄声瑰伟,足与古作者角力。”[1]杭世骏称他“藻耀高翔,才名为词科中第一;所作《文种庙铭》等,皆天下奇作”。[2]诗学韩愈孟郊,“奇情逸藻,才与学相济而成”。袁枚说他是“旷代奇才”。[3] [4]

注释[编辑]

  1. ^ 齐召南《石笥山房集序》
  2. ^ 《词科掌录》
  3. ^ 袁枚《随园诗话》
  4. ^ 诸可宝《畴人传三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