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国哈萨克族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哈萨克人,是蒙古国第二大民族和最大少数民族,根据2010年的人口普查,蒙古国哈萨克人的人数为101526人(占全国人口的3.8%)。大多数哈萨克人居住在西部的巴彦乌列盖省(占人口的88.7%)和科布多省(11.5%)以及首都乌兰巴托。

历史[编辑]

在蒙古西部生活的哈萨克人的主要部落是克烈阿巴克克烈氏族各分支。他们中的大多数在19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从新疆来到这片领土。迁徙的主要原因与中国太平天国起义(1850-1864 年)和同治陕甘回变(1862-1878 年)直接相关。为了解决起义者的土地问题,中国政府诉诸“开发新土地”政策。它也触及了新疆的哈萨克游牧民族。来自陕甘的汉族农民开始出现在这里。一些没有土地的哈萨克人被迫移民到蒙古。新疆内部的不稳定促成了哈萨克人大规模通过阿尔泰山进入外蒙古

博克多汗国时期,哈萨克人占该国总人口的6-8%[8]。

他们很多人在20世纪90年代响应哈萨克政府邀请回国,由于蒙古国哈萨克人也使用西里尔字母,他们通常也熟悉俄语,因此一般来说,比来自中国或伊朗的哈萨克人在哈萨克的融入情况更好,但比来自独联体国家的哈萨克人(乌兹别克、土库曼)差。

据蒙古方面称,20年来(1995年至2015年),40000名蒙古公民获得了哈萨克公民身份。

教育[编辑]

每天晚上9点,蒙古有一个小时的哈萨克语新闻广播。蒙古的哈萨克语学校主要存在于巴彦乌列盖省,那里的许多科目都以哈萨克语授课。在蒙古其他地区,哈萨克语主要在家庭内部教授使用。在哈萨克人的分散安置地点,他们部分蒙古化。也有哈萨克语报纸《新生活》发行。